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業稅暫行條例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介紹
根據《中華人民抄共和國營業稅襲暫行條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該《實施細則》2008年12月18日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2號公布;根據2011年10月2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65號公布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修訂。《實施細則》共28條,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貳』 新《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十六條解讀
第十六條除本細則第七條規定外,納稅人提供建築業勞務(不含裝飾勞務)的,其營業額應當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設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價款在內,但不包括建設方提供的設備的價款。
本條釋義
本條是關於建築業營業額的規定。
與舊營業稅實施細則相比,主要有以下兩點變化:
1.適用范圍由原先「建築、修繕、裝飾工程作業」調整為「除裝飾勞務以外的建築業勞務」。
之所以把裝飾剔除在外,主要是考慮到裝飾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設備由建設單位自行采購,如果將建設單位提供的原材料納入納稅人營業額征稅增加其稅收負擔,也不合理。
還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裝飾勞務徵收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 114號)文件的規定。
2、由原先「安裝工程作業,凡所安裝的設備的價值作為安裝工程產值的,其營業額應包括設備的價款在內」調整為「納稅人提供建築業勞務(不含裝飾勞務)的,其營業額應當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設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價款在內,但不包括建設方提供的設備的價款」。
過去在執行中普遍反映安裝的設備價值計人安裝工程產值不容易掌握,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設備安裝產值中不得包括被安裝設備本身,在計算間接費用時,安裝工程以人工費為計算基礎。這樣其實大部分納稅人從事的安裝工程並沒有將設備並人營業額徵收營業稅。後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 16號)對此作了調整,規定所有建築安裝工程計稅營業額中都不包括設備價值,其設備均授權省級地方稅務機關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列舉,這客觀造成各地政策執行的不統一,同時也造成稅法的不統一。
本條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適用范圍。
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才可適用本規定:
(1)提供建築業勞務(不含裝飾勞務),即建築、安裝、修繕和其他工程作業。如果納稅人提供的裝飾勞務,則不適用本規定。
(2)工程中涉及的貨物為納稅人外購的貨物。如果工程中涉及的貨物屬於本實施細則第七條列舉的自產貨物范疇的,則也不適用本規定。
2、營業額。
在理解該規定時,主要注意以下兩個關健點:
(1)對工程所用原材料、其他物資和動力無論是建設單位提供還是納稅人提供,均應並人營業額繳納營業稅,這就是我們過去通常說的「甲供材」要並人營業額征稅。
(2)對工程所用的設備要區分是建設單位提供還是納稅人外購?如果是納稅人外購,則並人營業額繳納營業稅,如果屬於建設單位提供,則不需要並人營業額。
『叄』 營業稅的暫行條例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1993年12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36號
發布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本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
第二條營業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條例所附的《營業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稅目、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納稅人經營娛樂業具體適用的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本條例規定的幅度內決定。
第三條納稅人兼有不同稅目的應當繳納營業稅的勞務(以下簡稱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目的營業額、轉讓額、銷售額(以下統稱營業額);未分別核算營業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四條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
營業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營業額的,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第五條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納稅人將承攬的運輸業務分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運輸費用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二)納稅人從事旅遊業務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替旅遊者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費、交通費、旅遊景點門票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遊企業的旅遊費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三)納稅人將建築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分包款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四)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五)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條納稅人按照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扣除有關項目,取得的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該項目金額不得扣除。
第七條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營業額。
第八條下列項目免徵營業稅:
(一)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婚姻介紹,殯葬服務;
(二)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
(三)醫院、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
(四)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勞務,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勞務;
