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車庫物權法規定

車庫物權法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18 12:32:44

Ⅰ 小區內地下車庫的所有權與使用歸屬是怎麼規定的

判定小區內地下車庫是否應無償交付給業主使用,應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開發商在計算共攤面積時把地下車庫的建築面積計算在內;
2)開發商在出售單元房屋時承諾無償提供地下車庫;
3)開發商把建造地下車庫的成本核算在住宅開發成本之內;
4)根據國家法律或當地政府規定應無償交付給業主使用的。

地下車庫是對地下空間資源的利用,和地表上某獨立單元房間對地上空間資源利用一樣,都具有使用面積和建築面積,在建造時都需要額外投資。地下車庫是相對獨立的建築物,具有作為所有權客體的物的所具有特性,它是一種特定的、獨立的物,並不能以其它物代替,而且在空間上能夠個別地、單獨地存在。

因此,雖然確定地下車庫的所有權的歸屬尚無法律明文規定,但它具有專用使用權是不容置疑的。法律上未確定其所有權並不意味著相關的權利就不存在。

如違法建築的建造人,他肯定是無法取得法律上的所有權,但實際上他又是違法建築的所有人,如果其它人對他的違法建築具有侵害行為或者妨礙其行使正常的居住權,照樣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1)車庫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1、 不得銷售的公共配套設施

開發商根據政府規定興建地下車庫,則修建地下車庫是他的法定義務,他修建該地下車庫不能為了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並謀取私利,而是為了滿足小區內業主生活需要,向特定人群提供停車位的。

如浙江省物價局頒發的於1999年4月1日實施的《浙江省商品住宅價格構成及價格行為規范》第十一條就規定:"住宅小區的基礎設施、設備及經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批准列入住宅小區詳細規劃要求配置的非營業性公共配套設施、設備,商品住宅開發經營單位必須無償提供給整個住宅小區的住戶使用,不得另行作價銷售。"象這種情況,如果開發商將地下車庫向非小區業主銷售或者出租,則是違法行為。

2、 可以銷售的公共配套設施

雖然根據政府規定,開發商應當修建地下車庫作為小區的配套設施。但只要具備相應的條件,開發商仍有權銷售地下車庫。因為法律並沒有規定要將地下車庫無償交給業主使用。地下車庫和房屋的關系不同於水電和單元房屋、電梯和高層建築的關系。地下車庫並非房屋必須要配備的設施,它與單元房屋是主次關系,不是主物與從物關系,系相對獨立建築物,它可以獨立使用而不失使用價值。

因此,只要在房屋買賣合同中沒有特別約定,則不存在從物隨主物一並買賣轉讓的說法。開發商如沒有承諾無償給業主提供地下車庫,且並沒有把地下車庫面積計入共攤面積內,那麼 ,投資興建該類地下車庫的開發商對此享有專有使用權,業主也就無法要求開發商無償交付其使用。


3、非住宅區的配套設施

這一類地下車庫只要審批程序合法,當屬開發商自由支配,即可以轉讓,也可以出租,也沒有銷售或承租對象的限制。至於是否能擁有所有權,還有待於國家法律予以明確。目前杭州出台了相應的政策,對此類地下車庫准備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地下車庫將擁有獨立的所有權證,屆時,作為一項重要的不動產將可以抵押、轉讓,其所有權權能將能全部得到實現。


4、利用人防工程進行改造成的下車庫

1996 年10月2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國政府最早對地下空間進行的立法,同時這部法律也是對地下空間利用的最高階位的法律。該法律規定了地下人防工程可以軍民兩用,即在和平時期可以利用人防工程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戰爭狀態下歸國家統一使用。同時規定了"誰投資、誰使用、誰收益"原則。

由於國家對其使用權有明確規定,因此,在和平時期,投資者享有包括轉讓使用權、租賃等方式的使用權、收益權和一定程度上的處分權,同時承擔維修保養的法定義務。


如果投資者將人防工程改建為地下車庫,那麼首先必須要獲得有關行政部門的審核同意,在保證不降低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能力情況下,才能根據國家對地下車庫相關技術規范進行修改直至符合地下車庫使用要求後方可作為地下車庫使用。


