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1.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擬修改,公共場所娛樂健身雜訊擾民或被罰,何時執行
這段時間,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擬修改,而這次,對於雜訊標准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公共場所娛樂健身雜訊擾民或被罰,這個就非常好了,因為之前有很多娛樂場所,比如公園、健身房等生活各處,如果產生噪音過大,是會被罰款的,這也同樣約束了一些沒皮沒臉的人群,讓他們少製造雜訊,減少對他人的干擾。
其實這個雜訊,每個人都會製造,但是如何才能製造最小的噪音,對他人形成最低的干擾,是需要我們注意日常的,只要人人都學著降低雜訊,才能使整座城市,變得更加和諧安寧。也希望各大城市能夠像南京學習,用雜訊小的電車,減少公共區域大喇叭的叫喊,共同建立和諧城市。
2. 江蘇省噪音標准
「江蘇富民優先,不能只考慮我們這一代人富起來,我們要有長遠眼光,要為我們的後代,為我們下一代人,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空間,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不能以環境為代價,來獲取眼前的成果。」在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的眼中,江蘇建設的小康社會,必須包含生態良好。治污當需「猛葯」,記者昨日從江蘇省環保廳獲悉了解到,江蘇未來將大力整治水污染、聲污染、光污染三大污染源,加強水環境、聲環境、視覺環境保護。
A聲污染:10萬元罰得你「閉嘴」
幾乎每個市民都有這樣的體驗:剛剛坐進課堂,附近土地上一陣打樁機的轟鳴不期而至,讓人不勝煩擾;星期天吧想睡個懶覺卻不料樓上裝潢的電鑽聲打破寂靜逼得人不得不早早起床……雜訊污染,已成為現代都市中最不文明的「罪惡」之一。為治理它,上至政府,下至百姓,無不絞盡了腦汁,但往往收效不大。
有人歸咎於,症結在無法可依。但這一現狀即將得到改觀。
由江蘇省環保廳起草並向省政府報送的《江蘇省城鎮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送審稿)》昨起開始公示,這是江蘇首次為防治城市環境雜訊污染立法,以往江蘇各市自行制訂的噪音防治規定將有「總指揮」。噪音污染以往「小罰罰」———最高僅3萬,難起震懾作用的狀況,將大有改觀。因為噪音污染今後最高可能會被罰10萬元。
遇到噪音,該向哪個部門投訴有明規
雜訊危害人類健康,是誘發現代病的一個原因。說雜訊是人類健康、城市文明的殺手,的確不是危言聳聽。
「老百姓遇到噪音,就打『12369』環保投訴電話,但是好多噪音其實我們並沒有管理許可權。」南京市環境監察支隊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訴苦說。據悉,以往城市噪音污染管理許可權不明確,成了江蘇噪音防治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條例》送審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細分管理部門職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對本轄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統一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以及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雜訊的污染防治工作;公安、交通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機動車、船舶雜訊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環境保護、公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建設、規劃、城市管理、工商、文化等部門協助做好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
《條例》同時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雜訊環境質量和重點雜訊污染源進行定期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向公眾公布;房地產開發商應當在銷售房產前向購房者公布住宅區的環境雜訊污染情況及採取的防治措施。
罰款最高達十萬,力度加大三倍多
「南京市環境監察支隊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京噪音污染罰款最高僅3萬,由於罰款數額低,根本難起震懾作用,還有些大型施工企業對這種「小罰罰」根本不「感冒」———為了趕工期,繼續夜間施工擾民。據悉,全省其它省轄市對噪音的罰款力度,有的還更低。
對此,《條例》送審稿對雜訊污染企業作了強制性防治規定。規定: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或者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糾紛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與周邊有利害關系的公眾進行協商,並徵得其三分之二以上人數同意。違反規定的,由環保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城市市區范圍內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工業企業、生產設施、設備排放雜訊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已治理或者經治理仍不能達到標准要求的,或者公眾有環境雜訊污染糾紛的,應當限期搬遷或者停業、關閉。
裝修房子首次有了時間規定
鄰居家「敲敲打打」搞裝潢,吵得睡不著覺,礙於面子卻難以啟齒,這種事情相信讓很多百姓都煩惱透頂。《條例》對多種生活噪音污染,作出了非常細致的防治規范。在送審《條例》中首次規定:在住宅樓內進行室內裝修、製作傢具及室外修繕等,白天12:00至14:00、夜間18:00至次日凌晨6:00期間,不得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
卡拉OK,跳DISCO等家庭娛樂活動產生的噪音以往只能打「120」請警方來協調處理,今後過分娛樂產生噪音將要「樂極生悲」了——《條例》中要求:居民在使用音響等家用電器、樂器,舉辦家庭娛樂活動,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措施,避免對相鄰方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禁止在白天12:00至14:00、夜間22:00至次日凌晨6:00期間使用家庭影院系統等大功率的音響設備。夜間22:00以後,應當降低電視等電器的音量。這些生活噪音由公安部門監督管理,違反了以上規定的,公安機關必須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摩托車夜進小區要推行
