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政策法規學習心得
⑴ 關於教師違反政治紀律的27項規定心得體會
社會主義的學校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陣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動,任何宗教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內和學校毗鄰的地方修建和設立清真寺及寺廟、道觀,已經修建或成立的有限期拆除或搬遷;不得招收在校學生學習經文;不得妨礙學校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無神論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不得在學校和學生中傳播宗教思想,進行宗教儀式;不得脅迫、引誘在校學生參加宗教活動。若發現上述行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其它社會組織、個人都應及時向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由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和規定處理。
人民教師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擔負者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對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進行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無神論的教育,進行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教育、教師不得參加宗教活動,不得向學生傳播宗教思想,不得脅迫和帶領學生參加宗教活動,對違反上述規定的,學校應進行批評教育,教育不改的,要取消教師資格,情節嚴重的,要清除出教師隊伍。
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自覺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生不得參與宗教活動,不得到經文學校、唱詩班讀經頌詩,不封齋,不佩戴宗教標志、學生家長和他人不得強迫學生信教和參加宗教活動,對參與宗教活動的學生,學校應進行批評教育。教育不改者,要給予紀律處分。
教職員工和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應當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應當嚴格遵守黨、團章的規定,帶頭宣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不得信仰宗教和參與任何宗教活動。黨、團員組織要進行批評教育,教育不改的,應勸其退黨(團)或予以除名。
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中、小學校政治思想品德課中要保證一定課時的無神論教育,並把這種教育融於各科教學之中。學校黨、團組織和工會、婦聯、少先隊等群眾組織要經常組織師生學習時事政治,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科技活動,把學校辦成健康向上,追求真理,學習科學的園地,增強青少年抵禦唯心主義和宗教思想的能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完善各類規章制度,把全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正確執行黨的宗教政策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無神論教育列入幹部、教師考核考評內容與教師資格的認定、評優、晉職、晉級掛鉤,同時學生操行評定要有是否正確對待宗教問題的內容。
學校、社會、家庭要緊密配合,認真貫徹執行以上規定,反對宗教對教育的滲透和干預,保護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⑵ 求一篇法制教育的讀書心得
法讀書心得
龍潭區檔案局 趙宏波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頒布20周年,根據國家檔案局《檔案系統「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和省、市檔案局《關於開展紀念<檔案法>頒布實施2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龍潭區檔案局大力宣傳《檔案法》,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檔案法》的學習,增強全社會的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觀念,提高檔案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同時利用三個月時間,在全區開展檔案執法大檢查活動,進而推動龍潭區檔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下面是我們進行《檔案法》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檔案執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檔案法》的意義。《檔案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檔案法》的頒布,為加強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檔案事業提供了法律依據。《檔案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我國檔案的范圍、檔案工作的管理原則、檔案機構及其職責、檔案的管理、利用和公布、公民在檔案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公民在檔案方面的法律責任等,這就使我們的國家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在積累、使用、保護、處理檔案,有效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有了法律的依據。《檔案法》是有效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保障。
二、什麼是檔案?檔案在現代文明社會已經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了,人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中,越來越清楚地感受到檔案就在身邊,人人都要和它打交道。國家與國家的關系,機關工作,科研、基建、生產活動,醫療、訴訟、財會工作,甚至個人參與的社會活動、個人交往中都會產生原始的記錄,成為憑據性或參考性歷史資料,保存起來就是檔案。檔案的法律定義是這樣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二條中有準確表述:本法所稱的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上述檔案定義表達了七個含義:1.檔案形成的時間(歷史性);2.產生的主體(多元性);3.來源渠道(廣泛性);4.形成的特點(原始性);5.保存的目的(價值性);6.表現的形式(多樣性);7.本質屬性(記錄性)。
