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蘭與道德
Ⅰ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4頒獎詞
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第一位2014感動中國人物: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頒獎詞】誓言無聲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第二位2014感動中國人物:高齡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學子--劉盛蘭
【頒獎詞】崇仁厚德
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第三位2014感動中國人物:今生今世我都將守在鄭林書墳前,讓他永不寂寞--陳俊貴
【頒獎詞】心比金堅
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後陣地。灑一碗酒,那碗里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的松,巋然不動。
第四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帶領村民致富 老百姓的貼心人--段愛平
【頒獎詞】一秉至公
山樑擋住了陽光,你用肩膀扛起鄉親的盼望。村莊在漸漸豐滿,你的身體卻慢慢柔弱。莊稼,總要把一切還給泥土。你貼工,貼錢,貼命,你還貼近百姓的心。
第五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油菜花父子」35年的追夢路--沈克泉 沈昌健
【頒獎詞】夢想天開
父親留戀那油菜花開的芬芳,兒子就把他葬在不遠的山上。三十年花開花謝,兩代人春來秋往,一家人不分晝夜,守護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種子,蘊含著世代相傳的夢想。
第六位2014感動中國人物: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門巴族的「護夢人」--格桑德吉
【頒獎詞】格桑花開
不想讓鄉親的夢,跌落於懸崖。門巴的女兒執意要回到家鄉,堅守在雪山、河流之間。她用一顆心,脈動一群人的心,用一點光,點亮山間更多的燈火。
第七位2014感動中國人物:20年來堅持每周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
【頒獎詞】秋蘭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葯,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葯。
第八位2014感動中國人物:絕症母親為孩子留學費 耗時3年綉出《清明上河圖》--姚厚芝
【頒獎詞】寸草春暉
病壓垮了身體,但不能摧毀母愛。草根母親嘔心瀝血,為孩子縫補夢想,而深厚的愛,更鋪就孩子精神的未來。請上天給你多一些時間,讓你把美好的願望,織進這春天的圖景。
第九位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遲到的榮譽 不悔的信念 不變的價值——方俊明
【頒獎詞】克明俊德
縱身一躍,卻被命運撞得頭破血流。在輪椅上度過青春,但你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們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第十位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將軍夢,守護情——龔全珍
【頒獎詞】松筠之節
少年時尋見光,青年時遇見愛,暮年到來的時候,你的心依然遼闊。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勛章。
Ⅱ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
前幾天,我讀完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我深有感受。其中有一篇給我印象最深。
這一篇講誠信是人之根本;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遇到什麼情況,誠信是我們萬萬不能丟掉的。失去誠信,做事會處處受阻,自己的發展也會受到妨礙。朋友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和朋友相處就要真誠相待,如果處處欺騙,不真心待朋友,就會失去朋友,那你的生活會更加孤獨。
在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我上課時沒認真聽講,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我沒有聽到。回到家裡後,我就對媽媽說:「今天,沒有作業。」到了第二天,老師讓我交作業,可我什麼都交不出來,老師問我:「為什麼沒寫作業?」我半天說不出話來。後來,媽媽和其他同學媽媽聊天時,知道了我沒交作業的事,十分生氣。她對我說「孩子,忘了記作業,可以原諒,但是做人不能缺少誠信的,不可以說謊,會失去老師和同學的信任的。」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的低下了頭。從那一天之後,我深深知道了誠信是做人之本。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作為合格的小學生,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積極踐行,努力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2
在中華五千年裡,大地哺育了我們和世間的植物和動物,哺育了善良、勇敢、積極向上的人。一個人的善與惡,不只是因為修養,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有影響,社會的善與惡鑄就了一方百姓的安寧,惡人終究會被制裁,只有一心向善,才能鑄就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地方安寧、國家強盛!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是21世紀的花朵,我們要努力學習,積極向上,讓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種子紮根在我們的心裡,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甜美的果實……從想法到實際行動,是我們的蛻變,一切想法的起因就是愛。愛是春天的花朵,愛是夏天的微風,愛是秋天的果香,愛是冬日的陽光。擁有愛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不罵人、尊敬老師、長輩……善與惡,其實只是一念之差,難道做好事就那麼難嗎?民魂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要有善良的人才能使國家強盛!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向上,以身作則,喚醒大家!善良就是這么簡單!
