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採煤塌陷地復墾條例
⑴ 採煤沉陷區治理的相關規范有哪些
編制採煤沉陷區地災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應採用的法律依據有: (1)《土地復墾規定》; (2)《土地復墾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實施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礦藏資源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7)《土地開發整理標准》; (8)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等
⑵ 被徵用過的煤礦採煤塌陷地,不是集體土地,你算責任田嗎
這個問題就看當時徵用的時候。是如何曾是如何制定的合同?你拿著合同才有法律效力。你說是不是責任田?不算數。
⑶ 煤礦採煤塌陷地被徵用後,村民仍耕種能算責任田嗎,性質與集體所有的耕地有什麼區別,賠償標准有區別嗎
煤礦採煤塌陷地被徵用後,村民仍耕種能算責任田嗎,性質與集體所有的耕地,賠償標准肯定有區別
⑷ 國家是怎麼安排處理煤礦塌陷區居民安置問題的
這里有個例子你看下吧:
蒙城縣人民政府
關於許疃煤礦採煤塌陷區土地徵收的公告
蒙政公[2008]1號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採煤塌陷地復墾及征遷工作有關問題的意見(試行)》(皖政辦[2002]44號)、《關於印發蒙城縣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蒙政[2005]25號)及《蒙城縣2008年集體土地徵用拆遷暫行辦法》規定,依據許疃煤礦總體規劃及設計要求,為保障塌陷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被征遷農民的合法權益,經研究,現就許疃煤礦採煤塌陷區村莊搬遷事宜公告如下:
一、本期採煤塌陷區共涉及許疃鎮吳劉庄、後張庄、前張庄、徐彥口、大陳庄、徐任家、孫庄、吳劉小學共七個自然庄和一所學校。
二、在上述自然庄范圍內,凡未經批准且未登記備案的,均視為違章建築,一律自行拆除,不予補償。
三、縣國土局、許疃鎮人民政府將組織評估人員對塌陷區居民的房屋及附著物現狀進行全面勘丈,希廣大拆遷戶積極配合。凡因個人原因造成勘丈遺漏的,責任自負。
四、對清點後符合補償條件的房屋及地上附著物,將按照皖政辦[2002]44號文件及《蒙城縣2008年集體土地徵用拆遷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予以補償,並對補償對象及標准進行張榜公布,接受監督。
五、對塌陷區拆遷戶的安置,由縣人民政府、許疃鎮人民政府和許疃煤礦三方按照規劃方案選定的新村址,分期分批予以安置。
六、在拆遷工作中,凡阻撓、妨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依法從嚴處理。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⑸ 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採煤塌陷集體土地附著物與青苗費補償的暫行通知
淮政秘〔2014〕33 號
淮北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
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規范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安徽省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皖政〔2012〕67 號)有關規定,現將調整後的《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准》予以公布,並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我市市轄區行政區域內徵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適用本標准。使用國有農用地(包括已征採煤塌陷土地),參照本標准。國家、省另有規定的,按國家、省規定執行。
二、下列情況不予補償:
(一)未經依法批准建設的建(構)築物,但一戶農戶僅有一處不超過規定面積宅基地建設的建(構)築物除外。
(二)征地補償標准安置途徑告知書發布之日起搶種搶栽的糧食作物、果樹、林木、苗圃等以及搶建的建(構)築物。
