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規章制度
① 急求煤礦各單位規章制度
去各大院校的圖書館可以找到 最好是礦業學院的。
② 煤礦管理制度匯編
http://www..com/s?cl=3&wd=%C3%BA%BF%F3%B9%DC%C0%ED%D6%C6%B6%C8%BB%E3%B1%E0
看一下這個吧。
有一個下載的版文件權。
③ 煤礦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辦公會議制度 1
2.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4
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6
4.安全目標管版理制權度 8
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1
6.安全質量標准化管理制度 12
7.安全教育與安全技術培訓制度 21
8.班前會議制度 25
9.安全監督檢查制度 26
10.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30
11職業危害預防制度
12.領導帶班制度 47
13.礦井通風管理制度 52
14.礦井測風制度 58
15.瓦斯日報表審查制度 64
16.防突管理制度 73
17.瓦斯抽放管理制度 78
18.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管理制度
19.局部通風機管理制度 120
20.綜合防塵管理制度 120
21.火工品管理制度 130
22.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154
23礦井頂板安全管理制度 159
24.礦井瓦斯管理制度 160
25.礦井水災防治管理制度 161
26.礦井火災防治管理制度 162
27.出、入井人員管理制度 173
28.安全生產獎罰制度 181
29.事故統計報告制度 183
30. 礦井粉塵檢測制度
④ 煤礦管理制度內容
瓦斯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礦井監測監控系統安全監測作用,規范監測管理,確保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使用管理規定》,制定我礦安全監測監控使用管理制度。
1、監控設施的安裝使用及維護
⑴.生產技術科在進行水平、采區和工作面設計時必須同時進行相應的監測監控設計,施工隊組編製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對作業地點的監測監控設備的安裝種類、數量、位置、報警斷電參數設定、信號電纜和電源線敷設、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的規定,並繪制詳細的設備布置圖。
⑵.安全監控設備的使用單位應根據已經批準的采區設計、採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有關內容,填寫《安全監控設備申請單》並報請通風科負責人審批後,交由機電科負責執行。設備斷電控制部分接線必須由施工單位或機電部門人員進行操作,監測人員現場監護。
⑶.安全監控設備電源取自采區變電所,並通過專用線路向分站供電。
安裝前要做如下准備工作:
檢查防爆殼內外有無銹皮、油漆脫落及銹蝕嚴重現象,有此情況不得下井使用。清理設備內腔的粉塵和雜物。清理接線腔和內部電器元件及連接線,要求完好齊全,各插件接觸接觸良好,各緊固件應齊全、完整、可靠、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規格一致。檢查設備絕緣程度、合格後方可使用。
設備的安裝必須按下列規定進行:
A、井下分站應置於便於觀察、調試、檢修、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地點,並且用專用箱吊掛,其顯示窗高度為1.5米.瓦斯探頭必須置於專用盒內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得大於300mm,距巷道側壁不得小於200mm.
B、監測專用電纜必須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保持0.1米的距離,與管路同側必須在管路上側0.3米以上的距離,與同電壓等級的電纜保持50mm的距離,懸掛點間距不得大於3米,中間不允許盤圈和盤「8」字型.
