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遼寧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遼寧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03 00:09:42

❶ 《水資源管理條例》 全文是什麼

第十二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釋義】 本條是對我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規定。

一、水資源管理體制是國家管理水資源的組織體系和許可權劃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以及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組織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是這次《水法》修訂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水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性資源,也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水資源與土地、森林、礦產等資源不同,它是一種動態的、可再生的資源。流域是一個以降水為淵源、水流為基礎、河流為主線、分水嶺為邊界的特殊區域概念。水資源按照流域這種水文地質單元構成一個統一體,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量水質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這就要求對水資源只有按照流域進行開發、利用和管理,才能妥善處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區間、部門間的水事關系。水落石出資源的另一特徵是它的多功能性,水資源可以用來灌溉、航運、發電、供水、水產養殖等,並具有利害雙重性。因此,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各項活動需要在流域內實行統一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才能興利除害,發揮水資源的最大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目前,以流域為單元進行水資源的管理已經成為世界潮流。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的《二十一世界議程》指出:水資源的綜合管理包括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質與水量兩個方面,應當在流域一級進行,並根據需要加強或者發展適當的體制。我國重要江河均是跨省區的流域,這一自然特點使得協調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的關系顯得更為重要。

三、1988年制定頒布的原《水法》規定「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為推進我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於對水資源的權屬管理部門與開發利用部門相互間的關系和職責劃分不清,沒有明確流域管理機構的職責和許可權,導致部門之間職能交叉和職能錯位的現象並存,「多龍治水」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一是流域按行政區域分割管理;二是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三是水量與水質分割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在實踐中產生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不利於江河防洪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和統一指揮。例如有的地方在汛期上下游、左右岸各自為政,只顧自保,不顧整體,影響全局的防汛抗洪工作。二是不利於水資源統一調度,統籌解決缺水的問題。例如一些地區在枯水期爭相搶水,還有一些上游地區大量引水,造成下游地區江河斷流、無水可用,給下游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損害。三是不利於地表水、地下水統一調蓄,加劇了地下水的過量開發。據統計,全國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67億立方米,已經形成164個地下水超采區。四是不利於城鄉統籌解決城市缺水的問題。五是不利於統籌解決水污染的問題。目前我國跨區域的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局部治理,特別是下游地區治理無法真正改善江河水質和水環境,只有上下游統一治理、統一水量調度才能取得成效。六是不利於水資源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綜合效益的發揮。新《水法》根據水資源的自身特點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借鑒一些國家水資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經驗,按照資源管理與開發利用管理相分離的原則,確立了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四、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核心是水資源的權屬管理。新《水法》明確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為了實現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全國水資源的戰略規劃,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統一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等。為了實現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主要江河、湖泊設立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我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主要江河設置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流域管理機構,例如1935年設立的揚子江水利委員會、1933年設立的黃河水利委員會和1929年設立的導淮委員會等。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為了加強對大江大河的規劃、治理和管理,在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成立了流域管理機構,其間機構幾經變更。到目前我國在長江、黃河、淮河、珠江、海河、遼河這六大江河和太湖流域都成立了作為水利部派出機構的流域管理機構,行使《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水利部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新《水法》對流域管理機構在水資源監督管理方面的職責進一步作了明確規定,具體包括:(1)水資源的動態監測和水功能區水質狀況的監測。(2)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的編制。(3)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設水工程的審查。(4)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5)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排污口設置審查。(6)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水工程保護。(7)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緊急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的制訂以及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的制定。(8)管轄許可權范圍內的取水許可證頒發和水資源費收取。(9)水事糾紛處理與執法監督檢查等。

五、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水資源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實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還必須緊密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水法》規定的流域管理機構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資源監督管理上的一些具體職責還將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規或者政府規章進一步界定。按照《水法》的有關規定,借鑒國外流域管理的功能經驗,從總體上說,流域管理機構在依法管理水資源的工作中應當突出宏觀綜合性和民主協調性,著重於一些地方行政區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門難以單獨處理的問題,而一個行政區域內的經常性的水資源監督管理工作主要應由有關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實施。地方在維護全國水資源統一管理、水法基本制度統一的前提下,也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地方性水法規和有關政府規章,制定有利於本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政府和有關規劃、計劃,依法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❷ 二級水保護條例