三、各 區人 民政 府要 切實做 好新 舊補 償標 準的 銜接 過渡工作,加強政策宣傳解釋,妥善解決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對於該補償標准施行前已依法獲得征地批準的,已制定並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補償標准按照公告確定的標准執行;未制定或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且未實施征地的,原批准補償標准低於新補償標準的,按新補償標准執行,原批准補償標准高於新補償標準的,按原批准補償標准執行。
四、濉溪縣行政區域內徵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准由其另行制訂。
五、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附件:1.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房屋補償標准
2.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其他附著物補償標准
3.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果樹、林木、苗圃補償標准
4.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青苗補償標准
2014 年 3 月 31 日
附件 1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房屋補償標准
序
號
房屋結構
單位
補償標准
(元)
備 注
1
框架結構
㎡
820
鋼筋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框架承重,
現澆或預制樓屋面,出土檐高 2.8m 以上。
2
磚混結構
㎡
620
鋼筋混凝土或磚基礎,磚牆並設有部分鋼
筋混凝土樑柱承重,設有鋼筋混凝土圈、
過梁,現澆或預制樓屋面,出土檐高 2.8m
以上。
㎡
570
磚基礎,磚牆承重,設有鋼筋混凝土圈、
過梁,預制樓面板,出土檐高 2.8m 以上。
㎡
480
鋼筋混凝土基礎,24 磚牆承重,現澆或預
制門窗過梁,鋼、木屋架,水泥桁條或木
桁條承重的現澆屋面或粘土瓦頂屋面,出
土檐高 2.8m 以上。
㎡
400
磚基礎,24 磚牆承重,水泥桁條或木桁條,
鋼、木屋架,粘土瓦頂屋面,出土檐高 2.8m
以上。
磚石牆
㎡
310
24 磚牆、半磚牆或空斗牆承重,竹、木、
角鋼等簡易屋架、桁條,石棉瓦、油毛氈
等簡易屋面,出土檐高 2.8m 以上。
石棉瓦頂
㎡
220
半磚牆或空斗牆承重,雜料等簡易屋架、
桁條,石棉瓦、油毛氈等簡易屋面,出土
檐高不低於 2.20 米。
說明
1、房屋結構以建設部門標准認定為准。
2、房屋有室外樓梯的,室外樓梯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房屋建築面積進行補償。
3、建築物的層(檐口)高每降低 10 厘米,每平方米的重置價格降低 2%。
4、搶建的房屋不予補償。
附件 2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其他附著物補償標准
廁所、豬圈
m2
100
養殖廠房
m2
260
出土檐高 2m 以上
單位大門
m2
80~100
鐵皮、鐵柵式
鐵藝護欄
m2
100
包括基礎部分
花壇
m2
50
沼氣池
個
2000
面積小於 6m 的(含 6m )統一補償 20002 2
元,每增加 1m ,增加 300 元。2
著物
磚石圍牆
m2
60~80
含門洞
排灌渠、養殖池
m3
300
水泥、磚石結構
過水涵
個
300
家用簡易下水道
m
40
水泥、磚結構
小型石橋、水泥橋
m2
600
按橋面面積計算
磚橋
m2
400
按橋面面積計算
活動板房
m2
140
說明
1、水源井、石橋、磚窯廠、涵洞、高壓線路等大型附屬物或年收益較高的魚苗等,由
雙方協商或經專業機構評估後,據實補償。
2、上表所列附屬物在建造過程中由政府投資或已享有政府財政補貼的,補償時在補償
金額內予以扣除。
3、搶建的附屬物不予補償。
附件 3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果樹、林木、 苗圃補償標准
掛果時期
補償標准(元/株)
備 注
果苗幼 Ι 期
5
1、果苗幼 Ι 期指栽植或移植生長期 1 年以
果苗幼Ⅱ期
40
下(含灌木墩);果苗幼Ⅱ期指生長期在 1
掛果初期
100
掛果盛期
230
掛果衰期
160
年之間(含 5 年);掛果衰期原則上指生長
期在 10 年以上;2、株間距超過 2m 按實際
株樹計算,小於 2m 的按 2m 計算株數補償。
林木直徑
補償標准(元/株)
備注
4cm 及以下
5
林木
5~10cm
30
11~15cm
80
15cm 以上
120
年限
補償標准(元/畝)
備注
1 年生
1700
2 年生
2200
3 年生
3200
說明
1、能移栽的,按上述補償標准 60%補償。
2、非人工培植的樹苗和花木不予補償。
