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土地承包流轉條例

土地承包流轉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2 08:00:03

Ⅰ 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

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應該說的是《農村土地承包法》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內容如下。
第四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第二十七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
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嚴重毀損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承包合同中約定不得調整的,按照其約定。
第二十八條 下列土地應當用於調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
(一)集體經濟組織依法預留的機動地;
(二)通過依法開墾等方式增加的;
(三)承包方依法、自願交回的。
第二十九條 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願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自願交回承包地的,應當提前半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內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第三十條 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第三十一條 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

Ⅱ 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已於2005年1月7日經農業部第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長: 杜青林

二〇〇五年一月十九日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維護流轉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及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在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

第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不得損害利害關系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規范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轉關系應當受到保護。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或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依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及合同管理的指導。

第二章 流轉當事人

第六條 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轉、流轉的對象和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依法流轉其承包土地。

第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截留、扣繳。

第八條 承包方自願委託發包方或中介組織流轉其承包土地的,應當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轉委託書。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事項、許可權和期限等,並有委託人的簽名或蓋章。

沒有承包方的書面委託,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的承包土地。

第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受讓方可以是承包農戶,也可以是其他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和個人。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受讓方應當具有農業經營能力。

第十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期限和具體條件,由流轉雙方平等協商確定。

第十一條 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後,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

第十二條 受讓方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護土地,禁止改變流轉土地的農業用途。

第十三條 受讓方將承包方以轉包、出租方式流轉的土地實行再流轉,應當取得原承包方的同意。

Ⅲ 土地承包、法律、土地承包法: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出租農田,能否扣除土地租金來還債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出租農田,不能扣除土地租金來還債,租金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成員共有的,

Ⅳ 土地承包法有哪些條例

《土地承包法實施條例》

第二條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

第三條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

第四條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

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第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

Ⅳ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相關法律有哪些

《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Ⅵ 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法規

法規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
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國家土地管理局關於變更土地登記的若干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土地儲備管理辦法
土地調查條例
土地登記辦法
退耕還林條例
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
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
土地證書印製管理辦法
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辦法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中國城鄉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國家徵收土地補償,安置標准法律適用
自然保護區土地管理辦法
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
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風景名勝區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

政策類:
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於加強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意見的通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關於認真做好《農村土地承包法》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於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意見的通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通知
中共中央關於做好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工作的通知
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做好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關於印發《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01年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意見
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於完善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
佔用徵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
關於依法加快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
關於印發《土地證書印製管理辦法》的通知
關於搞好農用地管理、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工作的通知
關於報國務院批準的土地開發用地審查報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徵用土地公告辦法
關於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的通知
關於清理各類園區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的緊急通知
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國土資源數據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加強占補平衡補充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的通知

