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管理法規
① 信用卡的法律法規
信用卡涉及的法律法規:
信用卡業務作為一種民事行為,《民法通則》、《合同法》、《刑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法律對信用卡業務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
1、《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信用卡法律關系中最為基礎的就是發卡銀行、持卡人和特約商戶三者的關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發卡銀行始終面臨著申領人偽造資料騙取發卡機構信任的問題,非法持有人的詐騙問題,合法持有人惡意透支的問題以及特約商戶未盡職責的問題;持卡人則面臨著信用卡和身份證被盜竊、遺失的問題。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對使用偽造、作廢、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及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3、銀行法律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是我國金融法律體系中的兩部重要法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五章第31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按照規定審批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商業銀行法》第3條在經營范圍中共有13項,信用上學業務即歸屬於第13項中"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違法法律規定是無效的,而且要受相應的刑責的。
4、《擔保法》的規定。這些法律內容:被保證的主債權種類、數額;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保證的方式;保證擔保的范圍;保證的期限;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此外,信用卡保證合同作為信用卡合同的從合同,其法律屬性和法律責任適用我國《擔保法》第5條:"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定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5、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對信用卡業務中的主體、發卡銀行、代理銀行、持卡人和特約商戶都具有約束力,而且在業務規定、業務管理、信用卡的申領與銷戶、轉帳結算、存取現金、法律責任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首先,《辦法》第3條規定:"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商業銀行向個人和單位發行的信用支付工具",闡明了只能是我國境內的商業銀行才有資格發行信用卡,並在第5條中排除了非金融機構、非銀行機構、境外金融機構的駐華代表機構經營信用卡業務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在有關信用卡業務中必須執行人民銀行規定的統一存貸款利率和特約手續費費率,並按規定比例額交存存款保證金以及執行帳戶管理、現金管理等。其次,《辦法》第22條指出:"特約單位不得以任何現由拒絕受理持卡人合法持有的簽約銀行發行的有效信用卡。"也就是說,特約單位與發卡行之間存有代理關系,持卡人持有發卡行發行的信用卡到特約單位進行消費,特約單位應一視同仁,不能從技術角度或收費待遇上予以歧視。
6、其他包括《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關於辦理利用信用卡詐騙犯罪案件具體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各商業銀行關於信用卡的章程、特約商戶協議書、特約商戶操作程序、信用卡業務會計核算手續、信用卡保險單等都有針對信用卡使用有關的約定與規范。
② 信用卡的制度和規定是什麼
信用卡的制度:
1、持卡人在辦卡時不要以為自己有車有房就想辦理高額度的信用卡,如果對銀行沒有貢獻,條件再好銀行也不會第一次就給你高額度信用卡的(除特殊情況),高額度還是靠你的信用度和用卡狀況來慢慢提升的。
2、盡量控制自己的消費狀況,盡量不要用信用卡取現或用信用卡里的錢做投資,因為信用卡取現利息和手續費是很高的,投資賺錢還好,萬一出了狀況,信用卡里的錢怎麼還。
3、信用卡里的錢可以多方面使用,不要只使用一個項目;平時養成刷卡的好習慣,不管金額多少,都要刷卡,但封頂機最好少刷或不刷,也可以適當的分期,這樣有助於提高額度。
4、不要隨意相信辦理高額信用卡的推銷或中介,這樣會對信用卡有風險也會造成信息泄露盜刷等。
根據《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
第二十四條各商業銀行應按如下標准向特約單位收取信用卡交易手續費:
(一)人民幣信用卡,不得低於交易金額的2%;
(二)境外機構發行、在中國境內使用的信用卡,不得低於交易金額的4%。
境內銀行與境外機構簽訂信用卡代理收單協議,其利潤分配比率按境內銀行與境外機構分別占特約單位所交手續費的37.5%和62.5%執行。
(2)信用卡管理法規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印發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四章 信用卡的申領與銷戶
第三十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帳戶的單位可申領單位卡。單位卡可申領若干張,持卡人資格由申領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託的代理人書面指定和注銷。
凡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可申領個人卡。個人卡的主卡持卡人可為其配偶及年滿18周歲的親屬申領附屬卡,附屬卡最多不得超過兩張,主卡持卡人有權要求注銷其附屬卡。
第三十四條單位或個人申領信用卡,應按規定填制申請表,連同有關資料一並送交發卡銀行。對符合條件的,發卡銀行為申領人開立信用卡帳戶,並發給信用卡。
③ 《信用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關於頒布《信用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
為加強對信用卡業務的管理,現頒布《信用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請遵照執行。
附件:《信用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對信用卡業務的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業務,是指經人民銀行批准,由中國境內銀行(包括國內銀行和境外銀行在國內設立的分支行)經營的信用卡業務和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
第三條 非金融企事業單位、境外銀行駐華代表機構不得辦理信用卡業務和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
第四條 凡經營信用卡業務的中國境內銀行,均應遵守本辦法的規定。
第五條 凡要求開辦信用卡業務的銀行,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合格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
(二)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
(三)必要的營業設施和安全設施;
(四)相應的內部管理機構。
第六條 凡具備開辦條件,要求開辦信用卡業務的銀行,必須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經批准後,立可開辦;其所屬分、支行申請發行人民幣信用卡,由該銀行總行審核並報當地人民銀行備案。
第七條 申請開辦信用卡業務,應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以下文字資料:
(一)申請報告;
(二)信用卡業務章程;
(三)信用卡部門主要負責人簡歷及有關情況;
(四)擬發行信用卡的名稱、卡樣、發行范圍、發行對象的資料,以及擬代理的境外信用卡的委託銀行或國外組織的有關資料。
第八條 境內銀行 與境外銀行簽訂信用卡代理業務協議,應將其協議副本和有關資料報送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九條 開辦信用卡業務的各銀行應根據自願互利的原則,在辦理人民幣信用卡或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中逐步開展收單、機具、信息、受卡等方面的聯營合作。聯營合作的范圍,可以是國內開辦信用卡業務的部分銀行,也可以是全部銀行。
第十條 申請開辦信用卡業務的銀行及其分支行應分別向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及其分支行按季報送與信用卡業務有關的報表。第十一條 境內各辦理信用卡業務的銀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可加入國際信用卡組織。
