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規的對象

法規的對象

發布時間: 2021-12-18 08:33:13

Ⅰ 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是什麼意思

一、法律調整的對象是:社會關系。
二、法律調整的方法:
法律調整的方法,指對社會關系施加法律影響的方法、方式、類型的總和。
1、積極義務的調整方式,指法律要求人們承擔作出積極行為的義務的調整方法。
2、允許的調整方式,指法律賦予人們行為或不行為的義務的調整方法。
3、禁止的調整方式,指要求人們承擔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的調整方法,

Ⅱ 自然界是法律規范的對象嗎

自然界不是法律規范的對象,公民是法律規范的對象。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法律的特徵

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所謂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指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國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國家認可形成的通常是習慣法。

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徵。

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由於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以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的強力部門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法律 (社會規則)



法律效力的對象包括物嗎

1、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Ⅳ 1,工程建設管理法規的概念及調整對象各是什麼

1)建設法規復的定義:是指國家權制力機關或其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旨在調整國家及其有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在建設活動中或建設行政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統稱。
2)建設法規調整的對象: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社會關系為其調整對象。

Ⅳ 法律約束的范圍、對象的哪些

跟自然人息息相關的一切。

Ⅵ 請問黨內法規的約束對象與調整范圍

Ⅶ 何謂建設法規其調整對象是什麼

1、建設法規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或其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旨在調整國家及其有關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在建設活動中或建設行政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統稱。

2、建設法規的調整對象,是在建設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它包括建設活動中所發生的行政管理關系、經濟協作關系及其相關的民事關系。

《建設法規》劉仁輝主編書籍簡介:

構成工程法律體系的法律、法規。其中,以《建築法》、《招標投標法》、《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質量管理條例》為核心,輔以《民法》、《合同法》等相關知識,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工程法律體系。

結構上力求貼近國家執業資格考試用書,表述上力求採用適合工程建設領域從業人員的語言。本書不僅可以用於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也可以供項目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參考使用。

(7)法規的對象擴展閱讀:

《建設法規》的資料簡介:

1、《建設法規》是由劉仁輝主編的作為土木工程類、工程管理類專業建設法規課程的一本教材書。2011年5月1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2、內容簡介

《建設法規(第2版)》系統地對基本建設工程項目過程中應遵守的法律、法規作了詳細的介紹,包括建立企業法律制度、城鄉規劃法律制度、建設用地法律制度、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律制度、市政公用法律制度、房地產法律制度和企業維護自身權利的制度。

《建設法規(第2版)》可作為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專業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建築業、房地產業、市政基礎建設、物業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等相關專業人員參考使用。

Ⅷ 國家的法律保護對象具體是哪些人

我國法律對公民的保護是沒有財產界限的,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無論年齡大小、財產狀況、宗教信仰如何都會平等的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我國憲法規定了在適用法律上人人平等,其中就包括權益的保護和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即使你身處國外,當你的生命、健康等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也會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當然,我國某些法律也會為身處我國的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士提供保護。
請你記住一句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你是國家主席還是一介平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不論你是世界首富還是在領救濟金,你的權益被侵害時都會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你提出上述問題,可能有幾種原因:在我國有些違法行為推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則,即有關部門不會依職權來管理這種行為而要你自己去進行訴訟,如重婚罪。有的地方在司法實踐中可能出現了審判不公正的情況,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司法人員眾多,司法人員素質有高有低,加之硬體水平有所不同,故而在不同地方審判的同一案件結果會大不相同。不過這種情況會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而有所好轉。
最後,還是請你記住那句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Ⅸ 法律上的特定對象和不特定對象,請詳細解釋各自的意思

溫州律師周曉忠為您解答:特定對象是指有針對性的具體的對象,比如只對某個人實施毆打;不特定對象是指不具有針對性的概括的對象,比如濫殺無辜;

Ⅹ 旅遊法規調整的對象是什麼

旅遊法規調整的對象是旅遊法律關系(一種社會關系)。

相關介紹:

旅遊法律關系是經過旅遊法規調整的社會關系。如果沒有旅遊法律規范,旅遊法律關系就無從產生。

如:有了旅遊行政法律規范,才有可能產生旅遊行政許可、旅遊行政處罰、旅遊行政復議等法律關系;有了刑事法律規范,才有可能產生旅遊刑事關系,才會有可能防止各種與旅遊有關的犯罪。

法律關系主體在旅遊活動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一旦被旅遊法律調整後,就具有旅遊權利義務的內容,成為旅遊法律關系。例如:旅遊合同的約定,即是在旅行社和旅遊者之間形成的旅遊法律關系。

(10)法規的對象擴展閱讀

由於旅遊領域的廣泛性和關聯性,決定了旅遊法律關系的多樣性,不同的旅遊法律規范調整著不同的旅遊法律關系,其中,既有橫向主體之間的關系(如旅遊企業和旅遊者之間關系),又有縱向的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關系(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旅行社管理條例》對旅行社行使管理權而形成的法律關系)。

許多社會關系因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加以確認,就不可能形成法律關系,而只能是一般的社會關系。如戀愛關系、朋友關系、同志關系、同鄉關系屬於倫理道德規范調整范疇,不具有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因而不是法律關系,不屬於旅遊法規調整的范圍。

熱點內容
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觀後感 發布:2025-07-18 21:03:50 瀏覽:530
學生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20:47:44 瀏覽:221
政法幹警民法多少分 發布:2025-07-18 20:42:18 瀏覽:454
七五普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7-18 20:37:13 瀏覽:619
合同法52條第5 發布:2025-07-18 20:16:21 瀏覽:621
法院拾荒者 發布:2025-07-18 20:06:21 瀏覽:200
經濟法律法規試卷 發布:2025-07-18 19:59:37 瀏覽:653
微信造謠刑法 發布:2025-07-18 19:55:48 瀏覽:574
學前教育有關的法規 發布:2025-07-18 19:48:14 瀏覽:881
經濟危機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18 19:30:07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