3、觀賞樹木由雙方協商或經專業機構評估後確定補償標准。
4、特殊苗圃、葯材由雙方協商或經專業評估機構評估後確定補償標准。
5、搶栽的附屬物不予補償。
附件 4
淮北市市轄區徵收集體土地地上青苗補償標准
單位:元/畝
地類
旱地
園地
菜地
備注
補償標准
1700
2100
2700
表中所列補償標准均為一年兩季。
說明
1、該標准所指對青苗的補償僅區分旱地、園地和菜地,不區分具體種植種
類。
2、旱地指種植穀物類及油料、棉花等經濟作物用地;園地指種植蘋果、梨、
桃、葡萄等果樹用地;菜地指登記在冊的種植蔬菜(含菜用瓜)用地。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中院、
檢察院,淮北軍分區。
⑹ 礦山地面塌陷與復墾
5.4.3.1 開采塌陷
地表下沉和塌陷范圍一般大於采空區面積。當采空區為長方形時,下沉塌陷盆地大致是橢圓形(圖5-4)。橢圓盆地的范圍與沿煤層走向方向的移動角δ、沿傾斜方向的移動角β、γ有關。
不同傾角α的煤層,其下沉塌陷情況有所不同。煤層上覆岩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對地表沉陷的影響甚大。在煤層傾角相同的情況下,移動角隨岩石強度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情況下,基岩的移動角值為50°~90°,表土的移動角為45°~55°,因此,覆岩越堅硬,地表下沉范圍越大。按覆岩性質區分的移動角數值如表5-3所示,利用表5-3數據以及所研究的礦井實際相關資料採用正規作圖法,即可對相應煤層采動後地面塌陷范圍做出預測。據陝西韓城象山煤礦實測資料分析,采空區面積在2ha時(即100m長的工作面推進200m時)是地表移動活躍期,大部分塌陷裂縫在此時產生。統計資料表明,地面塌陷面積與井下煤層開采面積之比平均值為1.2,塌陷體積與開采體積之比平均值為0.6~0.7,緩傾斜煤層,地表最大下沉深度一般為煤層開采總厚度的70%(表5-3)。
圖5-4 地下採煤地面沉陷示意圖
A—傾斜煤層;B—急傾斜煤層
1—塌陷區;2—裂縫區;3—移動區;4—采空區;5—采空區水平投影面;6—移動邊界線
表5-3 不同硬度覆岩移動角
5.4.3.2 開采塌陷指數
開采塌陷造成地表塌陷區面積大小及深度與礦層產狀、開采深度,以及采空區管理方法等因素有關。塌陷裂縫區面積與采礦規模呈正相關。如在地下採煤中,人們習慣用每采萬噸煤地面塌陷的土地面積(ha)作為一個指標反映地表形態的破壞程度,通常稱其為塌陷指數或塌陷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開采量與塌陷佔地的相關性。各礦區和各地區均有其平均數值。比如,1996年和2000年陝西煤礦塌陷指數為0.258 和0.237,甘肅為0.236和0.221;寧夏為0.378 和0.368,新疆為0.146 和0.160,青海為0.178 和0.188等。
經驗表明,煤礦塌陷影響邊界值可通過煤層開采邊界外推0.5 倍采深來確定。采深H=500m,則塌陷影響邊界值約為250m。塌陷區面積約為煤層開采面積的1.2 倍,最大下沉值為煤層采出厚度的70%~80%。
1995~2003年間陝西185煤田地質勘探隊、神府煤炭勘測設計分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唐山分院等單位在陝西、內蒙古神東礦區大柳塔礦1203工作面、補連塔礦2211工作面、榆家梁礦45101工作面和孫家溝礦88101工作面地表設立了觀測站,進行了井下採煤地表塌陷的實地觀測,有關實測(計算)值列入表5-4。利用移動和變形分布函數表(表5-5),計算出走向正斷面上的移動和變形預計值(表5-6),按表5-6的相關參數值作礦區地面移動和變形曲線圖(圖5-5)。
地表與岩層移動過程受地質及採煤等條件的影響,通過對各礦井工作面觀測資料及綜合數據(表5-4),即可對地面移動和變形主要參數進行預計。預算步驟:
表5-4 神東礦區礦井工作面開采塌陷實測(計算)值
(1)確定預計參數:
拐點偏距So=30m,
主要影響半徑
(2)預計最大移動和變形值:
最大下沉值Wo=mqcosα=3.7×1000×0.6×cos2.5°=2255(mm);
最大傾斜值
最大麴率值
最大水平移動Uo=bWo=0.27×2255=609(mm);
最大水平變形值
(3)預計走向主斷面上的移動和變形值:x軸原點選在距工作面實際邊界So=30m(由於So為正值,應向采空區方向量取)的O點處,指向采空區(圖5-5)。進行預計算時要利用移動和變形分布函數值表(表5-5),預計算方法及結果見表5-6,由表5-6數據作出神東礦區地面移動和變形預計曲線,如圖5-5所示。
圖5-5 神東礦區地面移動和變形預計曲線圖
1—下沉曲線;2—傾斜曲線;3—曲率曲線;4—水平移動曲線;5—水平變形曲線
A—實際煤壁位置;B—計算時採用的假想煤壁位置;ABC—下沉前原始位置;AB1C1—下沉後頂板實際位置;D—拐點;So—偏距
表5-5 地表塌陷移動和變形分布函數值表
註:當
表5-6 走向正斷面上的移動和變形預計值