「條例」還要求,機動車輛進入住宅區范圍內或者經過位於住宅區及其附近區域的道路的,應當限速行駛,防止雜訊、振動等環境污染影響居民生活;摩托車夜間22:00至次日凌晨6:00期間出入小區的,應當熄火推行。住宅樓內地下車庫相鄰上層為居民住宅的,建設單位應當在建造地下車庫時採取隔聲、防震措施。違反規定的,由環保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10萬元以下罰款。
在住宅區內及其附近街道、廣場、公園等區域進行體育鍛煉、娛樂活動,使用音響器材所產生的環境雜訊不得超過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夜間22:00至次日凌晨6:00期間,禁止在住宅區及其附近區域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影響周邊居民正常休息的體育鍛煉、娛樂等活動。違反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可以沒收產生雜訊污染的設備。
高音喇叭促銷將被叫停
夜間施工雜訊污染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條例》規定:城鎮建成區范圍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施工作業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日期十五日前採取聽證會、座談會等形式徵求周圍公眾和單位的意見,並在施工日期七日前報工程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日期二日前將有關情況向附近居民公告。經環保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的,連續施工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不得為了工程進度而夜間施工。違反以上規定的,由環保部門責令改正,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條例》送審稿中還提出,商業活動不得使用高音喇叭招攬業務,促銷演出活動不得使用高音喇叭。而新建公路、城市高架橋、高速公路、輕軌道路、地鐵等交通工程項目應當避免通過居民集中區,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設置隔音屏、立體綠化等控制環境雜訊污染的措施。記者發現南京地鐵已經採取艦艇隔音屏來減輕沿線噪音。
據悉,《江蘇省城鎮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這一江蘇省首次為防治城市環境雜訊污染所立之法,將盡快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B光污染:像查「蘇丹紅」一樣查它
「今後在南京市長大的小學生,也許根本都無法想像天空原來有那麼多的星星。」本報去年10月份關於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因受光污染,而將部分設施搬遷的報道曾引起不少讀者共鳴。如今,紫金山天文台受光污染「侵襲」,觀測站的夜間觀測已幾乎全部荒廢。事實上,不僅僅是天文觀察台由於南京城內夜晚的強光,而患上了「白內障」,光污染就已經在無孔不入地入侵了老百姓的生活。調查顯示,江蘇不少建築群存在用光過度、不節能、光污染超標,部分樓宇互相比拼亮度,耗能巨大,去年盛夏高溫季節,南京等地景觀燈還曾被迫關閉。城市如何防止過度亮化帶來的「光污染」?
近日,在江蘇省中醫院召開的「城市亮化與光污染」座談會上,江蘇省一些知名光電學、眼科學、城市環保等多方專家們首次聚首就「光污染」問題,提出了各自的觀點。有專家指出,光污染雖不像水、空氣、食品污染那樣對人體構成現實威脅,但潛在危害不容小覷。要像查「蘇丹紅」一樣查處「光污染」。
全城都亮不如幾個「點亮」
「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在夜間光芒四射,而離它不遠的塞納河卻是幽暗的。」在這次座談會上,江蘇省光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南京東南大學光電子學教授胡正榮說,現在國外的許多大城市早已不搞「亮化工程」了,他們只有一些夜景照明,但也是有選擇的。
胡教授說,即使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等著名的夜生活城市,也正在逐步控制夜間的照明,因為光污染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他建議,一個城市全亮不如幾個點亮,但「點亮」,也要亮得有依據,以人居是否適宜和與城市文化是否合拍為前提。如義大利人對羅馬夜晚「暗」的解釋是:「這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城市,不需要再用人工來增光。」日本銀座是世界有名的商業街,但也不是五彩繽紛和光彩奪目的,而是較為暗淡,這是他們有意消除一種浮華和煩躁的燈紅酒綠,給購物者一種朴實無華的「回家」感受。所以,我們的一些城市繁華商業街不一定非要搞成「燈光隧道」,這樣會使購物者有一種站在舞台上的不自在。商業街的夜間照明千萬不能太誇張,要適度與和諧才好。
對不當「亮化工程」說「不」
江蘇省光子生物醫學及工程學會副主任、省中醫院眼科教授王育良說,光污染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在短期內不易被覺察,但長期隱伏的危害很大。國際上一般將光污染分成3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彩光污染是指舞廳等安裝的黑光燈、旋轉燈、熒光燈以及閃爍的彩色光源所構成的光污染。彩色光源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對眼睛不利,而且干擾大腦中樞神經,使人感到頭暈目眩,出現惡心、嘔吐和失眠等症狀。
記者昨日了解到,江蘇省建設廳為了規劃城市的適度照明工程建設、有效治理城市的光污染,已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城市照明建設規劃。該規劃對城市亮化,如住宅小區亮點是多少,旅遊景點如何亮化,城市商業中心又應該如何亮化等等,都制定了明確的說法。對過度採用五光十色的閃爍燈、過多過濫設置燈箱廣告的做法等等,則堅決說「不」。江蘇省建設廳有關人士舉例說,如果有一個主題比較嚴肅的景點,在實施「亮化工程」時,採用的燈光是五顏六色的,反而不符合景點的「身份」。另外,現在城市燈箱廣告出現一種過多、過濫、品位不高的現象,一些機關、高校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燈箱廣告的「重災區」,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形象,會產生嚴重的視覺污染。
記者了解到,省環保廳制定的《江蘇省服務業環境管理辦法》之中,目前正由省政府審定,即將出台實施。該「辦法」,對商業和公共場所的光污染等將加以約束規范。此前,江蘇省建設廳出台並已實施的《江蘇省城市容貌標准》,已對城市商業場所的經營活動控制光污染提出了一定的推薦性質的要求。而該廳正在制定的「綠色建築」中的相關節能要求,也有可能會對玻璃幕牆等光污染源的建設提出一定的要求。
