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置幫教工作規章制度
1. 刑滿釋放人員管理辦法
(一)人員接受制度
收到《刑滿釋放人員通知書》或《解除勞動教養人員通知書》後應及時登記,7天內通知家人及親屬到監獄或勞教所接回。刑釋解教人員回歸後,7天內上門家訪,了解刑釋解教人員基本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減少脫管、失控現象發生。
(二)請示報告制度
幫教安置組織要建立請示報告制度,加強組織觀念,對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應及時逐級上報,不得隱瞞不報,緊急情況要邊處置邊報告。上級部門對請示的問題要及時研究,盡快予以批復。
(三)建檔統計制度
司法部門對幫教安置對象要逐人建檔。幫教安置對象的犯罪情況、改造表現、家庭成員、社會關系、接受教育、考核鑒定等情況要記入檔案。幫教安置組織要建立起幫教安置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制度。統計報表和統計數據分析,要保證真實、准確,不得拒報、錯報、漏報、虛報和瞞報。
(四)培訓工作制度
幫教安置組織要建立幫教安置工作者的學習培訓制度,採取多種形式對專業幫教安置工作者和社會志願者進行業務培訓,確保幫教安置工作的質量。
(五)信息報送制度
幫教安置組織要加強信息與報送工作,堅持客觀性和實效性的原則,收集、整理本地區幫教安置工作的經驗、做法、重要活動及典型案例等各種幫教安置工作信息,及時逐級上報。
2. 如何開展安置幫教工作
幫教社會化是安置幫教「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職責規范化」的工作思路之一,是提高幫教工作質量的根本途徑。實踐證明:做好幫教工作,能解決大多數刑釋人員回歸社會的問題,也是預防刑釋人員重新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幫教社會化在創建社會和諧穩定、預防重新犯罪過程中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如何准確把握幫教社會化的內涵,全面推進幫教社會化建設,不僅需要實踐探索,同時也需要理論創新。
一、幫教社會化的基本內涵
幫教社會化就是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做好幫教工作,特別要充分發揮社區資源的優勢,將幫教工作有機地融入社區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有關環節之中,是一種運用多元主體參與,對刑釋人員進行主動而非強制性的開放式活動。
幫教社會化體現在:(1)主體社會化。除了傳統的政府職能部門和工、青、婦等群眾團體,更有大量熱衷幫教事業的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志願者個體加入,其中包括新興的社會工作者。(2)形式社會化。採取形式多樣、多管齊下的方式落實幫教,實現監所內幫教和社區幫教相結合;親友幫教和志願者幫教相結合;社會幫教和專職幫教相結合。(3)手段社會化。對刑釋人員幫教堅持「自願、平等、人性化」方針,變「說教式」幫教為「傾吐式」幫教,通過心理疏導、幫困扶助和教育管理等綜合手段,重新喚醒對象的社會良知和責任感,不再重新違法犯罪。
幫教社會化有其存在的優勢和價值。一是有利於充分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和整合社會可用資源,使幫教工作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集思廣益,不斷改進和創新幫教的方式和途徑。二是有利於提高幫教效果,變被動接受改造為主動重塑新生,發揮刑釋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從思想上、行為上徹底擺脫不光彩的過去,給予他們重新融入社會,得到尊重和認可的機會。三是有利於刑釋人員獲「三新」
,棄「三舊」
。通過社會化幫教,刑釋人員進入社會新環境、學習新事物、建立人生新目標;改變舊的生活方式、根除舊的錯誤思想、遠離舊的交友圈子。
二、幫教社會化的實踐探索
新中國成立以來,安置幫教工作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經驗。在這一過程中已經包含了幫教社會化的基本因素。20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上海市安置幫教部門在幫教社會化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並提出「六必」具體要求。我所結合實際探索創新,積累了一定的做法和經驗,為今後加強幫教社會化建設提供借鑒。
(一)初步形成幫教社會化理念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我所安置幫教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進行幫教社會化實踐,先後進行了深入大牆內的接茬幫教、成立社會幫教志願者協會、招募安置幫教社會工作者等實踐,在各級領導、安置幫教工作者及全社會逐步形成了新的共識:一是形成了幫教社會化是構築和諧穩定社會的必然要求的共識;二是形成了利用社會資源對於幫教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共識。
(二)培育完善幫教社會化隊伍
我們在繼續抓好工、青、婦、老、殘等傳統的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幫教的基礎上,積極培育民間組織和動員個人參與安置幫教工作,發揮其資源和人才方面的優勢,以靈活多樣的形式提高幫教效果。
1、組建社會幫教志願者協會
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經濟利益調整,安置幫教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日益顯現。僅靠政府和職能部門進行管理,難以達到工作目標,只有依靠和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才能實現預期目標。因此,整合社會資源組建社會團體,是實現安置幫教工作社會化的良好載體。2、招募安幫社會工作者