5.4.3.3 地面塌陷及地裂縫
5.4.3.3.1 工作面超前影響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的超前影響可用走向正斷面圖說明(圖5-6),工作面由開切眼推進一定距離到達A點後,岩層移動開始波及到地表,這一距離稱為起動距,地表開始下沉是以觀測地表點的下沉距達到10mm時為准,起動距大小主要與頂板岩性和采空面積有關,一般工作面推進(0.2~0.3)H0(H0為平均開采深度m),或采空面積達到(25~33)H0(m2)時地表開始下沉。如按面積計算,大柳塔礦1203工作面起動距在10~13m之間,故確定其起動距為0.2H0。
圖5-6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的超前影響
當工作面推進至B點時,得下沉曲線W1,工作面前方1 點開始受采動影響而下沉,而推進距離約為1.4H0即85m時(C點),得下沉曲線W2,地表2點開始受影響而下沉。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其前方地表受采動影響而下沉,稱為超前影響。L1、L2、L3為超前影響距。ω1、ω2、ω3為超前影響角,榆家梁礦超前影響角為79°,當工作面回採結束,地表移動穩定後,該角等於邊界角 δ0(64°)。神東礦區綜合超前影響距 L=H0ctgδo=130 ctg61°=72m。
5.4.3.3.2 地表移動盆地
實際觀測表明,通常在采空區的長度 D2和寬度 D1均達到和超過(1.2~1.4)H0(H0為平均開采深度)時,地表可達到充分采動(地表移動盆地出現平底)。神東礦區D2/H0=15.7,D1/H0=1.51,地表可達到充分采動。
工作面回採結束,地表移動盆地如圖5-7 所示,神東礦區移動盆地分為三個邊界:①由邊界角61°所圈定的最外圍的邊界(取地表下沉10mm的點為邊界點),即圖中的ACBD;②危險移動邊界,是以盆地內的地表移動與變形對建築物有無危害劃分的邊界,對建築物有無危害的標準是以臨界變形值衡量的,目前我們採用的一組臨界變形值是11,傾斜變形i≤3mm,水平變形值ε≤2mm,曲率k≤0.2mm/m2,以此指標為准在圈定的范圍以外為地表移動和變形不產生明顯損害的地帶,在圈定的范圍以內為地表移動和變形對建築物產生有害影響的地帶,在神東礦區這一帶以其移動角75°所圈定,如圖中的A′C′B′D′;③移動盆地的裂縫邊界,神東礦區以裂縫角79°所圈定,如圖中的A″C″B″D″,顯然ACBD面積>A′C′B′D′面積>A″C″B″D″面積,我們把A′B′C′D′面積稱為采空地表塌陷面積,其中包括裂縫發育面積。移動盆地長軸應為工作面長加工作面停采後超前影響距 L=H0ctgδ=130ctg75°=35m,再加開切眼煤柱一側上方地表移動距55-30=25m(圖5-7),即2044+35+25=2104m,塌陷面積為2104×266=559664m2,為開采面積的1.4倍,各工作面的塌陷面積和開采面積比值如表5-7所示。
圖5-7 神東煤礦區地表移動盆地邊界示意圖
5.4.3.3.3 地裂縫
神東礦區煤層上覆岩層以砂岩為主,泥鈣質膠結。砂岩抗壓強度為22~48 MPa(厚度加權平均抗壓強度為42MPa)。煤層抗壓強度低,遇水易泥化、軟化和風化。覆岩中形成冒落帶、裂縫帶和彎曲帶,地表則產生緩慢連續變形,但如開采深度小,冒落帶和裂縫帶可直達地表,地表產生非連續變形,如大柳塔礦1203工作面,實際采高m=3.5m,采深H0=61m,H0/m=17。據有關資料,一般情況下,軟弱岩層形成的冒落裂縫帶高度為采高的9~12倍,中硬岩石為采高的12~18倍,1203工作面頂板屬中硬岩石,如按冒裂帶高度為采高的18倍計算,為63m,則已達地表,此時,在采空區外邊緣形成的裂縫與采空區貫通,構成向工作面涌水潰沙的通道。冒裂帶之上是彎曲帶,彎曲帶內岩層在水平方向處於雙向受壓狀態,其壓實程度較好,具有隔水性。彎曲帶高度主要受開采深度的影響。當采深很大時,彎曲帶高度可大大超過冒裂帶高度,此時,開采形成的裂縫不會到達地表,地表移動和變形相對較緩,有時在地表也可能產生一些裂縫(由地表拉伸變形所引起),但這些裂縫表現為上大下小,到一定深度(<5m)時一般自行閉合而消失,通常不和井下裂縫相溝通,其他三個礦的地表裂縫就是這種情況。但由於沙土鬆散層具有濕陷性,這種裂縫破壞帶,遇雨水沖刷侵蝕會形成再次塌陷破壞。對這類裂縫進行填實碾壓可防止再次塌陷破壞。
表5-7 工作面開采和地表塌陷面積及萬噸煤地表塌陷面積
註:①煤容重取1.35t/m3,工作面回採率取64.4%(大柳塔12032工作面數值),但礦區工作面回採率為65%~94%,平均為88%。
②即萬噸煤地表塌陷公頃數。
③據神木縣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到2001年底大柳塔礦產煤3676×104t,地面塌陷7700872m2,即萬噸煤塌陷指數為0.21ha,與全國均值0.2ha持平。
④據神木縣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到2001年底榆家梁礦產煤500×104t,地面塌陷552000m2,即萬噸煤塌陷指數為0.11ha,比全國均值0.2ha低45%。
