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濟南市停車場管理條例

濟南市停車場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2 13:06:03

① 關於停車場收費管理的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停車場的規劃、建設和使用管理,規范車輛停放,維護交通秩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青島市和各縣級市城市規劃區以及旅遊區(點)的停車場管理。
第三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停車場的規劃管理。公安部門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停車場的使用管理,並參與停車場規劃、建設的有關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建設、市政公用、工商、價格、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停車場的有關管理工作。
第四條 停車場的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配套建設、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
第五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和開辦公共停車場,鼓勵建設立體式停車場和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建設和開辦公共停車場遵循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
第六條 公安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停車引導系統等公共停車信息系統的建設。
鼓勵和推廣應用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管理停車場。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根據所在區域現實和預期的機動車停放需求,劃定停車場建設用地。
第八條 市和各縣級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建設、發展和改革等部門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編制停車場專業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停車場專業規劃時,應當徵求各區人民政府的意見。
停車場專業規劃批准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報原批准機關審批,但不得減少停車位的數量。
第九條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機動車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區域和公共交通線路比較集中、可以實現自用車與公共交通換乘的地段,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
第十條 市、區(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項目,適時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和投資計劃。
第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本市實際情況制定停車位配建標准,並根據經濟社會和交通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
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應當按照有關設計規范和配建標准配建、增建停車位;沒有配建、增建停車位的,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發施工許可證。配套建設的停車位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交付使用。
行政事業性單位的辦公場所、體育場(館)、影(劇)院、展覽館、圖書館、醫院、旅遊區(點)、車站、碼頭、航空港、商業街區、貿易市場等公共建築或者場所以及建築面積在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商場、倉庫、餐飲、娛樂等經營性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建停車位。在本條例實施前未配建停車位或者配建停車位達不到標準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補建停車位。
按照本條規定配套建設停車位時,應當為殘疾人停放車輛提供便利條件。
第十三條 在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建設下列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就停車場設計方案徵求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意見:
(一)配建的停車位超過二百個的;
(二)建設工程面積在三萬平方米以上的;
(三)在城市主幹道兩側的。
在其他區(市),停車場設計方案應當徵求所在區(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意見的建設工程的范圍,由所在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四條 停車場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停車場設計進行施工。因特殊情況確需改動的,應當由原設計單位出具變更設計通知書及相應圖紙,並報原審批部門批准後,方可改動,但停車位的數量不得低於配建標准。
第十五條 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時,建設單位應當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停車場驗收合格證明。停車場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六條 按照規劃要求建設的停車場,應當投入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七條 改變建築物使用性質的,應當按照改變使用性質後的規定標准配建停車位。配建停車位不能達到規定標準的,不得改變建築物使用性質。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八條 停車場竣工驗收後,建設單位或者管理者應當在三十日內向所在區(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備案。其中,經營性公共停車場備案後領取《青島市經營性停車場登記證》。
停車場泊位數量發生變化的,其管理者應當在十日內向原備案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經營性公共停車場應當辦理工商和稅務登記,配備相應的停車場管理人員,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明示停車場標志、服務內容和監督電話;
(二)維護場內車輛停放、行駛秩序,協助疏導停車場出入口的交通;
(三)對停放車輛進行登記;
(四)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五)場內發生火警、盜竊、搶劫及交通事故等情況,應當採取相應緊急措施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六)定期清點場內車輛,發現長期停放或者可疑車輛,應當向公安部門報告;
(七)執行停車場管理的其他規定。
第二十條 停車場收費應當執行價格部門制定的收費管理規定,明碼標價,按照規定使用票據。
第二十一條 行政事業性單位的專用停車場應當允許在工作時間前來辦理事務的人員免費停放車輛。
第二十二條 待建土地、單位自用場地可以用於設立臨時停車場。設立臨時停車場的,應當按照規定經公安部門批准,申領《青島市臨時停車場許可證》。其中,利用待建土地的應當徵求土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臨時停車場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
舉辦大型活動需要設立臨時停車場的,應當按照前款規定程序辦理。大型活動結束後,舉辦者應當及時將臨時停車場恢復原狀。
第二十三條 申領《青島市臨時停車場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效的場地證明;
(二)停車場設施清單和停車場相關圖則;
(三)停車場內部管理制度;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設立經營性臨時停車場,應當提交工商部門核準的企業名稱。
第二十四條 專用停車場按照以下規定管理:
(一)停車場屬建設單位的,建設單位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二)停車場屬業主共有的,由業主共同決定管理方式和管理人;
(三)停車場屬業主個人所有的,業主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第二十五條 建築區劃內業主共有的道路及其他場地,經業主依法共同決定,可以施劃停車泊位。
停車泊位不得佔用綠化用地、消防通道和按照規劃配建的專用設施用地,不得阻礙交通,不得妨礙居民正常生活。
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的停車場,應當遵守人民防空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機動車在停車場內停放,車輛停放者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服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停放;
(二)不得損壞停車場設施和設備;
(三)做好車輛防盜的安全措施;
(四)按照規定或者約定交納費用。
裝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物品的車輛,應當停放在公安部門指定的地點。
第二十七條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定期檢查停車場的使用情況,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及時查處或者移交有關部門查處,對不符合停車場規劃設計規范的予以指出並指導糾正。

