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海關規章制定

海關規章制定

發布時間: 2022-01-14 20:16:51

Ⅰ 如何制定海關監管場所管理制度

其管理制度為:
第一條 為了規范海關對監管場所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監管場所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工具進出、停靠,以及從事進出境貨物裝卸、儲存、交付、發運等活動,辦理海關監管業務,符合海關設置標準的特定區域。
第三條 監管場所的設立以及海關對監管場所的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海關對免稅商店的管理另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 海關對監管場所實行統一編碼、計算機聯網和分類管理。
第五條 監管場所經營企業(以下簡稱經營企業)或者管理者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場所設置標准》(以下簡稱《設置標准》,見附件1)建設監管場所,配備相應設備,並為海關提供查驗場地和辦公設施。

Ⅱ 海關報關員的法規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海 關 總 署 令
第 18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已於2010年2月23日經海關總署署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2005年11月30日海關總署令第135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署長盛光祖
二○一○年三月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報關員資格考試、報關員資格申請及管理等事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報關員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
考試合格者可以向海關申請取得報關員資格。
第三條報關員資格考試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誠信的原則。
參加報關員資格考試的考生應當遵守考試應試規則。
第四條海關總署組織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考試),制定考試大綱、應試規則,統一命題;指導、監督各地海關具體實施考試,處理考試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閱卷,公布考試成績;管理各海關審核報關員資格申請、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事宜。
第五條直屬海關在海關總署指導下具體實施考試;認定、處理考試違規行為;受理、審查報關員資格申請,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
直屬海關可以委託隸屬海關受理、審核報關員資格申請,及辦理頒發證書等事宜。直屬海關應當將受委託的隸屬海關和委託的內容予以公告。 第六條考試每年舉行一次,海關總署在考試3個月前對外公告考試事宜。特殊情況下,經海關總署決定,可以進行調整。
第七條考試主要測試考生從事報關業務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考試內容包括報關專業知識、報關專業技能、報關相關知識和與報關業務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及海關規章,具體范圍按照海關總署當年制定並公布的《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確定。
第八條考試採取全國統一報名、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准、統一閱卷核分的方式進行。
第九條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考試: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名參加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一)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以及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
(二)在報關活動中發生走私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被海關依法取消報關從業資格的;
(三)在考試中發生作弊行為,被海關取消考試成績,或者有其他違規行為,被海關以作弊論處,不滿3年的。
第十一條考試實行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相結合。
考生本人應當在網上預報名後,自行列印准考證主證,並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到報名海關進行現場確認。
第十二條考生進行現場確認時,應當向海關提交下列材料,並交驗原件:
(一)准考證主證;
(二)學歷證書復印件;
(三)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可以憑有效香港、澳門身份證件報名參加考試。
台灣居民報名參加考試的,比照前款規定辦理。
考生應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
第十三條對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海關應當在現場確認時對准考證主證予以簽注。
第十四條通過現場確認的考生,應當於考試前1個月內自行從網上列印准考證副證。
考生憑身份證件和准考證主證、副證參加考試。
第十五條考試成績由海關總署公布。
考生對本人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對本人試卷卷面各大題已得分數的計算、合計、登錄是否有誤進行核查。核查結果通知本人後,不進行再次核查。 第十六條考生違反考試應試規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違紀:
(一)攜帶禁止帶入考場的物品進入考場的;
(二)在考試開始信號發出前開始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後繼續答題的;
(三)考試開始30分鍾後仍然未按照規定填寫、填塗試卷、答題卡姓名和准考證號的;
(四)考試期間旁窺、交頭接耳、互打暗號或者手勢的;
(五)在考場內吸煙、喧嘩或者有其他影響考試秩序行為的;
(六)未在規定座位上答題的;
(七)用規定以外的筆答題的;
(八)抄寫試題或者本人答案的;
(九)其他違反考場規則但尚未構成作弊的行為。