安置幫教工作的專業性很強,很多工作非專業人士所能完成。為此上海市在安置幫教工作中引入社會化管理模式,由政府出資招募社會工作者購買其提供的服務。安幫社會工作者(司法矯正社工中一部分負擔安置幫教工作)作為幫教社會化的主要工作隊伍,運用社會方法、理念開展安置幫教工作。按照程序考核被錄用的安幫社工具有較強的法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以及較豐富的司法實踐和社會實踐經驗,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通過與刑釋人員當面接觸,及時掌控幫教對象思想動態,對出現重新違法犯罪苗頭的對象進行疏導。採取個案幫教和重點幫教相結合的方法,定期分析評估對象,提前落實措施。
3. 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以刑滿釋放人員的什麼進行幫教安置
一、刑釋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
是指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靠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對刑滿釋放人員進行的一種非強制性的引導、扶助、教育、管理活動。
二、安置幫教工作的對象:
刑釋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對象是特定的,主要是:指在刑滿釋放五年內,沒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傾向的人員, 即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的三無人員和沒有改造好、暴力犯罪、惡習較深、屢教不改人員等。
三、安置幫教工作的范圍主要有四個方面:
1、接收監獄移送的有關刑滿釋放人員刑滿釋放通知書及相關檔案材料;
2、引導、扶持刑滿釋放人員就業或協助解決生活出路問題;
3、參與對服刑人員回歸社會前的思想教育、就業技能培訓;
4、對刑滿釋放人員進行幫助教育,並好預防措施,減少他們重新違法犯罪。
各監獄管理局及各監獄、少年犯管教所要大力加強對罪犯的出監教育。各地監獄管理機關應當至少提前三個月對刑期將滿的罪犯進行出監教育,重點進行政策形勢教育和就業指導,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增強罪犯回歸社會後適應社會、就業謀生的能力,努力減少重新犯罪。
4. 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監獄管理局:
為了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鞏固對罪犯的改造成果,降低重新犯罪率,近日,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解除勞教時銜接工作的意見》(綜治委〔1999〕5號),對罪犯刑滿釋放時的銜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請各監獄管理局及各監獄、少年犯管教所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做好以下工作:
一、監獄、少年犯管教所應當在罪犯刑滿釋放前一個月按照要求填寫《刑滿釋放人員通知書》,寄送罪犯原戶籍所在地的縣級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安置幫教辦公室)。此項工作從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
二、罪犯刑滿釋放時,要根據不同情況限定其報到時間,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內持《刑滿釋放證明書》到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報到。
(4)2017安置幫教工作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大力加強對罪犯的出監教育。各地監獄管理機關應當至少提前三個月對刑期將滿的罪犯進行出監教育,重點進行政策形勢教育和就業指導,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增強罪犯回歸社會後適應社會、就業謀生的能力,努力減少重新犯罪。
堅持對改造質量的考察工作。對本單位刑滿釋放的人員要定期進行考察,了解、掌握其改造表現,並對現狀加以分析,以不斷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效果。
5. 安置幫教工作制度銜接有哪幾個環節
你好,在安置幫教工作中要注重引導、教育、管理三個環節。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採納
6. 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管理服務崗位工作內容是什麼會不會耽誤私人時間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對社區矯正的具體工作任務有明確規定,對於志願者可根據個人條件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三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組織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第七條 司法所接收社區矯正人員後,應當及時向社區矯正人員宣告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等有關法律文書的主要內容;社區矯正期限;社區矯正人員應當遵守的規定、被禁止的事項以及違反規定的法律後果;社區矯正人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權利;矯正小組人員組成及職責等有關事項。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矯正小組成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到場,按照規定程序進行。