第四章 道路停車泊位的設置和管理
第二十八條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會同規劃、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道路狀況和區域停車場設置情況在城市道路范圍內施劃道路停車泊位。
其他任何個人或者組織不得擅自設置、撤除道路停車泊位,或者設置影響道路停車泊位使用的障礙。
第二十九條 在道路上施劃的停車泊位不得影響行人、車輛通行,不得影響其他公用設施使用。
下列路段不得施劃道路停車泊位:
(一)佔用消防通道的;
(二)設有燃氣管道、光纜線路等地下設施的;
(三)已建成能夠提供充足車位的公共停車場服務半徑三百米內的;
(四)道路交叉口和學校出入口、公共交通站點以及距上述地點三十米內的。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施劃道路停車泊位時,應當規定使用時間;城市道路車行道寬度小於八米的,不得在道路兩側同時施劃道路停車泊位。
第三十條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道路停車泊位每年至少評估一次,並根據道路交通狀況、周邊停車場增設情況,調整道路停車泊位。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撤除道路停車泊位:
(一)道路交通狀況發生變化,道路停車已影響行人、車輛正常通行;
(二)道路周邊的公共停車場已能滿足停車需要。
第三十二條 道路停車泊位擬收取費用的,應當報價格部門批准。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停車需求在非繁忙路段施劃適當的免費道路停車泊位。
第三十三條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擬定的道路停車泊位施劃方案、是否收費等內容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於七日。
道路停車泊位使用、變更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該路段設置明顯標志。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因為特殊情況需要對道路停車泊位進行臨時調整的,應當將調整情況以明顯標志予以告知。
第三十四條 道路停車泊位使用費實行政府定價,由價格部門根據使用時間和所在區域制定相應的收費標准。收取道路停車泊位使用費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票據,收費收入全額上繳財政。
道路停車泊位收費的,應當明示標志。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無正當理由不投入使用或者停止使用按照規劃要求建設的停車場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按照閑置泊位的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未按照規定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備案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三千元罰款。
第三十七條 經營性公共停車場的經營者未履行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職責,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五百元罰款;造成停車場內的車輛毀損或者丟失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未經公安部門審批設立臨時停車場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擅自設置、撤除道路停車泊位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按照設置、撤除泊位的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五百元罰款。
擅自設置影響道路停車泊位使用障礙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按照影響使用泊位的數量,每個泊位處以二百元罰款。
第四十條 對違反規劃、建設、工商、價格、交通秩序等有關管理規定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有關處罰按照規定應當相對集中行使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行使。
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公共交通車輛停車場、道路客貨運輸場的規劃、建設和使用,法律和其他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② 物業法如何規定停車位管理問題

關於將區內的車位出租問題,在國內的物業管理都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在物權法中明文規定區內所有公共地方都歸全體業主所有,但國內的車位都是處於緊張狀態,如果不利用空位停車的話,肯定不能解決停車問題。

但如果不收費的話,所有業主都會停放在小區內,那會造成秩序混亂.所以適當的收取費用控制車流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收取到的停車費用必須公布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用於平時小區的公共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所謂的合理,合法也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的.