第十七條考生違反考試應試規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
(一)由他人冒名頂替參加考試的;
(二)通過考場內外串通獲取或者試圖獲取試題答案的;
(三)使用電信工具或者具有無線信號接收功能的其他裝置,以及具有信息存儲、讀取功能的電子產品的;
(四)夾帶、查看與考試有關資料(准許帶入考場的考試工具書除外),或者在考試工具書中書寫文字的;
(五)交換試卷、答題卡的;
(六)抄襲他人答案或者同意、默許、幫助他人抄襲的;
(七)故意損毀試卷、答題卡或者將試卷、答題卡帶出考場的;
(八)在答題卡上填寫、填塗與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和准考證號,或者做特殊標記的;
(九)在規定的不得離開考場的時限內,未經允許離開考場的;
(十)有其他作弊行為的。
第十八條考生違反考試應試規則,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作弊論處:
(一)以偽造證件、證明及其他相關材料獲得考試資格和考試成績的;
(二)威脅、侮辱、毆打考試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妨礙考試工作人員履行職責,嚴重擾亂考場秩序的;
(三)考生答案雷同的。
本條第(三)項規定情形由評卷專家組確定。
第十九條處理考生違規行為,應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程序合法。
第二十條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六條所列違紀行為的,監考人員應當對其提出口頭警告並責令改正;經警告仍不改正的,海關督考人員應當宣布取消其本次考試資格,責令離開考場。
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項行為的,監考人員應當責令考生將有關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
第二十一條考生有本辦法第十七條所列作弊行為的,海關督考人員應當宣布取消其本次考試資格,責令離開考場,並由直屬海關作出3年內不得報名參加考試的決定。不得報名的期限,自海關作出決定之日起算。
第二十二條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八條所列按作弊論處的行為的,比照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處理。
考生有本辦法第十八條第(二)項所列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第二十三條考生有下列行為之一,導致機讀答題卡數據與考生實際個人信息或者答題情況不符的,不予調整:
(一)未在規定考場內或者座位上答題的;
(二)填寫、填塗答題卡個人信息有誤或者格式不規范的;
(三)填塗答題卡試題答案格式不規范的;
(四)使用讀卡器無法識別的筆填塗答題卡的。
第二十四條考生對違規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直屬海關申請復核。
第二十五條考試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其參與考試工作,並視情節輕重給予或者建議其所在單位給予相應的處分,直至開除或者解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報名條件對考生進行審核,或者以不正當手段協助他人取得考試資格的;
(二)擅自改變考試開始時間或者結束時間的;
(三)擅自交換所負責考場或者擅自為考生調換考場、座位的;
(四)提示或者暗示考生答卷、指使或者縱容他人作弊、參與考場內外串通作弊的;
(五)擅自將試卷、答題卡、草稿紙等帶出考場或者傳給他人的;
(六)未認真履行職責,所負責考場秩序混亂或者出現大面積集體作弊的;
(七)截留、竊取、遺失考試試卷,泄露考題、答案及其他考務工作秘密的;
(八)篡改考生答題卡信息點、評分標准、機讀數據或者考生成績的;
(九)利用考試工作之便索賄、受賄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十)有其他違反考試工作紀律的行為的。 第二十六條海關總署核定並公布考試合格分數線。
第二十七條考試合格的考生,應當自公布考試合格分數線之日起6個月內向原報名海關申請報關員資格。
第二十八條向海關申請報關員資格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並交驗原件:
(一)報關員資格申請表(格式見附件1);
(二)學歷證書復印件;
(三)身份證件復印件。
申請人委託代理人代為提出報關員資格申請的,代理人應當向海關出具被委託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授權委託書(格式見附件2),其中被委託人的身份證件復印件應當由本人加以簽注。
考生應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
第二十九條海關對申請人授予報關員資格的申請進行受理、審查、作出決定,以及對報關員資格予以撤銷、注銷等活動,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規定的程序進行。
第三十條除當場作出決定的外,海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授予報關員資格的決定。
決定不授予報關員資格的,應當向申請人制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不予授予報關員資格決定書》(格式見附件3)。
第三十一條海關授予報關員資格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
頒發報關員資格證書的,可以不再制發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第三十二條報關員資格證書由海關總署統一印製。
取得報關員資格證書者可以按照規定向海關申請報關員注冊。
第三十三條報關員資格證書損毀、遺失或者個人信息發生變更的,可以向原發證海關申請補發或者換發。
第三十四條在報名、考試等過程中有作弊行為,並取得報關員資格的,海關應當宣布其考試成績無效,並撤銷其報關員資格。 第三十五條海關總署在組織考試過程中,可以依據國家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對特定地區採取適當的優惠措施,具體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制定並公布。
第三十六條考生申請分數核查和補發、換發報關員資格證書,以及海關處理考生違規行為的具體程序,由海關總署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由海關總署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2005年11月30日海關總署令第135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報關員資格考試及資格證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Ⅲ 海關管理制度

