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交通事故新法規

交通事故新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7 05:27:47

① 交通事故發生後,有新交通法規出台,責任認定時按新法還是舊法

如果新法規出台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還沒做出來,則認定應依據新法規。。

② 新交通法規對於交通事故的認定和處罰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_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_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
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③ 交通事故發生後一年新法規執行,法院是按新法規還是就法規執行

交通事故發生後一年新法規執行,法院是按新法規還是就法規執行?

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人身傷害賠償案件的計算,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最後一次法庭辯論終結前上年度的標准進行計算。

舉個例子:假定事故是2017年7月1日發生的,2017年12月3日原告起訴,最後一次法庭辯論在2018年5月4日結束,那麼賠償的標准按照2017年、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准計算。法規也是這樣。

以上回答供參考。

④ 交通事故法律法規

既然對交警的責任認定有異議,那我們就不要採納

可以直接到當地的法院進行申訴,至於車速的問題,我建議在告上法院的前提下,去趟你爸所駕駛的機動車銷售公司,去那裡可以拿到法官的可以採納的證據--掛三檔到底能跑多快,至於是否超速,你最好最經借個攝像機,在你爸行駛的路口進行攝像取證,看看在長達3公里的地段,是否有限速20公里的標示,如果有那就超速,如果沒有那就不是,如果交警硬要說是次路段限速20,由於路政部門管理不當,缺少標示,路政部門也有連帶責任。
至於當時你爸是否避讓,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事故還是發生了。
現在只要能讓法院採納,1 你是正常行駛 2 沒有超速 就可以了,問題是誰可以證明你是掛3檔的呢。
如果你勝訴 申請費用一般是對方支付
給我加分我繼續關注你

⑤ 《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交通事故處理有哪些新規定

按相關法律規定,關於交強險責任賠償的相關規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⑥ 最新交通事故處理規定有哪些

為進一步規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公安部修訂發布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部令第146號),於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對比修訂前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新規定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便民利民、公平效率、嚴格規范、公開透明的要求,對交通事故處理的多項制度進行調整完善,出台了四個方面15項新措施。

在完善事故復核程序、暢通法定救濟渠道方面,出台了四項制度措施。

一、放寬了當事人對事故認定不服申請復核的范圍,將交通事故證明、適用簡易程序事故認定以及路外事故認定三類情形均納入復核申請范圍,實現事故辦案監督和群眾依法申訴渠道的全覆蓋。

二、為了給當事人申請復核提供更大便利,在原有規定向上級公安交管部門提出復核申請的基礎上,新增可以直接向原辦案單位提出復核申請的規定,讓群眾少跑腿。

三、在事故責任復核環節,新增可以設立復核委員會的規定,廣泛吸收行業代表、社會專家學者等人員參與,提高事故認定的公眾參與度和公開透明度,促進公正公平辦案。

四、取消交通事故進入司法程序不予復核的規定,並要求公安交管部門受理復核申請後,要將受理情況和復核結論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減少司法成本,更好地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在規范事故處理收費、減輕群眾負擔方面,出台了四項制度措施。

一、對因扣留事故車輛產生的停車費用,明確由作出扣留決定的公安交管部門承擔,不得向當事人收取;但公安交管部門通知當事人領取,當事人逾期未領取產生的費用除外。

二、對需要進行事故檢驗、鑒定的,規定檢驗、鑒定費用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不得向群眾收取。

三、嚴禁公安交管部門指定停車場停放扣留的事故車輛,防止違規收費和勾連牟利等問題。

四、除依法扣留車輛的情形外,賦予事故當事人自行聯系施救單位拖移車輛的選擇權,只有在當事人無法及時移動車輛且影響通行和安全的情況下,交通警察方可通知具有資質的施救單位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

⑦ 交通事故處理新規定有哪些

為進一步規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公安部近日修訂發布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並於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對比修訂前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新規定對交通事故處理的多項制度進行調整完善,出台了四個方面15項新措施。