C、電纜連接要按規定使用接線盒,接線盒內電纜芯線要整齊,接點插接要可靠;電纜與設備連接時,要先測定設備的輸出電壓等級,確認無誤後方可接線,各電纜及插頭與設備連接要緊固。
D、系統安裝完畢,通電15分鍾後方可進行調試。
E、監測電纜的吊掛必須實現一條線。
⑷.安全監測系統安裝完畢後,由礦總工程師組織通風、機電、生產、調度、安監等部門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新的水平、采區或工作面未安設監控設施或設施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投入生產。
⑸.檢修、拆除或改變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電源線、控制線時,必須事先通知監控部門,若這些過程可能造成監控設備停止運轉或部分監控功能喪失,還必須事先徵得礦值班領導同意,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後方能實施。
⑹.採用載體催化元件的甲烷感測器、攜帶型甲烷報警儀、至少每隔10天必須使用標准氣樣和空氣樣調校一次(周校);對於瓦斯湧出異常或瓦斯濃度經常處於臨界狀態地點的瓦斯感測器,應適當縮短標調周期;其它模擬量感測器按規定周期進行標校。瓦斯超限斷電功能(斷電濃度、斷電范圍、復電范圍、復電濃度等)至少每隔10天檢查測試一次。井下使用的所有瓦斯感測器至少每四個標校周期必須升井一次。進行全性能測定及相應的維護工作。其餘周校可以在井下進行,每次標調要做好記錄。更換井下瓦斯感測器後,要先對感測器預熱,時間不少於20分鍾,待示值穩定後,方可進行測量調試工作。
⑺.感測器標校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甲烷感測器標調必須使用標准氣樣或校驗氣體和流量計,標准氣體採用具有國家承認資質廠家或部門所提供的各類瓦斯標准氣樣。
⑻.瓦斯感測器和攜帶型甲烷測量儀表的允許誤差規定為:
CH4濃度范圍在0—1.0﹪時,誤差小於±0.1﹪;
⑼.井下分站、感測器 、斷電儀、電纜等監控設備,分屬於採掘生產區域內的,由採掘隊組管理並由監測組向採掘隊組辦理移交手續。其它無人作業地點(如礦井總回風道、瓦斯尾巷、空巷等)由監測組管理。採掘面的感測器,只能由採掘隊班組長一人挪移。設備、電纜如有損壞、丟失必須及時報監測組進行修復或補充(同時追究責任,對於損壞、丟失的設備按價賠償)。隊組搬家時要提前通知監測組辦理移交手續,將其移交給監測組管理。
⑽.監測組要建立定期巡檢制度,至少每旬應對井上下監控設備、信號電纜、分站等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填入巡檢記錄。瓦斯檢查員(監控人員)必須對當班轄區內的監控設備的完好情況和運行情況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瓦檢員在每次檢查瓦斯的時候,必須使用光學瓦檢儀與甲烷感測器顯示數據進行對照,將對照結果記錄在版板及圖表上並匯報通風科。當兩者誤差大於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採取措施,同時通風科應立即將超差感測器的地點通知監測組值班人員,由監測組值班幹部安排維修人員下井,在8小時內對兩種設備調校處理完畢。
⑾.相關調校設備及器材齊全,按井下使用瓦斯感測器數量每10台不少於一套校驗裝置配置。
⑿.嚴格瓦斯監控系統斷電後井下設備的復電程序。凡因瓦斯濃度超限而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嚴禁自動復電,只有在感測器監測瓦斯濃度降到規定濃度以下,且經現場瓦檢員檢查核實後,方可由值班領導下達復電命令,否則按違章追查處理。
⒀.瓦斯感測器的拆除或監控設備的停用,必須事先報請礦總工程師同意,並履行相應的報批手續。監控機房要嚴格中心站主機內的定義設定,井下無需監控地點的瓦斯感測器在當班拆除後,必須當班將其注銷;新投入使用的瓦斯感測器,必須及時在軟體中做好定義設定,以確保感測器正常,數據准確;否則,不得投入使用。當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進行處理,並填寫監控裝置故障記錄表,故障期間瓦檢員必須加強故障地點的瓦斯檢查,具體故障分為當班處理及當天處理:
需要當班處理完的故障有:
A、瓦斯感測器故障;
B:因通風設施損壞或其它非故障原因造成瓦斯感測器報警:
C:系統所配接的所有分站通訊中斷;
D:分站運行狀態在中心站顯示不穩;
E:因監控電纜短路或傳輸電纜斷開,造成無數據信號或傳輸失敗等。
需要當天處理完的故障有:
A、中心站主軟體損壞:(要求備機時刻處於完好待命狀態,同時及時匯報礦產公司,礦要積極與廠家聯系組織處理)
B、機房設備故障:
C、井下分站故障等。
⒁.凡掘進到位的工作面,沒有形成全負壓通風系統的獨頭工作面,監控設施不得回收。
⒂、加強監控系統的管理,要建立設備台帳,反映設備使用維護狀態,使用設備必須建檔,井下連續使用6個月的設備必須升井檢修,並且要有詳細的記錄。
⒃.監測組負責採掘生產工作面監控線的延接和逐段回收工作,並作好記錄,多餘電纜必須妥善纏繞在專用電纜盤上。
2、地面中心站管理制度
A.地面中心站每班至少應有2名值班員值班,地面機房值班人員應忠於職守,遵章守紀,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設置好各面的測點定義,任何人不得擅自變更。
B.認真監視終端機屏幕所顯示的各種信息,詳細記錄系統各部分的運行狀態,認真填寫出中心站日誌,統計當班井下分站、瓦斯感測器信號傳輸的故障情況,及時匯報礦值班人員和通風科。
C.值班人員必須對當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將主要情況、問題及處理意見寫在監測日報上,列印並報送通風科、礦長、總工程師審閱。
D、值班人員對瓦斯變化異常地點要詳細跟蹤監視。
E、值班人員配合好監測工搞好系統的調整工作。
值班人員要穿潔凈工作服,拖鞋,不得將磁性和帶靜電材料絨線和有灰塵的物品帶進機房,保持室內文明衛生.