三、檔案的主體和來源:1、產生檔案的主體是各類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表現出多元性的特點,由於主體不同,就產生了檔案的不同所有權----分別屬於國家、集體、公共、私人(個人、家庭、家族)所有;2、檔案的來源渠道是不同主體所從事的不同的社會活動,表現出檔案內容的廣泛性特點。
四、檔案的基本屬性:原始記錄性。檔案是當時、當地直接形成於立檔單位職能活動(社會實踐)過程中的歷史產物,不是事後編造數據文字。從內容上看,檔案所記載的是當時、當地、當事人發生、發現的事物和行為的過程、結果;從形式上看,檔案原件具有不可替代的辦文特徵和時代特徵。
五、檔案的價值性。價值性即有用性。檔案有兩種基本價值:1、歷史憑證價值,從檔案的基本屬性和檔案的內容、形式特徵看,檔案是真實可靠的,具有法律效力;2、情報信息價值(或稱參考價值),從檔案的信息儲備和所反映的內容來看,檔案信息可供各項工作借鑒、參考。
六、檔案形式的多樣性。表現在:1、記錄方式,有文字書寫(刻鑄)、圖表繪制、聲像攝錄、電子數碼等;2、閱讀方式,有直讀的、機讀的;3、載體形式,古今中外形式多樣,如甲骨、泥板、金屬器皿、岩石、竹木、布帛、羊皮紙、紙張、膠片、磁介質、金屬片等。從檔案形式的多樣性中我們可以看到,檔案是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演變進步的。由於人類社會發展共同規律的支配,中外檔案經歷了大致相同的演變發展過程,即:最初由自然物作為記錄材料,後來發展到以紙張為記錄材料,進而發展為近現代多種新型記錄材料的檔案。檔案的這一演變發展過程,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七、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檔案法》指出:我國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利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我國檔案工作的管理體制,有三層含義:1.全國檔案工作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授權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統一組織、監督和指導;2.國家全部檔案由各級檔案保管機構分別集中管理;3.黨政檔案和黨政檔案工作實行統一管理。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利用,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根本目的。
八、檔案工作的業務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並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可見,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能,也是檔案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環節。它對推動檔案事業向標准化和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全國檔案事業由國家檔案局掌管,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各地方檔案工作由各級檔案事業管理機關分層負責地進行管理,結合本地區情況,制定本地區檔案工作的規則、制度和辦法,指導和監督、檢查本地區的檔案工作。
九、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基本含義。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指由國家檔案法規授權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關於檔案工作的法規對所轄范圍內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及個人在檔案事務方面的指導。其基本含義有以下幾個方面:1、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一種法定的檔案管理活動,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指導活動。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有下屬單位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的檔案部門或檔案工作人員是由國家頒布的法規授權執行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任務的。對於這些單位來說,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既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職責。2、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必須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檔案工作法規為依據。這是由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形成的領導地位所決定的,是由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檔案工作基本原則所決定。不依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檔案工作法規,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就會迷失方向,就不能很好地貫徹執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3、檔案工作業務指導是以檔案事務為內容的,而不是對其他工作的指導。4、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主要內容包括:①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內各種門類文件材料的形成、積累、整理、歸檔、開發利用工作和檔案、檔案工作的管理;②檔案館工作;③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④檔案學會、協會、協作組織的工作;⑤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教育、檔案工作人員業務技能培訓、檔案宣傳出版等。