第八條 司法所應當為社區矯正人員確定專門的矯正小組。矯正小組由司法所工作人員擔任組長,由本辦法第三條第二、第三款所列相關人員組成。社區矯正人員為女性的,矯正小組應當有女性成員。
司法所應當與矯正小組簽訂矯正責任書,根據小組成員所在單位和身份,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確保各項矯正措施落實。
第九條 司法所應當為社區矯正人員制定矯正方案,在對社區矯正人員被判處的刑罰種類、犯罪情況、悔罪表現、個性特徵和生活環境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教育和幫助措施。根據矯正方案的實施效果,適時予以調整。
第十條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為社區矯正人員建立社區矯正執行檔案,包括適用社區矯正的法律文書,以及接收、監管審批、處罰、收監執行、解除矯正等有關社區矯正執行活動的法律文書。
司法所應當建立社區矯正工作檔案,包括司法所和矯正小組進行社區矯正的工作記錄,社區矯正人員接受社區矯正的相關材料等。同時留存社區矯正執行檔案副本。
7. 建立安置幫教工作制工作責任制分明分管領導職能處科室及責任人員工作責任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0〕5號)、中央十一部委《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方案》(司發〔2010〕13號)和《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實施意見》(湘辦發〔2011〕38號)以及湘司發〔2012〕92號、湘司發〔2012〕93號文件精神,為切實做好全縣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人員(以下簡稱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提高服務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促進平安辰溪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8. 安徽省關於刑滿釋放、安置幫教工作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認真做好刑滿
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安置和幫教工作的意見
(1986年11月11日皖政〔1986〕91號)近幾年,我省各地、各部門按照公安部、勞動人事部、農牧漁業部、教育部、商業部〔83〕公發〔勞〕47號文件的規定,多渠道、多形式地安置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促使他們轉化為對社會有益的新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做好這些人的安置和幫教工作,對預防和減少犯罪,實現社會治安的根本好轉,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刑滿、解教人員原保留公職的,由原單位安置;原單位合並的,由合並單位安置;原單位已撤銷的,由上級主管部門安置。安置後,工齡按現行規定辦理;職務和工資待遇,根據本人的實際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重新評定。按規定不宜回原單位工作的刑滿、解教人員,由原單位上級主管部門調做其他工作。
二、刑滿、解教人員原有工作,但在勞改、勞教期間被除名或被解除勞動合同,改造期間表現較好的,除按規定不宜回原單位安置者外,其餘均由原單位安置,按重新就業對待。如錄用為幹部,應按規定報有關部門批准;錄用為工人的,一律實行合同制。工齡和工資待遇按現行規定辦理。
三、勞改、勞教期間被原單位除名或解除勞動合同按規定不宜回原單位安置,和原無工作的城鎮刑滿、解教人員,其戶口所在地的勞動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應把他們與其他待業人員同等看待,積極幫助解決就業和生活出路問題,各有關部門對此應大力支持。
四、刑滿、解教人員原是農業戶口的,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應按規定劃給責任田和自留地,或安排參加專業隊、組勞動。
五、刑滿、解教人員中的青少年,要求就學、復學的,經考試合格,符合學齡規定,應允許就學、復學;報考各類中專和高等院校,符合錄取標準的,應予錄取,不得歧視。
六、喪失勞動能力,無依無靠又無生活來源的刑滿、解教人員,由民政部門給予救濟。
七、各勞改、勞教單位在服刑、勞教人員刑滿、解教前,要認真進行出監、出隊教育,並將他們的鑒定材料提前抄送當地公安機關,供在繼續幫教中參考。
八、刑滿、解教人員居住地的派出所,居(村)民委員會和所在單位要互相配合,落實幫教組織和幫教措施,做到組織不脫管,教育不斷線,勞動、生活有著落。
九、各勞教、勞改機關要加強同刑滿、解教人員所在單位、居(村)民委員會的聯系,追蹤調查刑滿、解教人員的表現,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幫教工作,總結幫教繹驗,提高幫教質量,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各部門執行。
省司法廳
9. 浙江省歸正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辦法的介紹
《浙江省歸正人員安置幫教工作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第7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為了規范和加強安置幫教工作,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和國家有關安置幫教工作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