綜上所述,可見:
(1)由表5-6 和圖5-8 可見,地表出現的最大傾斜處(x=0)傾斜值i(0)為41mm/m,下沉值W(0)=1128mm,是最大下沉值Wo=2255mm的1/2,此點的曲率值為K(0)=0;且當x<0時,K(x)>0,下沉曲線上凸;x>0 時,K(x)<0,下沉曲線下凹,傾斜出現最大值的地表點(即x=0 的地表點)是下沉曲線由凸變凹的轉折點,該點上的曲率值為0,稱為下沉曲線的拐點(D點)。
(2)地表的主要移動和變形值均發生在x=-γ~+γ的范圍內,稱γ為主要影響半徑,主要影響半徑γ與采深H0和主要影響角β的正切tgβ有關,
(3)不考慮頂板的懸臂作用時,下沉曲線的拐點在實際煤壁A的正上方,而頂板的懸壁作用是存在的,拐點D在假想煤壁B的正上方,故So實際上是由懸壁作用引起的拐點偏移距離,稱之為拐點偏距,礦區地表移動平均拐點偏距為30m,假想煤壁為采空區的計算邊界。
(4)神東礦區三個實測工作面萬噸產量地面塌陷面積為0.35~0.42ha,礦區平均值為0.387ha,比全國萬噸煤產量地面塌陷面積平均值0.2ha幾乎高出1倍,主要原因是工作面采深小、煤層采厚大。
(5)根據神東礦區有關開采參數及鬆散層和基岩移動角數值,設定了兩個地表保護面積5×100m2及5×320m2,作出相應的保護煤柱,估算出前者的壓煤量為16×104t,後者為24.8×104t,留設保護煤柱使部分煤炭留在地下暫時或永遠無法采出,造成大量煤炭資源的浪費,因此,對於一般村鎮居民點和耕地是否留設煤柱加以保護,或者遷移部分人員並徵用相關土地,就需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
5.4.3.4 礦山廢棄土地的復墾
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廢渣和廢石,排放壓佔了大量土地,廢水排放、廢渣揚塵污染了土地,也嚴重損害了周邊土地經濟價值,嚴重者會喪失耕地功能。因此,從保護環境及土地價值方面出發,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對破壞與壓占的土地盡可能地恢復治理,消除污染危害。在礦山閉坑後對廢棄的土地進行全面的恢復治理,恢復其使用價值,重新作為農業、林業、牧業、漁業、旅遊業或工業、城鄉建設用地。
對破壞土地的復墾,是將礦山建設、開采過程中因挖損、壓占、塌陷破壞的各類廢棄土地,通過採取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使其重新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並加以利用的一種活動。從廣義上講,礦山土地復墾是采礦工程的延續和組成部分,最佳的復墾方法與采礦工藝密切配合,統一規劃,協調進行,既滿足生產需求,又符合復墾的需要,從而達到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目標。土地復墾已成為土地開發利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
根據采礦方式、礦區地形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本礦區的土地復墾方式。按照礦山土地復墾對象的不同,主要有塌陷區復墾、廢渣堆場復墾、露天礦采場復墾、尾礦庫復墾等;按復墾主要用途分有農業復墾、林業復墾、建設用地復墾、休閑復墾等。
5.4.3.4.1 塌陷區復墾
礦區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破壞大量良田,毀壞村舍和地面建築物,造成礦區生態環境惡化。礦山企業和受災居民的矛盾愈來愈嚴重,已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合理整治礦區塌陷、地裂縫區,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由於采礦塌陷的土地資源配置不盡合理、採煤塌陷地的權屬不清、復墾政策與管理機制不健全、復墾資金渠道不落實、復墾理論遠遠落後於實踐等問題,致使採煤塌陷土地的復墾工作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地下開采引起的塌陷區,因其所在地區的地勢地貌、水文氣象等條件的不同,對土地的破壞程度和復墾方法均有所不同。對於山地和丘陵地帶,只要將局部的塌陷漏斗或塌陷坑、裂縫進行填培並加以平整,即可恢復原來的地形地貌。對於平原地區,若潛水位較低,地區降雨較少,塌陷區不會常年積水,復墾時只需進行回填和鋪墊表土,即可進行種植或做他用。若潛水位較高或降雨較多,塌陷區會常年積水,復墾時需排除積水或整治水面及周圍環境,用於養殖及游覽。
通過礦井回填系統,將地面矸石山和洗煤廠外排的矸石用風力充填和水力充填法回填采空區,既可減少岩層和地表移動,降低地表沉陷的目的,又可大量消耗煤矸石、減少地面污染,還可起到防止煤層自燃發火的作用。德國、蘇聯、捷克常用此法,焦作礦務局也曾採用此法回填采空區,得到很好的效果。