十、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原則。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原則,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規律的體現。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能否取得成效,取決於它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也不能例外。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規律,存在於它的各項活動過程之中,它是廣大業務指導工作者應當自覺遵循的規范和准則。1、統一指導原則。統一指導原則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首要原則。要正確執行這一原則,必須依據黨和國家的戰略發展規劃、戰略部署和方針、政策,加強檔案事業的規劃的制度建設,強化組織協調和監督能力;必須建立分層次、分專業的檔案業務指導工作的體系和網路,配備與其工作相適應的工作人員;在指導的組織和力量配置上,應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統一的指揮。2、總攬全局原則。總攬全局原則是系統整體思想在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上的體現。就是要求檔案工作業務指導部門及其人員用系統的觀念考察和處理問題,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塊與條之間的關系,把指導工作的各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從全局或整體上提高指導工作的效率。3、分級指導原則。分級指導原則的提出,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由指導的寬度所決定的。即在一個指導系統中,指導者能夠直接指導的部門和單位在數量上總是有限的。二是由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決定的。我國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檔案工作業務分級指導的原則正是「分級管理」的體現。各級指導者應根據統一的行動規范,盡可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創造性。4、分類指導原則。分類指導原則,是指在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中,要區別不同情況,提出不同要求,採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不搞「一刀切」,以增強其針對性。這是由檔案工作及指導對象的差異性與不平衡性所決定的,是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路線的具體體現。5、重點指導原則。重點指導原則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觀點在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中的具體運用。其內容是指檔案工作業務指導部門及其人員在一定時期內,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或檔案事業發展中的基本間題、關鍵環節而開展業務指導工作,以帶動檔案事業其他方面工作的發展。亦稱「抓重點」或「抓中心工作」。6、調動人的積極性原則。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雙方都是人。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調動人的積極性應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的一條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檔案行政組織要調動業務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人員要調動被指導對象的積極性。
十一、檔案工作業務指導與檔案行政監督的關系。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和檔案行政監督同屬於檔案行政管理的法定職能,彼此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即:行政監督工作為業務指導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業務指導為有效開展行政監督工作提供理論、技術與方法的保證,也為行政監督提供新經驗、新情況。然而,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著眼點與作用不同;管理方法與范疇不同;工作程序與強制性不同。當前,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一方面檔案法規的實施缺乏嚴格的監督作保障,給業務指導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檔案業務指導負擔過重,由於缺乏監督環節,業務指導的效果不太理想,「投入產出比不高」。因此,強化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職能,提高檔案行政管理幹部的監督意識,正確處理業務指導與檔案行政監督的關系對推動業務指導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檔案業務指導主體與檔案業務指導對象的關系。業務指導主體是指依據國家法規並經授權的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人員;指導對象是指被指導人員。主體與對象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要想起到最佳的業務指導效果,就必須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要調動業務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必須做到:首先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其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是貫徹執行職、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根據工作需要和業務指導人員的情況確定工作崗位,劃清職責范圍,實行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並委以履行其職責的一定權力,放手讓其工作,加強檢查考核,做到獎優罰劣;其三是在制定規劃和規范、標准或作出重大決策時,要請業務指導人員參加並尊重他們的意見。要調動被指導人員的積極性,首先,要求檔案工作業務指導人員態度誠懇,平等待人;滿腔熱忱,悉心指導;講究方法,加強針對性。同時要虛心學習,善於發現被指導人員的積極因素,尊重其創新精神;對於他們所創造的新經驗和好的做法,要幫助他們進行總結,必要時加以推廣;對於他們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難,要幫助呼籲解決,提請地區或單位領導及有關部門重視支持他們的工作;及時組織開展檢查評比活動,對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進行表彰和宣傳,形成競爭和激勵機制。
近年來,我國的檔案法制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依法治檔作為建設、管理檔案事業的戰略目標已經確立,檔案事業管理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但是還應當看到,目前檔案法制建設的現狀,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立法質量,確保嚴格實施」的要求相比,在有些方面還不能夠完全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檔案法制建設與檔案事業發展還存在著—定的距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必須加強檔案行政執法和檔案普法力度。
