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條例
1. 畢業論文,無效婚姻制度,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老師書是代表人物的代表觀點,求高人幫忙!急!!
2.1國外婚姻無效制度現狀
從當前世界各國關於親屬法的法律制度來看,對違法婚姻的規制大體上可分為兩種立法模式,即單純規定無效婚姻或可撤銷婚姻一種的單軌制和既規定無效婚姻又規定可撤銷婚姻的雙軌制。採取不同的立法模式,既反映了各國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反映了地區間法律文化的差異。
2.1.1單軌制
單軌制立法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只規定無效婚姻的方式和只規定可撤銷婚姻的方式。有些國家規定,只要缺乏法律規定的某一個結婚要件的,都屬無效婚姻,絕對無效,無效婚姻從一開始就不發生婚姻的效力。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人可以是婚姻當事人,也可以是其他相關特定人或特定的國家機關。屬於這一類親屬法的有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如義大利民法典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中規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人、與殺害自己配偶而被判刑的人不得結婚,對違反上述規定的違法婚姻,可以由新婚夫婦和他們的最近尊親屬、檢察機關和其他所有因提起訴訟而得到合法利益和現實利益的人提起撤銷婚姻之訴;另外,未成年人不得結婚,當事人不滿法定結婚年齡,可以由新婚夫婦、他們的最近尊親屬、檢察機關提起訴訟;對於非自願婚,即結婚時一方沒有辨認能力或意思表示能力,或者在脅迫之下、恐嚇之下表達結婚意思的,或者對配偶的人身辨認錯誤或個人基本情況產生重大誤解而表達結婚意思的,可以由配偶提起撤銷婚姻之訴。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在義大利婚姻法中,除了婚姻關系當事人之外,只要確認婚姻無效能夠維護自己一定合法權益的人都可以對違法婚姻提起無效之訴。
規定欠缺法定結婚要件的婚姻全部為可撤銷婚姻。在這種立法模式下,沒有無效婚姻的情形,只要不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相關當事人皆可以申請撤銷。如德國《民法典家庭法》第1313條規定:「婚姻只可以在法院的判決基礎上予以撤銷,婚姻隨在發生法律效力後而解除。在德國家庭法中規定,可以撤銷的婚姻有以下幾種情形:(1)重婚,一人在結婚前已有合法婚姻;(2)無行為能力的人結婚;(3)未到法定結婚年齡:(4)一方性無能;(5)直系親屬和兄弟姐妹之間的結婚;(6)雙方無意共同生活:(7)一方不知其行為是結婚;(8)因受欺詐而結婚;(9)因受脅迫而結婚等等。雖同為可撤銷婚姻,但申請主體有所不同:在(1)一(6)情形中,申請撤銷的權利人為婚姻關系中的任何一方、主管行政機關以及重婚涉及的第三人;而在後三項中申請人則只能是婚姻關系的當事人,撤銷婚姻的後果依照關於離婚的規定予以確定」。
2.1.2雙軌制
雙軌制是指既規定無效婚姻,又規定可撤銷婚姻的立法模式。其中的可撤銷婚姻只能由婚姻當事人或者特定的人在一定期限內提請法院予以撤銷。婚姻的效力從宣告撤銷時起消失,沒有溯及力,又稱相對無效的婚姻。若有撤銷請求權的人未在期限內起訴,則婚姻一直有效。雙軌制根據親屬法中對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不同側重,又可分為幾種具體情況。
規定無效婚姻佔主體地位,可撤銷婚姻相對較少。我國就屬於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我國對絕對無效的婚姻規定了四種情形,即重婚、早婚、近親婚和疾病婚,而對可撤銷婚姻只規定了當事人受脅迫而結婚的一種情形。另外,法國也有類似規定。但各國在申請無效或撤銷的主體方面則也有不同的立法要求,如《法國民法典》僅規定未經夫妻雙方或一方自由同意而結婚的只能由婚姻當事人起訴;如人的根本資格發生錯誤,則只能由另一方配偶申請婚姻無效:對須經父母、直系尊血親或親屬會議同意才能結婚的,只能由有同意權的人或須經同意的人起訴。「該法第184條則規定,除上述之外的都是絕對無效婚姻,並可由夫妻雙方、有利益的人、檢察院提起訴訟」 。
規定可撤銷婚姻佔主體地位,無效婚姻相對較少的立法模式。規定無效的條件較少而可撤銷的條件較多的,有瑞士、我國台灣地區、日本、美國等親屬法。如《瑞士民法典》親屬編規定的無效婚姻有:結婚時配偶一方己有婚姻關系,結婚時配偶一方患有精神病或因繼續存在的原因無判斷能力,配偶雙方因血親或姻親關系而被禁止結婚;而其可撤銷婚姻則有:配偶一方在舉行結婚儀式時因暫時的原因無判斷能力的,因誤解而結婚的,因受欺騙而結婚的,因受脅迫而結婚的,無婚姻能力人、未成年人或禁治產人未經其父母或監護人贊同而結婚的等,可撤銷婚姻的條件明顯多於無效婚姻的條件
2.2我國婚姻無效制度的現狀
