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殘疾人服務條例
Ⅰ 社工對殘疾人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服務內容
1、殘疾預防
1)致殘的風險因素
殘疾給人們帶來痛苦,給家庭造成不幸,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社會的負擔。估計在世界人口中,至少有25%的人受到殘疾帶來的不利影響。現代康復技術盡管相當先進,但仍不能解決全部的殘疾人問題。因此,了解致殘原因,對殘疾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是降低致殘率,減少殘疾帶來的不良影響的關鍵。
2)主要預防措施
殘疾人社會工作者在預防殘疾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在社區中普及致殘原因方面的知識,幫助服務對象識別高危的致殘因素並及早採取措施,對於已經殘疾的服務對象,提供康復信息,幫助他們獲得各種運動治療、作業、語言、心理治療等康復功能訓練,使用輔助用品用具,改善功能和日常活動能力。
2、康復
1)康復模式
我國目前採用的康復模式與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世界衛生組織模式,社區服務模式,家庭病床模式,特殊類型殘疾人的社區康復模式。
2)康復類型
康復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
服務方法
1、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方法會深入探求個人和家庭整體上的需求,量體裁衣擬訂工作方案,並與殘疾人及其家庭一道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提供持續的支持和幫助,使殘疾人及其家庭能克服障礙,增強能力,發揮潛能。對於一些長期受歧視、受忽視的殘疾人來說,個案工作方法所提供的接納、尊重、溫暖、關懷、積極肯定的人際關系尤其具有良好的作用。
2、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也是普遍運用的開展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方法。小組不僅提供了人際交往的機會,而且能給組員帶來信息的分享、情緒的疏導、技能的學習、心理上的支持和實際的幫助等。對於那些長期與社會相對疏遠的殘疾人及其家庭來說,小組工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重要的社會支持網路,化解與社會的隔離。小組的方式對於殘疾人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和文化,參與社會、奉獻社會也能起來重要作用。
3、社區工作
同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相比,社區工作方法更注重從較為宏觀的層面評估殘疾人群體的需求,制訂工作方案,解決並消除殘疾人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障礙,使其能有更好的康復和發展機會。在用於殘疾人社會工作時,社區工作方法尤其注重為殘疾人營造富於支持性的社會環境。
Ⅱ 國家主要給我們殘疾人的服務事項有哪些呢
第一條 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
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
殘疾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條 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禁止歧視、侮辱、侵害殘疾人。
第四條 國家採取輔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對殘疾人給予特別扶助,減輕或者消除殘疾影響和外界障礙,保障殘疾人權利的實現。
第五條 國家和社會對傷殘軍人、因公致殘人員以及其他為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致殘的人員實行特別保障,給予優待和撫恤。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統籌規劃,加強領導,綜合協調,採取措施,使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事業的工作。具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密切聯系殘疾人,聽取殘疾人的意見,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殘疾人工作。
第七條 全社會應當發揚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精神,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城鄉基層組織,應當做好所屬范圍內的殘疾人工作。
從事殘疾人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人員,應當履行光榮職責,努力為殘疾人業務。
第八條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業務。
殘疾人聯合會承擔政府委託的任務,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
第九條 殘疾人的法定扶養人必須對殘疾人履行扶養義務。
殘疾人的監護人必須履行監護職責,維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
殘疾人的親屬、監護人應當鼓勵和幫助殘疾人增強自立能力。
禁止虐待和遺棄殘疾人。
Ⅲ 2017年殘疾人教育條例在內容和結構調整上與1994年殘疾人條例相比有什麼不同
1990家頒布實施復《殘疾保障》務院制1994頒布實施《殘疾教育條例》2007頒布實施《殘疾業條例》據完全統計涉及殘疾權益保障律規50部現已形殘疾保障核行政規、規支撐保障殘疾權益律體系主要:《華民共殘疾保障》殘疾康復、教育、勞業、文化、社保障、障礙環境律責任做明確規定《殘疾教育條例》殘疾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級等教育及教育、教師、物質條件保障獎勵與處罰做明確規定《殘疾業條例》用單位責任、保障措施、業服務律責任做明確規定《刑》第18條規定:精神病能辨認 或者能控制自行候造危害結經定程序鑒定確認負刑事責任第19條規定:聾啞或者盲犯罪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事訴訟》第34條規定:告盲、聾、啞或者未沒委託辯護民院應指定承擔律援助義務律師其提供辯護《高等教育》第9條規定:高等校必須招收符合家規定錄取標准殘疾入其殘疾拒絕招收《收養》第8條規定:收養能收養名收養孤或者殘疾童受收養滿35周歲及收養名限制
Ⅳ 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免費為殘疾人提供哪些服務
(一)發布殘疾人就業信息;
(二)組織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
(三)為殘疾人提供職業心理咨詢、職業適應評估、職業康復訓練、求職定向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
(四)為殘疾人自主擇業提供必要的幫助;
(五)為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持。
Ⅳ 國家對殘疾人和聾啞人有什麼優待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三、殘疾人如何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殘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糾紛,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法律幫助,還可委託律師事物所或法律服務所辦理有關事項。申請具體流程如上圖所示。
如果當事人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需要提起上訴還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殘疾人法律維權機構申請援助幫助,具體程序相同。
四、事業單位必須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根據《河南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省政府[1997]第37號令)規定:
本省行政區域的機關、團體、企業、 事業單位,均應按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暫時未達到比例的單位,每年度必須向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 金。
五、互聯網產業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工作
互聯網可以幫助很大一部分殘疾人就業問題,一來減去了肢體走動的不便,二來也可以了解世界。