⑶ 十九的心得體會200字宗教領域怎樣來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宗教也不能夠干預國家的政治,還得與國家的政策法規相一致。
⑷ 如何解決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領域中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的問題學習心得
整改措施:
1. 依法管理和掌握轄區內少數民族、信教群眾、宗教活動場所等基本情況;加強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聯絡;並且積極協助相關單位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
2. 宗教管理不是敢不敢、會不會的問題,關鍵是看願不願意管的問題,只要願管,沒有什麼敢不敢、會不會,也沒有管不好的問題。事實說明,只要願管,就能敢管、會管、管好,宗教狂熱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問題就會得到根本遏制。
3. 宗教管理工作是社會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刻也不能放鬆,不能削弱,只能不斷地加強。
(二)長此以往,非法宗教活動猖獗,宗教極端滲透加劇,將極大危害社會穩定。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極端思想是「三股勢力」賴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犯罪活動的「溫床」,他們披著宗教外衣、打著宗教旗號、利用信教群眾對宗教的樸素情感實施分裂破壞活動,割裂民族感情,是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的毒瘤,必須堅決予以鏟除。
整改措施:
1.要建立健全宗教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統一領導、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正確處理宗教問題,切實做好宗教工作,這也是衡量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也是群眾迫切需要。
3. 宗教管理的核心目標是要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管理需要協調動員和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作用和力量,防範宗教的消極作用,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三)宗教管理幹部要堅決克服畏難情緒、逃避思想,樹立堅定理想信念,本著為黨和政府負責,為群眾服務的思想,真正解決怕背負「背叛」的罵名,遭到白眼和孤立,不願、不敢站出來管的思想根源問題。
整改措施:
1. 領導幹部要體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過硬的素質和作風。要敢於同歪風邪氣作斗爭,敢於制止不法行為,敢於發聲講話。
2. 在新疆,正風肅紀的核心就是突出政治上要特別堅定,具體體現就是要敢於擔當。
3. 領導幹部要做穩定的旗幟、團結的標桿,以自己的示範帶頭作用影響和帶動各族群眾。在困難問題面前,敢於擔當,敢於負責,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在難題面前,敢於開拓,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敢於堅決斗爭。
組織實施
1.切實加強對宗教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基層宗教工作網路。我局要把非法宗教活動的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並納入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文明單位創建的重要內容。
2. 加強對基層領導幹部有關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提高宗教工作管理水平。要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使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住村幹部對宗教問題的正確認識,依照黨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管理宗教事務,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
檢查評估
在宗教工作實踐中,要引導廣大宗教信徒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將團結合作、勤勉自強和敬業奉獻精神融入具體的宗教活動中。
監督問責
宗教問題有著長期性、群眾性和特殊復雜性,做好宗教工作必須堅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結合工作實際。
⑸ 看了下面的法制教育,寫一篇讀後感(多寫感受)600字左右
讓作為當代的小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發的年代。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國家十分關注我們的成長。這些年,黨一直在加強對我們的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藍天下我們從一群羽毛未豐滿的小鳥,逐漸轉換成一群正准備騰飛的雄鷹。
提起法律,就應該給人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舉止。正是因為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有條有理:正是因為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與法律同行」從表面意思看是:和法律一起行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走路了,人們走在馬路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它也受法律的控制。「紅燈停,綠燈行」這是法律規定的,人人都知道,可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樣,法律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當糾紛的出現也意味著法律的到來。它可以合理解決事故,可以讓一切平息。沒錯,如果沒有人違反法律,就沒有事故的出現,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制裁。這裡面有著很奇妙的關系,而一切都關於法律,所以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與法同行,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我們必須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與法律同行。法律素質如何,就關繫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品道德,甚至直接關繫到我國依法制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