在我國,長期以來人們將無效婚姻稱之為違法婚姻,我國1950年和1980年的婚姻法都沒有對婚姻的無效作出明確規定,據此有人認為我國沒有婚姻無效制度,其實,我國婚姻法雖然沒有以立法的形式對婚姻無效制度作出明文規定,但我國1980的頒布的婚姻登記辦法和1994年頒布施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中都有婚姻無效的規定,如1994年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公民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或者符合結婚條件的當事人未經結婚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其婚姻關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婚姻登記,對結婚、復婚的當事人宣布其婚姻無效並收回結婚證。由此看來,「以上辦法和條例雖然規定了婚姻無效的原因及處理等問題,僅僅是籠統規定」 ,但仍未建立一套系統完備的婚姻無效制度。2001年4月修改後的《婚姻法》對無效婚姻作出了明確規定。這說明,我國的無效婚姻制度已正式成立。婚姻無效是違法婚姻的法律後果,從理論上講,違法婚姻由於其違法性而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應等同於婚姻無效。但在現實條件中,並不是所有的違法婚姻,都是婚姻無效。這是因為,婚姻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身關系,其後果不僅及於當事人雙方還直接影響到子女和家庭其他成員;同時,婚姻關系又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它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繫到家庭和社會的穩定,所以,各國對違法婚姻的立法都極為慎重,並不將所有的違法婚姻都簡單地歸於無效。比如,有些國家認為結婚條件的規定有輕重程度之分,只將那些違反較重要結婚條件的違法婚姻規定為無效婚姻。再比如,我國在1994年2月1日以前,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的效力的作法,都說明違法婚姻的范圍較無效婚姻為廣,也就是說婚姻無效肯定是違法婚姻,而違法婚姻不一定引起無效的後果。
所以,婚姻無效是對不符合結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而成立的婚姻關系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認定,是違法婚姻的一種法律後果。通過對婚姻無效的原因、認定程序、訴訟請求權、訴訟時效及法律後果等規定,構成婚姻無效法律制度。婚姻無效制度作為婚姻法律體系中結婚制度的保障,是婚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婚姻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完善與否,直接影響違法婚姻的治理,因此,建立全面系統的婚姻無效制度乃是完善我國婚姻立法的當務之急。
2.2.1婚姻無效的原因
我國《婚姻法》第1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未達法定婚齡的。」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無效婚姻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重婚,所謂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即某個人同時有兩個以上的配偶。重婚是對一夫一妻的家庭原則的破壞,因此為各國法律所禁止,並且對於重婚,其後果歸於無效。如果其重婚行為違反了刑法規定的,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近親婚,從我國婚姻法的規定范圍上看,凡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的,都是無效婚姻。疾病婚,禁止特定的疾病患者結婚,如患麻瘋病、性病、重型精神病未經治癒,以及患其他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或暫緩結婚的疾病的婚姻,屬於無效婚姻。早婚,早婚是指男女雙方或一方未達到法定婚姻而結婚,即指在未達到法定婚齡之前所形成的非法兩性關系。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歲,女不得早於20歲。只有男女雙方分別達到法定年齡,才允許結婚。未達到這個年齡而結婚者,謂之早婚。未登記婚,未登記婚是指男女雙方沒有履行結婚登記程序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兩性關系。未登記婚違反的是婚姻成立的法定形式要件。從婚姻成立應當具備的法定條件角度來看,未登記婚同樣是無效婚姻,其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
2.2.2婚姻無效的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引起以下法律後果:婚姻關系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我國現行婚姻法第12條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可見,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從當事人結婚之時,婚姻就沒有法律效力,即使當事人騙取婚姻登記,該婚姻也是自始無效,不受法律保護。當事人之間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婚姻法有關夫妻權利義務的規定,前提是合法婚姻,是有效婚姻。由於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條件,是違法婚姻。因此,婚姻法有關夫妻權利義務的規定以無效婚姻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都不適用。