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執法規范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執法規范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3-09 13:12:29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相互關系是:建設法治國家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建設法治國家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基礎,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法治國家的條件;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社會的保障,建設法治社會是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

要在同一時空同一語境解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涵義,可能要循以下三個步驟進行:首先探討國家、政府、社會的不同內涵和外延。

其次,研究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中法治的共同要件;最後,分析法治分別與國家、政府、社會組合後法治涵義重心的差別,法治與國家、政府、社會組合後形成的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個概念的異同。

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依法治國作為中國基本治國方略,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其中執法是關鍵。國家的法律法規都需要各級政府來實施,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也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的決策與執法活動是否合法、是否適當,不僅關系人民福祉和社會穩定,也關系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能否落實。

因此,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如果能夠緊緊抓住這個關鍵,在規范政府權力的行使、防止權力濫用方面有切實可行的制度安排,將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產生重大作用。

Ⅱ 以德立國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德治與法治是兩種不同的治國方略,傳統的德治是實質的人治與法治是對立的,但現代德治與法治的關系則是辨正統一的,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將兩者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良好秩序。 德治與法治有著明顯區別,這種區別來自於道德與法律的區別,道德利用思想控制、輿論監督來實現對人的行為的規范。而法律靠行為控制、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來事項對人的行為的規范,最終實現調整社會關系的目的。雖然德治與法治存在明顯的區別,但兩者都作為社會關系的調節器,兩者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 1、德治為法治奠定了主體基礎。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是廣大人民群眾。建立法治國家,必須有廣大人民群眾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作基礎。從立法角度來看,道德規范是立法的重要依據和評價標准,先進的道德規范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從執法角度來看,法律規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准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執法者的行為直接影響執法的質量和法律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從守法的角度來看,在正常的社會里,道德水準的高低與守法自覺性的強弱成正比。 2、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補充。法律是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法律有國家制定,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在法律的制定、法律的運行過程呈現出各種局限,這些局限只有靠道德和其他社會規范來彌補,而道德又是最為重要的一種。除此之外,法律只能調整人的行為,而不能幹預人的思想,因而社會道德是法律運行不可缺少的補充。另外,一個道德水準越高的社會,該社會的法律規范的實施就越順利,所以德治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法治的實現。 3、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道德教育是利用各種宣傳工具,製造輿論導向,對人們的行為進行鼓勵或制約,但是這種鼓勵、制約不具有國家強制力,屬於自律的范圍,因而是柔性的,它的力量取決於教育內容與現實結果的關系。如果道德教育所倡導的內容與社會現實脫節,與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准不一致,甚至是背離的,遵守道德反而吃虧,那麼道德教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感化力量。因此,要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和建立道德社會,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制度,將道德規范立法化,使重要的道德規范具有法律權威性。另外,通過執法,揚善懲惡,也有利於德治建設的順利開展。

Ⅲ 依法治國個基本要求 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 的區別

個人理解,有法必依涵蓋了執法者和普通公民。執法不嚴則僅指政府機關嚴格依照法律和待處理的事實、行為作出決定。你舉的例子可能兩者都包括了,比如說,查出來的問題嚴格依照稅法處理,是前者,而根據情節,罰當其罪,可能就是後者了。

Ⅳ 「依法治國」與「四個全面」是什麼關系

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僅是「四個全面」重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礎和法治保障。正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階段性的奮斗目標,具有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奮斗目標和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路徑、關鍵一招、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是引領、促進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徑依賴。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最根本的保證。只有通過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使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領導核心和根本保證作用。
李林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然包括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國的「法治小康」戰略目標。法治小康既是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順利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法治保障。法治小康,在價值層面追求的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幸福博愛、和諧有序,充分實現人權與人的尊嚴;在制度層面追求的是人民主權、憲法法律至上、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治權,努力建成法治中國;在實踐層面追求的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和依法辦事,努力實現良法善治。與此同時,法治小康又通過依法治國特有的制度安排、規范手段、教育強制功能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李林說,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全面依法治國是引領、促進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式和路徑依賴,要正確處理法治與改革的關系,堅持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統一,充分發揮立法的引導、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需要修改法律的應當先修改法律,先立後改;可以通過解釋法律來解決問題的應當及時解釋法律,先釋後改;需要廢止法律的要堅決廢止法律,先廢後改,以保證各項改革依法有序進行。堅持在現行憲法和法律框架內進行改革,充分利用憲法和法律預留的改革空間和制度條件,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對確實需要突破現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改革試點,如果通過解釋憲法,通過法律的立、改、廢、釋等措施不能解決問題,也可以採取立法授權試點改革的方式,經有關機關依法授權批准,為改革試點工作提供合法依據。
李林介紹,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基本方略和法治這個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堅持依憲執政、依法執政,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守法、帶頭守法。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過程,落實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以及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各方面,堅持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的高度統一,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堅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

Ⅳ 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之間的關系

現在我國就是承德市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法治社會了,不管你是什麼方面?如果你犯法的只要你充分的理由和條件,那那證明那個事實根據經過法律呢城處理。不會。有半點包容私下或者是不清不楚,不明白那種來一做事。

Ⅵ 依法治國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得關系是什麼

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Ⅶ 執法規范化建設,關繫到依法治國是否能

關鍵是提高執法隊伍自身素,自已都管不好,還能管人?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Ⅷ 概括人民與依法治國之間的關系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核心力量。當今中國的事情辦得怎麼樣,關鍵取決於我們黨,取決於黨的思想、作風、紀律、組織狀況和戰斗能力、領導水平。治黨始終堅強有力,治國必會正確有效 。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是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這一制度,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又體現廣泛民主;既保持一致性,又體現多樣性;既規范有序,又充滿活力。它有利於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有利於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二是有利於黨和國家的決策民主化、科學化。通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廣泛參加國家和社會管理,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基本職能。中共中央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協商內容不斷充實、程序逐步規范。三是可組織有序的政治參與。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積極發揮作用,擴大了社會各方面成員的有序政治參與,暢通了利益表達渠道。四是有利於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互相促進,從而提高執政黨的領導水平和參政黨的參政能力。通過互相監督尤其是對中國共產黨的監督,能夠使執政黨隨時聽到不同的意見和批評,更好地了解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訴求,有利於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能力。

Ⅸ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關於依法治國的關系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 違法必究 都是依法治國的要求

熱點內容
不道德行為有哪些 發布:2025-05-23 07:21:14 瀏覽:647
勞動法英文教材 發布:2025-05-23 07:13:09 瀏覽:84
凱瑞文法學校 發布:2025-05-23 07:11:33 瀏覽:731
法治政府的內容是什麼 發布:2025-05-23 07:07:56 瀏覽:739
社會與法欄目組父與子第三季 發布:2025-05-23 07:07:00 瀏覽:591
新的移民法 發布:2025-05-23 07:01:08 瀏覽:650
法律知識知多少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發布:2025-05-23 07:00:30 瀏覽:294
商法自治條例 發布:2025-05-23 07:00:24 瀏覽:925
刑法並處 發布:2025-05-23 06:33:31 瀏覽:108
婚姻法第一百零六條 發布:2025-05-23 06:21:58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