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
⑴ 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廢止後,各金融機構按照什麼規章制度執行
撥96138選粵語後按1。
⑵ 郵政儲蓄卡活期轉定期方法
帶上本人有效身份證和銀行卡,到郵政儲蓄銀行網點櫃台咨詢辦理。
根據《儲蓄管理條例》相關規定:
第十八條儲蓄機構辦理定期儲蓄存款時,根據儲戶的意願,可以同時為儲戶辦理定期儲蓄存款到期自動轉存業務。
第二十二條儲蓄存款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擬訂,經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公布。
第二十九條未到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儲戶提前支取的,必須持存單和存款人的身份證明辦理;代儲戶支取的,代支取人還必須持其身份證明。
(2)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七條
儲戶的存單、存摺如有遺失,必須立即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明,並提供姓名、存款時間、種類、金額、帳號及住址等有關情況,書面向原儲蓄機構正式聲明掛失止付。
儲蓄機構在確認該筆存款未被支取的前提下,方可受理掛失手續,掛失七天後,儲戶需與儲蓄機構約定時間,辦理補領新存單(折)或支取存款手續。
如儲戶本人不能前往辦理,可委託他人代為辦理掛失手續,但被委託人要出示其身份證明。如儲戶不能辦理書面掛失手續,而用電話、電報、信函掛失,則必須在掛失五天之內補辦書面掛失手續,否則掛失不再有效。若存款在掛失前或掛失失效後已被他人支取,儲蓄機構不負責任。
⑶ 老人去世後銀行存款怎麼才能取出來
人死亡後,銀行的存款可以按照合法繼承人或者向儲蓄機構申明遺產繼承可以辦理。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第四十條規定,儲蓄存款的所有權發生爭議,涉及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應慎重處理。
(一)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繼承人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權提取該項存款,應向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儲蓄機構憑以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該項存款的繼承權發生爭執時,由人民法院判處。儲蓄機構憑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
(二)存款人已死亡,但存單持有人沒有向儲蓄機構申明遺產繼承過程,也沒有持存款所在地法院判決書,直接去儲蓄機構支取或轉存存款人生前的存款,儲蓄機構都視為正常支取或轉存,事後而引起的存款繼承爭執,儲蓄機構不負責任。
(三)在國外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等在國內儲蓄機構的存款或委託銀行代為保管的存款,原存款人死亡,其合法繼承人在國內者,憑原存款人的死亡證明向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儲蓄機構憑以辦理存款的過戶或支付手續。
(四)在我國定居的外國公民(包括無國籍者),存入我國儲蓄機構的存款,其存款過戶或提取手續,與我國公民存款處理手續相同,按照上述規定辦理。與我國訂有雙邊領事協定的外國僑民應按協定的具體規定辦理。
存款人死亡後,無法定繼承人又無遺囑的,經當地公證機關證明,按財政部門規定,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群眾團體的職工存款,上繳國庫收歸國有。集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可轉歸集體所有。此項上繳國庫或轉歸集體所有的存款都不計利息。
(3)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擴展閱讀:
存款人死亡後,其存款將會變成遺產由繼承人繼承。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繼承人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權提取該項存款,應向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儲蓄機構憑繼承權證明書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
還有就是按照遺囑繼承,只要死者生前立下有效遺囑,按照《繼承法》規定指定了存款合法繼承人,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當然這種遺囑必須事先得以公證部門的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代理人持有效遺囑支取存款,銀行不得拒絕受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
⑷ 1993年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現在是否有效,如無效有新規定嗎
十幾年了肯定補充了很多新規定了吧,你上網搜搜吧。
⑸ 建設銀行定期存摺不是本人可以取嗎
可以。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
儲戶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必須持存單和本人居民身份證明(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軍人證,外籍儲戶憑護照、居住證——下同)辦理。
