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森林木材亂伐條例

森林木材亂伐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21 03:42:42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破壞森林多少平方以上才構成犯罪

《森林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 對違反森林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規定如下: (一)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區木材一立方米以下、幼樹五十株以下的,非林區木材半立方米以下、幼樹二十株以下的,或者相當於上述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三至七倍的罰款;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區木材五立方米以下、幼樹一百株以下的,非林區木材二立方米以下、幼樹五十株以下的,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二至四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區木材超過一立方米、幼樹超過五十株的,非林區木材超過半立方米、幼樹超過二十株的,或者相當於上述損失的,除責令賠償損失,補種樹木以外,並處以違法所得五至十倍的罰款;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區木材超過五立方米、幼樹超過一百株的,非林區木材超過二立方米、幼樹超過五十株的,除責令補種樹木以外,並處以違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罰款。
盜伐的林木或其變賣所得,應予追繳,返還原主。.......
http://ke..com/view/1636455.htm

2. 森林法實施條例中的木材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的森林及其他林木,包括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等。可關濤濤,說木,公號。 個人承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承包後種植的樹木歸承包個人所有,但如果這些林木已構成國家林業資源的組成部分的,則可作為盜伐林木罪的犯罪對象。

3. 亂砍亂伐會怎麼定罪

亂砍亂伐林木,達到一定數量的,可能構成犯罪,會被法院判處刑罰的。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森林法》第三十九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五條第四款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盜伐林木罪的立案標準是什麼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數量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以盜伐林木罪定罪處罰:
1、擅自砍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2、擅自砍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3、在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外採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濫伐林木「數量較大」,以十至二十立方米或者幼樹五百至一千株為起點;濫伐林木「數量巨大」,以五十至一百立方米或者幼樹二千五百至五千株為起點。

4. 林業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84年9月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7次會議通過 198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7號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1986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5月10日林業部發布);《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1989年12月18日國務院發布);《森林防火條例》(1988年1月6日國務院發布);《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1985年6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 1985年7月6日林業部發布);《森林採伐更新管理辦法》(1987年8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 1987年9月10日林業部發布);《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1994年7月26日林業部令發布);《林地管理暫行辦法》(1993年8月30日林業部發布);《森林公園管理辦法》(1994年1月22日林業部發布);《林業行政執法監督辦法》(1996年9月27日林業部發布);《林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1996年9月27日林業部發布);《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1996年10月14日林業部發布);《木材運輸檢查監督辦法》(1990年11月1日林業部發布 自發布之起);《木材檢查站管理辦法》(1990年11月1日林業部分布);海南省實施《森林防火條例》辦法(1991年12月2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通過 1992年4月7日海南省政府第29號令發布);《海南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1993年7月30日海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次會議通過 1993年9月22日公布);《海南省木材市場管理暫行辦法》(1992年2月2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松香產品運輸管理辦法》(1991年10月29日林業部發布)。

5. 砍伐運輸樹木處罰條例

《(2002年)刑法修正案四》七、將刑法第345條修改為:見下文司法解釋條目。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6. 森林法處罰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有相關處罰條例:

第三十八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5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2倍至3倍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超過木材生產計劃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兩款規定處罰。

(6)森林木材亂伐條例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可以處應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務所需費用2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連續兩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二)當年更新造林面積未達到應更新造林面積50%的;

(三)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未達到85%的;

(四)植樹造林責任單位未按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時完成造林任務的。

7. 亂伐木材37米有什麼法律後果

涉嫌濫伐林木罪。
濫伐林木數量較大是構成濫伐林木罪的要件。根據《關於辦理盜伐溢伐林木案件應用法律的幾個問題的解釋》,數量較大的起點,在林區,濫伐一般可掌握在l0立方米一20立方米或幼樹500一1200株。在非林區,濫伐一般可掌握在5立方米一10立方米,或幼樹250一600株,或者相當於上述損失。濫伐林木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量,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按上述規定的標準定罪量刑:(1)為首組織、策劃、煽動濫伐林木,或者破壞植被面積極大,致使森林資源遭受損失的;(2)濫伐防護林、經濟林、特種用途林的;(3)一貫濫伐或屢教不改的;(4)濫伐林木不聽勸阻,或威脅護林人員的;(5)其他濫伐情節嚴重的,如濫伐珍稀樹木等。如果濫伐林木未達到數量較大的,不構成犯罪,屬於一般違法行為。根據《森林法》第34條第1款的規定,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以違法所得2一5倍的罰款。
犯濫伐林木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縱橫法律網-廣東際唐律師事務所-韋鋒律師

8. 國家森林法處罰條例

這並不算違反森林法,根據《森林公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四十二條 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以合法取得的宅基地范圍為准)、自留地、自留山以及在集體經濟組織指定的地方種植的林木,城鎮居民在自有房屋庭院內種植的林木,屬個人所有。

