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規定了
A. 票據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票據法是規定有關票據的種類、形式、內容以及有關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票據法主要內容包括總則、匯票、本票、支票、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法律責任、附則共7章111條。
◇法律規定的票據有哪幾種?
法律規定的票據與一般所說的票據不同。法律規定的票據具有特定性,專指的金融流通領域中的票據。按照票據法規定,匯票、本票和支票是法律規定的票據。
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本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票據法所指本票是指銀行本票。
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票據法上的繼受取得
票據法上的繼受取得,是指依票據法規定的轉讓方式,從有票據處分權的前手權利人處取得票據,從而獲得票據權利。票據的背書轉讓,是最主要的票據權利繼受取得。
票據法上的非票據關系
票據法上的非票據關系也稱票據基礎關系,是指由票據法直接規定的、不是基於票據行為而發生的法律關系。
票據抗辯限制
票據抗辯與一般民事抗辯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法律對於票據抗辯規定了一定的限制,這就是所謂的抗辯切斷制度。對於對物抗辯來說,由於其是基於物即票據自身的原因而發生的抗辯,得對所有的票據權利人主張,因而,不存在抗辯的限制。而對於對人抗辯來說,則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即僅得對存在著抗辯事由的直接當事人方可主張,而對於非直接當事人則不得主張,即發生所謂抗辯切斷。但是,在作為非直接當事人的持票人取得票據時為惡意或有重大過失時,則不發生抗辯切斷,仍可主張抗辯,這就是抗辯切斷的例外,即所謂惡意抗辯。
B. 我國的《票據法》規定的票據行為包括哪幾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票據行為包括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
C. 我國票據法規定的票據權利的種類
一,票復據法規定的票據權利的種制類:
票據權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它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
付款請求權又稱第一次請求權,是指持票人對票據主債務人(如匯票的承兌人、本票的發票人、支票的保付人等)行使請求其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
追索權是指因持票人在第一次請求權沒有或者無法實現的情況下,對票據的其他付款義務人(如匯票、支票的發票人,匯票、本票的保證人,票據的背書人等)行使請求償還票款的權利。
二,按照票據法的規定,票據包括匯票、本票和支票。票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分類。
票據按照付款時間分類,可以分為即期票據和遠期票據。即期票據是指付款人見票後必須立即付款給持票人,如支票及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遠期票據是付款人見票後在一定期限或特定日期付款的票據。
票據按受款人記載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記名票據和不記名票據。記名票據是指在票據上註明受款人姓名可由受款人以背書方式轉讓,付款人只能向受款人或其指定的人付款的票據。不記名票據是指票面上不記載受款人姓名,可不經背書而直接以交付票據為轉讓,付款人可以對任何持票人付款的票據。
D. 匯票承兌根據《票據法》規定,
一般收款人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提前一個禮拜到自己的開戶銀行辦理托收業務。然後銀行再將承兌寄到付款行進行承兌。付款行在到期日將金額劃付收款人賬號。
如果超過提示付款日10天,那麼收款單位就要寫一份延期說明與承兌一起寄往付款行
樓主說的1996年的票…………這個估計就沒什麼用了。票據的法律效應好像只有2年。在票據超過到期日後2年,那張承兌就沒有用了啊。承兌一般都是1個月-6個月
E. 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規定的票據行為有哪些