F.中心站主機嚴禁將有病毒的軟盤插入運行。
G、非值班人員嚴禁操作中心站主機。
3、礦長、總工程師、通風科長應經常通過終端了解井下通風安全情況,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分析研究礦井監測系統獲取的信息,結合井下採掘動態,掌握瓦斯變化規律。
4、監測中心所獲取的技術資料應保存三年以上,對井下事故狀態的記錄,並有長期保存。並建立相應的監測監控技術資料管理和歸檔保存制度。
5、通風科應建立以下圖紙、台帳及報表:
⑴安全監測設備布置和斷電點控制接線圖,圖上註明:感測器、聲光報警器、斷電器、分站、電源等設備的位置、型號、斷電范圍、傳輸電纜及有關通風設施、風流方向、風量等。該圖按季繪制,按月修改,由監測機構保存,每季送礦產公司一份;
⑵安全監測監控設備(儀器)台帳;
⑶瓦斯監控設備故障登記表;
⑷瓦斯監控設備檢修記錄表;
⑸瓦斯監控系統巡迴檢查記錄;
⑹礦井瓦斯監測監控中心站運行日誌;
⑺礦井安全監測日報表;
⑻礦井安全監控設備使用情況月報,季報表。
6、安全監測員(包括幹部)必須經過安全監測和礦井通風專業的培訓,並經過有關部門考核取得資格證後方可上崗。
7、通風安全監測設施嚴禁超期服役或帶病運轉。符合下列條件的應按有關程序辦理報廢手續。
⑴設備老化、技術落後或超過年限的老舊設備;
⑵通過修理,雖能恢復精度和性能,但不如更新經濟的;
⑶嚴重損壞,無法修理或修理後無法恢復精度和性能的;
⑷嚴重失爆,而不能修復的;
⑸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應該淘汰的設備。
8、關於處罰標准:
⑴損壞設備除按價賠償外根據影響情況給於一定處罰。
⑵電纜要吊掛整齊,感測器按要求吊掛,未按標准執行處罰500元。
⑶採掘區域電纜有一處損壞處罰200元。
⑷分站電源禁止私自停電,對於私自停電處罰200元。
⑸對於主通訊電纜撞壞一處處罰1000元。
⑤ 煤礦安全管理制度都有哪些
煤礦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董事長、總經理、礦長,以下同)、分管負責人(各副專董事長、副總經理、屬副礦長,以下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區(隊)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工種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本部門業務保安責任制。
煤礦企業應當制定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辦公會議制度、井工煤礦入井檢身制度與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定各工種操作規程。
⑥ 煤礦管理制度
你這個太專業抄了,寫的襲話安全是第一位的,再就是安全作業應該有個手冊,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多問問工人師傅吧,再就是道作業面上去看看,先做到心中有數在寫最好,別人不了解你單位的具體情況,最好是自己寫。管理制度必須好控制也就是執行起來不難,就行了。但做到這點就很難。反正必須合理,必須以操作,必須嚴格,必須合乎人情。
⑦ 小型礦山管理規章制度
地采礦山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一、總則
1.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法制觀念,認真執行《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GB16423--2006)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令、規定。礦井必須具有保障安全生產的設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井下勞動條件。加強礦井安全管理工作,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保證安全生產。
2、各工程隊負責人必須取得安全監督部門頒發的有效礦長資格證書,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具有領導安全生產和處理礦山事故的能力。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相應有效特種作業證,方能上崗作業。必須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每年至少接受20小時的安全教育,每3年至少考核一次;新工人下井前,應進行不少於72小時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後,由老工人帶領至少4個月,熟悉本工種操作技術並經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調換工種的人員,必須進行新崗位安全操作教育的培訓。
3、各礦井和專職安全員負責人必須每天下礦井檢查安全生產情況,及時發現安全隱患,落實整改措施,並做好安全生產情況記錄。如遇無法排除的重大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並指揮人員撤出,同時報告省礦生產安全科或采區。