在俄羅斯,與海關管理相關的主要法律有《俄羅斯聯邦海關法》(2004年)(以下簡稱《海關法》)、《俄羅斯海關關稅法》(2000年)(以下簡稱《海關關稅法》)、《對外貿易活動國家調節法》(2003年)等。

(一)海關監管制度

2003年5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海關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新《海關法》開始實施。新《海關法》指出,俄羅斯的海關事務由俄羅斯聯邦海關機構具體負責,包括貨物和車輛方面的關稅徵收以及海關監管,海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等。《海關法》第1條和第3條明確規定了俄羅斯海關的監管事務包括,通關貨物和車輛和程序和規則,海關關稅的制定和征繳,海關業務的辦理,海關法的執行和俄羅斯海關監管領域的國際合作,以及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的協調和統一。

與舊《海關法》不同,所有與海關領域有關的活動將不再需要領取許可證。海關經營者、臨時儲存倉庫、保稅倉庫和報關經紀人只要注冊登記為法人組織之後,就可以從事相關業務(《海關法》第18條)。申請人向海關機構提交申請書及相關文件後,海關機構應在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決定是否同意其注冊,如果允許其注冊應當立即簽發執照給申請人,申請人受到執照有權開展海關事務(《海關法》第20條)。

《海關法》第358條規定了海關監管的原則:在開展海關管制時,海關機構應根據選擇性原則以確保《海關法》的實施,即使用對人、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無危險的,對貨物、車輛、文件和人員無損害的方法,海關監管業務完全由海關按照《海關法》實施。

《海關法》第360條進一步規定了海關對商品和交通工具的監管控制。進口貨物和交通工具通過海關監管區或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獲得收益回報,必須獲得俄羅斯海關機構允許並在其監管下才能進行。貨物、車輛、海關經紀人,臨時倉庫業主,海關倉庫和運營商,必須向海關機構提交海關監管所需要的單證和信息。海關當局要求的單證和海關管制所需的信息,以書面形式提交。有關單證至少保管3年,而海關經紀人,臨時儲存倉庫的業主,海關倉庫業主和運營商對當年記錄必須保存5年以上(《海關法》第363條)。

《海關法》第362條規定了海關管制區制度。為對貨物和運輸工具實施監管,海關監管區可以設在海關邊境沿線、經常檢查的地點、海關機關所在地及其他地點。海關管制區可能是永久性的或是暫時的,以方便對進口商品進行現場監管,海關管制區的設立由國家海關委員會確定。在進行海關管制時,海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損害承運人、臨時倉庫業主,保稅倉庫業主,以及其他有關人員、貨物和車輛的利益。由於非法決定,海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海關監管過程中造成損失的,國家應給予全額補償(包括利潤損失)。造成這些損失的海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承擔相應責任。

《海關法》第三十五章分別對貨物、車輛,以及個人進出俄羅斯海關邊境作出了規定。進出口貨物應當接受海關查驗。海關查驗貨物時,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應當到場。海關認為必要時,可以進行開驗、復驗或者提取貨樣。海關檢查進出境運輸工具時,運輸工具負責人應當到場。海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派員隨運輸工具執行公務,運輸工具負責人應當提供方便(第371條和第372條)。個人作為檢查的控制,可根據海關當局或其決定的執行副組長的海關特殊形式,如果有理由認為,自然人通過俄羅斯聯邦邊界或海關管制區或國際航空港過境區時,私自隱瞞俄羅斯聯邦海關法所禁止進口或轉出口物品時,海關人員可以實施個人查驗。在查驗之前,海關人員有義務向該自然人宣布查驗個人決定,並告之其在查驗中的權利和義務,並建議其自願交出隱藏的物品。被查驗人應當在查驗決定上簽字;拒絕簽字的,海關查驗人員應當在文件中予以註明並簽名。檢查個人應由與同一性別的海關機構人員在符合衛生要求的隔離室進行,並有兩名相同性別的見證人在場,其他人不允許進入隔離室。