C水污染:你若「排毒」先給你「斷奶」
85歲的中科院院士施雅風認為:「要是太湖流域的百姓真的能在10年內喝上干凈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因為水污染嚴重,居住在洪澤湖船上的江蘇省泗洪縣漁民嚴鳳霞一家常年買礦泉水飲用,「守著淮河買水喝」在淮河沿線竟已司空見慣。
昨日,江蘇省環保廳召開全省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江蘇省太湖、淮河流域「十五」期間水污染防治情況,在進出太湖的20個控制斷面的水質達標率僅為55%,而作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的淮河流域雖較好,但45個河流斷面中也仍有31%的斷面水質尚未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會議透露,下一步治水要下猛葯了。
進出太湖河流一半水質不達標
3月19日中午,世界水日前夕,本報一位記者曾跟隨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胡耀輝副研究員乘船來到太湖梅梁湖小灣里。這里是無錫的兩個主要飲用水源地之一,目前全市有一半的飲用水是從這里上岸的。
「Ⅴ類水。」記者對小灣水質的提問話音未落,胡耀輝不假思索地回答,按照國家標准,飲用水源至少要達到Ⅲ類水才勉強合格,Ⅳ類、Ⅴ類都屬於不合格飲用水源,劣Ⅴ類則形同廢水。
以往曾被靠湖吃湖的無錫百姓美譽為「明珠」的太湖,如今卻有些讓人驚心。昨日省環保廳的通報指出,2004年國家考核江蘇省太湖流域水質的斷面中,主要出入湖河流的20個控制斷面的水質達標率僅為55%,主要是受氨氮污染物的影響。而在主要交界河流45個行政交界斷面中,有28個斷面不達標,主要是總磷、氨氮指標超標。太湖流域四市考核斷面水質達標情況由高到低排序為:鎮江、常州、無錫、蘇州。
省環保廳相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太湖治理工程「路漫漫」,眼下急需要開工建設7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分別為無錫4座、常州3座,另外還有1項是蘇州有毒有害廢棄物處置中心。那麼靠這些工程就能讓「太湖美」再度唱響嗎?省環保廳有關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由於部分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管網配套率較低,目前淮河流域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不足40%,太湖流域不足50%。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不能充分發揮設施的環境效益,還有就是生態工程進展緩慢,有2項生態工程未開工,小溪港、直湖港、烏溪港、武進港等主要入湖河流入湖口濕地建設還沒有方案,梅梁湖清淤僅在1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清淤量離「十五」計劃要求差距很大。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省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未全面落實,多數縣級市未調整到1.10元/噸至1.15元/噸標准。
省環保廳的專家介紹說,淮河與太湖的「病情」非常相似。
地方治污不積極,省有關支持資金一律暫停
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還聽到這樣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今年底江蘇對那些規模小、污染大的「制毒廠」一律叫停。今後對那些依舊違規「排毒」的地區將實行多項「制裁」,包括採取暫停審批水污染物增排項目、暫停幫助安排國家支持項目、暫停安排省有關支持資金等措施。
今年是完成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實現今後一個階段太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標的承啟之年。為此,江蘇省環保廳專家還提出,在2005年年底前,關閉石灰法制漿生產線、年制漿能力3.4萬噸以下化學制漿生產線、年生產能力2萬噸以下黃板紙企業、年生產能力1萬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年生產能力1萬噸以下酒精和澱粉生產線;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和水污染嚴重地區,禁止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其次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區域流域區域污染防治機制。認真落實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同時加強對自備水源用戶污水處理費的徵收工作;研究制定垃圾收費管理辦法,今年年底前,尚未開征城市垃圾處理費的市、縣要盡快予以開征;積極推進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的市場化,切實加強污水和垃圾處理費的徵收和使用管理,確保足額徵收、專款專用;實行排污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控制排污總量,力爭到今年年底交出一份滿意的太湖、淮河流域治污攻堅「答卷」。
3. 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一類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只要超過晚上22點或至次日早6點的就是擾民了,屬於噪音污染。
如果所處的地方出現了在這些范疇之內的行為就是擾民。
根據國家規定,在居民區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0分貝,夜間為40分貝。
噪音擾民限值:
1、國家《城市區域雜訊標准》中,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2、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dB(分貝)、夜間(指22時至次日6時,下同)40dB;
3、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dB、夜間45dB;
4、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dB、夜間50dB;
5、工業區,晝間65dB、夜間55dB;
(3)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噪音擾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雜訊擾民是一個行為後果為定義的違法行為。
只要產生的雜訊煩擾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產生噪音擾民的違法事實。