第十二條 國內各銀行 發行的人民幣信用卡號應按國際標准規則編制。
第十三條 各銀行發行人民幣信用卡必須附具章程,載明信用卡帳戶中備用金存款利率、透支額度、透支利率等事項,以及辦卡年費、掛失費等 收費標准。
第十四條 人民幣信用卡備用金存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人民幣信用卡透支利息自銀行記帳日起十五日內按日息萬分之五計算,超過十五日按日息萬分之十計算,超過三十日或透支超過規定限額的,按日息萬分之二十計算。透支計息不分段,按最後期限或最高透支額的最高利率檔次計息。
第十五條 人民幣信用卡透支額度,個人普通卡為1000元,公司普通卡為5000元;各銀行另行制定標準的,應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十六條 為彌補因冒領、惡意透支等造成的呆帳損失,各辦理人民幣信用卡業務的銀行,可按信用卡交易總金額的竿千分之二提留呆帳准備金。
第十七條 各銀行在與特約商戶簽訂受理信用卡合同、開拓信用卡市場時,應相互合作,不得採取任何排它性的做法。特約商戶不得拒絕以同等與其他銀行簽約。
第十八條 各銀行向特約商戶收取信用卡交易回扣的比率,人民幣信用卡業務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各行業統一標准,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各銀行均不得自行降低或變相降低回扣率。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執行國際信用卡組織規定的統一標准。
第十九條 境內銀行與境外銀行簽訂信用卡代理協議,其利潤分配比率等實質性條款按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執行。利潤分配比例,按國內銀行與境外銀行分別占特約商戶所交回扣的37。5%和62。5%執行。
第二十條 各銀行對空白卡片、待銷毀廢卡以及有關業務憑證,要建立相應制度並指定專門的機構的人員統一管理。購買空白信用卡片應由各銀行總行統一辦理,分支機構不得自行購買。
第二十一條 人民幣信用卡結算制度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各銀行可根據統一制度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二條 凡違反本規定者,由所在地人民銀行視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罰:
(一)凡未經批准擅自開辦信用卡業務的銀行,責令其立即停辦該業務,沒收其非法收入,並通報批評。
(二)非金融企事業單位、境外銀行駐華代表機構開辦信用卡業務和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的,責令其立即停業,沒收其非法收入,並處以一千元至一萬元罰款;
(三)擅自降低或變相降低信用卡交易回扣率的,責令其立即糾正,並按交易金額的5%處以罰款。拒不糾正者,公告停辦其部分或全部信用卡業務;
(四)各銀行在與特約商戶簽訂受理信用卡合同時,簽訂任何排它性協議者,責銃其糾正,給予通報批評,並處以一萬元至五萬元罰款。拒不執行者,公告停辦其部分或全部信用卡業務;
(五)同時違反上述規定兩條以上者,可以合並處罰,但以不超過處罰程度較重者為限。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負責解釋和修改。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1992年12月29日
④ 信用卡法律法規l
見:看守所條例第十條 看守所收押人犯,應當進行健康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版的,不予收押:
(一)患權有精神病或者急性傳染病的;
(二)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羈押中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惡極不羈押對社會有危險性的除外;
(三)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婦女。
⑤ 信用卡法律法規是什麼
關於信用卡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刑法》等,規定信用卡逾期1到90天的,就會被列為關注類的風險資產;逾期91天到120天,就會被列為次級類的風險資產;逾期121到180天,就會被列為可疑類的風險資產;逾期180天的,就屬於損失類的風險資產。
【法律依據】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九十二條
商業銀行應當對信用卡風險資產實行分類管理,分類標准如下:
(一)正常類:持卡人能夠按照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前(含)足額償還應付款項。
(二)關注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在1-90天(含)。
(三)次級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為91-120天(含)。
(四)可疑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在121-180天(含)。
(五)損失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超過180天。
⑥ 信用卡管理辦法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已經2010年7月22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00次主席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
總則:為規范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保障客戶及銀行的合法權益,促進信用卡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規定,遵循平等、自願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三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依法保護客戶合法權益和相關信息安全。未經客戶授權,不得將相關信息用於本行信用卡業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第四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建立健全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嚴格實行授權管理,有效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業務風險。第五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充分向持卡人披露相關信息,揭示業務風險,建立健全相應的投訴處理機制。第六條: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實施監督管理。
拓展資料:
1.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是指記錄持卡人賬戶相關信息,具備銀行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並為持卡人提供相關銀行服務的各類介質。信用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利用具有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的銀行卡提供的銀行服務,主要包括發卡業務和收單業務。
2.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簽單日或銀行記帳日起15日內按日息萬分之五計算,超過15日按日息萬分之十計算,超過30日或透支金額超過規定限額的,按日息萬分之十五計算。透支計息不分段,按最後期限或最高透支額的最高利率檔次計息。
⑦ 銀行違反信用卡管理條例57條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銀行違反信用卡管理條例五十七條的規定是:發卡銀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一)不執行規定的存款利率的;(二)不按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繳存存款准備金的;(三)違反規定幫助持卡人提取現金的。
【法律依據】:《信用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五十七條發卡銀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一)不執行規定的存款利率的;(二)不按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繳存存款准備金的;(三)違反規定幫助持卡人提取現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