飲水水源保護管理辦法  1、 已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由水利部門組織設定界碑或界樁。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破壞、擅自改變保護標志和界樁。  2、在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山採石、采礦;   (二)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  (三)經營向水域排污的餐飲、娛樂業;  (四)施用化肥,使用高濃度、高殘留農葯; (五)建設畜禽養殖場以及敞養、放養畜禽; (六)向水體排放污水;    (七)排放生活垃圾,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體廢物;    (八)毀林開荒、燒山開荒、破壞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護岸林等破壞水環境生態平衡的行為(必須根除森林病蟲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九)其它有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   3、 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已設置的排污口由區環保部門報請區人民政府依法處置。   4、 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5、5、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由縣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6、 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已有的污染源,有明確治理主體的由縣環保部門責令其限期治理;沒有明確治理主體的,由縣環保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治理規劃,報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分步實施。   7、因事故和突發性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飲用水源污染的,當事人應立即切斷污染源,採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並立即報告縣環保部門,由縣環保部門協調相關部門對事件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8、各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有權對飲用水源保護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單位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有責任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9、成立專門機構對全縣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1)貫徹實施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2)負責組織宣傳和監督實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規劃和計劃;  (3)負責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質進行監控;  (4)負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污染事故查處;  (5)負責污染源監督管理。   10、 違反上述規定者,由縣水利部門責令停止破壞。

❸ 遼寧省水資源總量

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遼寧省的水資源總量為294.79億立方米。

❹ 遼寧省水資源管理集團待遇

摘要 您好 您的問題正在整理答案 請稍等一下 謝謝

❺ 《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是不是法律法規

是國務院的官方文件,不是法律法規。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准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政策的實質是階級利益的觀念化、主體化、實踐化反映。
標准:包含可以用來為某一范圍內的活動及其結果制定規則、導則或特性定義的技術規范或者其他精確准則,其目的是確保材料、產品、過程和服務能夠符合需要。
主要標準定義說明:
1、GB/T 20000.1-2002《標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 標准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彙》中對標準的定義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2、國家標准GB/T 3935.1—83定義:「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為基礎,經過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的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准則和依據」。
3、國家標准GB/T 3935.1-1996 《標准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 第一部分:基本術語》中對標準的定義是:為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經一個公認機構的批准。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

❻ 哪裡可以查到近期新增的法律法規

如下,自己整理下吧。

2012年1月新頒布的EHS法律法規
法規屬性 法規名稱 頒布日期 實施日期
綜合管理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通知
2012-01-05 2012-01-05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19 2012-03-01
大連市安全生產隱患和違法行為報告與舉報獎勵辦法實施細則 2012-01-06 2012-01-06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七項法規中有關行政強制條款的決定 2012-01-09 2012-01-09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和廢止《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等18件省政府規章的決定 2012-01-10 2012-01-10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山東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等二十五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2012-01-13 2012-01-13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黑龍江省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規定〉等20部省政府規章的決定 2012-01-16 2012-01-16
浙江省《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實施細則
2012-01-16 2012-02-16
建設項目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2012-01-30 2012-04-01
體系與認證 南京市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 2012-01-19 2012-01-19
危險化學品 關於明確港口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交通運輸部 2012-01-09 2012-02-09
化學品測試合格實驗室管理辦法
2012-01-16 2012-01-16
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安全管理規定
2012-01-17 2012-03-01
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監管2012年工作要點 2012-01-11 2012-01-11
海南省三亞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 2012-01-19 2012-02-01
低碳與生態 河南省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辦法 2012-01-11 2012-03-01
江蘇省湖泊保護條例 2012-01-12 2012-02-01
排放與治理 紹興市重點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行管理考核辦法 2012-01-10 2012-01-10
紹興市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實施辦法 2012-01-16 2012-02-01
水污染 江蘇省長江水污染防治條例 2012-01-12 2012-02-01
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 2012-01-12 2012-02-01
南京市水環境保護條例 2012-01-14 2012-04-01
蘇州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2012-01-04 2012-03-01