參考資料:網路-《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修訂)》

Ⅱ 物權法中對業主購買的私家車庫被公共設施佔用有何規定

賠償損失,擇期拆除。

Ⅲ 小區車位使用權歸誰是否有法律法規規定

使用權歸業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四條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第七十三條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3)車庫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面積分攤說指的是依照小區車位、車庫的建築面積是否計入小區的公攤面積作為判斷車位、車庫權屬的依據。一般在商品房銷售合同中都有對公攤面積的約定。依據相關的規定,房屋的銷售面積是套內面積與公用面積的總和,由攤得公共面積的業主來共同享有公用面積的產權。

因此有學者指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註明的分攤范圍,是我們判斷附屬設施所有權是否屬於全體業主的基本依據。如果小區車庫和車位在銷售中並沒有被計算在分攤面積范圍之內,那麼車位、車庫的產權應當歸開發商所有。

若反之,那麼業主應當可以享有車位、車庫的產權。這種做法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則,找到了業主與開發商間及各業主間的平衡點。而且在現實生活中,車庫大多作為小區的專有部分,其有獨立的產權。下所以在銷售的時候,小區車庫的面積一般是不計入商品房的公共部分面積進行分攤的,若是進行了分攤就代表否定了車庫的專有部分的屬性。

同時,並非每戶業主都有私家車並有停車的需求,將車庫的建設成本分攤到公攤面積,對於沒有私家車的業主來說也是極為不公的,亦不符合這些業主的意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車位

Ⅳ 解讀《物權法》:小區車位歸屬如何確定

現在的每個小區物權法都有硬性規定必須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業主共有車位嗎?

Ⅳ 物權法規定老舊小區樓下停車位的歸屬

第一、業主對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即本條規定的,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有權對專有部分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

第二、業主對建築區劃內的共有部分的共有權。即本條規定的,業主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如電梯、過道、樓梯、水箱、外牆面、水電氣的主管線等享有共有的權利。

《物權法》

第七十條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一條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二條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第七十四條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5)車庫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案例:

西安市人大建議:明確小區地面車位產權屬業主

在6月27日召開的西安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上,提請審議的《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涉及到上述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

修訂草案對車位、車庫的不同情況進行了不同規定。

規劃車位車庫:約定歸屬

修訂草案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建設單位應當首先滿足本區域內業主的停車需要,其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建設單位出售或者附贈的車位、車庫,應當明示並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顯著位置公示擬出售、附贈或者計程車位、車庫相關信息。在首先滿足本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的購買和承租需要後,還有多餘車位、車庫的,可以出租給本物業管理區域外的使用人,但租賃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

公共空間停車:業主大會說了算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由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大會授權的業主委員會決定使用。物業管理區域內劃定車位、停放車輛,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不得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共、共用車庫、道路、場地停放汽車的,應當根據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大會授權的業主委員會決定交納汽車停放費。物業服務企業根據物業服務合同收取汽車停放費。業主委員會應當對汽車停放費的收支情況進行監督,並向業主大會報告。

「這就是說,在小區公共空間能不能停車?該交多少錢停車費?由業主大會說了算。」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工作人員解釋道。

防空工程:誰投資誰收益

物業管理區域內依法配建的人民防空工程,平時由投資者使用管理,所得收益歸投資人。

市人大建議:明確小區地面車位產權屬業主

西安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在審議中認為,還應當進一步明確車位車庫的權屬性質。因為「隨著私家車數量逐年遞增,車位供求關系逐漸失衡,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也越來越多。」因而建議將條款明確為「物業管理區域內地面共有部位的車位產權屬業主。

物業管理區域內車庫的權屬根據業主購房出資公攤情況決定,業主出資公攤的車庫,產權屬業主;業主未出資公攤的車庫,產權屬建設單位。建設單位不得將屬於業主產權的車位、車庫通過出售、附贈方式轉讓。車庫產權是否由業主出資公攤,應當在房屋銷售合同中明示。」

Ⅵ 《物權法》對小區停車位歸屬是怎樣規定的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作出了對於小區車位的明確規定,現在給你貼出來:

第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Ⅶ 物權法對小區內的車庫(車位)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物權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
,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關於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自動續期

Ⅷ <<物權法>>對小區車位是怎樣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對小區的車位做出了明確規定。具體如下,小區的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小區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8)車庫物權法規定擴展閱讀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私家車的數量迅猛增長,造成小區車位、車庫的數量捉襟見肘。供需的不平衡及權屬不明晰導致越來越多的業主因為車位、車庫的權屬產生糾紛,停車位難成為普遍的現象。當前,關於小區車位、車庫權屬的判定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面積分攤說和當事人約定說。

