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處方管理條例及處罰
Ⅰ 違規過量開葯,對葯房處罰是怎樣的,
近日,海口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針對8月31日晚媒體曝光海口市零售葯店存在店員「指導」幫騙電子處方,違規銷售處方葯的情況,該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核實查處。
決定對一心堂健康分店罰款20000元,責令停業整頓7天;高登西街百廣堂葯店啟動撤銷GSP證程序,責令停業整頓直至重新通過認證獲得GSP證,並罰款1000元;紅城湖路廣安大葯堂罰款1000元。
媒體曝光 店員「指導」幫騙電子處方
據了解,8月31日晚,媒體報道了記者暗訪發現海口市零售葯店存在店員「指導」幫騙電子處方,違規銷售處方葯的情況。
節目一經播出,海口市食葯監局、瓊山區食葯監局、龍華區食葯監局立即做出反應,通過記者獲取涉事的5家葯店具體店名(1.龍華路一心堂健康分店;2.龍華路圓康堂萬康分店;3.源安隆龍華路葯品超市;4.紅城湖路廣安大葯堂;5.高登西街百廣堂葯店)後,馬上組織瓊山區食葯監局和龍華區食葯監局執法人員當天晚上就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取證,同時聯系電子處方服務系統「微問診」海南分公司負責人,要求該公司根據節目內容開展自查自糾。
部門調查 3家葯店違規銷售處方葯
龍華、瓊山區食葯監局執法人員到現場對幾家葯店開展調查,重點從處方葯銷售記錄、登記信息、審方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失信、虛假、欺騙等經營行為幾方面進行檢查並取證。
在調查中發現,龍華路一心堂存在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葯行為;紅城湖路廣安大葯堂在開具的電子處方已註明無效的情況下,未經葯師審核銷售處方葯;高登西街百廣堂葯店店員涉嫌以欺騙手段獲取電子處方用於銷售處方葯。其他兩家葯店尚未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同時,「微問診」海南分公司經過自查反饋,記者暗訪的每一筆問診情況都有音視頻存檔,調取相關資料查看後發現後台醫生是嚴格按照職業操守及相關規定進行問診及開具處方。
嚴厲處罰 一葯店被撤銷GSP認證
海口市食葯監局以依法嚴厲查處為原則,根據現場調查取證實際,擬對涉事葯店採取處罰措施如下:
在省局已統一部署多輪次處方葯整治行動的情況下以及正在開展的全市葯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葯店自查結束後,一心堂健康分店仍違規銷售處方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龍華區局決定對其頂格處罰,罰款20000元,責令停業整頓7天。
高登西街百廣堂葯店店員涉嫌失信、虛假經營行為,已嚴重違反GSP規定,市局依法對其啟動撤銷GSP證程序,責令停業整頓直至重新通過認證獲得GSP證,瓊山區局對該店違規銷售處方葯行為處以1000元罰款。
紅城湖路廣安大葯堂未經葯師審核銷售處方葯,瓊山區局已對其現場做出罰款1000元的處罰。
下一步,海口食葯監部門將約談涉事連鎖葯店總部負責人,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針對發現問題在所有門店中開展自查;將此次涉事葯店的處罰結果向社會進行公布,把存在虛假、違規經營行為的葯店負責人納入「行業失信黑名單」。
Ⅱ 通過GSP對劣葯的處罰多少錢
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違反<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處罰
你出租的是什麼?櫃台、葯品經營許可證?還是其他的,違反條款不同,罰則也不同。
Ⅳ 國家局制定的gsp現場檢查指導原則可以做為行政處罰依據嗎
GSP是GSP,GSP的指導原則是指導原則。
指導原則的作用是是發放給每個省的省葯監局的參考,每個省會根據這個原則制定自己省的GSP檢查標准。
如果是認證檢查的話,一般會說你公司GSP檢查標准哪幾條不合格。
如果是日常監管,交叉檢查,專項檢查什麼的,就會說你違法GSP相關要求。並不會說違法GSP指導原則什麼的。
Ⅳ 葯品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實施GSP如何處罰