大氣污染 山東省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2012-01-04 2012-03-01
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1-12
雜訊與震動 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2012-01-12 2012-02-01
固體廢棄物 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2-01
節能與資源
管理 國務院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 2012-01-12
徐州市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1-12
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2012年修訂) 2012-01-10 2012-02-01
消防安全 蘇州市消防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5-01
遼寧省消防條例 2012-01-05 2012-03-01
江西省建築消防設施管理規定 2012-01-11 2012-01-11
河南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1-12
建築安全 廣州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定 2012-01-05 2012-03-01
徐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1-12
南京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1-12
貴陽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 2012-01-12 2012-01-12
交通安全 關於進一步加強客貨運駕駛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
2012-01-20 2012-01-20
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2-01
江蘇省內河交通管理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2-01
江蘇省公路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2-01
事故與應急 關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2012-01-20 2012-01-20
天津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工作程序規定(暫行) 2012-01-09 2012-01-09
特種設備 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共交通領域電梯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2-01-19 2012-01-19
機械電氣安全 江西省雷電災害防禦辦法 2012-01-11 2012-03-01
工傷與保險 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條例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 2012-01-10 2012-01-10
海南省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實施細則(2012年修訂) 2012-01-10 2012-01-10
江蘇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2012年修訂) 2012-01-12 2012-02-01
食品葯品安全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葯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20 2012-01-20
廈門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試行) 2012-01-05 2012-02-05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資源保護法

在中國,有關水資源保護的法律和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保護管理規定》、《城市供水條例》、《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規定。

(7)遼寧省水資源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必要性:

要使水資源保護的各種技術、行政措施得以實現,運用法律的手段是必要的。水資源保護法律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調整水資源與社會關系時,更多地涉及到水資源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制定出來的法律法規有很強的科學技術色彩。

水資源保護法律以保護水資源和改善水環境狀況為宗旨,它所約束的對象不僅是公民個人,而且包含了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關。

實施困難:

水資源保護法律的實施涉及到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因此執行起來比其他法律的實施更為困難,更為復雜。深刻地理解水資源保護法律,對於搞好水資源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還不十分發達,治理水環境的資金仍較短缺,水資源保護意識還較淡薄的情況下,尤其要充分利用法律的約束力來保護水資源,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水資源的關系,集中力量解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

❽ 法律法規治水政策

水資源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約束水資源利用、規范水資源管理的主要手段。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填補法律空白與缺陷,有利於促進依法治水、依法用水。

6.5.1 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

水資源的法律有國家法律法規,也有地方法律法規。京津冀都市圈應抓緊研究水權制度體系中諸如初始水權分配、用水總量控制、水權轉讓、污染物總量控制等核心制度的建設,在遵守國家法律的基礎上,適當地制定促使本地區水資源有效利用的法規規范,或是修訂和完善已有法律,增強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使水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如北京市目前急需修訂《北京市水資源管理條例》、《北京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等法規。同時擴大立法工作的利益相關方參與程度;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制度、立法徵求制度等。

6.5.2 依法治水

京津冀都市圈內各級政府在水資源的管理中,要做到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把依法行政和轉變政府職能及管理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突出社會管理和公眾服務職能;落實行政執法的責任制,界定執法責任,健全行政執法考核機制,建立行政執法追究責任制,尤其是在區域內水資源的合理配置上,各級政府要相互合作,實現雙贏,要從流域整體利益考慮,將水資源分配方案以相應的法律條款固定下來,由流域管理部門進行監督落實。

❾ 遼寧省水資源管理社會招聘體檢了嗎

摘要 您好親,要的,體檢安排

熱點內容
崑山法院沈 發布:2025-07-10 06:25:53 瀏覽:117
勞動法一除名 發布:2025-07-10 06:02:32 瀏覽:442
法學三大本 發布:2025-07-10 05:56:47 瀏覽:821
我國當前經濟法 發布:2025-07-10 05:56:01 瀏覽:519
印刷企業法規培訓試卷答案 發布:2025-07-10 05:45:55 瀏覽:815
50天注會經濟法能過嗎 發布:2025-07-10 05:44:35 瀏覽:74
勞動法中非正式員工辭職要幾天 發布:2025-07-10 05:44:29 瀏覽:641
安全第一責任人法律要求 發布:2025-07-10 05:43:48 瀏覽:600
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橋梁 發布:2025-07-10 05:43:47 瀏覽:620
企業合同法培訓課件 發布:2025-07-10 05:43:40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