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殘疾人駕駛電動車法律法規

殘疾人駕駛電動車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5 12:35:50

Ⅰ 中國對殘疾人駕駛機動車有什麼規定(機動車是指私家車)

根據我國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有妨礙安全駕駛疾病及生理缺陷的,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申請駕駛手動擋汽車,上肢雙手拇指健全,每隻手其他手指必須有三指健全,肢體和手指運動功能正常。下肢不等長度不得大於5厘米,申請駕駛自動擋汽車,右下肢應當健全。對此車輛管理所考驗科工作人員解釋,只能是左腿有一定殘疾的人,體檢合格才可以申請考取C2駕駛證。但如果整個下肢都沒有活動能力肯定不能申請駕駛證。

多數國家和地區不禁止殘疾人駕車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不禁止殘疾人駕駛汽車,在中國香港,殘疾人使用的汽車和健全人是一樣的,只是在操縱控制系統的部分加裝了一套方便殘疾人駕駛的特殊裝置,而在中國香港的駕校中也特設了專對殘疾人的培訓,殘疾人也可以自己學會駕車後去駕校考試。有資料統計,世界上殘疾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是最高的,例如在中國香港,殘疾人駕車的事故率幾乎為零。美國、瑞典、英國等都對殘疾人在交通工具等方面提供機會,推動殘疾人可以自行駕駛的帶有駕駛輔助裝置的車輛的普及。

殘疾人駕車合法化還需時日

目前國內有企業專門從事殘疾人駕駛汽車手動輔助裝置研製,以滿足下肢殘疾群體的迫切需求而研製和開發的新型操縱系統,適應於各類無級變速車、電動車等車型。去年,奇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與北京美倍力殘疾人文化中心就曾舉辦過「殘疾人手操縱汽車駕駛裝置演示、體驗」活動,來自北京市的十餘位殘疾人士親自試駕了通過改裝後適合雙下肢殘疾的人駕駛的轎車。

據悉,目前國內還沒有廠家設計生產殘疾人專用汽車,只有依據個人需要加工的改裝車。雖然很多殘疾人有購車的能力和需要,但國內殘疾人駕車合法化問題和專用汽車生產滯後等問題的解決還需時日。

Ⅱ 電動車法律法規

闡述的電動車是指電動力二輪車,不包括電動汽車等。一、電動車屬性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因此,電動車要麼是機動車,要麼就是非機動車。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平常說的電動車,如果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准,就屬非機動車;除此以外的,都屬機動車。

二、哪些電動車屬非機動車
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電動車,屬非機動車。
根據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准,即《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電動自行車的設計最高時速不大於20公里/小時;空車質量不大於40公斤;30分鍾的腳踏行駛距離不小於7公里(即具有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電動車,即可認定為非機動車。其他的電動車,均屬機動車。

三、為什麼要弄清楚電動車的屬性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管理和通行規則都不一樣。主要區別有:(一)機動車上道路行駛需要投保交強險、登記上牌、駕駛人需要持有駕駛證;非機動車無此要求。(二)機動車走機動車道;非機動車走非機動車,在沒有非機動車道地方,應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三)發生交通事故時,法律對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的賠償比例有所照顧,即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負次要、同等、主要、全部責任時,機動車一方分別承擔80%、60%、40%、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在正常責任比例上多10%)。

四、電動車是否需要登記上牌
屬於非機動車的電動車,即電動自行車,目前尚無規定需要登記上牌。
屬於機動車的電動車,且稱之為超標電動車,依法應當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即需要投交強險,取得行駛證、號牌後才能上路。但由於我國特殊國情,超標電動車市場的龐大需求,大量的超標電動車被生產、銷售,已成泛濫之勢,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以及工商部門在源頭上未能制止,公安機關對已經投入的超標電動車難以實施有效管理。這些非法生產、銷售的電動車因不符合機動車注冊登記的條件,無法上牌。
目前廈門對駕駛無牌超標電動車的現象,一般不按無牌機動車處罰,即只警告,不罰款。但如果駕駛超標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則要按機動車的管理和通行規則去判斷事故責任。

