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文件類型
⑴ 什麼叫法規性文件
「5+1」法規性文件:2004年4月,經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央辦公廳引發了《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暫行規定》、《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黨的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對下一級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表決辦法》、《黨政領導幹部辭職暫行規定》和《關於黨政領導幹部辭職從事經營活動有關問題的意見》等5個規定性文件。此前,經中央同意,中央紀委和中央組織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對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進行清理的通知》。這6個文件,被概括為「5+1」文件。這批法規性文件的集中出台,是適應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是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實際步驟,標志著幹部人事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⑵ 公文有哪幾種類型
1、命令(令)
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2、決定
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3、公告
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4、通告
適用於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5、通知
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6、通報
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
7、議案
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8、報告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9、請示
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10、批復
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
11、意見
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12、函
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13、紀要
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14、決議
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15、公報
適用於公布重要決定或重大事項。
(2)法規文件類型擴展閱讀:
公文具體介紹:
1、標題:公文標題是對文件內容的精確概括,要准確、簡要,一般由發文單位、事由和文件三部分組成。它表明了文件的來源、主要內容及其性質使用。有版頭的文件或法規性文件,計劃和總結,通知和通報,可省略發文單位,有時或只標以文件種類,如《通知》。
2、發文字型大小:包括機關代號、年號、順序號。編寫發文字型大小的作用是有利於統計發文數量,便於公文管理,有利備案查找,在引用時,可以作為公文的代號使用。
例如「審辦發〔1989〕6號」,代表審計署(局)辦公廳1989年第6號文件,「審辦發」是審計署(局)辦公廳的代字,〔1989〕是年號,「6」號是發文順序號。
幾個機關聯合發文,只標明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編號的位置,凡有文件版頭的,放在文頭名稱的下面;凡無文件版頭的,放在標題的右側方。
3、主送機關:主送機關是行文的主要對象,即要求主辦或答復這份文件的對方單位。准確地確定主送機關是公文發出後能否及時得到處理的關鍵。
⑶ 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是如何區別和分類的
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
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准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標準是規范性文件之一。其定義是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3)法規文件類型擴展閱讀:
基本內涵
簡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學家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
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
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⑷ 法律法規分類
如果你僅僅是說的法律,那麼法律是指人大或者人大常委會或者經其授權而頒布的規范,
當然我們平時所說的法律,除了法律之外,還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較大城市政府制定的規章等,
⑸ 法律法規的類別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大體包括以下幾種法律法規: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規章等。
1、法律 :
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立法通過後,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因而,法律的級別是最高的。
法律一般都稱為**法,如憲法、刑法、勞動合同法等。
2、法律 解釋:
是對法律中某些條文或文字的解釋或限定。這些解釋將涉及到法律的適用問題。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做出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還有一種司法解釋,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的解釋,用於指導各基層法院的司法工作。
3、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4、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地方法規的開頭多貫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等。
5、規章:
其制定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這些規章僅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有效。如國家專利局制定的《專利審查指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等。
還有一些規章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等。
⑹ 參考文獻中的政府文件或法規怎麼寫呢
參考文獻格式為:
1、技術標准:[序號]標准代號、標准名稱[s]、出版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權
2、報告:[序號]作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3、或者是找到頒布該文件或文件的組織或單位的官方網站上發布的原始文件,引用電子文獻即可。
(6)法規文件類型擴展閱讀:
1、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
2、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
3、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做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⑺ 政府的文件格式有哪些
一、行政類公文寫格式需參考《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及相關格式規定。
具體如下:
行政公文用A4型紙。
排版規格:正文用3號仿宋體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個字。
製版要求:版面干凈無底灰,字跡清楚無斷劃,尺寸標准,版心不斜,誤差不超過1mm。
雙面印刷;頁碼套正,兩面誤差不得超過2mm。
公文中各要素都有明確的標識規則,須按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1999規定來標識。
該標准將組成公文的各要素劃分為眉首、主體、版記三部分。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寬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統稱訓眉首;置於紅色反線(不含)以下至主題詞(不含)之間的各要素統稱主體;置於主題詞以下的各要素統稱版記。
具體要求您可以參考一下我個人資料中的相關內容。
二、黨的公文應參照《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相關規定。
⑻ 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格式上有什麼區別
沒聽說格式上有什麼區別。只聽說法律效力上的差別。
法律,是由人大頒布的。法規是司法機關的解釋或者政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是由政府,部門頒布的。其實,這樣劃分,也不怎麼對。每個法學家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⑼ 規范性法律文件有哪些
通俗地說就是國家制定、提出的可反復使用的法律文件。
網路的解釋:
規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規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現出來的各種法的形式的總稱.。是有權制定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司法機關)制定、發布的,。它是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這些規范具有對象的不特定性,我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級及其審查體制大體可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憲法、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地方性法規(省級法規和市級法規)、地方規章(省級規章和市級規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我國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分類為法律及法律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或者單行條例、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