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人民陪審員相關的法規

人民陪審員相關的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3 01:38:54

① 人民陪審員可以參加哪些案件的審理麻煩告訴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內判第一審刑事、民容事、行政案件,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進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一)涉及群體利益的;
(二)涉及公共利益的;
(三)人民群眾廣泛關注的;
(四)其他社會影響較大的。
由此可見,人民陪審員只能參加一審的特定案件,對於二審和再審則沒有權利參加。

② 人民陪審員駐庭有規定嗎

  1. 民陪審員通過參與審判,分享法官的審判權,並對法官行使審判權的過程進行制約,從而減少法官在認定案件事實中因疏忽而造成的失誤。陪審員不依賴司法當局的恩惠而求生,也沒有必要為職務升遷而屈從於政治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製法官先入為主的內心確信與偏見,有利於遏制辦人情案、關系案等偏私現象的發生。

  2. 審制度通過權力的分割和制衡來監督司法權,以確保司法公正。給予當事人充分選擇陪審的權利,由於審判組織形式是當事人選擇的結果,當事人就有理由相信整個審判過程在程序上是合法的、公正的,對判決的結果就會容易接受,進而減少不必要的上訴、申訴,並會更加自覺地履行法院的生效裁判,有利於樹立司法權威。

  3. 陪審員一般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並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該條規定對擔任人民陪審員的選任程序限制較為嚴格,把一些德高望重的農村長者排除在外。擔任人民陪審員應該是公民普遍應當享有的權利,就如同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一樣,而不應該重重限制層層挑選。

  4. 社會各界對人民陪審制度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對人民陪審員參加陪審了解不足。導致了人民陪審員名額偏少,社會代表性不強的現狀。

③ 人民陪審員是干什麼的,懂法律嗎

人民陪審員是懂法律的,其工作內容:

各級人民法院設立人民陪審員工作指導小組,指導人民陪審員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第三條人民陪審員依法享有參加審判活動、獨立發表意見、獲得履職保障等權利。

人民陪審員應當忠實履行審判職責,保守審判秘密,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第四條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履行審判職責。

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正)》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陪審員任期為5年。按照法律規定,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人民陪審員可以參審的案件為第一審案件,具體為:社會影響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請由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的案件。

(3)人民陪審員相關的法規擴展閱讀

人民陪審員的產生:

《人民陪審員選任辦法》

第二條 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應當堅持依法民主、公開公正、協同高效的原則。

第三條 人民陪審員主要通過隨機抽選方式產生。因審判活動需要,可以通過個人申請和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團體推薦(以下簡稱組織推薦)方式產生。

第四條 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會同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組織開展。

省級和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的指導監督,縣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的具體實施。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按照職責需要,健全工作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建立完善工作制度。

司法行政機關、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應當加強溝通聯系,建立協調配合機制。

④ 人民陪審員的權力和義務

人民陪審員的權利:

1、參加審判活動權。

2、獨立發表意見權。

3、獲得履職保障權。

4、對案件的獨立判斷權。

5、案件表決權。

6、人身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權。

7、參加審判活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的權利。

8、參加審判活動期間,實際工作日獲得補助的權利。

9、因參加審判活動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費用獲得補助的權利。

人民陪審員的義務:

1、忠實履行審判職責。

2、保守審判秘密。

3、注重司法禮儀,維護司法形象。

(4)人民陪審員相關的法規擴展閱讀

七類人員不能擔任陪審員

最高法方面透露,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於5月啟動,將在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廣西、重慶、陝西等10個省區市的各5家試點法院試點。

根據上述文件內容,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二十八周歲;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學歷,但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

同時,文件還規定,三類人員不能擔任人民陪審員。一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二是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人員。三是因其他原因不適宜擔任人民陪審員的人員。

此外,還有四類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被開除公職的;被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因受懲戒被免除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隨機抽取確定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根據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七日前採取電腦生成等方式,從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人民陪審員。特殊案件需要具有特定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范圍內隨機抽取。

⑤ 請問人民陪審員到底屬不屬於國家工作人員

屬於的,其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門負責。

人民陪審員為各級人民法院設立人民陪審員工作指導小組,指導人民陪審員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

人民陪審員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門負責。政工部門設立非常設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人民陪審員的人事管理工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管理部門。

(5)人民陪審員相關的法規擴展閱讀:

人民陪審員的相關要求規定: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二十八周歲;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

2、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學歷,但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

3、四類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被開除公職的;被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因受懲戒被免除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⑥ 人民陪審員制度相關法律

法律:《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管理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推進人民陪審工作的若干意見》、《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關於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若干問題的答復》、《關於人民陪審員工作若干問題的答復》

財政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經費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⑦ 人民陪審員應負責貫徹執行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期間,是他所參加審判案件的合議庭組成人員,與合議庭成員有同等權利。人民陪審員享有下列權利:
(1)閱看所審理案件的全部卷宗材料和參與調查核實案情;
(2)參加案件的庭審。庭審中,可向當事人、證人、鑒定人詢問,核對所有事實和證據;
(3)參與合議庭評議案件。評議時,提出自己對認定案件事實和處理的意見,並在評議筆錄及判決書上署名,對判決書共同負責;
(4)人民陪審員享有參加有關法律知識和審判業務知識培訓的權利,法院應當提供人民陪審員參與學習和培訓的便利和必要條件;
(5)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人民陪審員負有下列義務:
(1)遵紀守法,認真執行法律和依法辦事;
(2)學習法律,宣傳法律;
(3)按時參加陪審。接到法院通知後,因故不能如期到法院履行職務的,要及時通知法院,並說明理由;
(4)嚴守國家秘密和審判秘密。不得泄露正在審理的案件情況及合議庭評議、審委會討論的內容及結果;保守案件中涉及的國家機密、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

⑧ 人民陪審員有哪些權利

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案件,對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獨立行使表決權,人民陪審員的迴避,參照有關法官迴避的法律規定執行。有參加審判活動等權力;有履行審判職責等義務。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第二條
公民有依法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人民陪審員依照本法產生,依法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第四條
人民陪審員依法參加審判活動,受法律保護。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履行審判職責。人民陪審員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依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⑨ 人民陪審員的最新規定

七類人抄員不能擔任陪審員
最高法方面透露,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於5月啟動,將在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廣西、重慶、陝西等10個省區市的各5家試點法院試點。
根據上述文件內容,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二十八周歲;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擔任人民陪審員,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學歷,但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
同時,文件還規定,三類人員不能擔任人民陪審員。一是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二是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人員。三是因其他原因不適宜擔任人民陪審員的人員。
此外,還有四類人員不得擔任人民陪審員: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被開除公職的;被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因受懲戒被免除人民陪審員職務的。

熱點內容
崑山法院沈 發布:2025-07-10 06:25:53 瀏覽:117
勞動法一除名 發布:2025-07-10 06:02:32 瀏覽:442
法學三大本 發布:2025-07-10 05:56:47 瀏覽:821
我國當前經濟法 發布:2025-07-10 05:56:01 瀏覽:519
印刷企業法規培訓試卷答案 發布:2025-07-10 05:45:55 瀏覽:815
50天注會經濟法能過嗎 發布:2025-07-10 05:44:35 瀏覽:74
勞動法中非正式員工辭職要幾天 發布:2025-07-10 05:44:29 瀏覽:641
安全第一責任人法律要求 發布:2025-07-10 05:43:48 瀏覽:600
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橋梁 發布:2025-07-10 05:43:47 瀏覽:620
企業合同法培訓課件 發布:2025-07-10 05:43:40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