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違反工會法規定以什麼手段

違反工會法規定以什麼手段

發布時間: 2022-01-13 08:17:03

Ⅰ 工會組織對用人單位違反哪些行為,有權要求糾正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
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

第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辦理。
勞動法第八十八條 【工會監督和組織、個人檢舉控告】各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Ⅱ 企業違反什麼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什麼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企業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二十條 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工會簽訂集體合同,上級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企業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Ⅲ 違反工會法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請看《工會法》的規定

第四十九條工會對違反本法規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提請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違反本法第三條、第十一條規定,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
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並補發被解除勞動合同期間應得的報酬,或者責令給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賠償:
(一)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工會工作人員因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
(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
(二)非法撤銷、合並工會組織的;
(三)妨礙工會參加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平等協商的。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侵佔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
第五十五條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Ⅳ 工會主要通過哪些形式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1、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工會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與義務,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第四條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工會會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或者修改《中國工會章程》,章程不得與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國家保護工會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五條
工會組織和教育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發揮國家主人翁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維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第六條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第七條
工會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努力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技術業務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第八條
中華全國總工會根據獨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幹涉內部事務的原則,加強同各國工會組織的友好合作關系。

Ⅳ 違反《工會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違法行為有哪幾種

《工會法》第抄五十三條規定襲:「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
(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
(二)非法撤銷、合並工會組織的;
(三)妨礙工會參加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平等協商的。「

Ⅵ 、違反《工會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侵佔( )拒不返還

工會經費和財產,選B。

Ⅶ 企業違反什麼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是

企業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條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工會簽訂集體合同,上級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企業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請仲裁,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或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違反工會法規定以什麼手段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五條工會有權對企業、事業單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六條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並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復。

Ⅷ 工會工作者違反《工會法》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工會幹部不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給職工和工會組織造成了損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對此,《工會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這一規定,對工會工作人員因不認真履行職責而損害了職工和工會組織權益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追究其責任:
1、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情節不嚴重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
2、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且情節嚴重的,應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
3、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造成職工和工會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4、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Ⅸ 違反《工會法》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在合來同法律制度中,源一方違反合法有效的合同約定,依法依約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的形式,即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Ⅹ 工會法規定哪些是合法收入

《工會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回由同級工會或者答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對工會工作人員因不認真履行職責而損害了職工和工會組織權益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追究其責任:一是對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情節不嚴重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二是對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且情節嚴重的,應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三是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造成職工和工會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四是對實施了違反《工會法》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規章救援如何講 發布:2025-07-04 14:18:25 瀏覽:331
法律顧問坐班制 發布:2025-07-04 14:15:56 瀏覽:43
規章制度民主協商 發布:2025-07-04 14:15:15 瀏覽:503
公示顧問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4 14:00:25 瀏覽:336
管理學道德 發布:2025-07-04 13:49:37 瀏覽:953
勞動法可以考核基本工資嗎 發布:2025-07-04 13:40:45 瀏覽:80
歺飲立法 發布:2025-07-04 13:32:16 瀏覽:973
台州市司法局領導班子 發布:2025-07-04 13:19:53 瀏覽:235
知識民法典 發布:2025-07-04 13:19:43 瀏覽:715
老婆給老公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3:18:44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