代他人支取未到期定期存款的,代支取人還必須出具其居民身份證明。辦理提前支取手續,出具其它身份證明無效,特殊情況的處理,可由儲蓄機構業務主管部門自定。
(5)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相關規定:
第三條國家憲法保護個人合法儲蓄存款的所有權不受侵犯。儲蓄機構辦理儲蓄業務必須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第三十七條儲戶的存單、存摺如有遺失,必須立即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明,並提供姓名、存款時間、種類、金額、帳號及住址等有關情況,書面向原儲蓄機構正式聲明掛失止付。
儲蓄機構在確認該筆存款未被支取的前提下,方可受理掛失手續,掛失七天後,儲戶需與儲蓄機構約定時間,辦理補領新存單(折)或支取存款手續。如儲戶本人不能前往辦理,可委託他人代為辦理掛失手續,但被委託人要出示其身份證明。
如儲戶不能辦理書面掛失手續,而用電話、電報、信函掛失,則必須在掛失五天之內補辦書面掛失手續,否則掛失不再有效。若存款在掛失前或掛失失效後已被他人支取,儲蓄機構不負責任。
⑹ 父親去世了,銀行的錢取不出,須公證,公證需要帶什麼東西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的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的繼承人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權提取該項存款,應向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未設公證處的地方向縣、市人民法院)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儲蓄機關憑此辦理過戶或者支付手續。該項存款的繼承權發生爭議時,由人民法院判處。」
依據上述規定,您應和其他合法繼承人攜帶戶口簿及相關證明材料到當地公證處或者人民法院辦理繼承權證明書,然後憑此證明書到儲蓄機關辦理過戶或者支付手續。如果對存款的繼承權有爭議,可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裁決,然後憑法院的法律文書到儲蓄機關辦理過戶或者支付手續。
(6)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擴展閱讀
為了貫徹執行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做好各項准備工作和宣傳工作。
第一條儲蓄存款是指個人所有的存入在中國境內儲蓄機構的人民幣或外幣存款。任何單位不許將公款轉為個人儲蓄存款。公款的范圍包括:凡列在國家機關、企業及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任何款項;各保險機構、企事業單位吸收的保險金存款;屬於財政性存款范圍的款項;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庫存現金等。
第二條儲蓄機構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批準的各銀行以及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和郵政企業依法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的機構。
第三條國家憲法保護個人合法儲蓄存款的所有權不受侵犯。儲蓄機構辦理儲蓄業務必須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第四條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儲蓄事業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國儲蓄管理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及保護儲戶利益的需要,在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穩定儲蓄,穩定金融。
⑺ 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廢止後,現行按照什麼規定執行
請仔細拜讀文件內容,文件並沒有說 將什麼什麼文件廢止,而是說哪些文件由哪個部門來解釋,修改,廢止,是一個權力劃分文件。
⑻ 儲蓄管理條例規定中是否有不得把存款分解給個人,不得將存款考核與員工個人薪酬掛鉤的規定
沒有這樣的規定。你所理解的「不得對非營銷部門下達存款考核指標,不得把存款指標分解下達版給個人權,不得將存款考核指標與員工個人薪酬及行政職務安排掛鉤」是銀監部門對各金融機構提出的要求,不屬於條例的規定范圍。
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中國人民銀行)銀發[1993]7號第十四條 儲蓄機構以發展我國的儲蓄事業,為儲戶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下列做法屬於「使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
(一)以散發有價饋贈品為條件吸收儲蓄存款;
(二)發放各種名目的攬儲費;
(三)利用不確切的廣告宣傳;
(四)利用匯款、貸款或其它業務手段強迫儲戶存款;
(五)利用各種名目多付利息、獎品或其它費用。
⑼ 我國現行的《儲蓄管理條例》是哪一年頒布的,至今是否修訂過,最新修訂時間是什麼時候
儲蓄管理條例1992年12月11日由國務院頒布,至今沒有修訂過。
人民銀行在1993年1月12日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對一些條款進行了細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