六、平等參加高考的權利
2017年4月28日,為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殘疾人平等參加高考的權利,教育部、中國殘聯聯合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為殘疾人參加高考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
(5)圖書館殘疾人服務條例擴展閱讀
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聚焦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就業增收,重點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殘疾人基本生活托底保障機制。特別是明確要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特惠保障制度。
二是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加快農村殘疾人脫貧步伐,落實各項促進殘疾人就業的政策措施,讓更多有就業願望和能力的殘疾人能夠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三是加強和改善對殘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務。擴大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為殘疾人融合社會、參與社會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是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大力發展殘疾人慈善事業,加快發展殘疾人服務產業,加大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力度,為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注入持久動力。
最高檢:加大對侵害殘疾人權益各種刑事犯罪打擊力度
2015年12月3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殘疾人日,最高檢、中國殘聯發布在檢察工作中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意見。
意見加大了對侵害殘疾人權益各種刑事犯罪的打擊力度,對強迫智力殘疾人勞動,拐賣殘疾婦女、兒童,以暴力、脅迫手段組織殘疾人乞討,故意傷害致人傷殘後組織乞討,組織、脅迫、教唆殘疾人進行犯罪活動等案件,意見明確要求依法從重打擊。
意見全文共24條,根據修改後三大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結合人民檢察院的法定職責和辦案的各個環節,就涉及殘疾人案件辦理的有關程序作了細化規定。
意見首先對人民檢察院辦理涉及殘疾人案件的原則和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即應當嚴格依照法律的規定,貫徹黨和國家關於殘疾人權益保護的各項政策;
注重關愛、扶助殘疾人,方便其訴訟,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侵害殘疾人權益的行為,保障殘疾人平等、充分地參與訴訟活動和社會生活,促進殘疾人各項合法權益的享有和實現。
Ⅵ 圖書館如何為殘疾人服務
有幾個方面吧:1)為殘疾人的進出圖書館考慮,設置各種無障礙設施和採集人輔助、引導設施;2)有專門針對聾啞盲這類採集人的圖書館或閱覽室,提供他們可以接受的文獻信息資源(比如盲文圖書,聲音圖書等);3)圖書館的服務人員一般都會被培訓以平和友善的態度對待殘疾人同胞。
Ⅶ 圖書館內建些什麼便利設施對殘疾人有幫助
門口坡道,方便輪椅上去,台階輪椅是上不去的
電梯,無障礙電梯,電梯內扶手
各種無障礙通道標識,如在大廳里明顯處貼出指向無障礙電梯的標識(網上能搜到)
志願者服務台,一般和一樓咨詢處等合並在一起,要有標識,提供輪椅、拐杖、基礎醫葯箱等設施,工作人員記得帶袖章,一般檢查的時候這會是重要的一點
Ⅷ 國家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
有關殘疾人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章第45條:「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合扶持盲文、手語的研究合應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編寫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學用具及其他輔助用品的研製、生產合供應。」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9、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義務。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7、15條、32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殘疾人職業教的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對接受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學生適當收取學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當酌情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專門涉及特殊教育有5處,具體內容見本書教育部分第九條。
(8)圖書館殘疾人服務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1)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徵營業稅。
(2)殘疾人員的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市地方稅務局審核批准,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和街道辦的非中途轉辦的社會福利生產單位,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暫免徵收所得稅。凡安置「四殘」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10%未達到35%的,減半徵收所得稅。
(4)對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工廠用地,凡安置殘疾人員占生產人員總數35%(含35%)以上的,暫免徵收土地使用稅。
二、減免規費
(1)凡殘疾人本人從事手工業、商業、服務業、修理業等,規模較小的,登記費、個協會費、管理費減半收取。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90%收取,個協會費適當收取。
(2)經核實,確屬家庭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從事經營活動的,各所報請局裡同意後,可免收登記費、會費和管理費。
(3)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的殘疾人就業人員達30%以上的,按福利企業對待,管理費按核定標準的70%收取。
(4)殘疾人領辦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登記費減半收取。
(5)凡殘疾人本人從事圖書、電子游戲、歌舞廳(卡拉ok)、檯球、錄相、影碟出租等經營,規模較小的,管理費免收。規模較大(僱用幫手)的,殘疾就業人員達30%以上(含30%)的,管理費按核定標准50%收取。
Ⅸ 以下哪些行為符合《殘疾人就業條例》的規定
《殘疾人就業條例》
第二十二條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所屬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應當免費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下列服務:
(一)發布殘疾人就業信息;
(二)組織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
(三)為殘疾人提供職業心理咨詢、職業適應評估、職業康復訓練、求職定向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
(四)為殘疾人自主擇業提供必要的幫助;
(五)為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持。
國家鼓勵其他就業服務機構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免費服務。
Ⅹ 縣級圖書館,老年人服務制度,殘疾人服務制度,農民工服務制度
這個里都有的。
詳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22/10834143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