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殘疾人保障條例
Ⅰ 殘疾人保護法中社會救助是怎樣規定的,
第一條 為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物質文化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有關部門組成的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負責規劃、指導、協調殘疾人工作的開展。
殘疾人聯合會(以下簡稱殘聯)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接受政府的委託,管理殘疾人事務,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所增加,使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五條 全社會應發揚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精神,尊重、關心、理解、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
殘疾人的監護人、法定扶養人應當履行法定職責和義務,禁止虐待和遺棄殘疾人。
第六條 殘疾人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院按國家規定的殘疾標准鑒定後,由縣級殘聯核發《殘疾人證》。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開展殘疾預防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力量,採取措施,預防殘疾的發生和發展。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根據國家確定的重點康復項目制定實施計劃。採取有效措施,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本地區的殘疾人康復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指定專人負責殘疾人康復工作。
第九條 省、市(地區)人民政府應逐步建立、健全殘疾人康復機構,開展康復治療、科學研究、人員培訓和康復技術指導工作。
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當地實際需要,指定醫療機構設康復門診和康復病房,為殘疾人康復治療,並提供康復服務。
第十條 省、地、市殘聯應建立殘疾人用品用具服務站,縣(市、區)殘聯應逐步建立供應服務點,負責殘疾人康復器械、生活自助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輔助器具的供應和維修服務。
第十一條 殘疾人為恢復功能所需醫療費,享受公費醫療、勞保醫療或統籌醫療的,分別按公費醫療、勞保醫療或統籌醫療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將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列入當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規劃,使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國家規定的目標。
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年齡可適當放寬;殘疾兒童、少年可就近入學。各類學校應當為殘疾兒童、少年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方便,並根據實際情況減免雜費。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特殊教育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開設特殊教育班,逐步建立特殊教育學校,並在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大力開展隨班就讀,保證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都能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
第十四條 特殊教育經費列入教育事業費支出,並隨教育經費的逐步增加而相應增加。教育費附加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用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教育,努力做到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同步發展。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在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殊教育班從事特殊教育(含聾兒聽力語言訓練)的教師以及手語翻譯,可享受特殊教育津貼。
第十六條 各級殘聯應積極開展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工作。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殘疾人待業調查、就業登記、能力評估、職業培訓和職業中介、咨詢、指導等業務。
第十七條 殘疾人勞動就業,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針。積極發展殘疾人經濟,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鼓勵、幫助殘疾人自願組織起來從業或個體開業。安置殘疾人達到規定比例的,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並在生產、經營、技術、資金、物質、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做好推動各單位吸收殘疾人就業的組織指導工作。機關、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按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的比例安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具體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條 殘疾人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的,工商行政部門應當優先核發營業執照,有關部門應當在場地、信貸等方面給予照顧。
第二十條 各單位應根據殘疾職工生理、心理障礙情況分配適當的工種和崗位,合理確定勞動定額,在福利待遇、職稱評定、勞動保護、養老保險等方面,與健全職工享受同等待遇。
企業解散、破產後,政府或企業主管部門必須妥善安置殘疾職工的生活,積極創造條件,使其重新就業。
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興辦殘疾人福利企業。
第二十一條 盲人按摩院(所)取得職業許可證的盲人按摩人員
Ⅱ 殘疾人有哪些生活保障具體規定及辦理條件
各地制定的具體政策不一,詳情咨詢當地殘聯。
Ⅲ 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被人打有什麼保護條例
摘要 您好,被人打法律會保護你,打你的人有故意傷害罪,我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犯有故意傷害罪,是要判刑的
Ⅳ 請熟悉《殘疾人保障法》的法律相關人士幫忙回答一下,具體第幾號令第幾條,越詳細越好,多謝了!
《殘疾人保障法》
第三十三條〔優惠與扶持〕
國家對殘疾人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和城鄉殘疾人個體勞動者,實行稅收減免政策,並在生產、經營、技術、資金、物資、場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確定適合殘疾人生產的產品,優先安排殘疾人福利企業生產,並逐步確定某些產品由殘疾人福利企業專產。
政府有關部門下達職工招用、聘用指標時,應當確定一定數額用於殘疾人。
對於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的殘疾人,有關部門應當優先核發營業執照,並在場地、信貸等方面給予照顧。
對於從事各類生產勞動的農村殘疾人,有關部門應當在生產服務、技術指導、農用物資供應、農副產品收購和信貸等方面,給予幫助。
第六章 福利
第四十條〔職責〕
國家和社會採取扶助、救濟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一條〔救濟與供養〕
國家和社會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救濟、補助。
國家和社會對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扶養人、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按照規定予以供養、救濟。
第四十二條〔保險〕
殘疾人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殘疾人家庭,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
第四十三條〔福利安養機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社會舉辦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養機構,按照規定安置收養殘疾人,並逐步改善其生活。
第四十四條〔特別照顧〕
公共服務機構應當為殘疾人提供優先服務和輔助性服務。
殘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應當給予方便和照顧;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准予免費攜帶 。
盲人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渡船。盲人讀物郵件免費寄遞。
縣級和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減免農村殘疾人的義務工、公益事業費和其他社會負擔。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增加對殘疾人的其他照顧和扶助。
第九章 附則
第五十三條〔條例與地方法規〕
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本法制定有關條例,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Ⅳ 保護殘疾人權益優惠政策和扶助規定有哪些
一般來說,殘疾人人權益優惠政策和扶助規定,有以下八個方面的規定: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資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資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三、殘疾人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1、殘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糾紛,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威權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還可委託律師事物所或法律服務所辦理有關事項。