其實最重要的是重在堅持,只要堅持就是勝利,為了善心充滿人間,大家和我一起加油吧!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一書中一篇文章《分數低不一定是差生》。文里說道:在現在的學校教育里,很多時候,分數成了鑒定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標准,成了學校鑒定生源優劣的標准。也就是說,學習好分數高的學生,自然可以冠之以「優秀學生」或者被褒為「學霸」,學習差分數低的學生,卻被稱之為「差生」或者被貶為「學渣」。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大多數學生的各科成績都會存在不平衡現象,有的各科成績差強人意,唯獨英語卻令人稱道;有的好幾門功課不及格,但卻能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金牌。()文中拿愛因斯坦小時候做例子:愛因斯坦小時候,一次勞作課作業「小板凳」只得了2分,但他卻說這是他的第三次作品,前兩次的比這次更糟。正是在這種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他發現了相對論。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有相同的感想,我們不能夠以分取人,就像不能以貌取人一樣,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分工,就像人的五個手指都各有長短一樣。現在我們小學生要求全面均衡發展,是為了將來長大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又紅又專。
文中最後呼籲:我們應當全面觀察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4
20xx年2月19日,我讀完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我認為,我們應該向這本書中的每一個人學習。
1988年,我國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國進行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成功!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背後,閃耀著一個英雄的名字,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他為了中國核潛艇事業隱姓埋名30年。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他希望核潛艇能更上一層樓。我們應向黃旭華學習做事情不要驕傲,要虛心。新疆奇台縣的阿尼帕夫婦養育了19個孩子,其中10個孩子都是他們收養的孤兒。在這個大家庭里,有維、哈、漢、回4個民族。阿尼帕夫婦與孩子們用不尋常的生活講述了一個個民族和諧的故事。阿尼帕夫婦並沒有虐待這些孩子,而是對她們生似親生兒女。
書中還有許多許多令我們敬佩的人物······
在此,我向這本書中的每一個人致敬!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5
書中寫到了關於建設富強丶民主丶文明丶和諧的國家丶構建自由丶平等丶公正丶法治的社會和爭國丶敬業丶丶友善的公民的故事。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飛天嫦娥:劉洋,有為了村莊的美麗富裕的段愛平,有法官媽媽:陳燕萍,有紮根紅土地的龔全珍,還有回報祖國和家鄉的船王包玉剛等等好人。還有許多文化故事,比如:蔡倫造紙丶張良拜師丶包公明斷雞蛋丶岳母刺字丶黃香溫席等。這些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在看書從中學到知識。我是中國人。我住在中國。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比我們的父母小時候的條件還要好。這是因為人們的努力。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在奮斗,每個人都在進步,都有努力奮斗的結果,如果我們放棄,社會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會越來越落後。我們的力量,我們的付出,都會有收獲,這樣生活會越來越好。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好人幫助我們,讓我們不斷努力。在社會里,我們共同學習丶共同奮斗,力量越大,我們發展的就越好。書中說了,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應該做好人好事。什麼叫好,什麼叫壞,什麼叫善,什麼叫惡我都知道。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學習書中的好人丶好事。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6
讀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故事中的人物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國家,也為我們國家付出了很多。
中國潛艇之父黃旭華,最美村官段愛平,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劉洋,她作為第一位中國女航天員,飛上太空探索宇宙。她戰勝了一次次挑戰,經受住一次次考驗——————生死的考驗。她深知,中國航天飛船飛得有多高,中國人民的頭就抬的有多高。她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祖國的富強、祖國的榮譽。她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很感動,我一定要行動起來,心中牢記「奮發向上,崇德向善」!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像一滴水,許多的一滴水匯聚起來就會成為文明的海洋。講文明,做一個正直禮讓的人;講誠信,做一互助友善的人。希望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的生活才能充滿友愛、誠信、和諧。努力學習,積極准備,長大去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去完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去爭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7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裡面的故事使我深受教育,其中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叫作《路玉婷:奔跑女孩。
這是一篇簡單又感人的故事,故事裡講了一個十五歲女孩叫路玉婷,因為她爸爸到外地去了,所以她五歲時就幫母親幹家務,照顧外婆和媽媽,而且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我想:路玉婷姐姐這么孝順,不怕苦,我呢?我連洗碗都不會,我和路玉婷姐姐相比差距太大了!真是羞愧!
