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條例規則
1. 公司章程可以這么規定嗎
您好,
1、我國《公司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2、該條規定可以視為法律對股東通過上述決議的最低比例要求。因此,公司章程可以比該規定更加嚴格,如必須經全體股東同意。但是不能低於該最低比例要求,如只需經過代表三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這樣的規定是無效的。
3、因此,公司章程可以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所有股東同意通過。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2. 章程,條例,守則,規程,標准,辦法等有啥區別
區別不大,是一些條條框框的文字組合而成的制度或規定。
一般協會,組織,政黨制定的組織內基本制度稱章程。
國務院或政府發布的法規稱條例
針對某類或組織內人員的規定或規范稱守則
標准有產品標准和管理標准,針對產品或管理的規范。
辦法就是辦事的前提條件,程序等規定。
3. 管理制度、規定、辦法、條例
制度的含義較為廣泛,具體應用的時候可大可小。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而具體到一個企業的制度,往往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的章程之類的。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資料來源於網路。
4. 中國共產黨共有多少章程,條例和規定
黨章只有一個,不過歷經修改。條例和規定則多了去了...
5. 「細則」、「總則」、「條例」、「管理辦法」的區別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好地貫徹內執行某一法令、條例容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
總則:法律規章以及文章的序言。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
管理辦法:一種管理規定,通常用來約束和規范市場行為、特殊活動的一種規章制度。它具有法律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
6. 條例和章程的區別是什麼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章程,是組織、社團經特定的程序制定的關於組織規程和辦事規則的法規文書,是一種根本性的規章制度。章程與規則的關系類似於憲法和法律。
7. 規定、條例 、規范 三者的區別
條例具有法定性,比如經立法機關制定而頒布。
規定具有行政性,屬內政府或具權力機容關作出而實施。
規范具有操作性,它的出處多樣,有的是行業主管機關、有的是政府主管機關、有的是出自於共同的約定。
還有一種是意見,具有指導性和依據性。
以上都是調整或規范、指導社會行政或社會行為的主要依據與參考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