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護員疫情期間規章管理制度
A. 疫情期間,醫院護理部周五周六上班嗎要去蓋章嗎
醫院周五周六是上班的。上班期間正常辦公,你可以去蓋章。
護理部是醫院護理工作的指揮中心,護理部的工作管理水平,對全院各項護理工作的開展和護理質量的控制起至關重要作用。在醫院工作中,護理與臨床醫療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醫療的質量。因此,對護理部的人員素質和工作管理有著嚴格的要求。
護理部負責擬定醫院護理發展規劃及管理目標,建立和健康護理組織系統,組織並修訂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技術操作規程,護理質量標准,並組織實施,督促檢查及考評。負責護理人力資源的管理,合理配備人員,與人事部門合作做好護理人員的調動,任免,晉升,獎懲工作。負責制訂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定期進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護理部須要了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辦法,深入科室對突發事件,危重患者的護理、搶救工作進行指導與協調。根據工作的需要召開護理部例會、科護士長會議,分析,反饋護理工作情況布置及商討工作方案。
B. 臨床護理工作規章制度
臨床護理的相關工作規章制度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規范護理行為,促進護理事業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護士,是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
第三條:護士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護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全社會應當尊重護士。
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改善護士的工作條件,保障護士待遇,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護士到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
第五條: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護士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護士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在護理工作中做出傑出貢獻的護士,應當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或者頒發白求恩獎章,受到表彰、獎勵的護士享受省部級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待遇;對長期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應當頒發榮譽證書。
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做出突出貢獻的護士,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執業注冊
第七條:護士執業,應當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
申請護士執業注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在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完成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護理、助產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並取得相應學歷證書;
(三)通過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四)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
護士執業注冊申請,應當自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之日起3年內提出;逾期提出申請的,除應當具備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和第(四)項規定條件外,還應當在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接受3個月臨床護理培訓並考核合格。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辦法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部門制定。
第八條申請護士執業注冊的,應當向擬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收到申請的衛生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准予注冊,並發給護士執業證書;對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不予注冊,並書面說明理由。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為5年。
第九條:護士在其執業注冊有效期內變更執業地點的,應當向擬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報告。收到報告的衛生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報告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為其辦理變更手續。
護士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變更執業地點的,收到報告的衛生主管部門還應當向其原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通報。
第十條: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執業的,應當在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屆滿前30日向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申請延續注冊。
收到申請的衛生主管部門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准予延續,延續執業注冊有效期為5年;對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不予延續,並書面說明理由。
護士有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應當予以注銷執業注冊情形的,原注冊部門應當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注銷其執業注冊。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本行政區域的護士執業良好記錄和不良記錄,並將該記錄記入護士執業信息系統。
護士執業良好記錄包括護士受到的表彰、獎勵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的情況等內容。護士執業不良記錄包括護士因違反本條例以及其他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受到行政處罰、處分的情況等內容。
第三章:權利和義務
第十二條:護士執業,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取工資報酬、享受福利待遇、參加社會保險的權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剋扣護士工資,降低或者取消護士福利等待遇。
第十三條:護士執業,有獲得與其所從事的護理工作相適應的衛生防護、醫療保健服務的權利。從事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感染傳染病危險工作的護士,有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職業健康監護的權利;患職業病的,有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四條:護士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與本人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權利;有參加專業培訓、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參加行業協會和專業學術團體的權利。
第十五條:護士有獲得疾病診療、護理相關信息的權利和其他與履行護理職責相關的權利,可以對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六條:護士執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
第十七條:護士在執業活動中,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應當立即通知醫師;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應當先行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
護士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應當及時向開具醫囑的醫師提出;必要時,應當向該醫師所在科室的負責人或者醫療衛生機構負責醫療服務管理的人員報告。
第十八條:護士應當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第十九條:護士有義務參與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嚴重威脅公眾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護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所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安排,參加醫療救護。
第四章: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