《雜訊法》對噪音擾民行為並沒有提出聲響一定要達到多少分貝才構成噪音擾民的必要條件。
國家《城市區域雜訊標准》中,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dB(分貝)、夜間(指22時至次日6時,下同)40dB;
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dB、夜間45dB;
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dB、夜間50dB;
工業區,晝間65dB、夜間55dB;
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dB、夜間55dB。
4. 國家規定,企業工作雜訊不應超過多少
根據《工業企業雜訊衛生標准》國家第五條規定,企業工作雜訊不應超過85分貝,工業企業的生產版車間權和作業場所的工作地點的雜訊標准為85分貝(A)。現有工業企業經過努力暫時達不到標准時,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90分貝。
每個工作日接觸雜訊時間(小時) 允許雜訊〔分貝(A)〕:
1.8小時85分貝
2.4小時88分貝
3.2小時91分貝
4.1小時94分貝,最高不得超過115分貝。
(4)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工業企業雜訊衛生標准》第五條:
工業企業的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的工作地點的雜訊標准為85分貝(A)。現有工業企業經過努力暫時達不到標准時,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90分貝(A)。
第六條 對每天接觸雜訊不到八小時的工種,根據企業種類和條件,雜訊標准可按表1、2相應放寬。
5. 江蘇省工地施工的時間規定
施工時間為早上6點以後至晚間10點之前。依據《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在二十二時至次日六時期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另依據《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二條規定,在居住區及其附近街道、廣場、公園等區域,二十二時至次日六時期間不得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影響周邊居民正常休息的體育鍛煉、娛樂等活動。
同時該條例還規定,在中考、高考等特殊期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對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時間和區域作出限制性規定,並提前七日向社會公告。
(5)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江蘇省市區禁止從事的活動:
1、機械切割鋼材、鋁合金等金屬材料;
2、機械加工石材、木材等非金屬材料;
3、其他嚴重干擾居民正常休息的工業生產活動。
江蘇省禁止建設排放環境雜訊的工業設施區域:
1、居住區和其他人口密集區;
2、醫院、療養院、學校、圖書館、幼兒園、老年公寓、機關、科研單位所在的區域;
3、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4、城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重點保護區域。
6. 南京市房屋裝修施工時間有沒有規定
南京市房屋裝修施工時間是有規定的: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室內裝修、製作傢具及室外修繕等,十二時至十四時、十九時至次日七時期間不得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
參照《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十八條,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室內裝修、製作傢具及室外修繕等,十二時至十四時、十九時至次日七時期間不得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在其他時間進行作業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參照《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一點,有下列情形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並給予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施工方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在禁止作業的期間內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的。
(6)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參照《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六條,業主可以在業主公約中約定本物業管理區域內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權利和義務,由全體業主共同遵守。
物業管理組織對本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律、法規規定和業主公約約定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並及時向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機構報告。
參照《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七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機構,應當設置環境雜訊污染舉報電話、電子郵箱,並向社會公布。
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環境雜訊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機構舉報和投訴。接到舉報、投訴的部門、機構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或者移交有權部門、機構處理;需要及時處理的,應當立即處理或者立即移交有權部門、機構處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條,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條第三點,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7. 居民區噪音標准
居民區、學校、醫院噪音標准:白天55分貝,晚上45分貝。
