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安置條例
Ⅰ 天津市對1983年和1984年以後的退伍軍人立過三等功的給安排到底是哪一年
一個老軍人回答戰友:天津市是依據我國涉軍法規的模範城市,對於1983年和1984年以後的退伍軍人安排工作,是依據當時有效法規《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七日實施)的規定(也是1955年解放軍軍隊正規化後一貫的安置原則):「哪裡來、哪裡去」(城鎮兵源士兵退役後有地方政府安排工作。農村兵源士兵回農村務農);至於立過「平時二等功、戰時三等功」的退役士兵(城鎮、農村兵源同樣待遇)給安排工作才是2011年冬季(2012年初)退役士兵的法律規定。
依據是《退役士兵安置條例》(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九條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Ⅱ 1983年104號義務兵、退務安置條例待分配工作時間工齡計算
義務兵退伍後新分配參加工作的,其軍齡和待分配的時間應計算為連續工齡。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其入伍前的工齡和軍齡連同待分配的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享受與所在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Ⅲ 83年城鎮戶口當兵退役後政府包分配可檔案袋裡沒有工作分配表怎樣補辦
對於這位檔案還在自己手裡的,1983入伍城鎮義務兵的退役軍人,依據當時有效的《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戰友是有政府安排工作的資格的,但是戰友並沒有按照《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第七條規定,在退役後回到原徵集地三十天內,到縣市區退役軍人安置機構(民政局安置部門)報到並移交從軍檔案的,是作為自願放棄安排工作處置的退役軍人;如此縣市區退役軍人安置機構怎麼可能給戰友開列「工作安排介紹信」,也就不會在戰友或縣市區退役軍人安置機構留有工作安排類似表格的。
Ⅳ 1983年兵役法243號文件是什麼
1983年兵役法243號文件是關於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兵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已經頒發。為認真貫徹執行《暫行辦法》,切實做好志願兵退出現役後的安置工作。
Ⅳ 83年冬退伍回鄉殘疾軍人現在咋安置
83年冬退伍回鄉殘疾軍人在同樣當年沒有安置的,現在民政部2月開始的「清零行動」也不會得到安置的。因為民政部「清零行動」可以安置工作的范圍:是對1978年後具有法規規定安置工作資格的退役士兵,而沒有得到民政部門安置工作的退役軍人。
對於83年退役的革命殘廢軍人(現在的殘疾軍人),是依據國務院現在已經廢止的《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規定執行的。
《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規定:農村戶籍的退役士兵具備安置工作條件的有:
1、第八條規定:退伍義務兵原是農業戶口的,由當地退伍軍人安置機構按下列規定安置:
(一)對確無住房或者嚴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體幫助又確有困難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一定數量的建築材料和經費幫助解決;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下同)以上的,應當安排工作;
(三)對有一定專長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錄用;
(四)各用人單位向農村招收工人時,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退伍義務兵。對在服役期間榮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義務兵和女性退伍義務兵,應當給予適當照顧。
2、第十條規定:因戰、因公致殘的二等、三等革命傷殘軍人(現在的五級、六級、七級、八級殘疾軍人),原是城市戶口的,由原徵集地的退伍軍人安置機構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原是農業戶口的,原徵集地區有條件的,可以在企業、 事業單位安排適當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規定增發殘廢撫恤金,保障他們的生活。
Ⅵ 1983年國務院發布的城市私有房屋條例是什麼
類別:法律法規
名 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
具體內容:
目 錄
第一章總 則
第二章所有權登記
第三章買 賣
第四章租 賃
第五章代 管
第六章附 則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私有房屋的管理,保護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權益,發揮私有房屋的作用,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直轄市、市、鎮和未設鎮建制的縣城、工礦區內的一切私有房屋。
前款私有房屋是指個人所有、數人共有的自用或出租的住宅和非住宅用房。
第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公民城市私有房屋的所有權。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侵佔、毀壞城市私有房屋。
城市私有房屋所有人必須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所有權,不得利用房屋危害公共利益、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第四條 城市私有房屋因國家建設需要徵用拆遷時,建設單位應當給予房屋所有人合理的補償,並按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規定對使用人予以妥善安置。
被徵用拆遷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應當服從國家建設的需要,按期搬遷,不得借故拖延。
第五條 城市私有房屋由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機關(以下簡稱房管機關)依照本條例管理。
第二章所有權登記
第六條 城市私有房屋的所有人,須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辦理所有權登記手續,經審查核實後,領取房屋所有權證;房屋所有權轉移或房屋現狀變更時,須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辦理所有權轉移或房屋現狀變更登記手續。
數人共有的城市私有房屋,房屋所有人應當領取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的房屋所有權證。
第七條 辦理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權登記或轉移、變更登記手續時,須按下列要求提交證件:
(一)新建、翻建和擴建的房屋,須提交房屋所在地規劃管理部門批準的建設許可證和建築圖紙;
(二)購買的房屋,須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買賣合同和契證;
(三)受贈的房屋,須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和契證;
(四)交換的房屋,須提交雙方的房屋所有權證、雙方簽訂的協議書和契證;