路玉婷姐姐的一舉一動都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決定向路玉婷姐姐學習,做個懂事孝順的孩子。有一天,我爺爺幫別人修完東西之後回到家一臉疲倦,我端來一杯水給爺爺,又給爺爺捶背,爺爺很快就躺在床上睡著了,我又幫爺爺蓋上了暖和的棉被,然後輕輕地把門關上了。還有一次,我爸爸加班,很晚才回到家,我准備了一杯香噴噴的牛奶給爸爸。爸爸回到家,我立刻把牛奶遞給他喝。爸爸喝牛奶時,我在後邊幫他捶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順是一種美德,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孝順長輩,那麼這個家庭這個世界會變得無與倫比的和諧與美好,讓我們學習路玉婷姐姐,讓孝順之花開遍人間吧!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8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不能忘記。因為這里的故事太感人了。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為了國家,他埋名30年,1988年,他親自下水試驗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打擊力量的國家。段愛平:為了村子的美麗富裕,自己勞累過度患了重病,還一直堅持關心村子,每一次傾聽她的故事,人們都會熱淚盈眶,感動萬分。路玉婷:被稱為奔跑女孩,因為她每天都在奔跑,奔跑在去醫院的路上,照顧病重的媽媽,利用放學的業余時間,給客戶送機票,應付一家人的開銷。陳燕萍:法官媽媽,她作為一名法官,依法辦事,她在人情面前,她認法不認情;在金錢面前,她認理不認錢,在她身上體會到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張廣秀:大學生村官,為了改變農村面貌,幫助農村群眾過上好日子,他利用學過的電腦技能,把所有的資料做了電子版,實現了電子化管理。促進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
看了這本書,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學習了榜樣們的優秀事跡,抒於了自己的心聲,那麼,還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內心裡化為精神追求,在生活中變成自覺行動。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9
讀完《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這本書,我深有感受,對一些事物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陳燕萍法官在錢財與公正之間,選擇了公正,這是很可貴的。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還有讓我感動的胡佩蘭老人。臨終前,老人最後一句話竟然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胡佩蘭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公益事業。他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給病人開葯,向來不會為了錢給病人多開葯,開貴葯。這種一心為民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阿爾帕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她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收養了各個民族的十個孤兒,把他們撫養長大。這是中華民族善行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最好解讀。
在書中,諸多的故事中,我讀出了無私奉獻,為他人著想的美德,這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愛。世間,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充滿愛心;人人多一點美,世界將變的更美。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0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書中主要講許許多多的科技進步,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故事。讀了這本書,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書中有一個故事,我看了之後深受感動,這個故事名字是《誠信小學生:拾到近萬元交還失主》。故事主要講一個小學生吳萱撿到近一萬元錢,通過學校將錢還給失主,失主拿出一些錢塞給她,她不要。如果換成現在某些人,一定會拿去吃喝玩樂,可是她並沒有。近一萬元的現金,能買許多東西呢!吳萱一個小學生,在金錢面前,不為所動,多麼令人敬佩,大家都給她點個贊!
