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葯條例工信部
⑴ 農葯法律法規
國務院有一部《農葯管理條例》,是2001年修訂的法規。
其它的還包括三版個農業部令和兩個公告:《農權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農業部令第9號)、《農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農業部令第8號)、《農葯登記資料規定》(農業部令第10號)3個農業部令。
農葯名稱登記核准管理的公告(農業部公告第944號),農業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規范農葯名稱命名(農業部公告第945號)和農葯產品有效成分含量(農業部公告第944號)2個公告
⑵ 史上最嚴《農葯管理條例》,農葯生產者該怎樣
按規定執行,辦理相關生產許可證等。
修訂後的農葯管理條例還好,最可怕的是環保督察,以及18年的水污染防治,3月已經關閉了很多農葯經營企業,也注銷了很多農葯生產許可證。
⑶ 農葯廠家沒有生產許可證能申請農葯登記證嗎
不能。
不是所有的農葯都要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這是肯定的。自己查一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取證目錄,如果是不需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品種,生存和銷售很正常的。
另外,雖然有些農葯要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但是沒有證書生產銷售的情況的處罰一般應按照《農葯管理條例》來,因為特別法優於一般法,這是行政許可的不完善導致的。
根據國家農葯登記制度,生產農葯需要獲得登記證,每個產品對應一個登記證,當然你也可以找有相同品種的廠家授權分裝登記,這樣比較快。其次農葯生產要滿足三證齊全,除了登記證還要有生產批准證書(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標准證,工信部已經停止辦理乳油類產品的生產批准證書,國家質檢總局到時可以辦理生產許可證,不過要求條件比較高,還有的產品因為未實行國標或行業標准,也不能辦理生產許可證。
⑷ 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對農葯使用者有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77號,《農葯管理條例》已經2017年2月日國務院第16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修訂後的《農葯管理條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農葯使用者應當合理用葯,按照農葯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等施用農葯,還要按標簽標注的安全間隔期收獲農產品。禁止在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等生產上使用劇毒、高毒農葯。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等應當建立農葯使用記錄。農葯使用者應當保護環境和有益生物、珍稀物種。下面是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對農葯使用者作出規定的相關條款:
第三十三條農葯使用者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農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妥善保管農葯,並在配葯、用葯過程中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發生農葯使用事故。
限制使用農葯的經營者應當為農葯使用者提供用葯指導,並逐步提供統一用葯服務
第三十四條農葯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葯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葯,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葯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
農葯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農葯。
標簽標注安全間隔期的農葯,在農產品收獲前應當按照安全間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
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的生產,不得用於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第三十五條農葯使用者應當保護環境,保護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種,不得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道內丟棄農葯、農葯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葯器械。
嚴禁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使用農葯,嚴禁使用農葯毒魚、蝦、鳥、獸等。
第三十六條農產品生產企業、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應當建立農葯使用記錄,如實記錄使用農葯的時間、地點、對象以及農葯名稱、用量、生產企業等。農葯使用記錄應當保存2年以上。
國家鼓勵其他農葯使用者建立農葯使用記錄。
第六十條農葯使用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農葯使用者為農產品生產企業、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農葯使用者為個人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農葯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葯;
(二)使用禁用的農葯;
(三)將劇毒、高毒農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生產或者用於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四)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使用農葯;
(五)使用農葯毒魚、蝦、鳥、獸等;
(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道內丟棄農葯、農葯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葯器械。
有前款第二項規定的行為的,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還應當沒收禁用的農葯。
第六十一條農產品生產企業、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不執行農葯使用記錄制度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⑸ 國務院新修訂的《農葯管理條例》新在何處如何有效實
