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傳染病法律法規
Ⅰ 中國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法律文件規定的法定傳染病有哪些
我國法定的傳染病病種有哪幾類?
參照國際上對傳染病的統一分類標准,結合我國傳染病的實際情況,我國將全國發病率較高、流行面較大、危害較嚴重的35種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列為法定管理的傳染病,並根據其傳播方式、速度及對人類危害程度的不同,分為甲、乙、丙三類,在預防、治療、疫情報告、控制、監測等諸多方面實行分類管理。國家對傳染病病人、病源攜帶者進行治療。
甲類傳染病,又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亂。因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源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必須強制執行,因此又稱其為強制管理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又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氏桿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等。其中有幾種傳染病在必要時可採取強制性措施,控制其傳播,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
丙類傳染病,又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以及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等。丙類傳染病由於要通過科學抽樣選定疾病監測區和實驗室,來進行監測管理,因此又稱其為監測管理傳染病。
另外,不屬於上述規定中的傳染病,國務院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其發生、流行的情況以及危害程度,將其列入乙類傳染病,還是丙類傳染病,並分別依許可權決定傳染病病種的增加或者減少,並予以公布。
Ⅱ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哪些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第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專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屬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疫情防控關乎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是每一位公民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小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整理了一些與傳染病有關的法律法規。
Ⅲ 在傳染病的防治上,國家有哪些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86441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以霍亂為重點的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005年)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95772
關於印發《衛生部農業部關於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合作機制》的通知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25248
Ⅳ 傳染病有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1989年2月21日通過 2004年8月28日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內會議修訂通過 同日公布容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2003年5月7日國務院第7次常務會議通過2003年5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6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1988年11月15日國務院第二十五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號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
(1999年12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會議通過2000年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10號發布自2000年6月1日起施行)
衛生部關於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列入法定管理傳染病的通知
(衛疾控發〔2003〕84號2003年4月8日)
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10年版)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
非典型肺炎中醫葯防治技術方案(試行)預防部分修訂方案
(2003年4月24日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修訂)
Ⅳ 傳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操作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
全國艾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
......
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上都有。
Ⅵ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是什麼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是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而制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6)有關傳染病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條國家開展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教育的公益宣傳。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教育。
醫學院校應當加強預防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對在校學生以及其他與傳染病防治相關人員進行預防醫學教育和培訓,為傳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其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
Ⅶ 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法規
傳染病防治主要法律法規匯總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節選);
5、《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節選);
6、《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9、《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10、《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進行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各級人民政府農業、水利、林業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和組織消除農田、湖區、河流、牧場、林區的鼠害與血吸蟲危害,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動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場所的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