義務栽植的林木屬該林地權屬單位所有;另有協議或者合同的,按協議或者合同規定確定林木權屬。

合作營造的林木屬合作者共有。

屬於個人所有的林木,個人擁有支配權。

《森林公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五十一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有關盜伐林木的規定處罰:

(一)擅自採伐他人所有林木的;

(二)在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外採伐他人所有林木的。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有關濫伐林木的規定處罰:

(一)未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違反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數量、樹種、方式、時間或者地點,採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所有林木的,但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二)在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內,違反時間、數量、樹種或者方式等規定採伐他人所有林木的;

林木權屬爭議一方在林木權屬確定之前擅自採伐有爭議林木的,按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至三倍的樹木,並處實際損失價值二至五倍的罰款:

(一)未經批准毀林開墾、築路、築墳、採石、取土、開礦、建壩的;

(二)違反規定采種、采脂、挖根、剝樹皮、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

(三)違反封山育林規定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

(四)其他故意毀壞森林、林木的行為。

(8)森林木材亂伐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第三十八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5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2倍至3倍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超過木材生產計劃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兩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收購沒有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其他合法來源證明的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經營的木材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毀林采種或者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1倍至3倍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1倍至5倍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森林法和本條例規定,擅自開墾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9. 森林法實施條例處罰全文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5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2倍至3倍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超過木材生產計劃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兩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在林區經營(含加工)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經營的木材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毀林采種或者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1倍至3倍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1倍至5倍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森林法和本條例規定,擅自開墾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可以處應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務所需費用2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連續兩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二)當年更新造林面積未達到應更新造林面積50%的;
(三)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未達到85%的;
(四)植樹造林責任單位未按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時完成造林任務的。
第四十三條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四條
無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對貨主可以並處非法運輸木材價款30%以下的罰款。 運輸的木材數量超出木材運輸證所准運的運輸數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超出部分的木材;運輸的木材樹種、材種、規格與木材運輸證規定不符又無正當理由的,沒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偽造、塗改的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並處沒收木材價款10%至50%的罰款。
承運無木材運輸證的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運費,並處運費1倍至3倍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擅自移動或者毀壞林業服務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逾期不恢復原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將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改變為其他林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收回經營者所獲取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並處所獲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3倍以下的罰款。