Ⅶ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業部第47號)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 為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維護流轉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及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第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在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第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不得損害利害關系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第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規范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轉關系應當受到保護。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或農村經營管理)部門依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及合同管理的指導。第二章 流轉當事人第六條 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轉、流轉的對象和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依法流轉其承包土地。 第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截留、扣繳。第八條 承包方自願委託發包方或中介組織流轉其承包土地的,應當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轉委託書。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的事項、許可權和期限等,並有委託人的簽名或蓋章。沒有承包方的書面委託,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的承包土地。第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受讓方可以是承包農戶,也可以是其他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和個人。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受讓方應當具有農業經營能力。第十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期限和具體條件,由流轉雙方平等協商確定。第十一條 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後,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第十二條 受讓方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護土地,禁止改變流轉土地的農業用途。第十三條 受讓方將承包方以轉包、出租方式流轉的土地實行再流轉,應當取得原承包方的同意。第十四條 受讓方在流轉期間因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土地流轉合同到期或者未到期由承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土地時,受讓方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具體補償辦法可以在土地流轉合同中約定或雙方通過協商解決。第三章 流轉方式第十五條 承包方依法取得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符合有關法律和國家政策規定的方式流轉。 第十六條 承包方依法採取轉包、出租、入股方式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者全部流轉的,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雙方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不變。第十七條 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方之間自願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雙方對互換土地原享有的承包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也相應互換,當事人可以要求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登記手續。第十八條 承包方採取轉讓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經發包方同意後,當事人可以要求及時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注銷或重發手續。第十九條 承包方之間可以自願將承包土地入股發展農業合作生產,但股份合作解散時入股土地應當退回原承包農戶。第二十條 通過轉讓、互換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經依法登記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後,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符合法律和國家政策規定的方式流轉。第四章 流轉合同第二十一條 承包方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與受讓方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書面流轉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式四份,流轉雙方各執一份,發包方和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各備案一份。承包方將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過一年的,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第二十二條 承包方委託發包方或者中介服務組織流轉其承包土地的,流轉合同應當由承包方或其書面委託的代理人簽訂。第二十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內容:(一)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二)流轉土地的四至、座落、面積、質量等級;(三)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四)流轉方式;(五)流轉土地的用途;(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七)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八)流轉合同到期後地上附著物及相關設施的處理;(九)違約責任。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格式由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第二十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可以向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申請合同鑒證。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不得強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接受鑒證。第五章 流轉管理第二十五條 發包方對承包方提出的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要求,應當及時辦理備案,並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 承包方轉讓承包土地,發包方同意轉讓的,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報告,並配合辦理有關變更手續;發包方不同意轉讓的,應當於七日內向承包方書面說明理由。第二十六條 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達成流轉意向的承包方提供統一文本格式的流轉合同,並指導簽訂。第二十七條 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登記冊,及時准確記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以轉包、出租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及時辦理相關登記;以轉讓、互換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及時辦理有關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等手續。第二十八條 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及有關文件、文本、資料等進行歸檔並妥善保管。第二十九條 採取互換、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當事人申請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或農村經營管理)主管部門應當予以受理,並依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第三十條 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的中介組織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或農村經營管理)主管部門備案並接受其指導,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提供流轉中介服務。第三十一條 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在指導流轉合同簽訂或流轉合同鑒證中,發現流轉雙方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約定,要及時予以糾正。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或農村經營管理)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工作的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依法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指導和管理工作,正確履行職責。第三十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生爭議或者糾紛,當事人應當依法協商解決。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調解。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章 附 則第三十四條 通過招標、拍賣和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可以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其流轉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所稱轉讓是指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承包方申請和發包方同意,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渡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其履行相應土地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後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互換是指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指實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間為發展農業經濟,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自願聯合從事農業合作生產經營;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權,入股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本辦法所稱受讓方包括接包方、承租方等。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Ⅷ 如何理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受讓方可以是承包農戶,也可以是其他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和個人。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受讓方應當具有農業經營能力。
釋義: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受讓方可以是承包農戶」,這句好理解,「承包農戶」是指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或農村居民身份的。

「也可以是其他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和個人」不好理解的就是這句。「其他按有關法律及有關規定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和個人」中,實際上是指法律法規特定規定某種職業「允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很少,而規定不允許的多,如《公務員法》第53條規定公務員不能「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所以公務員就是不允許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職業。

其他規定均好理解。

Ⅸ 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哪些法律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法》中有關於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相關規定。具體如下:
第三章 其他方式的承包
第四十四條 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適用本章規定。
第四十五條
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由雙方議定。
第四十七條 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承包權。
第四十八條
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的,應當對承包方的資信情況和經營能力進行審查後,再簽訂承包合同。
第四十九條
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五十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該承包人死亡,其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在承包期內,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

Ⅹ 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

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2、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3、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4、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5、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方案。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根據相關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承包的農村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農村土地承包法用法律的形式對土地承包中涉及的重要問題作出規定,必將進一步穩定黨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政策,對於保障億萬農民的根本權益,促進農業發展,保持農村穩定,具有深遠意義。
土地流轉基本原則:
1、堅持確保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的原則;
2、維護農民的權益,堅持「自願、有償、依法」的原則;
3、堅持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產要素優化組合的原則;
4、堅持保護耕地重點保護基本農田的原則。
法律法規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
第二十七條 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登記冊,及時准確記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以轉包、出租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及時辦理相關登記;以轉讓、互換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及時辦理有關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等手續。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煤礦工人 發布:2025-07-05 03:07:57 瀏覽:955
工傷一次性賠償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5 03:07:51 瀏覽:850
黑龍江省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7-05 03:02:19 瀏覽:309
江山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7-05 03:02:11 瀏覽:283
南明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 發布:2025-07-05 03:02:10 瀏覽:172
江蘇員額法官考試 發布:2025-07-05 02:52:33 瀏覽:641
昌黎縣人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7-05 02:50:18 瀏覽:690
電商法條例 發布:2025-07-05 02:49:36 瀏覽:539
萊州市律師 發布:2025-07-05 02:40:51 瀏覽:223
道德與法制多多的春天 發布:2025-07-05 02:28:14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