如發生異議,申報人有權不服核查的結果,並要求一同核查記錄爭議的報關說明。在海關辦事處申報的貨物的核查只能在海關倉庫或海關部門指定的地點進行。貨物核查所必需的操作費用由申報人承擔。核查貨物如果沒有海關部門的許可不得移動。申報人僱傭的進行報關貨物操作的人員須經海關部門認可;如果沒有該認可,禁止其進入海關倉庫及核查指定的地點。一旦認定為違反現行《海關法》行為,運輸工具和爭議商品可作為處罰保證被扣留(《海關法》第377條)。

(二)進口商品通關程序

貨物到港後15天內進口商應辦理報關手續,可以書面、口頭、電子或其他形式提供貨物信息,向海關機構申報貨品,開始報關程序。報關單應當包含以下基本信息:貨物名稱及商品編碼、海關經紀人(代理人)、有關貨物和國際運輸使用的車輛、產品信息、海關關稅數額、地點和海關申報日期等內容(《海關法》第124條)。

根據新《海關法》第62條和第125條規定,需要清關的貨物可以在發生清關的海關管理機構所在地進行清關,只有個別品種貨物才在指定的海關檢查站進行清關。在貨物通關時,申請人有義務向海關管理機構提交文件和清關所需的資料。辦理海關手續所必需的單證包括:

1)貨物報關單;

2)海關價值申報單,包括海關價值申報和確定海關價值選擇的方法;

3)許可證;

4)貨物原產地證明;

5)商檢證書;

6)國際銷售或其他類型的合同;

7)交通(運輸)證明;

8)支付和結算文件;

9)其他補充單證。

如果有特殊要求,包括申報全部或部分免除關稅,商品的許可證書等,應向海關機構提交有關文件和說明。如果某些文件不能及時獲得,可以向海關機構提交書面延期申請,但不得遲於45天後報關(《海關法》第131條)。被運到海關倉庫或指定核查地點的貨物如果沒有海關部門的許可不得移動。自1995年俄羅斯聯邦《產品及認證服務法》實施之後,俄羅斯開始實行產品認證(ГОСТ)制度,認證制度包括強制性和自願性認證兩種。按照《進入俄羅斯聯邦海關領土需要具有強制認證證明的商品清單》,強制認證產品范圍主要包括:食品,飲料、機械設備、鍾表、化妝品、傢具、陶瓷等。自願性認證,通常是申請人(製造商,經銷商)按照產品規格、行業或國家標準的要求來確認,例如ГОСТР或者ISO9000標准。

《海關法》第68條特別規定了簡化清關程序。俄羅斯依據通關申請人所提供精確的資料來管控通關的貨物,海關允許這些精確的資料作為貨物抵達前的通關。具體而言,從事外貿活動3年以上的進口商,並且其對業務設立會計賬簿,能夠為海關機構提供詳細資料和通關貨物信息的,可以簡化其清關程序。申請簡化通關程序的法人應當向海關機構提交書面申請以及外貿信息,此外申請人必須提交同意海關機構審查其會計賬簿的書面承諾書。有權簡化通關的法人應當定期提交報關單(《海關法》第136條)和貨物信息(《海關法》第150條)。簡化清關程序是海關對合法貨物快速放行的一種世界便捷標准。

《海關法》第十二章規定了貨物的臨時儲存規范。進口商可以將商品存放在任何臨時儲存倉庫,海關機構不能指定特定倉庫作為貨物臨時存放地點(《海關法》第100條)。在臨時儲存倉庫可以放置任何外國商品,但商品可能造成其他商品損害或需要特殊貯存條件,必須存放在特定倉庫或指定的臨時儲存設施。進口商應當向海關機構提交臨時儲存的貨物名稱,其數量、包裝、標簽、發票、產品總重量或貨物量,以及貨物編碼或商業信息等文件(《海關法》第102條)。貨物的臨時儲存期限為2個月,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向海關機構主動要求延長到4個月(《海關法》第102條)。臨時儲存倉庫必須設在交通樞紐和運輸路線方便的地方,為確保貨物的安全,臨時儲存倉庫應杜絕未經許可人的訪問。臨時儲存倉庫的業主應當進行注冊登記,海關機構在審查後頒發證書(《海關法》第111條)。臨時儲存倉庫證書包括:地點和業主姓名、房屋和開放區的信息,證書有效期為5年。

