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就業體檢法規

就業體檢法規

發布時間: 2021-12-31 22:36:41

㈠ 法律有沒有規定哪些身體狀況屬於入職體檢不合格

以下身體狀況屬於入職體檢不合格的范圍:

1、第一條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克山病等器質性心臟病,不合格。

2、血壓在下列范圍內,合格:收縮壓90mmHg-140mmHg(12。00-18。66Kpa);舒張壓60mmHg-90mmHg(8。00-12。00Kpa)。

3、血液病,不合格。單純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0g/L、女性高於80g/L,合格。 [1]

4、結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況合格:

(1)原發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臨床治癒後穩定1年無變化者;

(2)肺外結核病:腎結核、骨結核、腹結核、淋巴結核等,臨床治癒後2年無復發,經專科醫院檢查無變化者。

5、慢性支氣管炎伴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不合格。

6、嚴重慢性胃、腸疾病,不合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已癒合,1年內無出血史,1年以上無症狀者,合格;胃次全切除術後無嚴重並發症者,合格。

7、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8、各種惡性腫瘤和肝硬化,不合格。

9、急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腎功能不全,不合格。

10、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不合格。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癒後1年無症狀和體征者,合格。

11、有癲癇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遊症、嚴重的神經官能症(經常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明顯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不合格。

12、紅斑狼瘡、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不合格。

13、晚期血吸蟲病,晚期血絲蟲病兼有橡皮腫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14、顱骨缺損、顱內異物存留、顱腦畸形、腦外傷後綜合征,不合格。

15、嚴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16、三度單純性甲狀腺腫,不合格。

17、有梗阻的膽結石或泌尿系結石,不合格。

18、大動脈炎、血管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不合格。

19、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

20、雙眼矯正視力均低於0.8(標准對數視力4.9)或有明顯視功能損害眼病者,不合格。

21、雙耳均有聽力障礙,在佩戴助聽器情況下,雙耳在3米以內耳語仍聽不見者,不合格。

22、未納入體檢標准,影響正常履行職責的其他嚴重疾病,不合格。

拓展資料:

入職體檢是專項體檢之一,旨在通過體檢保證入職員工的身體狀況適合從事該專業工作,在集體生活中不會造成傳染病流行,不會因其個人身體原因影響他人。

國家法律禁止查乙肝五項更不能查DNA .2010年1月21日衛生部等三部委發布了《進一步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的乙肝五項檢查,同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也不得在入學、就業體檢中提供乙肝五項檢查服務。此項規定一出在乙肝歧視這一話題上,是否能減輕。

㈡ 入職前要不要做體檢 法律尚未明確規定

入職沒有強制性規定,特殊行業除外,離職體檢有強制性規定,也是針對特殊行業,《職業病防治法》第55條
第五十五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告知勞動者本人並及時通知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勞動法是否有員工體檢的規定

有的。《勞動法》並沒有規定要求企業一定要提供員工一年一次的體檢信息。《職業專病防治法》第屬32條是有相關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拓展資料

第四十六條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職業史;

(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

(三)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

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的,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簽署,並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

㈣ 員工入職體檢標準是

員工入職進行體檢,
是每個企業所要求的。
特別是國企,如果你有什麼重大疾病,傳染病或者家族病史,都是受限的。
當然,一般大部分人都會通過,沒有什麼障礙。
放平心態,不要害怕,急躁。
一般正常查體,對年輕人來說,沒什麼大問題。
員工入職體檢的標准,國家是有規定的,都是按照國家的規定來辦的。