4、要害崗位、重要設備和設施及危險區域,應嚴加管理,並設照明和警戒標志。
5、礦山建設工程必須有保障安全生產、防止事故和防止塵毒等危害的安全設施。安全設施必須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各礦井應確定合理的開采順序,並在提升、運輸、通風、排水等開拓系統形成後,方准生產。
6、作業人員下井前嚴禁喝酒;下井時必須攜帶照明燈具、穿戴好防護用品,作業前必須檢查通風情況,認真檢查和處理作業地點頂、幫的浮石。作業地點出現嚴重危及人身安全和徵兆時,必須迅速撤出危險區,並及時報告與處理,同時設置警戒和照明標志。
7、各礦硐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及崗位技術操作規程。
8、工作中應集中精力,堅守工作崗位;不準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不準睡覺和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中途停電應切斷電源。
9、井下偏僻與危險作業地點,嚴禁單人作業。
10、每個礦井至少有兩個獨立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間距不得小於30米。每個生產中段和每個采場至少有兩個能行人的出口與安全出口相通。
11、必須建立頂板管理制度,對頂板不穩定的采場,應指定專人負責檢查。
12、所有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機械通風系統,保證井下所需的風量、風質、風速;主要回風井巷,禁止用作人行道。掘進工作面和通風不良的采場,必須安裝局部通風設備。人員進入獨頭工作面之前,必須開動局部通風設備通風並符合作業要求。獨頭工作面有人作業時,局扇必須連續運轉。
13、井巷凈斷面必須滿足行人、通風、運輸和安全設施、設備的安裝、檢修與施工的需要。
14、嚴禁使用女工、未成年人從事井下工作。
15、搞好文明生產,保持礦區、工房、通道等整齊清潔和暢通無阻。
16、操作工必須熟悉設備性能要求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7、在礦區內要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注意各種警告,嚴禁非駕駛員使用各種機動車輛;嚴禁從行駛的機動車輛爬上爬下。
18、對易燃、易爆、劇毒、放射和腐蝕等物品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必須分類妥善存放,並設專人嚴格管理;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嚴禁吸煙和明火作業。
19、發生安全事故時,礦硐負責人必須立即到現場指揮組織搶救,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現場並立即報告省礦安全部門和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調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並提出防止同類事故發生的措施。
20、其它有關規定,必須遵守GB16424--1996《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規程》的規定。
二、入井安全須知
1、參加勞動、參觀、實習人員,下井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並有專人帶領。
2、入井前嚴禁喝酒,必須自帶照明燈具、正確佩戴安全帽和穿好勞動防護用品,不準在井下打鬧。
3、出入礦井的人員必須登記,嚴格實行交接班。礦井負責人要准確掌握出勤人數和工作地點;交班後,如發現有人尚未出井,應立即報告,並及時查明原因。
4、無關人員不準私自入井。
5、行走時注意車輛來往和安全標志,如遇突然停電不準隨便亂走,要有組織地撤離至安全地點。
6、不準用明火取暖照明。
7、禁止一個人在偏僻地點干危險性較大的工作。
8、進入作業地點前必須清楚所在地點是否有爆破、炮煙和陷落、冒頂、片幫,確認無危險時方可准進入。
9、井下放炮時必須做好警戒工作,必須聽叢警戒人員的指揮躲到安全地點,不準隨便亂跑。
10、禁止在炮煙大的地點通過和逗留。
11、何人不準向溜井、堅井、通風井內投扔物品。
12、帶長物入井不得影響車輛通行和碰觸電。
13、在特殊情況下,如支柱發生劇烈的斷裂聲和頂板不斷甩碴,要立即停止作業並撤出人員。
14、非操作人員不得乘井下運輸車輛。
15、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照明設備、警示標記不準隨意拆除,不準隨意觸摸燈線及設備。
三、安全員崗位職責
1、協助車間主任(工段長)和班組長對工人進行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
2、檢查督促從業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對任何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者,有權提出批評並加以制止。