2、如果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需要提起上訴還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援助幫助,具體程序相同。
四、殘疾人勞動者權益
中國殘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下崗殘疾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中國殘聯教就[1999]87號)規定:除宣布停產和破產的企業外,有生產任務的企業,因生產經營出現困難,進行經濟性裁員的企業,進行改組、改制的企業,一般不安排殘疾職工下崗、裁員。殘疾人所在的單位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文化、藝術、體育和其他有益活動,其在集訓、比賽、表演期間,視為出勤。
五、解決「三無」殘疾人的生活問題
對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屬城鎮戶口的,由社會福利院收養或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發給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救濟金;屬農村戶口的,由所在農村基層組織,按五保戶供養的辦法,保障基本生活。
六、殘疾人免費參觀
殘疾人免費參觀、進入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美術館、展覽館、體育場館、文化館(室)、公共圖書館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以及公園、動物園、風景名勝區等場所。但舉辦體育比賽、大型商業性活動時除外。
七、殘疾人出行
盲人、一級肢體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地鐵、輕軌、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殘疾人搭乘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優先購票,並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公共停車場所免收殘疾人車輛停放費。有關部門和行人應當為殘疾人車輛通行提供方便。
八、殘疾人就業
1、衛生局要在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在其衛生條件達到標准要求的情況下,辦理《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盲人申辦按摩所時,經市殘疾人就業辦批准後,有關部門應履行並簡化相應審批手續。
2、地稅局對殘疾人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符合認證條件的企業,安置每位殘疾人員每年可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3.5萬元。殘疾人員個人勞務免徵營業稅。殘疾人員所得,經地稅部門批准後免徵個人所得稅。殘疾人員可減征所得的項目為: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3、國稅局對殘疾人個人從事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的,免徵增值稅,(批發零售等商業經營的,不享受次優惠政策。)對安置殘疾人的福利企業,增值稅由稅務機關按企業實際安置殘疾人人數定額退還,實行即征即退的方式,每位殘疾人人員每年可退還增值稅或減征營業稅3.5萬元。
4、人社局在指標分配、人員調整等方面給予支持和照顧。
九、輔助器具優惠政策
1、對貧困殘疾人(肢體、視力、聽力)免費適配輔助器具。
2、對貧困缺肢殘疾人免費裝配假肢。
3、對貧困0-7周歲肢體殘疾兒童免費適配輔助器具。
Ⅵ 殘疾人教育條例 殘疾人保障法 有那些
不太懂你抄的意思,你都說了是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殘疾人保障法了,這是兩個具體的法律文件,如果是要這兩個文件的具體條文的話,網路一下就有
如果你要是想問殘疾人教育的相關法律的話就只有這一個專門文件,當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件,只不過大多是政策上的。
如果想問有關殘疾人保障方面的文件的話,就多了,殘疾人保障法算是最為綜合的文件,裡面規定了關於殘疾人各種保障的具體條文,如就業保障,社會保障等等。
Ⅶ 沈陽殘疾證能免費乘坐公交車嗎,
沈陽市目前可免費乘車人群
1、盲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盲人持市殘聯制發的盲人乘車卡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
2、現役士兵
根據《沈陽市擁軍優屬規定》,義務兵持《士兵證》免費乘坐本市行政區域內公共汽車。
3、殘疾軍人
根據《沈陽市擁軍優屬規定》,殘疾軍人持《殘疾軍人證》免費乘坐本市行政區域內公共汽車。
4、殘疾警察
根據《關於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享受與殘疾軍人同樣待遇的通知》,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乘坐市內公共汽車,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有關規定執行。即「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
5、離休幹部
按照《關於進一步做好離休幹部優待工作的通知》,沈陽市離休幹部(含中央、省駐沈離休幹部)和外地來沈旅遊、參觀學習的離休幹部持本人《離休幹部榮譽證》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
6、1米3以下兒童
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城市公共交通、游覽參觀點、文化娛樂等場所兒童購票線的通知》,1.3米以下兒童免票乘坐公交車。
7、70歲以上老年人
根據《關於優待優惠老年人乘車的實施方案》,凡70周歲以上老年人辦理夕陽紅卡,刷卡可免費乘坐市內實施IC卡收費的公交車輛。外埠老年人在本市乘車,與本市老年人享受同樣待遇。
8、孤兒
根據《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持有《兒童福利證》的孤兒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實施IC卡收費的公交車。
9、殘疾人
《沈陽市殘疾人保障條例》殘疾人辦理愛心卡,刷卡免費乘坐市內實施IC卡收費的公交車,免費攜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
Ⅷ 殘疾人保障條例是必須執行的嗎
殘疾人保障法,也是法律,只是各個地方的重視程度不同,執行力度也有所不同。這種情況也不單指《殘疾人保障法》這塊,其他的法律也是如此。每個地方有 秉公執法的,也有違法違紀的,各自領會下就行。
Ⅸ 國家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
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章第45條:「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合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合應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編寫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學用具及其他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合供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9、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7、15條、32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殘疾人職業教的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對接受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學生適當收取學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當酌情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專門涉及特殊教育有5處,具體內容見本書教育部分第九條。
(9)沈陽市殘疾人保障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Ⅹ 保障殘疾人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
1990年,國家頒布實施《殘疾人保障法》,國務院1994年頒布實施《殘疾人教育條例》,2007年頒布實施《殘疾人就業條例》。據不完全統計,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律法規有50多部,現已形成以殘疾人保障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地方法規為支撐的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律體系,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對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無障礙環境和法律責任做了明確規定。
《殘疾人教育條例》對殘疾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級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師、物質條件保障和獎勵與處罰做了明確規定。
《殘疾人就業條例》對用人單位的責任、保障措施、就業服務和法律責任做了明確規定。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 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高等教育法》第9條規定:「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
《收養法》第8條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收養孤兒或者殘疾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年滿35周歲以及收養一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