五、騎電動車是否需要考駕駛證
騎電動自行車,不需要駕駛證。
騎超標電動車,需要持有準駕車型為摩托車(E)或輕便摩托車(F)的駕駛證。其中最高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電動車,必須持有準駕為E的駕駛證。

Ⅲ 關於電瓶車有哪些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中有關電瓶車的法規如下:

第二章車輛和駕駛人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四章道路通行規定

第三十五條

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三十七條

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車道內,只准許規定的車輛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專用車道內行駛。

第三十八條

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第五十三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非執行緊急任務時,不得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不享有前款規定的道路優先通行權。

第五十四條

道路養護車輛、工程作業車進行作業時,在不影響過往車輛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駛路線和方向不受交通標志、標線限制,過往車輛和人員應當注意避讓。 灑水車、清掃車等機動車應當按照安全作業標准作業;在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可以不受車輛分道行駛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駛。

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四條

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託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採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七條

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一百二十公里。

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

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第七十一條

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

第七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七條

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一百零八條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 對行人、乘車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的罰款,當事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場予以收繳罰款。 罰款應當開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一百一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非機動車,應當當場出具憑證,並告知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被扣留的車輛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逾期不來接受處理,並且經公告三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Ⅳ 法律有沒有規定殘疾人不能開電動車

沒有這個規定,只要手腳靈活,不影響操作,就可以賴的。還有殘疾人代步電動車呢。

Ⅳ 國家對於電動車的行駛有關規定有哪些希望全面點的回答,有法律依據的。

國家對於電動車的行駛有關規定的法律依據依據提現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

第十八條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五十七條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

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5)殘疾人駕駛電動車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

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一百零七條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予以警告、200元以下罰款,交通警察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事實、行政處罰的依據、處罰內容、時間、地點以及處罰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

對行人、乘車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的罰款,當事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場予以收繳罰款。

罰款應當開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一百零九條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Ⅵ 殘疾人騎電動三輪屬於違法嗎

殘疾人騎電動三輪屬於違法

殘疾人只能騎殘疾人專用車,並考取C5駕照,否則算無證駕駛。


新交規第四十八條規定: 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於機動車駕駛證有效期滿前九十日內,向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申請換證。申請時應當填寫申請表,並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駕駛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駕駛證;‍

(三)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屬於申請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的,應當提交經省級衛生主管部門指定的專門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

(6)殘疾人駕駛電動車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C5駕駛證考試內容

科目一考試

(一)C5駕照考試內容考試內容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

2、交通信號及其含義;

3、安全行車、文明駕駛知識;

4、高速公路、山區道路、橋梁、隧道、夜間、惡劣氣象和復雜道路條件下的安全駕駛知識;

5、出現爆胎、轉向失控、制動失靈等緊急情況時的臨危處置知識;

6、機動車總體構造、主要安全裝置常識、日常檢查和維護基本知識;

7、發生交通事故後的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識,以及常見危險物品知識。

(二)C5駕照考試內容合格標准

滿分為100分,成績達到90分的為合格。

科目二考試

(一)C5駕照考試考試內容

1、在規定場地內駕駛機動車完成考試項目的情況;

2、對機動車駕駛技能掌握的情況;

3、對機動車空間位置判斷的能力。

(二)C5駕照考試考試項目

基本考試項目:樁考、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側方停車、通過單邊橋、曲線行駛、直角轉彎、限速通過限寬門、通過連續障礙、百米加減擋、起伏路行駛。

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准駕車型考試項目不得少於4項。

小型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必考項目:樁考、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側方停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必考項目:樁考、側方停車;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准駕車型必考項目:樁考、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通過單邊橋。其他考試項目隨機選取。

科目二考試應當先進行樁考。樁考未出現扣分情形的,補考或者重新預約考試時可以不再進行樁考。

其他准駕車型的考試項目,由省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確定。

科目三考試

(一)C5駕照考試考試內容

1、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完成考試項目的情況;