第二十條:醫療衛生機構配備護士的數量不得低於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護士配備標准。
第二十一條: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允許下列人員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護理活動:
(一)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
(二)未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的護士;
(三)護士執業注冊有效期屆滿未延續執業注冊的護士。在教學、綜合醫院進行護理臨床實習的人員應當在護士指導下開展有關工作。
第二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為護士提供衛生防護用品,並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
第二十三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福利待遇等規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在本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保障護士的合法權益。
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或者從事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感染傳染病危險工作的護士,所在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津貼。
第二十四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制定、實施本機構護士在職培訓計劃,並保證護士接受培訓。
護士培訓應當注重新知識、新技術的應用;根據臨床專科護理發展和專科護理崗位的需要,開展對護士的專科護理培訓。
第二十五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專門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護理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並進行監督檢查。
護士因不履行職責或者違反職業道德受到投訴的,其所在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進行調查。經查證屬實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護士做出處理,並將調查處理情況告知投訴人。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在護士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根據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護士配備標准和在醫療衛生機構合法執業的護士數量核減其診療科目。
或者暫停其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國家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的,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本條例規定,護士的配備數量低於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護士配備標準的;
(二)允許未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人員或者允許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執業地點變更手續、延續執業注冊有效期的護士在本機構從事診療技術規范規定的護理活動的。
第二十九條: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國家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的,還應當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福利待遇等規定的;
(二)對在本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
(三)未為護士提供衛生防護用品,或者未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醫療保健措施的;
(四)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或者從事直接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感染傳染病危險工作的護士,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津貼的。
第三十條:醫療衛生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
(一)未制定、實施本機構護士在職培訓計劃或者未保證護士接受培訓的;
(二)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護士管理職責的。
第三十一條:護士在執業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停其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護士執業證書:
(一)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醫師的;
(二)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未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提出或者報告的;
(三)泄露患者隱私的;
(四)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嚴重威脅公眾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不服從安排參加醫療救護的。
護士在執業活動中造成醫療事故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護士被吊銷執業證書的,自執業證書被吊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申請執業注冊。
第三十三條:擾亂醫療秩序,阻礙護士依法開展執業活動,侮辱、威脅、毆打護士,或者有其他侵犯。護士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本條例施行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經取得護士執業證書或者護理專業技術職稱、從事護理活動的人員,經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審核合格,換領護士執業證書。
本條例施行前,尚未達到護士配備標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實施步驟,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3年內達到護士配備標准。
(2)陪護員疫情期間規章管理制度擴展閱讀:
一、對臨床護理的專業要求:
1、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知識,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護理原則、技術操作、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並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
2、具有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3、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方向與動態。
4、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二、臨床護理專業的就業前景: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
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國家將急需200萬護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把目光瞄準中國。
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業內專家介紹說,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如護士在美國平均年薪達5萬美元,而美國缺護士30萬人。
在澳大利亞,護士最容易找工作或獲得升遷,同時,只要擁有了澳大利亞注冊護士的資格,等於拿到了通向英聯邦國家工作的「綠卡」。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護士均有許多優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C. 疫情期間住院只能一個人陪護,而且老人還是重症,需要時時看護,那麼陪護人員就不能夠休息了該怎麼辦
要看醫院的規定,一般陪護的人核酸檢測陰性,有一張陪護證可以交替陪護的。
陪護、探視人員增多,會增加院內交叉感染機率。住院患者大多體質衰弱,抵抗力差,如果陪護人員、探視人員過多或頻繁更換陪護人員,如其中有人患有呼吸道傳播疾病,會引起住院患者交叉感染。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如果探視人員是新冠病毒隱性感染者,那造成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3)陪護員疫情期間規章管理制度擴展閱讀:
疫情期間住院陪護管理制度:
一、每位住院患者原則上只允許一位住院陪人;新生兒、產房等特殊限制區域不設陪護;
二、疫情期間所有科室謝絕探視。如需傳送物資,統一由陪護人員自行到醫院門口拿取;
三、陪護人員原則上要求為住院患者法定監護人(患兒陪護為父母、成人陪護為配偶),且需相對固定;
四、陪護人員需憑陪護證(由病區工作人員發放)和與陪護證登記信息一致的身份證原件進出病區。陪護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病區,如確需離開病區時,需向門崗說明原因,並在該病區規定的時間段內進出病區。
D. 2021醫院家屬陪護人可以換嗎