圖5-8 煤礦區土地復墾魚刺圖
我國對地面塌陷裂縫的治理主要是通過對塌陷區的開發利用和綜合治理實現的。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有規劃地對塌陷裂縫區開始進行復墾,在淮北、淮南、徐州、大屯和平頂山等煤礦區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經驗,提出了許多綜合治理模式(圖5-8)。徐州龐庄煤礦在分層充填、分層振壓塌陷區矸石地基上,建造了一層或兩層農村住宅627 棟共6.9×104m2,並經受了地下兩層煤、4個工作面的開采影響,房屋無一損失。綜合防治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的辦法包括:①煤矸石粉煤灰充填;②取土復墾;③剝離復墾;④綜合利用塌陷地;⑤生態養殖治理塌陷地等,如圖5-9 所示。固體廢物作充填材料兼有掩埋廢物和復墾塌陷區的雙重效益。如淮北岱河煤礦將下沉深度5m的塌陷區充填的矸石地基強夯後,建起1650m2的四層大樓供工會、幼兒園、礦區中學使用。但是,煤矸石和粉煤灰一般只佔回填塌陷區總面積的20%,因此,還必須採用非充填方式來復墾部分塌陷區。非充填復墾主要是採取挖深墊淺的辦法對塌陷區進行綜合整治,將塌陷盆地底部深挖成能蓄水養魚的深水池塘,使其同時具有蓄洪和澆灌功能,周圍坡地可改建為水平梯田。我國西北大部分地區屬黃土高原和丘陵地區,塌陷後地形地貌無明顯變化,所破壞土地如果需要耕種的話,只要將局部漏斗式塌陷坑和地裂縫進行充填平整即可。
陝西與內蒙古接壤處的神東礦區,建成了5座排矸廠,集中處理煤矸石。採用分層排放、填溝造地方式,上覆黃土,平整後種樹種草,使矸石山變成綠地。寧夏煤礦區通過收集資料,調查訪問、地面物探、鑽探等查明歷史至今的采空區范圍,進行穩定性分析和跟蹤觀測,掌握地面塌陷與塌陷發生的規律,對其發生的區域、范圍、深度、時間和速度進行認真研究分析,提出預測預報。對於地面要求盡量減少塌陷的區域,採用條帶式、房柱式等開采方法採煤,還可採用鑽孔離層注漿、煤矸石回填等方法充填采空區,避免或減少覆蓋岩層沉降。對已經發生塌陷的區域,可利用煤矸石、電廠粉煤灰和少量的生活垃圾回填,進行生態環境恢復和農業土地復墾,在地面積水區養魚、修建景點等多種辦法治理。如寧夏石嘴山用現存的矸石,採用平翻方式充填塌陷區,營造出多處綠化和建設用地。
5.4.3.4.2 排渣場復墾
礦山棄土棄渣、廢石排放,占壓了大量土地,其本身又是礦區的重要污染源,對大氣、水體產生污染,同時還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排土場復墾就是整治廢石堆場,恢復土地,進行種植,控制或消除廢石場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排土場在設計時就應考慮未來的復墾工作,在剝岩時要將表土層與廢石分別採集和堆放。在復墾時根據排土場的位置、形狀、廢石性質和水文氣象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復墾方案。
5.4.3.4.3 露天礦區復墾
露天礦開采初期就要考慮將來的采區復墾工作,將礦床之上較為肥沃的表土層剝離單獨堆放,盡可能保持原有土壤結構。在采空區回填時,將大塊廢石或有害岩土置於礦坑底層,表層鋪上原來的表層土,或另取適宜耕作的新土覆蓋,經平整後選擇合適的植物進行栽種,或作他用。
整治露天礦開采土地破壞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把土地復墾作為整個露天礦開采工藝中的一個環節。比如我國建材601金剛砂礦的開采順序是:表土剝離——表土儲存——采礦——選礦——尾礦回運並充填采空區——表土鋪敷——整平及渠道修築,而後交農民施肥種植。采礦、剝離及復墾方法如圖5-9所示。
圖5-9 采礦、剝離及復田方法示意圖
1—覆土堆;2—含礦層;3—已恢復農田;4—回填廢石;5—紅色砂岩
復墾作業就是將廢石和覆蓋土送入內排土場(采空區)中,要求盡可能與開采前地面標高一致,特別是表層種植土應保持原有土壤結構,能種植作物。該礦原先只採礦不復墾,開采後礦區成了三山(表土山、廢石山、尾礦山)兩池(水池、尾礦池)一無(無良田)區,造成工農關系緊張,如不復墾,礦山則無法繼續生產。開始復墾時只是進行堆山填坑搬土,效益差,費用高(3萬元/ha),採用開采復墾相結合的復墾法後,費用降低到0.45萬元/ha,效益提高。
晉陝蒙接壤的准格爾煤田位於乾旱的黃土高原地區,礦區所在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支離破碎,植被稀疏。在礦區搗蒜溝進行了綜合整治工程試驗。搗蒜溝原是一條自然沖刷溝,露天煤礦開采將最初剝離物填充此溝,形成梯形台階式區域。搗蒜溝堆土場總排棄量為75.28×104m3,堆土場平台總面積為2×104m2,4個邊坡總面積為1×104m2。
