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高校手機管理條例

高校手機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03 00:28:15

❶ 校園手機管理辦法

你好:只要你夠膽子跟老師理論,那麼老師會乖乖交出手機來!
老師沒收你的手機行為違反了國家的四部法律,分別是:《物權法》、《教育法》、《教師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情節嚴重者算是侵犯你的私隱.
一:《物權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以及第四條之規定:手機是你的合法動產,你擁有該物品的所有權,任何個人與機關(除執法機關外)無權佔有或扣留.
二:《物權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條:你有權對傾犯你合法財產的個人以及機關(除執法機關外)要求財產復原和歸還.
三:學校有規定學生不允許帶手機上學,卻無規定老師可以沒收以及扣押手機.因為《物權法》有明文規定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別人的個人財產.而學校更沒有權利去沒收,雖然個別學校是公辦學校,但學校再怎麼樣也只能是學校,永遠都不能成為執法單位.而某些學校有規定老師可以沒收,此規定與法律相沖,它便是違法規定.照例應該廢除.
四:《教師法》並沒有「沒收或扣押學生財產」的權力。並且《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教育法》中說明,不得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而《物權法》中的權利,是屬於合法權利。也就是說,這樣一來,老師不只違反《物權法》,更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利。你不只可以拿回手機,還可以向法院訴訟老師這四項罪。
另外,《物權法》中還規定了假若財產在其中損失,你還可以要求侵害人作出賠償,例如手機價格下降。以上信息真實有效!如有疑問請撥12580轉國務院!
老師沒收學生手機後有權力翻看裡面的簡訊么??
沒有,這是侵犯了學生的個人隱私,現在都在講要普及法律知識,學生的課程裡面也要講怎樣保護個人隱私,而作為一個教師來說,法律知識盡然這么淡薄,真是令人感到悲哀,你可以去找老師理論,讓他好好學學法律知識。
學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通常會採取一些管理手段。有些學校會搜查學生的物品或者暫時扣押學生的手機、游戲機等,有些學校甚至出現教師罰學生款的情況。在一些教師看來,這是很正常的管理手段,事實上這種行為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一、學校無權沒收或暫扣學生的物品
沒收和暫扣財物屬於行政處罰范疇,而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顯然沒有這樣的權利。實施行政處罰措施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根據我國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有以下三類主體:
1.依法律規定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3.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該法第十九條規定: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學校沒有沒收、扣押學生財物的權利,違反了《民法通則》私人財產(書)神聖不受侵犯的的規定,即扣押與沒收,只有在法律有規定、有授權的部門才可以行使,法律並沒有規定學校可以沒收、扣押學生財物,因此是違法的。
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其實質是搶劫,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占他人財產.老師的這種行為是屬於使用老師這種特殊的身份,強行奪走學生的財產,屬於刑法規定的其他方法.
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從程序上來說:一般情況下被行政機關沒收的的財物須上繳國庫,也不能是自己佔有或者使用.
學生作為公民享有對自己物品的享有權和進行自行處置的權利 ,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將其個人財產沒收、損壞、遺失,否則要予以賠償。
按照法律規定沒收是一種行政處罰,必須由執法機關依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罰,老師既不是行政執法人員,也沒有法律依據,無權沒收公民的財物,他們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學生可以到教育局投訴,甚至可以提起訴訟。
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來說,在沒有本人同意的情況下,老師是沒有權利沒收學生物品或「代為保管」的。
沒有當事人同意的「代為保管」是強行轉移財產的佔有,亦是對個人合法財產所有權的侵犯。
希望能幫到你:

❷ 學校對高中生手機管理條例

高一時發的學生手冊上面都是有的

❸ 高校學生晚自習玩手機學校規定罰款50合理嗎

一般情況下,高校的管理會比高中的學習管理松一點,但是如果上晚自習不能玩手機,違者罰款的話那就是學校管理嚴厲一點,大家遵守比較好。

❹ 高中學校對手機管理的規定

各個學校都是不一樣的,大多數都是周日放學發下來,上自習的時候上交。

❺ 大學生班級手機管理規定

大學生班級,一般的情況下手機是要管理規定的,上課千萬不能玩手機,是有應響的

❻ 《校內手機管理辦法》是不是法律,為什麼

那是學校的管理條例,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學校而制,而法律是經過國家制定審核通過的,是人人必須要遵守的。

❼ 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方法

1.家長可以為孩子設定手機的使用時間,可以在非學習、非課堂、非休息時間使用智能手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與成人的最大差別在於,成人較為理智和自律,能夠合理安排時間,但是孩子不行,越是低齡的孩子,其自律性越差,往往玩手機而忘記時間。

2.關掉流量,只在家用wifi上網。
出外時可以帶著手機,但要關掉手機流量,這樣手機沒辦法上網,許多APP受限制,也就可以慢慢地戒掉手機上網的網癮了。

3.培養其他興趣愛好。
多培養一些其他興趣愛好,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下棋、踢球、繪畫、做手工等等,時間長了自然可以慢慢戒掉手機依賴。

4.寫作業復習時將手機收好。
直接將手機放到看不到的地方,就不會總想著去玩了。防止在學習時容易分心去玩手機,沒辦法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

5.在家長許可下,與班主任溝通後,學生可以攜帶手機。
向每一位學生及家長明確:學校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如果帶著,上課時間不許接打電話,不許玩,必須關機;請家長不要在上課時間給孩子打電話,遇到急事,請撥打老師的聯系電話。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及家長都明確學校的規定,大部分家長就會配合老師的管理,有的甚至就不會讓孩子帶手機了;學生們也就認識到了帶手機是違規的,那麼也就不會在上課時間光明正大地玩了,更不會接打電話了,玩手機只能成為一種偷偷摸摸的行為。這樣就減輕了老師管理的負擔。