當事人所生子女適用婚姻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雖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這種婚姻所生育的子女卻受法律保護。我國婚姻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婚姻法中規定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當事人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時,堅持並貫徹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規定其當事人所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同樣的權利義務,任何人不得歧視。「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 。
2. 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純正不作為犯罪有那幾個
不作為犯罪包括以下四種義務來源,即: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職務或業務上要求的義務;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具體分析如下:
1、法律的明文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之作為義務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也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在純正不作為中,其作為義務都是由法律明文規定的。這里的法律規定不能作擴大解釋,只能理解為刑法明文規定或者由其他法律規定而經刑法予以認可。如果只有其他法律規定,未經刑法認可,則不能成為不作為之作為義務。例如,根據稅收法律的規定,公民個人和法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又如,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之間、直系血親之間在特定條件下具有扶養、撫養、贍養的義務。但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要構成犯罪,還必須以刑事法律的明文規定為依據。我國刑法中規定的偷稅罪、遺棄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佔罪(拒不退還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等等,都有刑法的明文規定。[9]有些作為義務雖然在一般法規中作了規定,但若刑法中未作相應規定的,即使行為人不履行作為義務,也不能以犯罪論處。例如,違反民法規定不履行清償債務的不作為行為,由於刑法中未作規定,就不能以犯罪論處。
2、職務或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從事某項工作的人,其職務或業務本身要求他負有某種作為的義務。例如,游泳場的救生員有搶救落水人的義務,值班醫生有救治病人的義務,保育員有保護幼兒生命、健康安全的義務等等。由於這些義務是以行為人所從事的工作、所擔負的職責為前提,因而一般都由本單位、本行業的主管部門或者業務部門通過的職責守則、條例等形式加以規定。但是,實際上往往存在職務或業務所要求的義務不明的情況,對此應如何據以認定行為人有無作為義務呢?筆者認為,為避免入人於罪,對於職務或業務上要求的義務,原則上應限於有職責守則、條例等明文規定的內容,但在我國目前部門、行業職責尚缺乏規范化管理的情況下,對於本行業公認的職務、業務上要求的義務,不應以本單位、本行業未作明確規定為借口而予以否定,而應基於行業公認而加以確認。
3、 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法律行為是指在法律上能夠引起一定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法律行為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合同行為[10],廣義地包括自願承擔義務行為?口頭合同?。合同引起作為義務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合理劃分刑法與民法等非刑事法律的調整界限。比如房主久經租戶催促,而仍不修繕其有倒塌危險的房屋,最終致房屋倒塌而使屋內租戶被壓死的等等情形,能否視行為人有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而追究其不作為的罪責?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以的,但實踐中還應結合社會相當性理論予以具體的判斷。