3、經常檢查安全防護設施,督促從業人員正確使用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
4、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報告,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主動進行處理。
5、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
6、經常向有關領導反映安全生產情況,提出加強安全生產、改善勞動條件的建議。
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鑿岩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⑴ 進入工作面後,首先檢查處理好頂板浮石,清理好路面的碎石後方准作業。
⑵ 工作面有瞎炮時,禁止打眼,禁止打殘眼和在岩石的裂縫中打眼。
⑶ 發現受鑿岩石震動後,頂幫掉碴要立即停止作業,查明情況,處理安全後方准繼續作業。
⑷ 發現炮眼在大量涌水時,不能撥出釺桿,並報告領導及時處理。
⑸ 進入工作面後發現有辣眼、刺鼻或頭昏的感覺,要立即撤離,嚴防炮煙中毒。
⑹ 撬頂時,人員要站好位置,防止浮石脫落傷人,並且要防止人員墮落。
2、爆破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⑴ 凡從事爆炸作業的人員應嚴格遵守GB6722--86《爆破安全規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等安全規程,應持有有效爆破證從事爆破作業;任何地點不準單人爆破作業。
⑵ 使用爆破器材必須建立嚴格的領取、清退制度。領取的火工材料應妥善保管,雷管須用保險箱鎖起,炸葯、導火線須箱子加鎖妥善保管,不得遺失,嚴禁亂放、亂扔、私存、轉賣或轉借他人。剩餘的火工材料應當日寄存,並辦好出庫和寄庫手續。
⑶ 嚴禁煙火及明火照明。
⑷ 裝葯開始時,必須停止工作面其它作業,只准用木、竹炮棍裝葯,嚴禁用銅、鐵等器材裝葯。
⑸ 地下爆破須在有關的通道上設置崗哨,井下所有人員須全部撤至地面安全地點。回風巷應使用木板交叉釘封或設支架路障,並掛上「爆破危險區,不準入內」的標志。爆破結束,巷道經過充分通風後,方可拆除回風巷的木板及標志。
⑹ 導火索起爆時,一人連續點火的根數不得超過5根;導火索的長度須保證點完導火索後,人員能撤至安全地點,但不得短於1.2米。
⑺ 同一工作面有一人以上同時點火時,須指定其中的一人為組長,負責協調點火工作,及時發出撤至安全地點的命令。
⑻ 必須用導火索或專用點火器材點火。嚴禁用火柴、煙頭和燈火點火。嚴禁腳踩和擠壓已點燃的導火索。
⑼ 最後一炮響後須經充分通風15分鍾以上,工作面無炮煙後,方准進入工作面檢查,發現瞎炮要立即處理,不準交班。
⑽ 瞎炮處理方法:
(a)經檢查確認炮孔的起爆線路完好時,可重新起爆;
(b)打平行眼裝葯爆破。對於淺眼葯壺法,平行眼距盲炮壺邊緣不得小於0.5米。為確定平行炮眼的方向允許從盲炮孔口起取出長度不超過20厘米的填塞物。
(c)用木製竹製或其它不發生火星的材料製成的工具,輕輕地將炮眼內大部份塞物掏出,用聚能葯包誘爆。
(11)其它有關規定,必須遵守GB6722--86《爆破安全規程》的規定。
3、井下運輸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⑴ 上班前必須對車輛全面檢查是否運行正常,確保車輛設備正常後方能進行運輸作業。
⑵ 制動與照明不正常的車輛嚴禁入井。
⑶ 行車時要注意前後左右是否有人員或障礙,防止碰撞傷人,與行人相遇應讓行人先通過。
⑷ 要檢查車上所裝的礦、碴是否牢固、超高、超寬,有掉落在巷道的礦岩須及時清理。
⑸ 礦岩應按指定地點排卸,嚴禁隨意亂卸。
⑹ 嚴禁礦碴與人員混裝。
⑺ 露天行走時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要限速慢行,注意行人安全。
⑻ 井下行走車輛交匯時,距避車道近的車輛先避讓於避車道內,待對方通過方可通行。
⑼ 嚴禁惡意堵占車道。
4、裝礦(碴)工安全操作規程
⑴ 作業前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風條件,檢查好頂板、邊幫,確認安全後方作業。
⑵ 裝礦(碴)時應先用水沖噴礦碴,發現辣眼、頭昏要立即撤離,嚴防炮煙中毒。
⑶ 注意上下前後左右是否有人員和障礙物,防止碰撞傷人。
⑷ 使用大錘破大塊礦石時,要先檢查錘柄是否牢固完好,其它人員要離開危險區,以防飛石傷人。
⑸ 工作面有瞎炮要通知爆破工及時處理,避炮時要到安全區,在正常通風的情況下,最後炮15分鍾後方准進入工作面。
5、井下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⑴ 井下電工應對井下的用電安全負主要責任,應保證各作業工作面有足夠的照明。
⑵ 井下電工應經常檢查電氣設備和線路、電纜的絕緣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⑶ 電氣設備的外殼不準隨便拆除,其外殼和風水管等應有接地裝置,對接地保護的情況應定期進行檢查。
⑷ 380伏以上的電路禁止帶電作業,禁止濕手、赤腳操作電氣設備。
⑸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險絲。
