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規定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7-09 04:43:49

⑴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具體規章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具體規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召回主體與責任

    • 汽車產品生產者是召回的主體,一旦發現其生產的汽車產品存在缺陷,必須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規定實施召回。
  2. 監管機構與職責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是全國范圍內的最高監管機構,負責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的管理工作。
    • 質檢總局可以委託省級質檢部門在各自區域內負責相關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工作。
  3. 缺陷信息報告與處理

    •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質檢部門報告可能存在的汽車產品缺陷問題。
    • 質檢總局會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用於收集、分析和發布與汽車產品缺陷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設計、製造、標識和質量控制等文件資料。
  4. 缺陷調查與監督

    • 在出現特定情況時,如收到多起相同或類似缺陷的投訴,質檢總局會組織缺陷調查,以確認汽車產品是否存在缺陷,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缺陷調查的目的是確保消費者安全,同時促進汽車產品質量的提升。

以上規定旨在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確保道路上的汽車產品安全可靠,同時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⑵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的汽車和汽車掛車(以下統稱汽車產品)的召回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汽車產品生產者(以下簡稱生產者)是缺陷汽車產品的召回主體。汽車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依照本辦法實施召回。第四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質檢總局)負責全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的監督管理工作。各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法履行職責。第五條質檢總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委託省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下統稱省級質檢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境內生產和進口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監督管理的部分工作。

質檢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機構(以下簡稱召回技術機構)按照質檢總局的規定承擔缺陷汽車產品召回信息管理、缺陷調查、召回管理中的具體技術工作。第二章信息管理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投訴汽車產品可能存在的缺陷等有關問題。第七條質檢總局負責組織建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統,收集匯總、分析處理有關缺陷汽車產品信息,備案生產者信息,發布缺陷汽車產品信息和召回相關信息。

質檢總局負責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建立汽車產品的生產、銷售、進口、登記檢驗、維修、事故、消費者投訴、召回等信息的共享機制。第八條地方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和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發現本行政區域內缺陷汽車產品信息的,應當將信息逐級上報。第九條生產者應當建立健全汽車產品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確保能夠及時確定缺陷汽車產品的召回范圍並通知車主。第十條生產者應當保存以下汽車產品設計、製造、標識、檢驗等方面的信息:

(一)汽車產品設計、製造、標識、檢驗的相關文件和質量控制信息;

(二)涉及安全的汽車產品零部件生產者及零部件的設計、製造、檢驗信息;

(三)汽車產品生產批次及技術變更信息;

(四)其他相關信息。

生產者還應當保存車主名稱、有效證件號碼、通信地址、聯系電話、購買日期、車輛識別代碼等汽車產品初次銷售的車主信息。第十一條生產者應當向質檢總局備案以下信息:

(一)生產者基本信息;

(二)汽車產品技術參數和汽車產品初次銷售的車主信息;

(三)因汽車產品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故障而發生修理、更換、退貨的信息;

(四)汽車產品在中國境外實施召回的信息;

(五)技術服務通報、公告等信息;

(六)其他需要備案的信息。

生產者依法備案的信息發生變化的,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進行更新。第十二條銷售、租賃、維修汽車產品的經營者(以下統稱經營者)應當建立並保存其經營的汽車產品型號、規格、車輛識別代碼、數量、流向、購買者信息、租賃、維修等信息。第十三條經營者、汽車產品零部件生產者應當向質檢總局報告所獲知的汽車產品可能存在缺陷的相關信息,並通報生產者。第三章缺陷調查第十四條生產者獲知汽車產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組織調查分析,並將調查分析結果報告質檢總局。

生產者經調查分析確認汽車產品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缺陷汽車產品,並實施召回;生產者經調查分析認為汽車產品不存在缺陷的,應當在報送的調查分析結果中說明分析過程、方法、風險評估意見以及分析結論等。第十五條質檢總局負責組織對缺陷汽車產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統收集的信息、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投訴信息以及通過其他方式獲取的缺陷汽車產品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發現汽車產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通知生產者開展相關調查分析。