近期,陝西安康市石泉縣城關一小六(6)班學生陳奇靈回家途經縣城環城路時,突然發現地上有沓用皮筋捆紮的錢,他撿起來一數,整整2900元。於是,他就在原地等失主,可等了一個多小時也沒見失主,後來把錢交給了民警。還有一個司機,叫陳司機,發現乘客落下一個錢包,千方百計地找到失主,歸還錢包。
如果人人能拾金不昧,就會讓全世界成為和諧的人類家園。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1
一看到書的標題,「奮發向上」就是讓我們向上,「崇德向善」就是讓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本書里確實有很多讓我們欽佩的例子,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這讓我們對於祖國更加敬畏
舉個例子,黃旭華爺爺為了祖國,不惜對家人隱姓埋名30年!這已經讓我們對他很敬佩了,不僅如此,他還登上了XX年「感動中國」的領獎台。他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而隱姓埋名,他無怨無悔。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他說:「我今天的夢還是核潛艇,希望核潛艇跟上一層樓!」
還有段愛平,為了村裡人著想,當上了村委會主任。一上任,段愛平就開始籌備建學校,就算得了膽管結石,也還是想著建學校。建好了學校,村裡的大事小事,都當成是自己家的事,好像村裡的人都像是她的親人似的。段愛平還為村裡改造了電網,建了敬老院。就在敬老院竣工時,丈夫卻離開了人世。但是這並沒有讓段愛平倒下,她又帶領村民們改造了返底村……
看,能讓我們欽佩的例子很多,他們真正做到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要不斷進步,做個有道德的人。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任。所以,讓我們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接力,向前!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2
奮發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形成的精神財富;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的光輝結晶。奮發向上的精神,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進了人類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
作為學生的我們將來都要都要走入社會,而且都想成為有所作為的.人。而我們想要成為有所作為的人,一定要有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品質。
如何做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呢?在不幸的命運面前不低頭,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面對生活;勤奮踏實,發憤成才,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勇於拼搏,苦練本領,在困難和壓力面前不逃避、不放棄,與命運抗爭;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積極向困難挑戰,發奮學習,在不斷學習實踐中增長知識識,彰顯人生價值。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3
「奮向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激勵著我們青少年敢於拼搏、勇於進取。少年強,則中國強!
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團結友善,有難就幫。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會和諧穩定,家庭才會幸福美滿!
媽媽說:「貴在堅持。」只有堅持才能走向成功。
是的,在《奮發向上,崇德向善》一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
黃旭華爺爺堅持多年不與家人聯系。夜以繼日、艱苦奮斗、努力拚搏,攻破一個個難關。終於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黃旭華爺爺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
黃旭華爺爺是中國核潛艇之父,也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創始人。
黃旭華爺爺是中國人的自豪!更是世界人民的驕傲!
讀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團結友善、努力學習、勇於進取!這樣祖國就會強大!人民才能安康,家庭才會幸福美滿!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4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書。裡面講的是許多老人、年青人和學生做好人好事的優秀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關於劉盛蘭老人的故是。他是一個孤寡老人,73歲老伴去世。他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寄給了許多失學的孩子。他為了助學自己卻過著及其艱苦的生活,他家院子里的榆樹底下堆著許多舊酒瓶子,是他從垃圾堆了撿回來的,屋裡炕上堆著舊的棉被;撿一些從集市上別人丟棄的蔬菜葉子吃,撿丟棄的鞋,縫縫再穿。
劉盛蘭老人沒添過一件新衣服,甚至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他卻資助了100多個學生。20xx年8月因為腎病住進了醫院,但是他的心裡還是想著資助的學生。
20xx年劉盛蘭老人被中央電視台評為年度最」感動人物「。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讀後感15
在這個寒假我讀完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這本書教我更有都是許多激勵人心的好人好事:為了中國的核潛艇事業隱姓埋名的黃旭華;為了建設落後的山村,拿出自己所有積蓄的段愛平;更有為了病人,把一生獻給醫學的胡佩蘭……
令我最為敬佩的是「法官媽媽」陳燕萍。在人情方面,她認法不認情;在金錢方面,她認理不認錢。她在處理一起經濟糾紛案件中,恰恰被告是丈夫的好朋友,被告請她丈夫幫忙說說話,打打招呼。可是陳燕萍沒有因為友情、親情影響案件的審理,最後公開、公平、公正的對案件進行了宣判,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電視上報道的有些法官為了一己之利而辦事不公相比,陳法官真是一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好法官啊!