㈤ 法律規定入職體檢報告要檢查哪些

1)抽血化驗。
2)血常規:血常規有18個項目,主要是檢查入職體檢對象是否有炎症,血液病或者貧血等等。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數、白細胞數、血小板數、血紅蛋白等等18項指標。根據這些檢查結果,可以判斷,參加入職體檢的對象是否有血液病或者肝脾方面的病變等。
3)肝功能:谷丙轉氨酶檢查肝功能最直接的指標。
4)血型:參加入職體檢對象的血型檢查。
以上四項入職體檢項目,乃是實驗室檢查項目。接下來的,是屬於科室項目:
1)心電圖:這是檢查參加入職體檢者心臟是否健康,主要是檢查入職體檢者是否有心律失常。另外,對於心肌缺血和其他非循環系統疾病,心電圖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胸透:對參加入職體檢者心、肺、膈疾病的檢查。
3)內科:主要是針對參加入職體檢者的心、肺、肝、脾、膽囊、神經系統檢查。
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基本上,入職體檢項目就以上這些。另外,不少人質疑,國家在08年實施的文件《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中,有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在入職體檢項目中,強查乙肝血清指標。而且《就業促進法》也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已傳染病原感染者為理由,而拒絕錄用員工。那為何在上面的入職體檢項目中,還有肝功能檢查呢?
其實是這樣,在入職體檢項目中,目前員工入職體檢不查乙肝了,不過入職體檢項目中還是包括了肝功能的檢查,這和乙肝並沒有什麼關系。所以對此有疑問的朋友大可放心。 據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朋友透露,即便現在如此規定,在員工入職體檢項目中,用人單位不得強行檢查乙肝,但是依舊有不少企業會要求在員工入職體檢項目中加入「兩對半」的檢查。

㈥ 請問一般的企業,新員工入職前必須做入職體檢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國家沒有強制規定必須要進行入職體檢

㈦ 勞動法規定入職體檢

要求職工進行體檢是合法的,這是為了保護勞動者。但是,如果企業以體檢結果來決定是否錄用勞動者就可能不合法的,除非勞動者身體存在法律規定的不應該錄用的疾病。

㈧ 大學生畢業體檢是法律規定的嗎

法律沒有任何規定要求畢業生必須體檢,很多學校是沒有畢業體檢的,只是畢業生去用人專單位屬入職的時候會要求提交體檢報告。學校沒有安排體檢和患病並沒有必然的聯系,學校對患病有過錯,才能要求承擔責任。現在的國家政策,對於這類疾病是免費醫療的,可以去校醫院了解一下。

㈨ 入職體檢自費違反勞動法嗎

您好,員工入職體檢費用的承擔問題,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對此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因為有「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法條,通常認為體檢費用是由企業承擔的。體檢是在面試通過,企業決定錄用後,要求應聘者參加的一項健康檢查。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先讓員工自己墊付,體檢合格,入職後,再給予報銷,若不合格則多數由求職者自己承擔費用。也有些公司,通過外包公司指定醫院並且結算費用,無需個人支付。具體情況,在得到體檢通知時,可以詳細咨詢用人單位。
現在一般在員工入職前,公司都會要求員工進行體檢,提交體檢報告。對於公司要求員工入職前需體檢目前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根據民法領域中「法無明文規定即容許」,所以公司入職前需要體檢是合法的。但是勞動法規定了用人單位必須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根據《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的規定,職業健康檢查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這就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於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中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徵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㈩ 現行的法律法規有沒有明確規定員工入職體檢費用如何支付

員工入職體檢費用的承擔問題,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對此做出明確的規定。

但是因為有「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法條,通常認為體檢費用是由企業承擔的。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體檢是在面試通過,企業決定錄用後,要求應聘者參加的一項健康檢查。

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先讓員工自己墊付,體檢合格,入職後,再給予報銷,若不合格則多數由求職者自己承擔費用。也有些公司,通過外包公司指定醫院並且結算費用,無需個人支付。具體情況,根據用人單位規定。


(10)就業體檢法規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不得以體檢不合格為由與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2、這種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體檢是否合格應當是決定用人單位是否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前應當解決的問題,現在用人單位已經在實際使用勞動者,雙方之間已經存在勞動關系,且勞動者又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以體檢不合格為由與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普通冰凍血漿有效期法規 發布:2025-07-12 11:40:13 瀏覽:261
兩法銜接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2 11:39:29 瀏覽:730
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法律顧問 發布:2025-07-12 11:33:07 瀏覽:270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 發布:2025-07-12 11:32:22 瀏覽:18
肇事逃逸律師 發布:2025-07-12 11:27:24 瀏覽:83
婚姻法法律培訓 發布:2025-07-12 11:10:22 瀏覽:849
道德空洞化 發布:2025-07-12 11:10:05 瀏覽:647
勞動社會保障法最新 發布:2025-07-12 11:03:31 瀏覽:93
社會與法見證網 發布:2025-07-12 10:51:35 瀏覽:719
法官助理考試取消 發布:2025-07-12 10:48:21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