生產者應當按照質檢總局通知要求,立即開展調查分析,並如實向質檢總局報告調查分析結果。第十六條召回技術機構負責組織對生產者報送的調查分析結果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報告質檢總局。第十七條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質檢總局應當組織開展缺陷調查:

(一)生產者未按照通知要求開展調查分析的;

(二)經評估生產者的調查分析結果不能證明汽車產品不存在缺陷的;

(三)汽車產品可能存在造成嚴重後果的缺陷的;

(四)經實驗檢測,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汽車產品可能存在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情形的;

(五)其他需要組織開展缺陷調查的情形。

⑶ 汽車產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是中國在2012年經國務院審議通過,自2013年起全面實施的一項法規。以下是關於該條例的詳細解答:

  • 立法目的:旨在確保汽車產品的安全性能,規范汽車產品的召回過程,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

  • 主要責任主體生產者是召回的主要責任主體,他們必須對其生產的汽車產品負責,一旦發現缺陷,必須按照規定進行召回,並承擔相關費用。

  • 管理部門:國家質量監督部門等管理部門負責全國范圍的監管,與其他相關部門合作,確保汽車產品召回問題的及時解決。

  • 核心環節:缺陷調查和認定是召回的核心環節。生產者需主動調查並報告可能存在的問題,管理部門有權採取必要措施,如查閱資料、查封產品等,以確保缺陷得到准確認定。

  • 召回實施:在召回實施階段,生產者必須停止銷售缺陷產品,通知用戶並提交召回報告。對於未執行召回的,管理部門將依法進行強制召回,並採取相應措施,如暫停或收回相關證書,停止進口報關等。

  • 經營者義務:無論是生產者還是銷售者,都需要建立召回管理制度,及時報告問題,配合調查,並確保用戶信息的保護。

  • 法律制裁:違反《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行為將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包括高額罰款等。

總的來說,《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通過嚴格的制度和責任規定,構建了一套有效的汽車召回監管體系,以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確保公共安全。

⑷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條例起草

2002年,國家質量監督部門開始起草關於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相關條例。


2004年,實施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簡稱「管理規定」)正式生效。


2012年2月,國務院法制辦發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新增規定指出,若生產者或經營者未停止生產、銷售或進口缺陷汽車產品,或生產者在被責令召回後仍拒絕召回,將面臨貨值金額2%至10%的罰款。若存在違法所得,則需沒收違法所得。若情節嚴重,許可機關將吊銷有關許可。


相較於「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將罰款額度顯著提高,從1000元至5000元、10000元至30000元,提升至5萬元以上20萬元、50萬元以上100萬元。這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強對缺陷汽車產品的管理,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汽車產品質量與安全性。


(4)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規定擴展閱讀

汽車召回,指由缺陷汽車產品製造商進行的消除其產品可能引起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的缺陷的過程,包括通知、修理、更換、收回等具體措施。缺陷汽車召回制度最早源於美國。2002年,中國國家質量監督部門起草相關條例;2004年質檢總局等四部門發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中國汽車召回制度拉開帷幕;《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已於2012年10月10日國務院第219次常務會議通過,10月31日正式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對拒不改正的生產者、經營者,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熱點內容
法院有前途嗎 發布:2025-07-09 09:21:02 瀏覽:88
公司法律制度心得 發布:2025-07-09 08:49:24 瀏覽:729
刑法的宗旨是 發布:2025-07-09 08:40:03 瀏覽:221
刑事訴訟法考點圖 發布:2025-07-09 08:33:22 瀏覽:555
行政訴訟法第43條 發布:2025-07-09 08:32:25 瀏覽:778
浙江省2015綜合法律知識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09 08:26:39 瀏覽:178
刑法學派爭議 發布:2025-07-09 08:24:51 瀏覽:710
道德模範事跡短片 發布:2025-07-09 08:24:50 瀏覽:772
種苗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9 08:21:57 瀏覽:449
有道德的弱 發布:2025-07-09 08:21:45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