此次修訂的內容變動較大,對廣大市民而言,可謂一大利好,不過在叫好的同時,也有群眾表示,對部分修訂內容一知半解,暫時還難以消化,為此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副大隊長陸家倆對此進行解讀。

程序更完善

申請范圍和申訴渠道更廣

事故復核申請可向原辦案單位提出

措施:一、對於未造成人員傷亡的財產損失事故,規定當事人在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位置後,先撤離現場再協商處理,進一步提高輕微事故現場撤離效率,防範由此導致的二次事故和交通擁堵。

二、對於未造成人員傷亡的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可以通過「交管12123」手機APP等快捷方式自行協商處理,減少事故處理和理賠時間。

三、對於當事人報警的未造成人員傷亡的財產損失事故,交通警察、警務輔助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簡訊等方式為當事人自行協商處理提供指導。

四、對事實成因清楚、當事人無異議的傷人事故,按照平等自願原則,經當事人各方申請可以快速處理,縮短事故處理的周期。

不少車主都有這樣的經歷,本是輕微的交通事故,但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處理事故上,車輛一扣就是個把月,很是不便。符合快處快賠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發生財產損失事故但無人員傷亡的,雙方當事人對事故責任沒有異議的,可自行協商;另一種是事故造成人員輕微受傷,雙方一致同意的,也可適用簡易程序。

據陸家倆介紹,目前處理的交通事故中,通過快處快賠來處理的,佔到了70%以上,新規的施行,將對輕微事故有更高效率的處理。

執法更透明

在互聯網公布事故認定書

按規定使用執法記錄設備

措施:一、按照警務公開的要求,推行在互聯網公布事故認定書措施,使執法辦案行為更加透明。

二、在原有死亡事故作出事故認定前公開證據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公開證據的范圍擴大到復雜、疑難的傷人事故。

三、明確交通警察處理事故應當按照規定使用執法記錄設備,強化執法過程監控。

解讀

此外,修訂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還在依法嚴厲打擊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對群死群傷事故開展深度調查以溯本追源、預防事故等方面也作了明確規定,將有利於打擊震懾違法犯罪、科學有效預防事故。

公安交管部門在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將不斷強化執法透明,執法公正,嚴格按照新規開展工作。

⑧ 求交通事故涉及到的法律法規!

1、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中核心的法律依據。全文共124個條,施行於2004年5月1日,主要對交通相關人及物:車輛、駕駛人等的道路通行條件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除此之外,還對事故責任認定、罰款標准、調解等事項均作了較詳盡的規定。

2、發生交通事故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判斷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行為是否存在錯誤,有無遵守交通法規。是相關部門通過判斷交通事故的成因,進而劃分各方交通事故當事人事故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

3、《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主要涉及的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方面的內容。針對交通事故處理的管轄權、處罰等等作了較詳盡規定。

4、當交通肇事者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時,依據《治安處罰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對交通事故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是行政部門對事故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重要法律依據。

5、若行政部門組織調解,則《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事故當事人關於民事賠償問題的法律依據。

6、對於構成犯罪的肇事者,依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度規定》第30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刑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先打官司後收費,沒有拿到賠償款不收任何費用!0元為你打官司。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我們24小時免費咨詢電話400-6659-593

⑨ 交通事故的七項新法規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難的,我也不知道。所以不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賈廟法院 發布:2025-07-08 02:20:46 瀏覽:985
法治理念的引導功能 發布:2025-07-08 02:15:05 瀏覽:125
條約在行政法中的適用 發布:2025-07-08 02:15:04 瀏覽:598
丹麥國婚姻法 發布:2025-07-08 02:09:22 瀏覽:475
三方頂賬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8 02:08:41 瀏覽:504
甘肅省第二批法官入額 發布:2025-07-08 01:51:44 瀏覽:110
法律法規的ppt 發布:2025-07-08 01:50:06 瀏覽:269
什麼人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01:49:24 瀏覽:248
民事訴訟法考試判斷題 發布:2025-07-08 01:47:47 瀏覽:80
律師hk 發布:2025-07-08 01:31:52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