4、先行行為產生的作為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是由於行為人先前實施的行為致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權利處於危險狀態,而產生的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筆者認為,引起作為義務的先行行為並不限於違法、有責行為,也不限於作為行為,但合法、正當行為與不作為行為能否引起作為義務,又不可一概而論,也要根據社會相當性理論去具體分析。犯罪行為能否引起作為義務?在這個問題上又存在兩種不同的主張:一是否定說。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先行行為原則上不應包括犯罪行為。認為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後,有義務承擔刑事責任,而沒有義務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如果行為人自動防止危害結果發生,則是減免刑罰的理由;如果行為人沒有防止結果的發生,則負既遂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沒有防止更嚴重的結果的發生,則負結果加重犯的刑事責任。如果認為先行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則會使絕大多數一罪的情況變為數罪,這是不合適的。二是肯定說。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先行行為包括合法行為,也包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一般的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在先行行為是犯罪行為的情況下,先行行為與不作為行為之間具有牽連關系,構成牽連犯。在這一問題上筆者持折衷說,基於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應以行為人所放任發生的危害結果是否能為前罪的犯罪構成(包括加重構成)所包括作為區分標准:能包括的,沒有作為義務,依據前罪的法定刑幅度定罪處罰即可;超出前罪犯罪構成范圍而觸犯更為嚴重的犯罪的,則具有作為義務
3. 公務員處分條例23條中受賄情節嚴重有什麼標准
根據你的對話,如果是定罪免訴或者微罪免訴的話,基本可以確定公職保住了(一般雙開的最低硬指標是給予主刑的緩刑)一般可能是行政撤職(撤為科員)、留黨察看二年。當然這是現實一般操作上的,純從條例上來說,給予雙開也不是不可以,因為一旦涉刑就達到嚴重違紀(情節嚴重)的標准了,在這條線上裁量權比較大,開與不開在兩可之間,不過本著挽救目的,一般不會雙開。
4. 准則條例的全名是什麼發布時間是
准則的全名是《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條例的全名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l》。
發布時間都是2015年10月18日,都是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5. 飲酒駕駛標准
(一)酒後駕駛:
1、 酒後駕駛,暫扣6個月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此前曾因酒駕被處罰,再次酒後駕駛的,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駕駛證。
2、 酒後駕駛營運車輛,處15日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二)醉酒駕駛:
1、醉酒駕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2、醉酒駕駛營運車輛,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重新取得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車輛。
3、酒後或醉酒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6. 有法規規定純住垞小區嗎
法律肯定是沒有規定的,物業管理條例中有,小區樓棟外觀保持統一風格其實也是為業主的房產保值增值的一種方式,一個小區的外貌清清爽爽風格一致,整個小區檔次就會上去,以後的房價就能賣的更好,否則你管你弄花樣,我管我刷顏色,亂七八糟,外牆最後弄得看上去像迷彩,試問你以後買二手房會選擇這種小區買嗎?
7. 公司規定春節前三個月不能辭職算違法嗎
公司規定春節前三個月不能辭職,屬於違法的行為。勞動者有辭職的權利,在提前30天告知用人單位後,可以按照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7)純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一條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 刑法修正案九受賄罪量刑標准
本次刑法九修改對貪污受賄犯罪則相應規定三檔刑罰,即貪污數額專較大或者情節較重,數額屬巨大或者情節嚴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同時新法對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受到特別重大損失的,保留使用死刑
9. 急:工作條例與工作制度有什麼區別 難道是單純的條例與制度的區別嗎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版,所以叫做科舉。權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1988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務員制度,中央決定成立國家人事部。人事部的成立標志著國家公務員制度開始向實施階段過渡。
考的內容不一樣吧,科舉考四書五經這應該是最大的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