依照《海關法》第152條海關申報制度,貨物放行的期限不得超過自海關接受申報之日起3個工作日。貨主或報關代理向海關提交貨物報關單、海關價值申報單、許可證、商檢證書和(或)其他證明文件,並足額繳納關稅、單貨相符的進口貨物應予以放行。《海關法》第150條特別規定了提前申報制度,符合《海關法》第67條指定的商品,以及符合簡化清關程序時,在貨物到達海關終端之前,進口商只要能提交必要的文件和資料,就可以提前申報通關。貨物放行後45天之內再向海關機構提交書面申報和相關文件資料。如果貨物屬於保稅倉、境內加工、免稅貿易、臨時進境、復出口等特殊監管的,海關可有條件放行貨物。

(三)俄羅斯進口商品關稅

1992年1月起,俄羅斯宣布取消所有的進口限制,所有的關稅暫停徵收,此措施主要目的在於彌補國內消費市場的不足。但自1992年6月起俄羅斯重新徵收進口稅。1993年5月21日《海關關稅法》開始實施,《海關關稅法》是俄羅斯聯邦對進出口實行關稅調節的基本法。俄羅斯聯邦政府根據該法律制定海關關稅進出口稅率。《海關關稅法》規定了實行關稅措施的宗旨和一般原則、稅號、稅種、關稅程序、確定商品海關價格的方法及制度、報關人的權利和義務;商品出產國家的確定;提供關稅優惠及其他事宜。《海關關稅法》對進口商品採用國際慣例,使用3種關稅:從價稅、從量稅與綜合稅。

俄羅斯現行進口關稅稅率平均為14%~15.5%,絕大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為從價稅,小部分商品實行從量稅和復合關稅。貨主應當按海關計算的稅款及時足額繳納關稅,包括進口關稅、增值稅及海關雜費。目前,俄羅斯主要商品的進口關稅,食品:5%~20%;電子產品:5%~20%;化工產品:5%~15%;機器設備:0~20%;汽車:15%。

特別注意的是,《海關關稅法》第36條規定了稅率特惠規則,在俄羅斯聯邦與外國進行貿易政策的聯系時,允許以免除關稅,降低稅率或制定必要的進口(出口)關稅限額的形式對以下商品實行俄羅斯聯邦的海關稅率的特別優惠。與俄羅斯聯邦共同建立自由貿易區或海關聯盟的國家或者簽署了關於建立自由貿易區或海關聯盟協議的國家生產的商品;享有俄羅斯聯邦國家優惠制度的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商品,俄羅斯聯邦政府應對這些國家進行至少5年一次的周期性的審查。從目前來看,對產自與俄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獨聯體國家(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和土庫曼10個國家)的商品免徵進口關稅。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的75%征稅,根據俄羅斯聯邦國家海關委員會1996年4月26日第258號令,享受這一優惠的發展中國家共120多個。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可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對47個不發達國家的貨物實行特惠制,不征海關稅。對產地不明的商品按基本稅率的2倍征稅。根據2000年5月25日第414號令: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商品進入俄羅斯享受的優惠待遇,但須出具A級原產地證明,並須符合直接運輸和直接購買的規則。對產自與俄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獨聯體國家免徵進口關稅的商品,必須提供CT-1的原產地證明。

直接購買和直接運輸是確定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商品進入俄羅斯能否享受關稅優惠的基本條件。根據發展中國家的原產地規則,給予普遍優惠制關稅優惠的產品應當是直接購買,例如進口商直接從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商業實體購買的商品,能夠享受優惠關稅。直接交付的貨物應當從一個發展中國家運到俄羅斯,如果沒有提供直接運輸的證明,或是通過另一國的領土,就不能享受優惠關稅提供關稅優惠。但由於地域、交通、技術或經濟原因,該商品通過多個國家運輸入境,且只是存放在這些國家的臨時倉庫,那麼這些商品也能夠享受優惠關稅。

