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惡意逃匿欠薪法規

惡意逃匿欠薪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15 10:50:05

① 惡意欠薪的立案標准

惡意欠薪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案標准為:1、惡意欠薪數額較大;2、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3、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② 惡意欠薪罪的規定有哪些

惡意欠薪可能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客觀表現為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本罪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企業和自然人;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本罪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

③ 惡意欠薪罪司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惡意欠薪罪指的是以轉移、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行為。 司法解釋規定如下: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一)隱匿財產、惡意清償、虛構債務、虛假破產、虛假倒閉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隱匿、銷毀或者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考勤記錄等與勞動報酬相關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

以轉讓財產轉換為隱藏和其他方法,以避免支付工資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工資,數額較大,政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繳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款金,造成嚴重後果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一)隱匿財產、惡意清償、虛構債務、虛假破產、虛假倒閉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隱匿、銷毀或者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考勤記錄等與勞動報酬相關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

④ 惡意欠薪罪刑法有怎樣的司法規

惡意欠薪罪司法解釋的內容有,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目的,並且以隱匿財產、虛構債務、隱匿、銷毀或者篡改賬目、職工名冊等方法逃避付款的,則屬於惡意欠薪。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以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一)隱匿財產、惡意清償、虛構債務、虛假破產、虛假倒閉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隱匿、銷毀或者篡改賬目、職工名冊、工資支付記錄、考勤記錄等與勞動報酬相關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勞動報酬的。

⑤ 欠薪4萬逃匿,會怎麼處理

如果是惡意欠薪,是觸犯法律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1年2月25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八),其中規定「惡意欠薪」入罪。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不過目前實際效果往往極為低微。仲裁和訴訟在裁決、判決生效後具有強制執行力,但程序較為繁瑣,同期較長,費用較高,對於既缺乏經濟基礎又缺少相關法律知識的勞動者一方來說,執行裁決、判決難本身就是一頑疾,因而,通過這兩種方式解決勞動工資關系糾紛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⑥ 惡意欠薪罪立案標准

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為惡意欠薪罪的立案標准。

根據《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6)惡意逃匿欠薪法規擴展閱讀:

《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拒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認定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在一審宣判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從輕處罰。

對於免除刑事處罰的,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賠禮道歉。拒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造成嚴重後果,但在宣判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⑦ 惡意欠薪罪中的「逃匿」的定義是什麼

目前國家出台新的規定,對惡意欠薪者最高可判7年徒刑。你最好保留證據,比如電話錄音什麼的...

⑧ 什麼叫惡意欠薪惡意欠薪的法律規定是什麼多久不發薪水是惡意欠薪

惡意欠薪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

惡意欠薪行為被法律定義為惡意欠薪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的一個罪名,是指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


惡意欠薪的法律規定

勞動部《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中對於「無故」作了排除性規定:「『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

不包括:用人單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原因,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徵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後,可暫時過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其他情況下拖欠工資均為無故拖欠。」


多久不發薪水屬於惡意欠薪

超過30天就算惡意欠薪。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上約定的工資發放日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且該約定不得違反按月支付的原則。若超過時間未發放的,即屬於拖欠工資,為違法行為。

⑨ 惡意欠薪量刑標准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 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⑩ 欠薪逃逸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俗稱惡意欠薪罪):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關於房地產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0 20:02:18 瀏覽:635
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 發布:2025-05-20 19:53:28 瀏覽:8
道德與法治實 發布:2025-05-20 19:52:43 瀏覽:548
勞動法年薪休假制度 發布:2025-05-20 19:51:29 瀏覽:717
勞動法關於事假扣除工資部分 發布:2025-05-20 19:51:19 瀏覽:176
紅旗區法律援助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5-05-20 19:50:22 瀏覽:525
測繪聘請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20 19:49:43 瀏覽:14
民法使保險 發布:2025-05-20 19:43:22 瀏覽:928
花都律師電話 發布:2025-05-20 19:43:21 瀏覽:866
人大法學考研真題答案 發布:2025-05-20 19:40:57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