應該是可以的,但是疫情期間,需要咨詢院方,家屬陪護人均需要做核算檢查。
根據省衛生健康委《關於嚴格落實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及醫療救治主體責任的緊急通知》文件要求,各地區人民醫院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加強普通病區管理,嚴格落實「一患一陪護」制度,對所有住院患者及陪護經過核酸檢測後辦理住院手續,並為陪護人員辦理陪護證,陪護人員無特殊原因不得更換,如確因患者手術、病情危重等原因需增加防護人員的,由家屬本人提出申請,科主任、護士長共同簽字同意後增加陪護人員,新增加的陪護人員必須自費完成核酸檢測。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減少院內感染事件的發生,醫院必須嚴格落實各項管控措施,從而更好的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根據國家衛健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定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及近期疫情發展動向,為了降低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確保您及家人的安全,從6月16日開始,我院將進一步加強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管理,具體如下:
一、病區嚴格控制陪護人數,原則上一人一陪,特殊情況確需增加陪護的,人數不超過2人。陪護證由病區實名登記核發,謝絕發熱人員陪護患者。無陪病房不留陪護。
二、疫情期間謝絕探視,如確實要探視經科室主任護長簽發臨時探視證(探視完畢收回)。
三、住院患者及固定的陪護人員需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免檢測費用),檢測結果陰性者憑陪護證進行陪護。陪護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出入住院病房時需出示陪護證及身份證。
四、陪護人員在陪護期間不允許更換,如有特殊情況需更換陪護人員需請示科室主任護士長同意後方可更換,更換的陪護人員需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費用自理),結果陰性者方可進入病區。
五、疫情期間所有陪護人員均需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監測體溫和呼吸道症狀,一旦有以下情況者,請主動告知醫務人員。因未如實告知所產生的後果,由本人自負,情節嚴重者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1)14天以內是否有境外、區外旅居史。
(2)14天以來是否有接觸過來自境外、區外有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人群。
(3)近兩周周邊是否有多人出現發熱、咳嗽、氣促、乏力等呼吸道症狀。
E. 疫情期間醫院探視和陪護制度
疫情期間醫院探視和陪護制度有以下幾條:
1、非必要,不陪護;
2、陪護人員需嚴格遵守醫院疫情防控相關制度,簽署醫院流行病學史確認書,陪護期間,請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不吸煙、不串訪、不聚集、不隨地吐痰,不共用毛巾、餐具,病室勤開窗通風,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做好個人健康檢測;
3、患者及陪護人員無故不得離開病房,有需要時憑發放的患者或陪護人員手腕帶進出,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病區等等。
謝絕以下人員來院陪護:
1、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境外旅居史;
2、14天內有與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中、高風險地區及境外旅居人員接觸史;
3、周圍有聚集性發病2周內在小范圍如家庭、辦公室、學校班級等場所,出現2例及以上發熱和呼吸道症狀的病例;
4、有發熱、乏力、乾咳或其它可疑不適症狀者;
5、黃碼、紅碼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條 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時,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有權在全國范圍或者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地方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
調集各級各類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參加疫情控制工作。
第二十四條 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發現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控制措施:
1、對甲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
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拒絕隔離治療或
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治療單位採取強制隔離治
療措施;
2、對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
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3、對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4、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和密切
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
傳染病病人及其親屬和有關單位以及居民或者村民組織應當配合實施前款所列
措施。
F. 醫院病人陪護只允許一個人,這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嗎
是合理的規定也是合法的,因為疫情關系,醫院不能有那麼多人逗留。
同時為了減少住院病區人員,醫院取消了探視,只允許1名固定人員陪護,住院人員及陪護人員都需提供3天內核酸陰性報告。醫院提醒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請自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有序排隊,不扎堆聚集。在發熱門診就診、篩查的人員,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耿嘉蔚:「核酸結果檢測出來有一個過程,在等待的過程中希望能夠配合我們,能夠在固定的、我們指定的地點,安靜地就座,休息等候。」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入院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求提供14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兩家醫院也都取消了住院患者的探視,非必要不陪護,原則上每位住院患者僅限一名陪護人員。非急診,全面實行預約掛號就診和分時段就診制度。
探視制度:
1、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做好門禁管理,鼓勵家屬使用通訊或視頻手段與患者聯系,原則上禁止家屬到病房內探視。
2、如因患者病區變化,或需行相關操作、手術,醫院通知需要家屬來院簽字、告知病情的,由醫生通知患者家屬。探視人員每次探視人數不得超過 2人。
3、患者家屬來院後,需測量體溫,出示山東健康碼及行程軌跡的證明,填寫《新冠疫情期間特別告知書》方可進入病區,如果體溫≥37.3℃,或流行病學史陽性,或有呼吸道症狀者,禁止進入病區。
4、探視人員應遵守醫院的有關規定,聽從醫務人員的安排,嚴格執行手衛生、咳嗽及呼吸禮儀,保持病房的整潔與安靜,不在非吸煙區內吸煙,愛護公物,節約水電等。
G. 疫情期間住院陪護人員暫時能回家一下嗎家屬陪護病人回家需要核酸檢測嗎回來。
疫情期間住院的陪護人員可以暫時的回家,但是回家回來以後,當天是必須要做核酸檢測的,只有核酸檢測正常的才可以再到醫院住院部內
H. 疫情期間醫院陪護只能一個人嗎
疫情期間醫院陪護是否只能一個人要看醫院的規定。
陪護、探視人員增多,會增加院內交叉感染機率。住院患者大多體質衰弱,抵抗力差,如果陪護人員、探視人員過多或頻繁更換陪護人員,如其中有人患有呼吸道傳播疾病,會引起住院患者交叉感染。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如果探視人員是新冠病毒隱性感染者,那造成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疫情期間住院陪護管理制度:
1、疫情期間所有科室謝絕探視。如需傳送物資,統一由陪護人員自行到醫院門口拿取;
2、陪護人員原則上要求為住院患者法定監護人(患兒陪護為父母、成人陪護為配偶),且需相對固定;
/3、陪護人員需憑陪護證(由病區工作人員發放)和與陪護證登記信息一致的身份證原件進出病區。陪護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病區,如確需離開病區時,需向門崗說明原因,並在該病區規定的時間段內進出病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條 甲類、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區域部分或者全部為疫區;國務院可以決定並宣布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疫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區內採取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緊急措施,並可以對出入疫區的人員、物資和交通工具實施衛生檢疫。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甲類傳染病疫區實施封鎖;但是,封鎖大、中城市的疫區或者封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疫區,以及封鎖疫區導致中斷干線交通或者封鎖國境的,由國務院決定。
疫區封鎖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並宣布。
I. 疫情期間住院病人及陪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