拓展資料

停車費是由小區全體業主在業主大會上定的,也就是小區業主自己定的,物業只不過是代為管理,這筆錢最後除去基本開銷,比如稅金、人工費外剩下的都要納入房屋維修資金。

物業管條例

第五章 物業的使用與維護

第五十五條 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③ 濟南市人民政府第238 號文件

濟南市土地徵收管理辦法(濟南市政府令第238號)
《濟南市土地徵收管理辦法》已經2010年7月15日市政府第5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長張建國
二O一O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土地徵收管理,規范土地徵收行為,維護集體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和實施規劃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和批准許可權,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家所有,並依法、合理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補償、安置的行為。
第三條本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行政區域內(含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土地徵收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統籌安排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徵收工作。
第五條土地徵收工作在市政府領導下,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市征地辦公室具體負責。
各區人民政府負責做好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組織、協調工作。
市發展改革、城鄉建設、規劃、環保、財政、物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民政、公安、住房保障管理、林業、水利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土地徵收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對提前完成土地徵收補償安置任務、搬遷並交付被徵收土地的,由市人民政府予以獎勵。
第二章土地徵收程序
第七條擬徵收土地時,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擬徵收土地的依據、位置、范圍、用途、補償依據等徵收事宜書面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並通知有關部門自告知之日起停止辦理擬徵收土地范圍內戶口的遷入、分戶、房屋交易、房屋抵押、房屋的新建及翻(擴)建、核發營業執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等有關手續。
第八條書面告知後,市征地辦公室應當會同被徵收土地的區人民政府,組織轄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擬徵收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進行調查登記,並與相關產權人共同確認調查結果。
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應當按照確認結果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確認補償:(一)不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證書或批准手續的建(構)築物;(二)自土地徵收告知之日起,搶栽的樹木、搶種的農作物和搶建的建(構)築物。
第九條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和調查確認結果,擬定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並書面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第十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並要求聽證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組織聽證;沒有異議的,由市征地辦公室、市(區)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支付部門(單位)與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包括被徵收土地的位置、數量、地類、補償標准、安置方式、費用撥付的時間和方式、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交付土地的時間和方式、協議生效的時間等。
第十一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擬定土地徵收方案,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條土地徵收方案批准後,由市人民政府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予以公告,內容包括批准土地徵收的機關、批准文號、批准時間、批准用途、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面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和安置途徑等。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經批準的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進行公告並組織實施。
第十三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公告的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有異議的,應當自公告之日起10日內向所在地的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
確需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進行修改的,由市征地辦公室和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修改意見,經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土地徵收補償標准有爭議的,應當先向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協調;協調不成的,向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申請裁決。
第十五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應當自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最終批准之日起90日內,向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足額支付。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條土地徵收方案經依法批准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足額補償到位後,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協議規定的期限內清理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並移交土地。
第十七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公共設施或公益事業用房、鄉鎮村企業用房和其他非居住用房的,被搬遷人應當持《集體土地使用證》或《房屋所有權證》到所在區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登記,申請補償安置。
第十八條土地徵收方案經依法批准且落實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後,由原登記機關將被搬遷人的《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依法予以變更登記或注銷。
第三章土地徵收補償安置
第十九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按照《山東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執行。
第二十條土地徵收被安置人員為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含大中專院校學生、現役士兵、勞教服刑人員)。
具體需要安置的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土地數量除以土地徵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均佔有的土地數量計算。
第二十一條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應當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和社會保障,其餘的部分用於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公益事業或進行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
社會保障所需資金中由被征地農民個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的部分,應當從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中列支,專款專用。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均土地不足0.5畝,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滿足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每畝地可以另行安排不超過5人所需的社會保障費用。
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障,按照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辦法執行。
第二十二條被徵收土地上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應當支付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補償標准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執行。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產權人所有;青苗補償費歸土地承包人所有。
第二十三條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徵收年度計劃和土地徵收補償安置標准,測算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待土地徵收方案批准後由市財政部門保障足額支付。
第二十四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應當保障其居住條件。
第二十五條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以房屋安置為主,標准為每人40平方米(建築面積,下同)。原住房面積不足每人40平方米的,按照每人40平方米安置。原住房面積超出每人4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補償;安置房超出每人40平方米的部分和地下室,由被安置人按照房屋建設成本價購買。
第二十六條被征地農民房屋安置後,村莊外緣閉合圈內的全部土地由市人民政府依法徵收,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轉為政府對被搬遷人的房屋安置費用。村莊外緣閉合圈的界定以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准。
第二十七條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已房屋安置的,不再安排宅基地。
第二十八條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外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其搬遷的住房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以貨幣方式補償。補償後由區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的標准為被搬遷人重新安排宅基地,並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手續。
第二十九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農民住房的,其搬家費、過渡安置費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執行。
第三十條因土地徵收需要搬遷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公共設施或公益事業用房、鄉鎮村企業用房及其他非居住用房的,按照省有關部門批準的補償標准予以補償。
房屋及附屬設施的搬遷費,按照該建(構)築物補償費總額的15-20%予以補償。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分配方案,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由全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並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向區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收支情況納入村務公開的內容,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
第三十二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不得挪作他用。
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使用進行監督和指導。
市、區財政、審計等部門應當對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和使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情況進行監督。
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的使用進行調控和管理。
第三十三條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未足額撥付到位的,市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辦理用地、建設手續。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國土資源部門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土地徵收過程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過程中弄虛作假,冒領、截留、侵佔、挪用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費用的,由國土資源、農業、財政、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其改正、退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集體土地使用權人在規定時間內不交出土地的,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交出土地。逾期不交的,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七條阻撓和破壞土地徵收工作,妨礙土地徵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鄉鎮公共設施、公益事業、民營企業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其補償安置的程序和標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九條辦理土地徵用手續,其補償安置的程序和標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條國家、省批準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地補償安置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一條各縣(市)可以參照本辦法制定土地徵收管理辦法。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2003年4月28日濟南市人民政府發布的《濟南市統一徵用土地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④ 濟南將從8月1日起對停車費進行調整