2、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情況;

3、綜合控制機動車的能力;

4、正確使用燈光、喇叭、安全帶等裝置的情況;

5、正確觀察、判斷道路交通情況的能力;

6、安全駕駛行為、文明駕駛意識。

(二)C5駕照考試考試項目

基本考試項目:上車准備、起步、直線行駛、變更車道、通過路口、靠邊停車、通過人行橫道線、通過學校區域、通過公共汽車站、會車、超車、掉頭、夜間行駛。


參加C5駕照考試的殘疾人

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准駕車型考試項目不得少於10項,必考項目:上車准備、起步、直線行駛、變更車道、通過路口、靠邊停車。

其中,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准駕車型還應當進行夜間或者低能見度情況下考試;其他汽車准駕車型還應當抽取不少於20%進行夜間或者低能見度狀況下的考試。

省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各地實際,增加汽車准駕車型的考試項目,確定其他准駕車型的考試項目。

(三)C5 駕照考試合格標准

滿分為100分,設定不合格、減20分、減10分、減5分的項目評判標准。符合下列規定

1、報考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准駕車型,成績達到90分的,考試合格;

2、報考其他准駕車型成績達到80分的,考試合格。

Ⅶ 殘疾人可以開電動車嗎,交警會不會扣車

殘疾人按照規定不可以開正常人的電動車,如果肢體殘疾對電動車的操作肯定有影響,可以使用殘疾人代步車,根據實際身體情況定做車輛

Ⅷ 法律規定單手殘疾人可以騎電動車

不可以 要雙手齊全,手指除了拇指缺一兩根就沒問題

Ⅸ 殘疾人電動車的相關規定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9年12月17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新規定中放寬了對殘疾人的駕車限制,允許右下肢、雙下肢缺失殘疾人申請專用駕駛證,將於2010年4月1號起正式施行。
這次新的修訂對於殘疾人駕車取消了很多的限制,通過這次修訂,允許右下肢、雙下肢缺失,或者是喪失運動功能但是能自主坐立的殘疾人可以申領殘疾人專用的小型自動檔載客汽車的駕駛證;同時也允許手指末節殘缺、或者是右手拇指缺失的殘疾人可以申請小型汽車的駕駛證;允許有聽力障礙,但是佩戴助聽設備能夠達到合格標準的殘疾人可以申請小型汽車的駕駛證。
如何保障殘疾人的出行安全尤為重要,所以新規定當中明確了右下肢、雙下肢的殘疾人在申請駕駛汽車的時候應該到省級衛生主管部門專門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對他們殘疾程度和坐立能力還有駕駛車的操作能力進行專門的評估。同時聽力障礙的殘疾人在駕駛車輛的時候應該佩戴助聽設備。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動車的普及,以及電動車的一些優點。有些廠家開始重視殘疾人。並生產殘疾人專用電動車。主要有殘疾人三輪電動車。四輪電動車。以及電動輪椅車。這些產品的出現大的方便了殘疾人的出行。但是因為生產量少和前期開發模具等成本較高。當前售價較高。還是沒有普及。
殘疾人電動代步車對那些視力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的人是不能使用的。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熱點內容
法院門口頭 發布:2025-07-08 20:11:18 瀏覽:301
婚姻法第幾條婚後房產 發布:2025-07-08 19:53:40 瀏覽:911
能否保全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執行款 發布:2025-07-08 19:53:39 瀏覽:114
淘寶司法拍賣過戶費 發布:2025-07-08 19:51:27 瀏覽:730
我國水行政法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7-08 19:37:28 瀏覽:255
法學包含國際經濟法嗎 發布:2025-07-08 19:36:58 瀏覽:143
刑事訴訟法適用范圍 發布:2025-07-08 19:36:56 瀏覽:498
美國法官年齡 發布:2025-07-08 19:36:52 瀏覽:266
行政區立法 發布:2025-07-08 19:31:37 瀏覽:762
上海政法學保研 發布:2025-07-08 19:21:22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