這些人,我們也許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精神永存!再次我也想到了最美浙江人的吳賓他用自己換來了19人的生命。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我們人人都做到愛國、誠信、友善,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們國家就會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Ⅲ 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作文
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1000字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華與誘惑,當物慾的膨脹讓人迷失,當金錢與權力占據你的心靈,當你人生的坐標發生了傾斜…那你不妨坐下來看一看《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用心來聆聽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們的生命熱忱會讓你我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撥動你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弦。如果說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顆凡星,那你就不該甘於躲在雲層之後,而是應該用你的光亮與璀璨去照亮別人乃至整個世界。
我是擦著眼淚陪孩子看完《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這本是學校留給孩子的家庭作業,但是卻給我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激烈的撞擊與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交織的背後,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朴實與感動,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這是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的崇高贊譽。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後一刻,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後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一次沖鋒……
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裡,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這是中國海軍南海守礁戰士李文波的真實寫照,李文波21歲入伍,三年後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來,他先後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97個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創造了國內守礁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成果最豐的紀錄,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
在2013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感動我的人還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羅陽;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有孝子陳斌強;有鄉村醫生夫婦周月華……。其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如果說學雷鋒離你太過遙遠,那你不妨學學他們。放下內心的浮沉與躁動,去感受這些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而卻不平凡的事跡。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個世界才變得不再冰冷。其實我們無需偉大,我們只需付出一點責任之心、一點關愛之心、一點感恩之心,來回報社會,回報家人就足夠了。其實人生命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內涵,在於你走過的過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樣,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經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多少次撲滅了夢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讓我們一起放飛夢想,超越自我,讓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義!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示我們不平凡的力量吧!從此讓我們的人生光榮綻放!
1、精神的覺醒
感動中國到昨天就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其規模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讓我們看到了國人一種從物質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轉變。與發展迅速的物質水平相對比,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落後了太多太多,以至於被西方某些國家稱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動中國的傳承與發揚讓我們看到了國人對道德發展與經濟發展的思考與探索,感動中國,其實是國人對優秀精神的一種寄託,是虛無縹緲的靈魂與現實接軌的媒介,是美好品質發揚傳承的載體。
2、榜樣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動中國》,與其說是對道德模範、學術精英的嘉獎表彰,不如說是對崇高精神、優秀精神的宣揚與傳播,當獲獎者的事跡通過感動中國傳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他或她儼然已經成為了億萬中國人的榜樣,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與其說是被獲獎者的無私感動,不如說是被他們人性中的那種真善美感化、激勵,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們內心翻騰,化作一種獨特的動力,使我們不自覺地向他們靠攏,向他們學習,社會的風氣因此而改變。這就是感動中國的力量,是榜樣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時間的流逝帶走感動
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人們選擇坐在電視機前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淚總是停不住,但典禮結束以後,人們又恢復了之前的一切,內心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瀾似乎人們把感動中國變成了一種情緒的宣洩途徑,把一年的淚水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流干凈,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著,期待著下次感動中國。不信的話,可以捫心自問,你能叫出幾位曾經感動過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遺忘了吧。不管怎樣,我希望被遺忘的僅僅是名字,是符號,而不是其背後蘊含的一種精神。
2013年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地活著,而且還要繼續受到感動。評論(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