各地農業主管部門具體落實實施。
主要提現在進一步放開農葯經營,個人也可以申請經營農葯。
多了一項對農葯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義務。
⑹ 農葯管理工作由農業行政哪個部門執行
《農葯管理條例》
第三條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⑺ 農葯運輸管理條例
現在沒有出台農葯運輸管理條例,是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 交水發[2009]162號.運輸新規為九成農葯摘掉「危險化工品」重帽,高毒、巨毒產品未列其中。不過高毒、巨毒產品已經很少了,農業部控制的很嚴,好多已經禁用或限用了。農葯屬於危險化學品(大部分是),)看看它的定義:「化學品」是指一種物質,無論是該物質本身還是其混合物或制劑的一部分。無論是人工製造的還是取自大自然的,但不包括任何生物體。它由以下類別組成:農葯(包括極為危險的農葯制劑)和工業用化學品。
交通運輸部 農業部 公安部 安全監管總局文件 交水發[2009]162號 2009年04月17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農業、公安、安全監督部門:
為確保農葯運輸安全順暢,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農葯管理條例》和有關國家標准,參照聯合國《關於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規章範本》等國際推薦規則,現將農葯運輸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凡危險性低於國家標准《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05)農葯條目包裝類別Ⅲ標準的農葯產品(含農葯登記為低毒、微毒產品),按普通貨物管理。
二、對列入上述標准農葯條目包裝類別Ⅲ的農葯產品(含農葯登記為中等毒產品),其內容器所盛裝農葯重量或容量在5kg或5L以內且每包件重量不超過30kg的,同時具有符合國家標准《農葯包裝通則》(GB3796-2006)規定要求的包裝容器和內容器,按普通貨物管理,但須在有關運輸文件貨物說明中註明「有限數量」或「限量」一詞;同時,在包件外表面的一個菱形框內標明內裝物的聯合國編號(前加字母「UN」)和「Ⅲ」(即包裝類別Ⅲ),「Ⅲ」標在聯合國編號下側,見附件一《農葯限量產品包件外表面標志內容的說明》。另外,在按限量要求對農葯進行包裝時,應確保同一外容器的內裝物不會因滲漏而發生危險反應。上述農葯產品的限量標准,見附件二《農葯限量一覽表》。
三、對包裝類別Ⅰ、Ⅱ的農葯產品(含農葯登記為劇毒、高毒產品)以及不符合限量標准及包裝要求的包裝類別Ⅲ的農葯產品,仍按危險貨物管理。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施行中如有問題請及時反饋給交通運輸部,聯系電話:010-65292225。
附件:1. 農葯限量產品包件外表面標志內容的說明
2.農葯限量一覽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章)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章)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主題詞:農葯 運輸 通知
抄送:國務院法制辦、農業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部辦公廳、政法司、道路運輸司、海事局。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09年4月3日印發
⑻ 與農葯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涉及果園農葯安全使用的相關法律規定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葯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禁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種子、農業機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經營,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登記或者許可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農業生產資料的安全使用制度,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不得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等農業生產資料和其他禁止使用的產品。」
(3)國務院《農葯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安全、合理使用農葯的指導,根據本地區農業病、蟲、草、鼠害發生情況,制定農葯輪換使用規劃,有計劃地輪換使用農葯,減緩病、蟲、草、鼠的抗葯性,提高防治效果。」第二十六條規定:「使用農葯應當遵守農葯防毒規程,正確配葯、施葯,做好廢棄物處理和安全防護工作,防止農葯污染環境和農葯中毒事故。」第二十七條規定:「使用農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農葯安全、合理使用的規定,按照規定的用葯量、用葯次數、用葯方法和安全間隔期施葯,防止污染農副產品。」
(4)農業部頒布的《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當指導農民按照《農葯安全使用規定》和《農葯合理使用准則》等有關規定使用農葯,防止農葯中毒和葯害事故發生。」第二十八條規定:「農葯使用者應當確認農葯標簽清晰,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生產批准文件號齊全後,方可使用農葯。農葯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產品標簽規定的劑量、防治對象、使用方法、施葯適期、注意事項施用農葯,不得隨意改變。」第二十九條規定:「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當大力推廣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葯。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於瓜類、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葯材等。」第三十條規定:「為了有計劃地輪換使用農葯,減緩病、蟲、草、鼠的抗葯性,提高防治效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農業部審查同意後,可以在一定區域內限制使用某些農葯。」
⑼ 農葯產品登記備案的法律、法規依據是什麼
很多,不過最主要的是《農葯管理條例》、《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農葯標簽回和說明書管理辦法》、答《農葯登記資料規定》。
此外有不少相關的法規依據,《農葯限制使用管理規定》、《農業行政許可聽證程序規定》、《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農業化學物質產品行政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如果涉及許可證的申請,則還有一批相關的法律法規。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