近日,為進一步規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收費管理,創造良好的出行環境,近日,濟南市發改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范停車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擬定8月1日起對停車費收費進行調整。

希望實施後經營單位可以在收費場所醒目位置設置公示牌,以免引起誤解。

⑤ 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暫行規定的內容

第一條 為加強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狀況,保障交通
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城市規劃條例
》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城市、重點旅遊區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
第三條 停車場是指供各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放的露天或室內場所

停車場分為專用停車場和公共停車場。專用停車場是指主要供本單位
車輛停放的場所和私人停車場所;公共停車場是指主要為社會車輛提供服
務的停車場所。
第四條 停車場的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的要求,其規劃設計須遵守《停車場規劃設計規則(試行)》。
停車場的設計方案(包括有關的主體工程設計方案),須經城市規劃
部門審核,並徵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方可辦理施工手續;停車場竣
工後,須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參加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第五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大型旅館、飯店、商店、體育場(館)
、影(劇)院、展覽館、圖書館、醫院、旅遊場所、車站、碼頭、航空港
、倉庫等公共建築和商業街(區),必須配建或增建停車場;有條件的小
型公共建築須配建自行車停車場。停車場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
工、同時使用;大型公共建築工程設計沒有停車場規劃的,城市規劃部門
不予批准施工。
規劃和建設居民住宅區,應根據需要配建相應的停車場。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根據需要配建滿足本單位車輛使用的
停車場。
應當配建停車場而末配建或停車場地不足的,應逐步補建或擴建。
第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需要臨時佔用停車場作為非停車之用時,應征
得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改變停車場的使用性質,須經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
批准。
第七條 需要利用街道、公共廣場作為臨時停車場地的,應由公安交
通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部門統一規劃,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第八條 公共停車場可以收取停車管理費,有條件為社會車輛提供服
務的專用停車場,也可以收取停車管理費。在停車場停車者,必須服從管
理人員的指揮。
鼓勵單位、個人投資興建公共停車場,建設者可按當地人民政府有關
規定收取停車管理費。
第九條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協同城市規劃部門制訂停車場的規劃
,並對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實行監督。
第十條 對違反本規定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予以制
止糾正,並視其情節輕重,根據有關規定給予警告、罰款、吊銷建築許可
證的處罰。

⑥ 停車場歸哪個部門管理

停車場有多種,不同位置的停車場管理部門不一致,具體如下:

1、普通地下停車場,小區單位內停車場歸物業公司管理的,或者業主委員會管理的。

2、公共停車場,最初為政府投資或者引入市場投資建造的,管理會歸專門成立的管理公司管理。

另外公安機關交警管理部門負責對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起監督作用。

(6)濟南市停車場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第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需要臨時佔用停車場作為非停車之用時,應徵得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改變停車場的使用性質,須經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批准。

第七條 需要利用街道、公共廣場作為臨時停車場地的,應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部門統一規劃,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第八條 公共停車場可以收取停車管理費,有條件為社會車輛提供服務的專用停車場,也可以收取停車管理費。在停車場停車者,必須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鼓勵單位、個人投資興建公共停車場,建設者可按當地人民政府有關規定收取停車管理費。

第九條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協同城市規劃部門制訂停車場的規劃,並對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實行監督。