神東礦區馬家塔露天煤礦復墾建設的新思路是治理與經營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復墾採取邊剝離邊回填的採煤方式,分層回填,廢石生土在下,表土在上。回填後形成復墾區面積113.33×104m2。1999年秋季,在復墾區20ha土地上墊紅泥0.2m,分別種植了蔬菜、玉米、土豆、葵花、蕎麥、優質牧草等,長勢良好,效果顯著。同時利用氧化塘處理後的污水作為水源,針對復墾區土壤保水能力差的特點,在復墾區全面布設灌溉管網,採取固定式或移動噴灌,持續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與近地層空氣的濕度,解決了復墾綠化中的乾旱制約難題。馬家塔復墾區目前已形成治理與經營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格局。綠化覆蓋率達到80%,較開采前提高了15.8倍。共種植牧草46.7ha,栽植灌木10萬株,喬木2萬株。被水利部評為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基地,被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局評為AA級旅遊區,一個新型現代化的人造生態園已基本形成。
5.4.3.4.4 尾礦庫復墾
尾礦庫在停止使用後,由於水分的蒸發和排泄,表面乾涸而暴露在空氣中,形成一層不透氣的外殼,整個尾礦庫類似一個沼澤地,承載能力很低。在大風季節,乾旱地區的尾礦庫庫區籠罩在灰濛蒙的粉塵之中,風停之後,農作物和建築物上飄落灰塵,影響居民健康,這也是西北地區日漸強烈的沙塵暴的一種物源。因此,尾礦庫的復墾工作首先要處理和改善其表面結構,提高其抗風蝕能力。一般的復墾步驟是:挖松表面的堅硬外殼,表層挖松後用碎石充填,對酸性尾礦用石灰石中和其酸性,對鹼性尾礦用白雲石中和其鹼性,平整尾礦堆表面,鋪墊表土並摻入中和葯劑和肥料,種植或作它用。當尾礦及殘留葯劑中含有毒物質時,要研究這些有害物質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這樣,既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又有效地解決了尾礦庫粉塵污染大氣的問題。
⑺ 土地復墾方案在哪裡可以找或者借閱
土地復墾是一個在農業、地質、水土、資源方面被充分研究的領域。有大量的論文和文章發表。你可以在知網、萬方或維普的數據網站查詢「土地復墾」就可以找到大量的相關文獻。有政策分析、技術研究、管理方案、效用分析等等很多研究方向。
如果你沒有進入這些資料庫門戶的許可權,你可以到附近較好的大學或者圖書館來查詢這些文獻,一般過得去的大學都會購買這些資料庫的查詢和下載許可權,科技情報類的圖書館也都有這些數據資源。
順便帖上幾篇相關的文章名稱和作者信息,希望對你有用。
1:鶴壁八礦採煤沉陷區土地適宜性評價及復墾方案研究, 宋曉,河南理工大學 ,2012,碩士學位論文
2:金屬礦土地復墾方案編制關鍵內容研究與實證分析 ,周增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碩士學位論文
3:土地復墾方案實施可操作性分析 ,楊延君; 白中科; 周偉; 郭利剛 ,資源與產業,2012-02-20
4:典型平原區採煤塌陷地復墾方案研究——以徐州賈汪區大吳鎮潘安村為例 ,張慧 ,南京師范大學 ,2007,碩士學位論文
5:金屬礦山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技術要點 ,祝怡斌; 周連碧; 林海 ,有色金屬,2010-05-15
6:生態脆弱礦區土地復墾方案實施監測評價研究——以平朔礦區為例 ,薛建春; 白中科,水土保持研究 ,2012-02-15
7:丘陵山區農村居民點利用及其復墾技術集成,信桂新; 楊朝現; 陳榮蓉 等,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1-07
8:關於土地復墾方案中水土資源平衡分析研究——以遼寧省大石橋市某硼礦土地復墾方案為例 ,李丹,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12-25
⑻ 煤礦塌陷區,個人在裡面養魚20多年了煤礦要收走水面可以要求賠償嗎
摘要 關於採煤塌陷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析
⑼ 煤礦塌陷地補償標准
具體標准如下:
1.樓房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三十元;
2.磚牆瓦房、石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一百元;
3.磚鑲門窗砌四角土坯牆瓦房、外磚里坯混合牆瓦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九十元;