在雜訊級70分貝的環境中,談話就感到困難。對工廠周圍居民的調查結果認為,干擾睡眠、休息的雜訊級閾值,白天為50分貝,夜間為45分貝。
較強的雜訊對人的生理與心理會產生不良影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環境中,雜訊主要造成聽力損失,干擾談話、思考、休息和睡眠。根據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調查,在雜訊級85分貝和90分貝的環境中工作30年,耳聾的可能性分別為8%和18%。
(7)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dB(分貝)、夜間(指22時至次日6時,下同)40dB;
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dB、夜間45dB;
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dB、夜間50dB;
4、工業區,晝間65dB、夜間55dB;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dB、夜間55dB。
8. 關於裝修施工擾民時間上的規定是早上幾點
關於裝修施工擾民時間上的規定一般是早上8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版治法》規定:
法定休息日權、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在其他時段內作業的,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
(8)南京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擾民具有某種影響力的人或組織粗暴對待相關民眾利益的作法,一般指雜訊擾民。首先要看是否達到擾民標准,如果沒有達到投訴也是沒有用的。
裝修又稱裝潢或裝飾。是指在一定區域和范圍內進行的,包括水電施工、牆體、地板、天花板、景觀等所實現的,依據一定設計理念和美觀規則形成的 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設計方案。
9. 南京市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的第六章 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
第二十八條 在城市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因經營活動使用固定設備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擁有的造成環境雜訊污染設備的狀況和防治環境雜訊污染設施的情況。
第二十九條 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辦理環保審批手續。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發文化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經營中的文化娛樂場所,或在商業經營中使用空調器、冷卻塔等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設備、設施的,其經營管理者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使其邊界雜訊不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第三十條 營業性飲食、服務單位申領營業執照時,應當對環境雜訊污染及其防治情況作出說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有可能產生污染的,應當要求其提供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有關文件。
第三十一條 使用音響等家用電器和樂器,舉辦家庭娛樂活動,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在街道、廣場、公園、住宅區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所產生的環境雜訊不得超過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除政府批準的大型集會、遊行、慶祝等活動外,其他社會活動禁止使用高音喇叭。
第三十二條 居民安裝使用空調器室外機組,應當採取措施,避免對相鄰方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第三十三條 在已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的,嚴禁在夜間和午間使用電鑽、電鋸、電刨等產生雜訊污染的工具;在其他時間進行施工作業,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減輕或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10. 想咨詢一下,是不是擾民
縱然是白天進行裝修但仍要遵守我國環境保護法關於環境雜訊的規定。
環境雜訊是為保護人群健康和生存環境,對雜訊容許范圍所作的規定。制定原則,應以保護人的聽力、睡眠休息、交談思考為依據,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現實性。環境雜訊基本標準是環境雜訊標準的基本依據。各國大都參照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推薦的基數(例如睡眠30分貝),並根據本國和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制定。
類環境雜訊標准值
類別 晝間 夜間
0類 50分貝 40分貝
1類 55分貝 45分貝
2類 60分貝 50分貝
3類 65分貝 55分貝
4類 70分貝 55分貝
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
(1)0類標准適用於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位於城郊和鄉村的這一類區域分別按嚴於0類標准50分貝執行。
(2)1類標准適用於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鄉村居住環境可參照執行該類標准。
(3)2類標准適用於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
(4)3類標准適用於工業區。
(5)4類標准適用於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內河航道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的背景雜訊(指不通過列車時的雜訊水平)限值也執行該類標准。居住小區適用1類標准,如白天超過55分貝即可向樓上住戶主張侵權責任。可向環保部門投訴,亦可選擇報警還可選擇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