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關於儲值卡的法律法規

關於儲值卡的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4 14:11:55

Ⅰ 辦理的儲值卡法律規定的可以退款嗎

可以退款。

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

第二十條使用單用途卡購買商品後需要退貨的,發卡企業或受理企業應將資金退至原卡。原單用途卡不存在或退貨後卡內資金余額超過單用途卡限額的,應退回至持卡人在同一發卡企業的同類單用途卡內。

退貨金額不足100元(含)的,可支付現金。

第二十一條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依單用途卡章程或協議約定,提供退卡服務。

辦理退卡時,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要求退卡人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留存退卡人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號碼、退卡卡號、金額等信息。

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將資金退至與退卡人同名的銀行賬戶內,並留存銀行賬戶信息。卡內資金余額不足100元(含)的,可支付現金。

第二十二條發卡企業終止兌付未到期單用途卡的,發卡企業和售卡企業應向持卡人提供免費退卡服務,並在終止兌付日前至少30日在備案機關指定的媒體上進行公示。

(1)關於儲值卡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

第十四條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公示或向購卡人提供單用途卡章程,並應購卡人要求簽訂購卡協議。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履行提示告知義務,確保購卡人知曉並認可單用途卡章程或協議內容。

單用途卡章程和購卡協議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單用途卡的名稱、種類和功能;

(二)單用途卡購買、充值、使用、退卡方式,記名卡還應包括掛失、轉讓方式;

(三)收費項目和標准;

(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五)糾紛處理原則和違約責任;

(六)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其他事項。

Ⅱ 請問有關於儲值卡之類的法律條文嗎

根據合同法民法中相關規定 沒有專門的儲值卡的條文。

Ⅲ 儲值卡是否有法律規定退換

沒有相關法律,各地有法規的

Ⅳ 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充值卡必須實名登記有的話,是怎樣規定的

話費充值卡,不記名,不掛失,遺失不補。
一經售出,概不退換。

Ⅳ 儲值卡退卡的法律規定

儲值卡退卡的法律規定,工商局可以要求商家給顧客退卡。
對於儲值卡的退卡,明確要求商家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儲值卡,是發卡銀行或者其他經中央人民銀行認可有權發卡的公司單位根據持卡人要求將其資本轉至內儲存,交易時直接從卡內扣款的預付錢包式借記卡。此類卡面值固定,通常不能續存金額,使用完後就丟棄,具有不記名、不掛失、不計息金等特點,侵害了持卡人的利益,已被人民銀行停止使用。用以支付小額花費,通常用在公共服務方面,如公車票及電話卡等,消費者需先向業者買下肯定金額之儲值卡,所以消費者是先付款後消費,與信用卡分別。而儲值卡與晶元卡之分別主要在儲值卡的錢是付給業者,而晶元卡是儲存在晶元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 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Ⅵ 2021新消法對預付卡規定

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單張記名卡限額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限額1000元,單張虛擬卡限額為1000元。單張單用途卡充值後資金余額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限額。在時限上,記名卡不得設有效期;不記名卡有效期不得少於3年。辦理預付卡前務必要充分了解商家的經營狀況和市場信譽,多做比較;務必要了解清楚所辦卡的使用說明、退換卡方式、優惠條件、附加條款、違約責任等;不要聽信口頭承諾,要以書面方式約定服務內容和要求;消費者要理性充值,充值金額不宜過多,縮短消費周期,確保安全消費。
(6)關於儲值卡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
第二條 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具體行業分類表見附件1)的企業法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業務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以下簡稱單用途卡)是指前款規定的企業發行的,僅限於在本企業、本企業自有經營場所、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憑證,包括以磁條卡、晶元卡、紙券等為載體的實體卡和以密碼、串碼、圖形、生物特徵信息等為載體的虛擬卡。
第十四條 企業可發行記名卡和不記名卡,記名卡可掛失。
發卡企業應在實體卡卡面上記載發卡企業名稱及聯系方式、卡號、使用規則、注意事項等。集團發卡企業還應標明集團名稱,品牌發卡企業應標明統一的企業標志或注冊商標。虛擬卡也應記載上述信息。已備案的發卡企業可標明備案編號和標識。
第十五條 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公示或向購卡人提供單用途卡章程,並應購卡人要求簽訂購卡協議。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履行提示告知義務,確保購卡人知曉並認可單用途卡章程或協議內容。

Ⅶ 新消法儲值卡退卡規定

新消法對於儲值卡的退卡,明確規定了商家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7)關於儲值卡的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Ⅷ 請問國家有沒有出具相應法律法規規定對於儲值類的卡不可設有效期,如健身會館的私人教練課,如有相應規定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儲值卡不可設定有效期」這樣具體的規定,但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內可以分情況解決:容1、若果你辦卡的時候,已經向你說明卡的有效期限,你沒有提出異議並且辦理了,視為你對這項約定的認同,以後出現卡到期被清零的情況就不能主張你不同意之類的話了。2、如果你辦卡的時候商家沒有明示說明且卡的正面背面均無這樣的提示性詞語,遇到卡內余額沒有消費完而被清零,這時候你可以主張商家構成「不當得利」要求商家返還卡內剩餘余額!

熱點內容
公司法律制度心得 發布:2025-07-09 08:49:24 瀏覽:729
刑法的宗旨是 發布:2025-07-09 08:40:03 瀏覽:221
刑事訴訟法考點圖 發布:2025-07-09 08:33:22 瀏覽:555
行政訴訟法第43條 發布:2025-07-09 08:32:25 瀏覽:778
浙江省2015綜合法律知識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09 08:26:39 瀏覽:178
刑法學派爭議 發布:2025-07-09 08:24:51 瀏覽:710
道德模範事跡短片 發布:2025-07-09 08:24:50 瀏覽:772
種苗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9 08:21:57 瀏覽:449
有道德的弱 發布:2025-07-09 08:21:45 瀏覽:226
張家港市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7-09 08:19:53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