(五)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物保護、農牧保險以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家禽、牲畜、水生動物的配種和疾病防治;
(六)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美術館、展覽館、書畫院、圖書館舉辦文化活動的門票收入,宗教場所舉辦文化、宗教活動的門票收入;
(七)境內保險機構為出口貨物提供的保險產品。
除前款規定外,營業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第九條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營業額;未分別核算營業額的,不得免稅、減稅。
第十條納稅人營業額未達到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營業稅起征點的,免徵營業稅;達到起征點的,依照本條例規定全額計算繳納營業稅。
第十一條營業稅扣繳義務人: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受讓方或者購買方為扣繳義務人。
(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扣繳義務人。
第十二條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並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營業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第十三條營業稅由稅務機關徵收。
第十四條營業稅納稅地點:
(一)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但是,納稅人提供的建築業勞務以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應稅勞務,應當向應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二)納稅人轉讓無形資產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但是,納稅人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三)納稅人銷售、出租不動產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其扣繳的稅款。
第十五條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扣繳義務人解繳稅款的期限,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營業稅的徵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本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本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肆』 實行新《營業稅暫行條例》,建築業總包和分包如何納稅
這個問題涉及到營業稅繳納,主要是營業稅
比如說你承包了一項工程
總價值100萬
假如你們主要從事工程建築方面
其他方面不如裝飾就給別的比較專業的公司打理
你把一部分工程20萬轉移給其他公司
那麼你應該按建築業繳納營業稅為80*3%
分包公司就是20*3%
就是這意思
『伍』 《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究竟屬於稅收法律還是法規
《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屬於法規,他們都是由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陸』 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的是什麼
建築安裝、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郵電、文化體育、娛樂、服務業、銷售不動產和轉讓無形資產
『柒』 新營業稅條例下如何進行分包抵稅及其會計處理
據新《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建築業的總包人不再被規定為分包人的扣繳義務人,建設方與總包方均不再是分包方建築業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分包方應自行於勞務發生地繳納稅款。
根據新《
營業稅暫行條例
》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納稅人將建築工程分包給其它單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它單位的分包款後的余額為營業額;」那麼對總包方而言是可以差額納稅的,具體到開具發票的問題,總包工程款為1000萬元,其中分包為100萬元,通常的處理模式應為:總包人向建設單位開具1000萬元的發票進行工程結算,分包方向總包方開具100萬的發票進行分包工程結算,然後總包將分包開來的發票進行營業額抵減並申報納稅。
實踐中為徵收管理需要,稅務機關也可能會採取委託建設方代扣總包方和分包方的稅款的辦法一、《營業稅暫行條例》 第五條 「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三)納稅人將建築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分包款後的余額為營業額」。這是可以「抵扣了我司的工程款稅金,實際繳納稅金就少了」的理論依據。注意實踐中,如何讓稅務機關同意勞務分包使用3%的營業稅率,需要仔細斟酌和良好溝通。
二、分錄「借:工程施工 貸:銀行存款」,顯示這部分勞務收入已經確認為工程成本,沒有作為收入的扣除,也就是沒有「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分包款後的余額為營業額」。當然施工單位因為收入、產值、業績的需要,通常這樣操作,以合同標的全額作為收入。
三、「然後拿這發票去抵扣了我司的工程款稅金,實際繳納稅金就少了」,顯然不再因為給建設方開具發票而重復繳納分包工程的稅金。
四、問題的實質在於,會因為全額收入計提營業稅金及附加,而自行繳納與勞務單位繳納稅金的合計數才能與計提數一致。
五、最准確的做法是:該勞務單位的工程款不確認為成本,也不確認為相應的收入,僅僅通過代付款核算,那麼賬面的收入會與稅金保持完全一致。
六、同步全額確認為收入,勞務單位的工程款確認為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按照差額部分計提,有違配比原則,財稅理論界正在研究,未見實際成功操作。
七、全額確認收入,配比計提營業稅金及附加。結轉時,會計分錄借:應交稅金( 其他應交款 ) 貸:應付賬款,摘要為某單位某月份稅金,模糊處置。
『捌』 4.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核定計稅營業額採用的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為( )
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的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稅率)
B.組成計稅價格=營業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潤率)÷(1-營業稅稅率)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是否屬於強制性規定
是的。和法律具有比較相近的效力
『拾』 營業稅條例將正式廢止了嗎
據報道,日前相關負責人簽署條例,並公布《國務院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內暫行條例〉和修改〈中容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決定》,為下一步深化改革鋪路。
據介紹,此次修改增值稅暫行條例,目的是為了將營改增試點主要成果法定化,沒有增加新的政策措施,《決定》施行後,現行的有關營改增的過渡性政策繼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