關稅優惠也適用於進口商在展覽會或交易會上購買的商品,且符合以下條件:

1)該展品來自於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的發展中國家;

2)用於從展覽或交易的商品只是用於展示,而沒有用於任何其他目的;

3)不考慮在商品因自然惡化,或在運輸和儲存條件,改變其正常狀態。

原產地證明文件是一項聲明原產地的資料,以確定商品原籍國的文件,其中載有關於其製造商,銷售商,或與出口貨物原產地國作出的聲明。原產地證明包括在各種證明來源,這些文件包括,商業文件(發票、航運和裝箱單等)、運輸單證(提單、貿易文件等)。原產地證明文件可以是出口國主管機構簽發,也可以是工會,企業協會等簽發,有時根據國際商業慣例,原產地證明文件必須由領事機構認證。對於原產地證書的主要要求,是應該清楚地表明貨物從該國出貨。原產地證書必須包含的出口書面聲明,該批貨物符合原產地的有關標准,以及書面證書頒發機構頒發的證書,並且在證書中聲明這是內容是真實的。因此,在A級原產地證明文件中應記載:「上述內容屬實,所有的貨物來自某國,它們滿足原產地的有關標准」。原產地證書有兩種形式:即A級原產地證明和證書的CT-1的原產地證明。A級原產地證明用於確認來自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商品,它的有效期為自其簽發之日起12個月。A級原產地證明應當採用俄文或英文書寫,不允許修改。

2009年7月24日俄羅斯對《海關法典》進行了修訂,明確了支付關稅的義務和稅款,特別規定了終止繳納關稅的事由,這些事由如下:

1)海關關稅和其他稅款已足額支付;

2)義務納稅自然人死亡;

3)義務納稅組織清算解散。

俄羅斯政府宣布從2009年1月12日起,排量在1.5L至1.8L的轎車徵收30%的進口關稅,且總關稅不低於每升1.5歐元。此前關稅為25%,且不低於每升1.25歐元。排量1.8L至2.3L轎車被徵收30%的關稅,且總關稅不低於每升2.15歐元。此前關稅為25%,且不低於每升1.8歐元。此次臨時提高關稅涉及拖拉機、載重車和轎車,新關稅實施期限為9個月,該政策旨在保護在世界金融危機時期備受沖擊的俄羅斯本國汽車工業。