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匯票第一節 出票第二節 背書第三節 承兌第四節 保證第五節 付款第六節 追索權第三章 本票第四章 支票第五章 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七章 附則第一章 總則
F. 倫票據法原則
我國票據法的基本原則:
1.票據行為無因性原則。為了充分理解和運用這一原則,首先有必要具體地分析和把握票據關系和票據基礎關系。票據關系是指當事人因發票人發出票據,收款人取得票據而形成的關系。至於當事人之所以授受票據,亦即授受票據的原因或實質,不屬於票據關系的范圍。這種授受票據的原因或前提在票據授受之前就已存在,而票據關系則只能發生在票據授受之後。票據基礎關系就是指這種作為票據授受前提而發生的關系。它包括票據原因關系,資金關系,票據預約等三種形式。
票據原因關系又稱票據原因,即當事人間授受票據的原因。發票人之所以發出票據,將之交付與受款人,受款人之所以接受票據,在經濟上和法律上必有一定原因。例如;A向B購入貨物,需支付價金給B,因而出具匯票一張,委託另一人向B付款,或者出具本票一張,約定自己付款,或者開出支票一張,使B向銀行取款,A、B之間發生票據關系。其原因也就是A與B之間存在買賣關系。票據原因關系可以是等價的,也可以是不等價的;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可以是合同給付,也可以是非合同給付;可以是無因管理付給,也可以是侵權給付。票據原因種類很多,即使是賭博金錢給付等不法原因,也可視為票據原因。
票據資金關系存在於匯票發票人與付款人之間,支票發票人與銀行之間,匯票與支票的發票人之所以委託付款人付款,付款人之所以願意付款(或承兌),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資金關系,或者是發票人在付款人處存有資金,或是發票人又與付款人之間訂有信用合同,付款人答應為發票人墊付資金,或者付款人對發票人已有債務,藉此為清償,或者付款人願為發票人付款,或是付款人付款後,再向發票人請求補償。在資金關系中,借給資金的人為資金義務人,通常是發票人,資金關系必然在於匯票和本票之中,本票因為是付票據,不存在資金關系問題。
票據預約是指票據當事人之間有了原因關系之後,在發出票據之前,就票據的種類、金額、付款地等事項達成的合意。它不僅存在於發票人與付款人之間,而且存在於背書人與被背書人之間。
基礎關系存在與否、有效與否,對票據關系並無影響,特別是票據關系與原因關系存在於不同的當事人之間時,尤其如是。就原因關系而言,票據債權人只須持有票據,即可行使票據權利。而不必說明取得票據的原因,更勿需證明其原因關系的有效。例如,甲乙間的買賣合同解除,甲方發出的本票即為有效,乙方仍有權向甲請求付款,乙仍是本票上的權利人(至於甲可以提出抗辯,則是另一回事)。若乙將本票轉讓於善良第三人,該第三人持票向甲請求付款,甲更不能以甲乙之間的原因關系來影響甲與丙之間的票據關系。同時,乙亦不能憑甲交給自己本票來證明自己已履行了交貨義務。
資金關系是否存在或有效對票據法律關系也不發生影響,持票人對付款人的票據權利(付款請求權)是來自其持有票據,與發票人(資金義務人)提供資金與否並無關系。資金之有無不影響持票人的權利,發票人在不存在資金關系時發出票據,其票據仍有效。匯票付款人雖受資金,卻無承兌和付款的義務。但如已承兌,即使未受到資金,也不能脫卸承兌人應負的責任。同時,發票人不得以已供給資金於付款人為由而對持票人的追索不負責任。從票據預約看,發票人即使違反預約發出票據,其票據仍為有效。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票據關系與票據基礎關系的分離並非絕對的分立,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首先,票據基礎關系構成票據關系的前提和基礎,先有基礎關系後有票據關系。其次,在原因關系中,如果原因關系與票據關系存在於同一當事人之間時,債務人可以用原因關系對抗票據關系。如甲因向乙購貨而交付本票於乙,以後甲乙間的買賣關系解除,乙持票向甲請求付款時,甲可以其原因不復存在而拒絕付款。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知,票據關系一經形成即與基礎關系相分離。它與原因關系雖有牽連,但是,票據債權人對票據債務人行使權利時,就其取得票據的原因,不另外負舉證責任,此即票據行為無因性原則的內涵。它也充分地體現了票據法的主要特徵。