4.干插石牆草房、土坯牆草房及與其造價相當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過八十元;
5.新村內外的水、電、道路等公用設施的修建費,不超過房屋搬遷補償費總額的百分之十五。原建築物舊料歸搬遷者所有。在搬遷村莊范圍內,集體和個人的圍牆、門樓、廁所、菜窖、豬圈、樹木、青苗等輔助設施和附著物一律不予補償。
(9)徐州市採煤塌陷地復墾條例擴展閱讀:
塌陷地危害:
一是國土面貌和生態環境遭到嚴懲破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很大制約。由於濟寧市的煤層埋深一般在負300米—800米之間,煤層厚達8米—12米,開采後將使地表出現5米—8米的塌陷,使原本平整的土地變得坑坑窪窪。塌陷區邊部形成地裂縫,耕地、交通道路、通訊線路、水利設施和地下水系均遭到破壞。
二是耕地迅速減少,礦區群眾的生產生受到嚴重威脅。目前全市已有18萬畝良田成為採煤塌陷地,每年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兩億元以上。隨著採煤塌陷地面積的不斷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實現全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任務更加艱巨。
三是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增加了不穩定因素。由於大面積的土地塌陷,造成大批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目前,因採煤塌陷已造成40個村莊、43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近3萬人搬遷。新村選址、搬遷費用、人員安置引發了不少矛盾,農民與煤礦企業的糾紛不斷。據測算,兗州、濟寧、滕南等煤田開采期間還將要搬遷317個村莊、60多萬人,由此產生的矛盾和問題還會隨之增多。
參考資料:網路-礦區塌陷地
⑽ 關於煤礦沉陷區村莊搬遷的政策
土地塌陷穩沉後,塌陷深度在1.5米以內(包括1.5米)且非常年積水的土地,由煤炭企業支付土地復墾(平整)費,交由集體土地所有者組織復墾(平整)。
其中,深度在0.2至0.5米以內的,土地復墾(平整)費(含肥力補償費)的支付標准為每平方米3至4.5元;深度在0.5至1米之間的,每平方米6至7元;深度1至1.5米之間的,每平方米8至9元。
土地塌陷穩沉後,深度超過1.5米和塌陷深度1.5 米以內且常年積水的土地,以及如復墾後不能恢復原用途的塌陷農用地,要及時辦理征地手續,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倍數按《土地管理法》和《實施辦法》規定的低限執行。
前3年平均年產值按所在地政府公布的標准執行。塌陷土地徵用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安排給原集體土地所有者使用。
塌陷地也可以由煤炭企業組織復墾,土地復墾完畢後,經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交還集體土地所有者。煤炭企業徵得當地政府同意,復墾原有已徵用的採煤塌陷地增加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經省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驗收確認後,可用作耕地佔補平衡。
也可以經縣人民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後,置換同等數量和質量應征而未征的塌陷地。村莊用地塌陷後,已由煤炭企業出資提供新村用地的,對其中與新村用地面積相等部分的塌陷村莊用地,不再辦理徵用手續。
(10)徐州市採煤塌陷地復墾條例擴展閱讀:
採煤沉陷區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沉陷土地「以租代征』,失地農民利益沒有保障。僅採取「以租代征」方式,每年支付青苗費,群眾未享受失地農民待遇。
隨著沉陷區面積逐年增加,企業支付群眾的青苗費不斷遞增,在當前煤炭形勢下滑比較嚴峻的情況下,煤礦企業若不能及時支付群眾青苗費,勢必引發重大社會問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二是採煤沉陷區群眾搬遷補償費用不足。目前標准僅夠搬遷點主幹道路建設,美化、綠化、亮化等公建資金缺口較大。三是採煤塌陷區村莊搬遷建設用地指標缺口大。
搬遷模式採取的是大集中搬遷大部分搬遷群眾需要異地搬遷,建設用地採取的「先用後補」的方式,但是搬遷用地報批時間跨度長,造成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工程建設用地指標缺口大,影響了搬遷安置工作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