⑦ 濟南市交警救援停車場收費標准

1,20天及20天以上按20天收費。5
2,管理費(就是找個地方讓車子風吹日曬雨淋,漏天地),按照車輛大小不同,分20塊/天,5塊/天,3塊/天,2塊/天。還有拖車費,自行車、有腳蹬子的電動自行車,都是按照摩托車算拖車費的,確實挺黑的。
3,前幾天去領過車,工作人員一口咬定領導這樣規定的價格和(亂收費)的標准。
4,這個確實需要社會的關注,政務機關應該以服務為主,不該違法亂收費的。

⑧ 國家對停車場有什麼規定

停車場規劃設計規則。

第一條。

第二條 專用和公共建築配建的停車場原則上應在主體建築用地范圍之內。

第三條 機動車停車場內必須按照國家標准GB5768-86《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交通標志,施劃交通標線。

第四條 機動車停車場的出入口應有良好的視野。

出入口距離人行過街天橋、地道和橋梁、隧道引道須大於50米;距離交叉路口須大於八十米。

第五條 機動車停車場車位指標大於50個時,出入口不得少於2個;大於500個時,出入口不得少於3個。

出入口之間的凈距須大於10米,出入口寬度不得小於7米。

公共建築配建的機動車停車場車位指標,包括吸引外來車輛和本建築所屬車輛的停車位指標。

第六條 機動車停車場內的停車方式應以佔地面積小、疏散方便、保證安全為原則。

主要停車方式見圖一。

第七條機動車停車場車位指標,以小型汽車為計算當量。

設計時,應將其他類型車輛按表一所列換算系數換算成當量車型,以當量車型核算車位總指標。

第八條 機動車停車場主要設計指標應不小於表二規定。

(8)濟南市停車場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等文件要求,合理配置停車設施,提高空間利用效率,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充分挖潛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推進建設用地的多功能立體開發和復合利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快城市停車場建設,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

通知要求規范停車設施用地管理。依法確定停車場土地使用年期,停車場用地以出讓方式供應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年限按最高不超過50年確定。

工業、商住用地中配建停車場的,停車場用地出讓最高期限不得超過50年。以租賃方式供應的,租賃年限在合同中約定,最長租賃期限不得超過同類用途土地出讓最高年期。

規范編制停車場供地計劃。停車場用地供應應當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新建建築物配建停車場以及利用公園綠地、學校操場等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的,其建設規模應一並納入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閑置土地依法處置後由政府收回、規劃用途符合要求的,可優先安排用於停車場用地,一並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細化停車場供地政策。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停車場用地,可採取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的,應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對新建獨立佔地的、經營性的公共停車場用地,同一宗用地公告後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以協議方式供應土地。協議出讓價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確定的最低價標准。

供應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配建停車場用地的,應當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供地。標底或者底價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價標准。

鼓勵租賃供應停車場用地,各地可以制定出租或先租後讓的鼓勵政策和租金標准。城市公共交通停車場用地綜合開發配建商服設施,採取劃撥方式供地的,配建的商服等用地可按市場價有償使用。

出讓土地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可根據城市公共停車場客觀收益情況評估並合理確定出讓地價。在城市道路、廣場、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下建設停車場,以出讓等有償方式供地的,可按地表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價格的一定比例確定出讓底價。

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於停車場建設。對營利性機構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從事停車場建設,涉及劃撥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或轉讓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規劃相關標准規范的前提下,可不改變土地用途,允許補繳土地出讓金(租金),辦理協議出讓或租賃手續。

在符合規劃相關標准規范的前提下,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增加停車設施建築面積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

⑨ 請教:道路停車的法規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於道路停車的法規條款。

處罰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施劃的停車泊位除外。

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商業街區、居住區、大(中)型建築等,應當配建、增建停車場;停車泊位不足的,應當及時改建或者擴建;投入使用的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在城市道路范圍內,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施劃停車泊位。

(9)濟南市停車場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條規定:

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的,可以指出違法行為,並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並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地點。

因採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熱點內容
具有法律效力的出軌保證書範文 發布:2025-07-05 00:25:36 瀏覽:693
勞動法如何規定產假 發布:2025-07-05 00:19:42 瀏覽:326
外國法律史刑事責任年齡 發布:2025-07-05 00:13:15 瀏覽:909
中國合同法錯誤 發布:2025-07-05 00:12:05 瀏覽:466
北京法官集體辭職 發布:2025-07-05 00:05:55 瀏覽:864
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5 00:05:54 瀏覽:110
合同法總包配合費收取規定 發布:2025-07-05 00:01:33 瀏覽:234
新婚姻法彩禮規定 發布:2025-07-05 00:00:39 瀏覽:201
湯溝司法 發布:2025-07-04 23:42:01 瀏覽:990
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7-04 23:41:55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