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殯葬法規
Ⅰ 2023年殯葬新規定
2023年關於殯葬的新規定如下:
殯葬改革三大新舉措:
1、殯葬改革,政策先行。2023年,圍繞殯葬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國家將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避免基層在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的過程中無據可依、無法可據;
2、完善基層公益性質的殯葬設施及建立健全常態長效機制,包括但限於公益性墓地、集體墓地、公益性殯儀館等等;
3、鼓勵並提倡有條件的地區針對農村開展火葬採取一定的補助措施,並嚴格做好三不準:
三不準具體指:
1、不準一刀切;
2、不準強制;
3、不準搞平墳運動。
三禁具體如下:
1、禁止佔用基本農田修建墳墓;
2、禁止製作、銷售及使用大棺材;
3、禁止任何鄉鎮與集體經濟組織對外出租或銷售土地用於墓地。
三拆具體如下:
1、拆除活人墓;
2、豪華墓;
3、硬化墓。
一補貼:凡參與基本養老保險且享有基本養老金保障待遇的城鄉居民均可以享受喪葬補貼這一福利。
殯葬是對死者遺體進行處理的文明形式。
殯葬殯儀程序:豎靈、收斂、喪失協調、引靈、接體、奠禮、火化、出殯、安厝、後續關懷。
殯葬方式從古代演變到現代已經有很多種了,如土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天葬,鑽石葬,太空葬,礁球葬,有機粉葬,海葬,煙花葬,畫葬等,這些殯葬方式都被稱為綠色殯葬。
關於殯葬的規定:
1、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
2、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3、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亂困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4、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
5、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頌陪茄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6、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墓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
7、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8、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綜上所述,國家推行基本殯葬制度改革的初衷並非是取締土葬,而是為了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和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的穩定。
【法律依據】:
《殯葬管理條例》第一條
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殯葬管理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的殯葬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實行火葬和允許土葬的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並由本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國務院民政部門備案。
Ⅱ 農村喪葬最新政策
農村喪葬最新政策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葬禮形式:允許的葬禮形式包括殯葬、火化、浸沒和原葬等。原葬指的是將遺體直接置於墓地,不進行其他殯葬處理,僅進行墓穴掩埋等簡單儀式。
2. 遵守法律法規:葬禮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進行過火殯葬、頭顱拆灰、燒花燈、燒香等違規行為。
3. 社會公序良俗:葬禮應避免違反社會公序良俗,不應大肆宣揚哀樂,不應過分節儉,也不應過度放煙花等。
4. 葬禮期間行為規范:葬禮期間嚴格禁止亂放煙花爆竹,大聲喧嘩,擅自破壞墓穴,過度鑼鼓等行為。
5. 葬禮費用:葬禮費用一般由家屬承擔,不得向參加葬禮的村民收取費用。葬禮費用應與實際項目價格相符,禁止收取任何無形費用。家屬可自願捐贈給參加葬禮的村民,但不得要求村民作為捐贈品收取禮金、禮物或其他費用。家屬也可按當地習俗支付相關費用。
法律依據:《殯葬管理條例》第一條至第三條,旨在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