Ⅳ 中國海關入境法規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適用於中國公民因私事出境、入境。所稱「私事」,是指:定居、探親、訪友、繼承財產、留學、就業,旅遊和其他非公務活動。
第二章 出 境
第三條 居住國內的公民因私事出境,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回答有關的詢問並履行下列手續:
(一)交驗戶口簿或者其他戶籍證明;
(二)填寫出境申請表;
(三)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出境的意見;
(四)提交與出境事由相應的證明。
第四條 本實施細則第三條第四項所稱的證明是指:
(一)出境定居,須提交擬定居地親友同意去定居的證明或者前往國家的定居許可證明;
(二)出境探親訪友,須提交親友邀請證明;
(三)出境繼承財產,須提交有合法繼承權的證明;
(四)出境留學,須提交接受學校入學許可證件和必需的經濟保證證明;
(五)出境就業,須提交聘請、僱用單位或者僱主的聘用、僱用證明;
(六)出境旅遊,須提交旅行所需外匯費用證明。
第五條 市、縣公安局對出境申請應當在30天內,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的應當在60天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接到審批結果通知的,有權查詢,受理部門應當作出答復;申請人認為不批准出境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權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受理機關應當作出處理和答復。
第六條 居住國內的公民經批准出境的,由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並附發出境登記卡。
第七條 居住國內的公民辦妥前往國家的簽證或者入境許可證件後,應當在出境前辦理戶口手續。出境定居的,須到當地公安派出所或者戶籍辦公室注銷戶口。短期出境的,辦理臨時外出的戶口登記,返回後憑護照在原居住地恢復常住戶口。
第八條 中國公民回國後再出境,憑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護照或者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或者其他有效出境入境證件。
第三章 入 境
第九條 在境外的中國公民短期回國,憑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或者其他有效入境出境證件入境。
第十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提出申請,也可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市、縣公安局提出申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核發回國定居證明。
第十一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工作的,應當向中國勞動、人事部門或者聘請、僱用單位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回國定居或者回國工作抵達目的地後,應當在30天內憑回國定居證明或者經中國勞動、人事部門核準的聘請、僱用證明到當地公安局辦理常住戶口登記。
第十三條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短期回國,要按照戶口管理規定,辦理暫住登記。在賓館、飯店、旅店、招待所、學校等企業、事業單位或者機關、團體及其他機構內住宿的,應當填寫臨時住房登記表,住在親友家的,由本人或者親友在24小時內(農村可在72小時內)到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戶籍辦公室辦理暫住登記。
第四章 出境入境檢查
第十四條 中國公民應當從對外開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出境、入境,向邊防檢查站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證件,填交出境、入境登記卡,接受查驗。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邊防檢查站有權阻止出境、入境:
(一)未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
(二)持用無效護照或者其他無效出境入境證件的;
(三)持用偽造、塗改的護照、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護照、證件的;
(四)拒絕交驗證件的。
具有前款第二、三項規定的情形的,並可依照本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處理。
第五章 證件管理
第十六條 中國公民出境入境的主要證件--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由持證人保存、使用。除公安機關和原發證機關有權依法吊銷、收繳證件以及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有權依法扣留證件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扣留證件。
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有效期5年,可以延期二次,每次不超過5年。申請延期應在護照有效期滿前提出。
在國外,護照延期,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辦理。在國內,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的護照延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居住國內的公民在出境前的護照延期,由原發證的或者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
第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分1年一次有效和2年多次有效兩種,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頒發。
第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入出境通行證,是入出中國國(邊)境的通行證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簽發。這種證件在有效期內一次或者多次入出境有效。一次有效的,在出境時由邊防檢查站收繳。
第二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持有人,如因情況變化,護照、證件上的記載事項需要變更或者加註時,應當分別向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或者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提出申請,提交變更、加註事項的證明或者說明材料。
第二十一條 中國公民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因即將期滿或者簽證頁用完不能再延長有效期限,或者被損壞不能繼續使用的,可以申請換發,同時交回原持有的護照、證件;要求保留原護照的,可以與新護照合訂使用。護照、出境入境證件遺失的,應當報告中國主管機關,在登報聲明或者掛失聲明後申請補發。換發和被發護照、出境入境證件,在國外,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辦理;在國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
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持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護照、出境入境證件應予以吊銷或者宣布作廢:
(一)持證人因非法進入前往國或者非法居留被送回國內的;
(二)公民持護照、證件招搖撞騙的;
(三)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活動的。
護照和其他出境入境證件的吊銷和宣布作廢,由原發證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作出。
第六章 處 罰
第二十三條 持用偽造、塗改等無效證件或者冒用他人證件出境、入境的,除收繳證件外,處以警告或者5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偽造、塗改、轉讓、買賣出境入境證件的,處10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編造情況,提供假證明,或者以行賄等手段,獲取出境入境證件,情節較輕的,處以警告或者5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本實施細則時,如有利用職權索取、收受賄賂或者有其他違法失職行為,情節輕微的,由主管部門酌情予以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中國公民因公務出境和中國海員因執行任務出境管理辦法,另行制訂。
第二十八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印度比北京時間晚2小時30分鍾,直航每周2,3,5,日有航班