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遵紀守法,我們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小學生的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卻自我感覺已經是大人了,喜歡獨來獨往,而有時卻有懷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因此有些學生喜歡拉幫結派,重「感情」,講「義氣」,崇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人更是無法無天,強行索取他人的個人財產,發生與他人斗毆,一句話說他不對就拳腳相加,打得你求饒為止。連點學生的樣子也沒有,說難聽點,這就是地痞流氓。當他們在家庭、公共場所遇到社會難題時,只相信自己,過於信任自己的狐朋狗友,而不聽家長老者的勸阻,遇事不冷靜,行動不計後果,喜歡「先動手」,「後動腦」,事過之後也沒任何反應,知道冷靜下來發現出了大禍才驚慌失措,痛恨不已。也有些人沉迷於網路、電子游戲之中,因沒錢玩游戲,常常干出不可饒恕和難以想像的事情來。這時,一切的一切已經遲了,一個人的花季被黑雨所污染了。
要以為上面所說的都是哄哄人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樣的事例非常多,下面我講個給大家聽聽吧,是有關於迷戀電子游戲機的。王彬同學是某小學五年級學生,成績優秀,還好似班級里的班幹部。有一次他考試考得特別好,爸爸就獎勵了他10元零花錢給他,王彬和同學商量怎樣慶祝一下,就馬上有人提議去打電子游戲機,並說打電子游戲機特別新鮮、刺激。抱著試試的心理,王彬和同學一起去了一家電子游戲廳學打電子游戲。沒想到就這么一腳邁進,他就被游戲機迷住了,而且很快成為了游戲機的「俘虜」。學習時間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糟糕,視力也在不斷下降。父母給的零花錢根本就不夠用。怎麼辦的?他決定鋌而走險,乾脆去偷。他從家裡偷到學校,從學校偷到附近的商店。有一次,他實在沒有錢去打電子游戲了,就想到一家超市偷些值錢的東西去換錢。當時,超市裡只有一位收銀的老太太,沒想到在出口處被當場發現。為了不被抓住,他居然隨手拿起啤酒瓶朝老太太的頭部連擊數下,致使老太太當場死亡。痴迷於電子游戲機會使他喪失了人性,由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淪落成了一個殺人兇手,這是多麼可怕啊。
在守法律的制度的同時,還要懂法的學生。其中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教導。學校要經常開展法制教育課。同學們能從中學會不少法律知識,知道什麼是法律,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守法,如何面對周圍的突發事件……老師也經常提醒我們,要我們時刻遵守學校、社會制度。在家,只要我們一犯錯,父母就應該立刻指出來,教育我怎樣才是正確的,下次如何避免……我們用法律來約束自己,使自己避免犯錯誤。這樣,我們的確做到了與法同行。要不,將來成為一個法盲,那可就慘了。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人性的光輝與丑惡交織在一起,影響著每一個人。願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梁之材!
⑹ <我和父母一起學習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 心得
對不起,不屬於具體的法律問題了。
⑺ 大學生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心得體會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宗教與宗教問題的基本觀念以及處理宗教問題的綱領、政策的總和,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1,宗教的產生有個人主觀的虛幻感覺和神秘體驗因素。
2、形成宗教的理論基礎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
3、宗教的社會功能在於麻痹人們對社會制度的思考。
二、認識到大學生肩負重要使命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作為公民的大學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學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重要歷史使命。
大學是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慾望強,不僅要學習各種專業知識,還對承載著這些知識的人類歷史上的各種思想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必須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三、正確看待宗教
1、分清宗教與邪教的區別,自覺提升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2、認清宗教信仰與現代文明的關系,在以客觀正確的態度對待宗教的前提下,也定不能忘記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因子。不能將封建迷信當作宗教信仰而產生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現象。應學會以辨證的思維摒棄陋俗凈化風氣。
大學生要有正確的宗教信仰觀,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打造溫馨健康的校園文化。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宗教政策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可相應地開設有關民族、宗教的選修課,將宗教知識與其他學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宗教觀、人生觀及對待學習宗教知識的積極態度。
重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使大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了解和認識宗教,正確辨析科學與宗教、宗教與其他社會現象的區別,熟悉和掌握黨的宗教政策。
掌握國家的宗教法律法規,正確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入到如何為國家和民族奉獻力量上來。
⑻ 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五十個為什麼知識讀本的心得
自己違憲違法犯罪,還在那裡指桑罵槐,叫別人學習。這些人臉皮咋就這么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