面積分攤說指的是依照小區車位、車庫的建築面積是否計入小區的公攤面積作為判斷車位、車庫權屬的依據。一般在商品房銷售合同中都有對公攤面積的約定。依據相關的規定,房屋的銷售面積是套內面積與公用面積的總和,由攤得公共面積的業主來共同享有公用面積的產權。

根據《物權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法律給予業主約定車位、車庫權屬的權利。這樣的規定有如下好處:其一,充分滿足民法領域的意思自治原則。權利人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行使、處分自己的權利,通過自治的方式來協調各方的利益,有利於定紛止爭。權利人本身必定是其利益的最佳代表,其對財產的使用、處分所作出的決定也必定更具有說服力的。

Ⅸ 物權法對地下室收費是否有明文規定

物業公對《物權法》的粗淺理解,或許可以回答大家關於車庫/地下室的問題
上周,單位聘請了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主任、《物權法》起草小組組長姚紅和最高法民二庭審判長吳法官對《物權法》做了解讀,聽了個稀里糊塗,理解的囫圇吞棗,但是好東西還是要和大家分享,所以,我今天鼓足了勇氣,在半夜裡寫了這個帖子,希望大家斧正、拍磚。
《物權法》的意義、出台的過程,我就不多說了,反正是挺不容易的,經過人大常委會8次審議才通過,有人說是他奠定了中國今後走向「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突破了憲法的束縛,是一部資本主義的法律。但是多數人認同這部法律,因為他明確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財產權利都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都應該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也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符合憲法的立法精神,他奠定了中國的《民法典》基礎,相信不久的將來,《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共同催生中國《民法典》的誕生。
1、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物權法》的實施時間是2007年10月1日。
2、 物權包括三種權利:A所有權,這是所有權利中最為完整和絕對的權利,他包括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B用益物權,這是所有權派生出來的,他和所有權的區別是沒有處分的權利,他又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等;C擔保物權,他包括抵押、質押和留置。特別指出的是沒有明確典當權,這或許說明國家不提倡這種融資方式,本人以為,典當反映了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不對等,有悖和諧社會建設,所以沒有在此明確。
3、 不動產的所有權必須經過登記才能生效。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野豬哭著鬧著也要KFS辦房產證的原因,因為不登記無法對抗善意第三人,沒有房產證,我們的房子的所有權就處於一個不確定的狀態,我們利益就容易受到損害。在此特別提出一點:《物權法》規定,期房銷售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實行予登記,也就是,為了確保這套房子以後辦房產證的時候可以辦在自己名下,就可以在房管局予登記,這樣就排斥了其他人對這套房子主張權利,但是,予登記有時效限制。我們泉城花園的房子也可以這樣操作,前提是和KFS商量好,在合同中約定。這里還要強調,沒有取得予售證的房子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諸如舊村改造、小產權房、違章建築等。
4、 土地使用權分70年、50年、40年等,住宅用地是70年,到期自動續展;而其他用地到期雖可續期,但是否交費沒有明確。
5、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所有權是共生共滅的,讓與房屋就意味著土地使用權的讓與。
6、 不動產確權登記逐步推行統一登記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試點。由於牽涉到各部門之間利益,暫時無法實行,老百姓還要各個部門跑,才能辦齊所有登記手續,哎。。司無權擅自處分共有空間,物業管理條例早有規定.

熱點內容
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觀後感 發布:2025-07-18 21:03:50 瀏覽:530
學生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20:47:44 瀏覽:221
政法幹警民法多少分 發布:2025-07-18 20:42:18 瀏覽:454
七五普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7-18 20:37:13 瀏覽:619
合同法52條第5 發布:2025-07-18 20:16:21 瀏覽:621
法院拾荒者 發布:2025-07-18 20:06:21 瀏覽:200
經濟法律法規試卷 發布:2025-07-18 19:59:37 瀏覽:653
微信造謠刑法 發布:2025-07-18 19:55:48 瀏覽:574
學前教育有關的法規 發布:2025-07-18 19:48:14 瀏覽:881
經濟危機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18 19:30:07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