遊客入境時須持有有效護照和簽證或落地許可證,(有效期30天),遊客簽證有效期3個月,在有效期內可多次出境和入境,若需延期,可在移民局申請辦理最多6個月的延期。過境簽證有效期15天。來自疫區的遊客需持有免疫證書。到受限制或保護的地區(大吉嶺、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那加蘭邦、安達曼群島、尼巴群島、拉克代夫群島、米尼科伊島和阿明迪維群島)需得到特許。
攜入外幣數量無限制,但攜帶1 000美元以上需向海關申報,申報單在兌換盧比或出境將剩餘盧比兌回外幣時須出示,外幣只能在銀行或受權機構兌換,兌換收據應保管好,以便出境時將剩餘的盧比兌換為外幣。入、出境時不準攜帶盧比(盧比旅行支票除外)。危害葯品、生物、金幣、金條(塊)、銀幣、銀條(塊)禁止攜入。出境時帶出的物品必須是帶進和申報的物品。在印度購買紀念品無限制,寶石、珠寶最高價值限為1萬盧比。如想攜出古董,須聽取印度旅遊局的告誡。嚴禁帶出被保護動物的毛皮和象牙,但小飾物如手袋、耳墜是允許的。免稅物品: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227克);葡萄酒1誇脫(1.14升),烈性酒1/5品脫(0.35升);香水1/2品脫(0.88升)。
本篇文章來源於亞洲旅遊網(as.bytravel.cn)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註明出處 網址:http://as.bytravel.cn/art/ydr/ydrjxz/

1)每個人一定要准備一條細密的蚊帳,而且睡覺時千萬不能夠讓皮膚貼近蚊帳!
2)盡可能多的清涼油,(可以送印度朋友,這是最受歡迎的禮物),睡前塗滿外露的皮膚;
3)要准備驅蚊子水!
4)要帶"雷達"牌之類的驅蚊劑.因為印度是禁止殺生的,連對蚊子也一樣,所以到了印度,應該這樣使用:黃昏時間,房間里的光線已經暗淡下來,但是窗外是亮的,這時應該先打開窗子,趕快噴葯----每個角落! 關上門,人出來,5-10分鍾後進去,關上窗戶.
5)盡可能地穿長衣長褲和襪子,如同防蜜蜂一樣!
6)如果出現有類似感冒:發高燒,渾身骨頭痛,應該立馬去醫院.

Ⅳ 哪一年前實現海關規章立法後評估全覆蓋

摘要 您好

Ⅵ 海關總署有權制定稅收規章么

海關總署有權制定規章——立法法規定的,但無權制定具體稅率。

Ⅶ 海關法律體系是什麼

海關法律體系根據制定的主體和效力的不同分為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內章和規范性文件4個基容本的組成部門。
海關法作為我國現行法律的一個分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海關法不僅綜合性強、數量多、內容繁雜,而且具有分支清楚、層次明顯和相互協調、聯系密切的特點。各分支、各層次的海關法既相互區分又相互聯系,構成了獨立、完整、嚴密的海關法律體系。

Ⅷ 部門規章制定主體還有誰

證監會不行,他是直屬事業單位。
直屬機構是18個,正好47個。

國務院組成部門(28個)
外交部 國防內部 發展改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國防科工委 國家民委 公安部 安全部 監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財政部 人事部 勞動保障部 國土資源部 建設部 鐵道部 交通部 信息產業部 水利部 農業部 商務部 文化部 衛生部 人口計生委 人民銀行 審計署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1個)
國資委

國務院直屬機構(18個)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工商總局 質檢總局 環保總局 民航總局 廣電總局 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體育總局 安全監管總局 統計局 林業局 食品葯品監管局 知識產權局 旅遊局 宗教局 參事室 國管局

Ⅸ 海關的相關法規有哪些

截至2017年,海關的相關法規,以海關法為核心,
一、近20個行政法規,如海關事務擔保條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等;
二、上百現行有效的海關規章,以海關總署令形式發布。
三、大量以海關公告形式發布的規定。
可以在網路上以「海關法規庫」之類的關鍵詞搜搜看。

Ⅹ 海關管理的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海關總署
效率等級低於法律和行政法規。

熱點內容
噪音污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2 09:45:11 瀏覽:370
掛靠車主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09:42:58 瀏覽:922
法律碩士復試招生人數 發布:2025-07-02 09:42:57 瀏覽:352
同性婚姻法演講 發布:2025-07-02 09:34:42 瀏覽:243
各國商事法院 發布:2025-07-02 09:33:51 瀏覽:410
道路安全法規大全 發布:2025-07-02 09:32:27 瀏覽:239
胡佩蘭與道德 發布:2025-07-02 09:07:38 瀏覽:432
監獄律師會見規定 發布:2025-07-02 09:00:24 瀏覽:386
法院臨時財務 發布:2025-07-02 08:42:44 瀏覽:300
十四歲之前不用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08:15:37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