6.通過家長和學校共同來監督管理
告知家長和學生班級或學校對手機的管理辦法。如果學生不遵守,出現違規行為,直接按規定執行即可。學校跟家長共同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如進入教室手機必須是關機狀態,否則發現後進行沒收,交予班主任處,再由班主任通知家長來認領,期間一同對該學生的不正當的手機使用進行共同教育。

7.使用加鎖的班級手機袋
每個班做一個手機袋,根據班內人數在口袋上貼上學生姓名,為防止拿錯可以加上小鎖。

8.對違規手機的處理要注意程序正當
對學生違規使用的手機的處理方式,應按照國家法律和學校制度規定,向學生說明處理的事實依據和校規依據;妥善保管罰沒的手機,避免學生個人隱私權和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同時要有嚴謹的學生違規使用手機沒收登記記錄、領回記錄等規范而具體的過程性材料。決不能損毀學生的手機!

9.教育違規使用手機的學生要注重方法
在處理學生違規使用手機的實踐中,方法簡單、言行粗暴,容易激起被處理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產生更嚴重的反面效果。教師在對違規學生處理教育時要講究方法與技巧,陳述利弊、循循善誘,使學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變消極抵觸為積極配合。

10.要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家長對校園內學生手機使用管理的態度和價值取向會對學生的認識產生影響,因而校園內學生手機使用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必須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有力支持。在獲得家長理解的同時逐步引導家長在家庭教育的層面加強對子女使用手機的管理。

❽ 《校內手機管理辦法》是不是法律,為什麼

不是,學校根本就沒有立法權,它的文件效力僅僅及於其校內學生,怎麼能是法律呢?人大與地方等有立法權的機關才能頒布法律。並且法律的效力具有普遍適用的特徵,《……辦法》管不到校外,也管不到非本校學生。

❾ 假如你是學校管理人員,你對於學校關於手機的管理規定有什麼建議

如果我是學校的管理人員,那麼我對於學校手機的管理規定,是這樣的首先作為中小學生,是嚴禁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

❿ 學校對學生手機管理規定

手機是科技進步的產物,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然而,由於部分手機網路傳播不良和低俗信息,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弊端已顯得十分突出,影響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為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促進學生學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督促學生科學使用手機,特製定本規定。

第一條學校原則上不允許學生在校園內攜帶、使用手機。確因特殊情況需要將手機帶進校園的,必須履行相關手續並符合以下規定。

第二條手續辦理與承諾

1.學生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家長簽字同意,報班主任登記。

2.承諾遵守本規定的各項條款,文明使用。

3.承諾學生自行妥善保管手機,因保管不善造成手機丟失或損壞,由學生本人自行負責。

4.學生在校違規使用手機所引發的一切不良後果由學生本人及家長承擔。

第三條使用規定

1.不在教學時間(早讀、正課、晚自習)內使用手機。

2.不在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等教學場所內使用手機。

3.熄燈就寢後不使用手機。

4.考試過程中不攜帶、不使用手機。若因未留意而攜帶手機,應主動交監考教師。

5.在教學時間內、教學區域內、熄燈就寢後關閉手機。

6.僅限於使用手機的通訊功能,不得利用手機聊天、接收或傳播不良信息、考試作弊等。

7.家長因重要緊急事項聯系學生,必須在學生休息時間內進行。教學時間內、熄燈就寢後,可與班主任或宿舍管理員聯系。

8.學生手機號應在班主任處准確登記。

第四條檢查

1.學校各處室幹部、班主任、任課教師、宿舍管理員、學生會團委會幹部有權檢查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

2.學校各處室幹部、班主任有權在教學時間內、熄燈就寢後抽查學生手機狀態,並採取相應措施。

第五條違反本規定的處理辦法

1.違反本規定的`,第一次由班主任批評教育,並通報家長;第二次政教處進行全校通報批評,手機由家長領回,重新申請並經批准後方可攜帶使用;第三次給予警告及以上紀律處分,當學期內不得重新申請使用。

2.考試過程中攜帶或使用手機,按作弊對待,依據我校《學生違紀處罰辦法》處理。

3.違反本規定情節嚴重或認錯態度差,視情節給予紀律處分。

第六條附則

1.本規定由政教處、團委組織實施,解釋權屬學校政教處。

2.本規定執行情況納入班級量化考核,每發生一次違規現象,扣班級量化考核分0.5分。

3.本規定自20xx年3月1日起試行,並根據試行情況逐步修訂完善。

熱點內容
大潤發導購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9 03:59:45 瀏覽:497
新設公司法律審核 發布:2025-05-29 03:55:24 瀏覽:654
惠東增光法院 發布:2025-05-29 03:51:42 瀏覽:161
最高人民法院的證據規則 發布:2025-05-29 03:51:35 瀏覽:819
議論政治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9 03:44:32 瀏覽:810
賓縣律師 發布:2025-05-29 03:38:53 瀏覽:403
普通合夥企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9 03:38:12 瀏覽:679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溝通 發布:2025-05-29 03:26:35 瀏覽:555
初級經濟法第三章第二節 發布:2025-05-29 03:26:25 瀏覽:518
道德經關於感恩 發布:2025-05-29 03:25:02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