10. 森林法規

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 摘要:森林資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長的森林有機體的總稱,森林資源保護旨在促進森林數量的增加、質量的改善或物種繁衍,以及其他有利於提高森林功能、效益的保護性措施.我國關於森林資源保護的立法較早,從1963年起陸續頒布了一系列關於保護森林資源法律法規。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森林保護法體系,本文從森林法、有關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以及近年的修訂情況三方面闡述了有關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 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稀缺,世界各國都在自然資源立法方面不斷改進,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1963年國務院發布了《森林保護條例》,1973年農林部發布了《森林採伐更新規程》,1979年《森林法(試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成為我國關於森林資源保護的第一部專門法律,調整有關林業生產建設領域內,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之間以及它們與公民個人之間林業經濟關系,以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為目的,是國家組織、領導、管理林業經濟的有力工具,屬於經濟法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 《憲法》中對森林資源保護的原則性規定 第9條第2款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2 《環境法》中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規定 1989年12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是綜合性的環境基本法,也是進行自然資源保護的法律依據。該法中關於基本任務、保護對象、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管理機構與管理許可權以及法律責任等的相關規定軍事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淵源。[1] 3 《森林法》對森林資源保護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於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又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是建國後制定的第一部森林法,共7章一百八十七條:總則;森林管理;森林保護;植樹造林;森林採伐利用;獎勵與懲罰以及附則。主要內容包括:①穩定山權、林權,規定森林分屬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公社社員在房前屋後和生產隊指定的地方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同時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濫用所有權亂砍濫伐。②將森林劃分成若干類型,要求根據不同性質、用途,提出相應的經營管理辦法,並對各類森林規定了嚴格的保護措施。③要求制定林業發展規劃和近期的經營方案,為科學經營森林和國家對營林事業進行監督提供依據。④鼓勵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並從財政上採取保護性措施。⑤根據森林年採伐量不超過年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資源的消耗,保證森林持續利用。⑥加強對木材生產採伐和運輸的統一管理,防止亂砍濫伐。⑦對護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珍稀動物和植物的規定。⑧對森林採伐和森林更新制定的強制性措施。⑨獎勵與懲罰。[3] 4 森林資源保護的法規規章 主要包括《森林防火條例》(1988年),《森林病蟲防治條例》(1992年),《林 地管理暫行辦法》(1993年),《沿海國家特殊保護林管理規定》(1996年),《森林法實施細則》(2001年)等均對自然資源保護做了明確規定。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論文 3 5 我國締結或參加的有關自然資源保護的國際條約或公約 為加強自然資源保護領域國際合作、維護國家的資源權益、承擔國際義務, 我國先後締結和參加了一些有關自然資源保護的國際條約,如1981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1] 6 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規定 6.1 關於林權的規定 林權,又稱森林所有權,是指森林法律關系的主體對森林、樹木、或者林地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力。 森林法第一章第三條:森林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國家所有的和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個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發放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國務院可以授權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對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造冊,發放證書,並通知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3] 6.2關於林業建設方針的規定 森林法在第5條規定:「林業建設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的方針。[3]」 6.3 關於植樹造林和綠化的規定 6.3.1開展全民義務植樹 要求凡有條件的地方,年滿11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植樹3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並規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5] 6.3.2規定森林覆蓋率奮斗目標 全國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為30%。 6.3.3規定植樹造林責任制 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定植樹造林規劃,組織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完成植樹造林規劃確定的任務,並對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須封山育林的地方組織封山育林。 6.3.4健全綠化領導體制,組織領導綠化工作 國務院設立全國綠化委員會,統一組織領導全國城鄉綠化工作;國務院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等,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權劃分,負責全國城市綠化工作;地方綠化管理體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規定。 6.4 關於控制森林採伐量和採伐更新的規定 《森林法》第二十九條 國家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年採伐量。國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論文 4 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個人所有的林木以縣為單位,制定年採伐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匯總,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第三十二條 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第三十三條 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的部門,不得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採伐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 採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照採伐許可證規定的面積、株數、樹種、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務,更新造林的面積和株數不得少於採伐的面積和株數。[3] 6.5關於森林保護措施的規定 6.5.1 建立林業基金制度 該基金主要用於林區採伐跡地更新和林間空地、荒山、荒地造林和育林、護林等費用的支出。 6.5.2 建立封山育林制度 是指對劃定的區域採取封禁措施,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使森林恢復的育林方法。對象是具備天然更新能力的疏林地、造林不易成活需要改善立地條件的荒山荒地和幼林地等。 6.5.3 建立群眾護林制度 第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在大面積林區增加護林設施,加強森林保護;督促有林的和林區的基層單位,訂立護林公約,組織群眾護林,劃定護林責任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護林員。[3] 護林員可以由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委任。護林員的主要職責是:巡護森林,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對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護林員有權要求當地有關部門處理。 6.5.4 建立森林防火制度,防治森林火災 《森林防火條例》規定了「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針。對國家和地方森林防火組織的設立及其職責,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調查、統計,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有功人員的獎勵和對違法者的處罰,作了比較全面具體的規定。 6.5.5 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制度 按照國務院1989年12月18日發布《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規定,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基本原則是「誰經營,誰防治」。 6.5.6 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 國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於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6.5.7 珍貴樹木及其製品,衍生物的出口管制制度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論文 5 第三十八條 國家禁止、限制出口珍貴樹木及其製品、衍生物。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貴樹木及其製品、衍生物的名錄和年度限制出口總量,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出口前款規定限制出口的珍貴樹木或者其製品、衍生物的,必須經出口人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海關憑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放行。進出口的樹木或者其製品、衍生物屬於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限制進出口的瀕危物種的,並必須向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海關並憑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放行。[3] 6.5.8 徵收森林植被恢復費 第十八條 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並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森林植被恢復費專款專用,由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統一安排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植樹造林面積不得少於因佔用、徵用林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督促、檢查下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的情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森林植被恢復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森林植被恢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3] 6.5.9 實行退耕還林制度 為了提高森林覆蓋率,遏制土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國務院於2002年12月25日發布了《退耕還林條例》,對退耕還林的一系列問題做出了具體規定。 7 森林資源保護法律修訂情況 7.1 第一次修訂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對1984年頒布的《森林法》進行了較大修改,將原法42條增加到49條,特別突出了森林在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2] 7.2 第二次修改 2009年8月27日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訂《森林法》。由於國有林區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在進行總結中,有的內容需總結後充實到草案中,故可能推遲該項立法工作。《森林法》已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國務院2011年立法工作計劃,此次修改重點內容之一為完善森林生態補償機制。

熱點內容
百度百科虛假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6 20:13:41 瀏覽:193
法律服務公司去工商 發布:2025-07-16 20:12:44 瀏覽:859
法律碩士念幾年 發布:2025-07-16 20:01:12 瀏覽:265
湖南省工傷保險條例2018全文 發布:2025-07-16 19:54:09 瀏覽:648
2014公司法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7-16 19:48:59 瀏覽:657
清華大學2011屆法律碩士就業統計 發布:2025-07-16 19:28:20 瀏覽:260
傳達了條例 發布:2025-07-16 19:26:33 瀏覽:229
條例吉他 發布:2025-07-16 19:14:59 瀏覽:508
蘇聯立法權 發布:2025-07-16 19:09:11 瀏覽:933
廣東聞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16 18:53:32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