確立票據行為無因性原則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確保正常而迅速的流通,但也可能誘發票據的濫用。因此,在票據立法上,我們面臨著如何處理這一原則的問題。首先,我國票據法原則應當肯定無因性原則。票據一經簽發,就產生獨立的票據法律關系,並與簽發該票據的原因關系相分離,票據原因關系遵循有關的法律規定,後者遵循票據法的規定。流通中的票據即使它原來的票據原因有瑕疵,付款人在承兌或付款時,不得以自己與發票人及執票人的前手之間的票據原因上的糾紛向執票人抗辯。其次,我們要考慮到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宗旨,簽發商業匯票和本票必須以合法商品交易為基礎,票據行為的合法性勢必受制於原因關系的合法性。凡是違反國家計劃、政策、法律而簽發的無商品交易為基礎的虛擬票據均為無效,不能產生票據法上的效力。因此,我國票據法有必要對票據行為的無因性加以適當限制。這樣,不僅可以堅持傳統票據法的無因性特點,同時,又可以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票據行為無因性原則的合理運用。
2.流通轉讓原則。作為流通證券,票據可以依背書而輾轉流通,美國甚至將票據法稱為流通證券法或流通票據法。流通性原則在票據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貨幣流通的作用,從而可以加速資金周轉,節約現金流量,靈活資金調度,從而促進票據市場的發展。我國現行《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辦法》中規定匯票可以貼現,但並未規定流通。《上海市票據暫行規定》盡管規定了票據可以流通,但實際上還是一種有限制的流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金融市場的縱深開拓,對票據流通的限制將被打破。兩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票據法規定,票據在到期日到來之前可以自由流通。我國票據立法借鑒這一原則無疑也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
有人擔心票據流通會出現信用貨幣干擾正常的貨幣流通的狀況。其實,票據作為信用貨幣雖可替代現金流通,但畢竟不是法定貨幣,它是在特定場合經法律許可和債權人同意的條件下使用。同時,我國在制訂信貨計劃和發行貨幣時,把票據流通因素考慮進去,完全可以保證貨幣的正常流通。
3.平等自願,公平等價原則。平等自願原則是對票據關系主體前提條件的規定,公平等價有償原則是關於票據關系內容的規定。
平等自願原則主要涉及票據關系主體的能力問題,它包括票據權利能力和票據行為能力。
http://www.doc88.com/p-274339485439.html
G. 銀行承兌匯票法律規定有哪些
銀行承兌匯票法律責任是指法律主體違反規定,不履行義務所引起的法律後果,只要是指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民事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責任,《票據法》規定了對偽造、變造票據等七種票據犯罪、欺詐等行為,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法律責任。
對行政法律責任,《票據法》規定了兩類行為不構成犯罪,如票據付款人故意壓票、拖延支付的,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在民事法律責任方面,《票據法》規定,因票據活動給他人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H. 根據票據法最新規定,票據有幾種
票據的種類包括匯票、本票和支票
一、 匯票:
(一) 指由出票人簽發,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指定的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的票據。
(二)特徵:
(1) 委託付款:有3個當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前二個為債務人,後一個為債權人。
(2) 出票人與付款人有一定的資金關系,如:開立賬戶。
(三)種類:
1.根據出票人不同:(1)商業匯票:出票人為商業機構; (2)銀行匯票:出票人為銀行。
2.根據承兌人不同:(1)商業承競匯票;(2)銀行承競匯票。
3. 根據付款期限不同:(1)即期匯票:見票即付的匯票,包括未記載付款日期的匯票、寫明"見票即付"的匯票以及出票日與到期日相同的匯票。(2)遠期匯票:指匯票上載明在未來的定期或特定日期付款的匯票。
4. 根據是否記載收款人:(1)記名匯票:是出票人在匯票上明確載明收款人名稱的匯票。(例1),此種匯票須交給收款人才能發生票據效力,收款人也僅能依背書方式轉讓;(2)指示匯票:指出票人不僅明確記載收款人名稱,且是附有"或其指定的人"字樣的匯票,不得背書轉讓。(3)無記名匯票:出票人在匯票上不記載收款人名稱或記載"來人"或"持票人"字樣的匯票,依交付就可轉讓。我國票據法不允許,否則為無效票據。
二、 本票:
(一) 指出票人簽發,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的票據。
(二) 特徵:
1、 承諾付款,當事人有二個,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2、 付款人是確定的,即為出票人。
三、 支票
(一) 指出票人簽發,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的票據。
(二) 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1、 付款人不同:支票是特定的即銀行,而匯票的付款人不一定是銀行。
2、 資金關系:支票一定要有存款關系,而匯票則不一定。
3、 承兌:支票不需而匯票一定要。
4、 付款期限:匯票分遠期、即期,屬信用工具;而支票只是即期,屬支付工具。
(三) 種類:
依據不同的標准
1、 支付方式:(1)普通支票:既可以支取現金,也可轉賬,但用於轉賬時應當在支票下面註明的支票。
(2)現金支票:只能用於支取現金。(3)轉賬支票:只能用於轉賬,不可支取現金。
2、 收款人記載:(1)記名支票(2)指示支票(3)無記名支票。這與匯票、本票相同,但是,我國票據法不允許發行無記名匯票和本票,但允許發行無記名支票。
3、 支票基本當事人的資格是否兼任:一般支票和變式支票
I. 《票據法》有哪些規定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我國《票據法》中的「票據」包括匯票、銀行本票、支票。
票據的功能:
1.支付功能
2.匯總功能
3.信用功能
4.結算功能
5.融資功能
票據的當事人是指在票據法律關系中,享有票據權利、承擔票據義務的主體,也就是票據行為的參與者。票據當事人分為基本當事人和非基本當事人。
1.票據基本當事人,是指在票據作成和交付時就已經存在的當事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三種。匯票和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與收款人;本票的基本當事仍出票人與收款人。
2.非基本當事人,是指在票據作成並交付後,通過一定的票據行為加入票據關系而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包括承兌人、背書人、被背書人、保證人等。 票據權利:是指票據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
票據責任:是指票據債務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責任。現實中,票據債務人承擔票據義務一般有1.匯票承兌人因承兌而應承擔付款義務;2.本票出票人因出票而承擔自己付款義務;3.支票付款人在與出票人有資金關系時承擔付款義務;4.匯票、本票、支票的背書人,匯票、支票的出票人、保證人,在票據不獲承兌或不獲付款時承擔付款清償義務。 銀行匯票是出票銀行簽發的,由其在見票時按照實際結算金額無條件支付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出票銀行為銀行匯票的付款人。銀行匯票可以用於轉帳,明「現金」字樣的銀行匯票也可以用於支取現金。單位和個人的各種款項結算,均可使用銀行匯票。
銀行本票是銀行機構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銀行本票可以用於轉帳,註明「現金」字樣的銀行本票可以用於支取現金。單位和個人在同一票據交換區域需要支付各種款項,均可以使用銀行本票。
支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的基本當事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是在批准辦理支票業務的銀行機構開立可以使用支票的存款帳戶的單位和個人;付款人是出票人的開戶銀行;持票人是票面上填明的收款人,也可以是經背書轉讓的被背書人。
支票分現金支票、轉帳支票和普通支票三種。票上未印有「現金」「轉帳」字樣的為普通支票,普通支票可以用於支取現金,也可以用於轉帳。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劃兩條平行錢的,為劃線支票,劃線支票只能用於轉帳,不得支取現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J. 法律上規定的票據法是什麼意思
票據法是指涉及票據關系調整的各種法律規范,既包括專門的票據法律、法規,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票據的規范。一般意義上所說的票據法是指狹義的票據法,即專門的票據法規范,它是規定票據的種類、形式和內容,明確票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調整因票據而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