根據《葯品管理法》的規定,新開辦的零售葯店應當在取得《葯品經營許可證》之日起,30日內向發給其《葯品經營許可證》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以下簡稱GSP認證).GSP是一項強制性的認證標准,凡是開辦葯品經營企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通過GSP認證,凡是通過GSP認證的葯品經營企業必須全面實施GSP.如果企業未按規定實施GSP或通過GSP認證後降低要求經營葯品的,葯品監管部門應依照《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給予處罰.但由於該條屬於"遞進式"處罰規定(即首先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再加上實踐中執法人員對企業未按規定實施GSP的認定存在諸多分歧,所以對違反GSP行為的查處難免各不相同.為此,本版今日刊登兩篇文章,對未按規定實施GSP行為以及如何適用《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條對該行為進行查處做一探討,希望對讀者理解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Ⅵ gsp葯品投訴的處理原則是什麼
依據:《葯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2013年版GSP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正文:1.質量管理部及業務部共同負責客戶的質量投訴的管理工作。2.質量管理部在接到客戶投訴後應填寫「用戶投訴處理記錄」,詳細記錄投訴日期、投訴人(企業)、投訴內容。對投訴調查的情況和處理過程及結果情況出應詳細記錄下來。3.對客戶投訴的責任部門及責任人,公司人事行政部門視情況進行教育、並列入質量職責中進行考核、處罰。4.對客戶的葯品質量投訴,質量管理部應會同業務部進行充分的調查、取證後做出處理:4.1如對方單位在本市,則應接到質量投訴後24小時內趕到投訴單位,進行質量問題的復查核實,必要時可抽樣送葯品檢驗機構檢驗,盡快進行質量確認;若投訴單位在外埠,視路途遠近及交通情況,最遲應在接到質量投訴後7日內趕到投訴單位,進行質量問題的復查核實等處理工作,必要時可抽樣送當地葯品檢驗機構檢驗,盡快進行質量確認;
對調查確認後的質量投訴要及時做出處理:
1、若經復查核實後確認該葯品質量合格,應在質量確認後24小時內通知對方質量管理部門摘除黃牌,恢復銷售;
2、若經復查核實後確認該葯品存在質量問題,且該產品批號葯品仍在有效期內,亦未超過簽訂供貨合同時約定並註明的本公司質量負責期限(自本公司出庫發貨之日起計,6個月內),則應按《退貨葯品管理規定》及時通知對方進行退換貨處理;
3、若經復查核實後確認該葯品存在質量問題,且該產品批號葯品仍在有效期內,但已超過了簽訂供貨合同時約定並註明的本公司質量負責期限,則應及時積極配合投訴單位與原供貨單位進行查詢聯系退換貨事宜。在徵得原供貨方書面同意並已收到原供貨方發來用於換貨的新批號到貨後,方可通知投訴單位,進行退換貨處理;
4、若質量投訴的葯品已超過有效期,亦超過了原合同約定的本公司質量責任期限,則不再受理該產品批號葯品的質量查詢與投訴,而應由對方按規定進行報廢處理。
5、若經復查核實後確認該葯品存在質量問題,且該產品批號葯品仍在有效期內的,則應按《退貨葯品管理規定》及時通知對方進行退貨或換貨處理。
6.若因葯品質量問題已危及使用者人身健康安全,或已造成葯療事故,則應在處理質量投訴的同時,還應按《葯品質量事故的報告與處理規定》進行葯品質量事故的報告;若屬於新的不良反應、罕見不良反應或嚴重不良反應,則應在處理質量及投訴的同時,還應按《葯品不良反應報告的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進行葯品不良反應的報告;
7.對質量投訴時收集的意見,明確有關人員的責任,涉及到的部門必須認真做好處理記錄,制定出防範措施,提高服務水平。
8.對公司形象、業務影響較大的質量投訴必須向總經理匯報。
Ⅶ 葯品不按規定存放如何處罰
《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第一款針對的是生產、批發企業,如果你開的是零售葯店則不適用此條款。
Ⅷ 葯店超范圍經營怎麼處罰新版 gsp
《葯品流通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葯品經營企業應當按照《葯品經營許可證》許可的經營范圍經營葯品。如有違反,沒收違法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銷售的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Ⅸ 葯店經營超范圍是如何處罰的
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條進行處罰:
1、責令停止經營超范圍葯品,沒收超范圍經營的生物製品;
2、沒收違法所得;
3、並處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二、超范圍經營的違法企業依法處罰,限期停業整治,整改不到位的將撤銷其GSP認證證書或吊銷其《葯品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