(五)繼承的房屋,須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遺產繼承證件和契證;
(六)分家析產、分割的房屋,須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分家析產單或分割單和契證;
(七)獲准拆除的房屋,須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和批准拆除證件。
證件不全或房屋所有權不清楚的,暫緩登記,待條件成熟後辦理。
第八條 嚴禁塗改、偽造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權證。
遺失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權證,應當及時向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報告,申請補發。
第三章買 賣
第九條 買賣城市私有房屋,賣方須持房屋所有權證和身份證明,買方須持購買房屋證明信和身份證明,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辦理手續。
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私買私賣城市私有房屋。嚴禁以城市私有房屋進行投機倒把活動。
第十條 房屋所有人出賣共有房屋,須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證明書。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有優先購買權。
第十一條 房屋所有人出賣租出房屋,須提前三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
第十二條 買賣城市私有房屋,雙方應當本著按質論價的原則,參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私房評價標准議定價格,經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同意後才能成交。
第十三條 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須購買,須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條 凡享受國家或企業事業單位補貼,廉價購買或建造的城市私有房屋,需要出賣時,只准賣給原補貼單位或房管機關。
第四章租 賃
第十五條 租賃城市私有房屋,須由出租人和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並報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備案。
第十六條 房屋租金,由租賃雙方按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私有房屋租金標准,協商議定;沒有規定標準的,由租賃雙方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參照房屋所在地租金的實際水平協商議定,不得任意抬高。
出租人除收取租金外,不得收取押租或其他額外費用。承租人應當按照合同規定交租,不得拒交或拖欠。
第十七條 承租人需要與第三者互換住房時,應當事先徵得出租人同意;出租人應當支持承租人的合理要求。換房後,原租賃合同即行終止,新承租人與出租人應當另行簽訂租賃合同。
第十八條 出租人、承租人共同使用的房屋及其設備,使用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照顧公共利益的原則,共同合理使用和維護。
第十九條 修繕出租房屋是出租人的責任。出租人對房屋及其設備,應當及時、認真地檢查、修繕,保障住房安全。
房屋出租人對出租房屋確實無力修繕的,可以和承租人合修。承租人付出的修繕費用可以折抵租金或由出租人分期償還。
第二十條 租賃合同終止時,承租人應當將房屋退還出租人。如承租人到期確實無法找到房屋,出租人應當酌情延長租賃期限。
第二十一條 承租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出租人有權解除租賃合同:
(一)承租人擅自將承租的房屋轉租、轉讓或轉借的;
(二)承租人利用承租的房屋進行非法活動,損害公共利益的;
(三)承租人累計六個月不交租金的。
第二十二條 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不得租用或變相租用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須租用,須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章代 管
第二十三條 城市私有房屋所有人因不在房屋所在地或其他原因不能管理其房屋時,可出具委託書委託代理人代為管理。代理人須按照代理許可權行使代理權並履行應盡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所有人下落不明又無合法代理人或所有權不清楚的城市私有房屋,由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代管。
前款代管房屋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遭受損失的,房管機關不負賠償責任。
第二十五條 城市私有房屋所有人申請發還由房管機關代管的房屋,必須證件齊備、無所有權糾紛,經審查核實後,才能發還。
第六章附 則
第二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由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Ⅶ 1983年退伍一直末安置怎麼辦
我是1984年因部隊整編,沒有直時定殘,但部隊出具醫院證明和工程處的證明,要求當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工作
Ⅷ 70年至80年復員退伍軍人安置條例
70年至80年復員退伍軍人安置,依據的文件就是《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1958年3月17日)、國務院關於發布《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的通知(國發[1987]106號)。兩個文件的原則就是「哪裡來、哪裡去」(城鎮兵源安置工作、農村兵源回農村務農)的安置原則。
Ⅸ 三級參核因公殘83年退伍能享受85安2政策嗎
提問應是:83年退伍的一等因公「革命傷殘軍人」(三級殘疾軍人那是2004年依據新頒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全國套改後的才有的),退伍後能享受安置政策嗎?「 依據我國一貫的對於殘疾軍人的規定和政策,對於當時的特等、一等「革命殘廢軍人」「革命傷殘軍人」的安置,實行的是兩種方法,一是集中由國家供養在各省市自治區的榮軍療養院,二是有家庭負責分散供養並領取相應的護理費。一等「革命殘廢軍人」「革命傷殘軍人」退役後,要安置工作的也只有在個人志願的情況下,民政部門才能夠予以安置在適當的用人單位和工作崗位的。
我們國家建國以來的安置法規(《國務院關於處理義務兵退伍的暫行規定》(1958年3月17日)、《退役義務兵安置條例》(19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實施))並沒有對於對於特等、一等「革命殘廢軍人」「革命傷殘軍人」有過安置工作與否規定的;因此有很多還是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一等的「革命殘廢軍人」「革命傷殘軍人」戰友,因為不甘於休閑無為、蹉跎歲月的,自己志願到要求民政部門安置用人單位工作的,縣市區級民政局安置部門還是會將他們安置在適當的工作崗位的。
Ⅹ 急求:南京市人民政府1983年2月11日發布的《南京市城鎮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暫行規定實施細則》
去市政府咨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