⑹ 檢修高壓電氣時不得少於二人,一人檢修,一人監護,監護人員要負主要責任。
⑺ 操作高壓電氣時要正確使用符合耐壓要求的絕緣手套、絕緣鞋、絕緣棒。
⑻ 配電盤應安裝在乾燥、無滴水的地方,以保證有良好的絕緣。
⑼ 電線和風水管、36伏照明線路和?伏以上的線路應錯開安裝,不得纏混在一起。
⑽ 動力、照明線路應吊掛整齊,接頭可靠,絕緣良好。
⑾ 在停電檢修線路或設備時應先事先所用線路的生產工,應在所檢查線路或設備的電源開關上掛上警牌,以防發生觸電事故。
⑿ 電氣設備的線路安裝、維護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或設計要求。
五、違章處罰規定
礦井或從業人員違反礦山安全有關規定的,按其規定負相應法律責任,並接受省陽山鐵礦的處罰。
1、凡有違章行為的,視情節輕重給予100元至1000元的處罰,直至建議承包隊解除用工或解除太礦方和承包隊的合同。
2、凡有下列違章行為的隊伍,視情節輕重給予1000元至10000元的處罰,直至停產整頓或終止合同。
a未能按設計要求,越界濫采亂挖,破壞頂板、保安礦柱及井下、地表其它工業設施。
b隨意堆放火工用品,私自將火工用品轉借、轉送他人及私自買賣。
⑧ 煤礦治安管理制度
1
××煤礦內部治安管理辦法
(
2010
年修改稿)
總
則
為了維護××煤礦正常的生產、
生活秩序,
創造和諧穩定的礦區
環境,保障××煤礦財產安全和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
依據國務院
《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
和
《××煤礦籌建處職工日常行
為規范》
,制定本辦法。
本管理制度的適用對象為××煤礦在冊職工、
臨時工、
駐礦施工
單位人員、來礦探親的家屬以及臨時來礦辦理各種事務的社會人員。
處
罰
第一條
違反本治安管理制度,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給××煤礦
或者其他部門、
科室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失
500
元以下的,
應當全額賠
償經濟損失,並對責任人處
500
~
2000
元的罰款;造成經濟損失
500
元以上或者造成其他惡劣影響的,
應當全額賠償經濟損失,
並對責任
人處
1000
~
2000
元的罰款,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處
理;用人單位有過錯的要負連帶責任。
1.
打架斗毆、尋釁滋事、酗酒鬧事的;
2.
在辦公場所、職工宿舍等范圍內猜拳行令、聚眾賭博的;
3.
在礦區內煽動他人遊行、示威、無理取鬧、糾纏領導不聽勸阻
的;
⑨ 煤礦規章制度包括哪四大類
煤礦規章制度,
共同遵守的規定和准則的總稱,
其表現形式或組成,
包括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
及職能分工、崗位工 作說明,
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
⑩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為了促進煤礦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產,根據《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適用於全國各類煤礦企業。�
三、煤礦企業必須建立以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安全辦公會議制度;�
(三)安全目標管理制度;�
(四)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五)安全質量標准化管理制度;�
(六)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
(七)事故隱患排查制度;�
(八)安全監督檢查制度;�
(九)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十)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十一)礦井主要災害預防管理制度;�
(十二)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十三)安全獎罰制度;�
(十四)入井檢身與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
(十五)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等。�
四、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應滿足下列規定:�
(一)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和標准;�
(二)內容具體,責任明確,能夠對照執行和檢查,嚴格管理措施,有針對性、可操作;
(三)對違反制度的各種行為有明確、具體的處罰措施和責任追究辦法;�
(四)所引用的依據及適用范圍和時間明確,表述規范,條款清晰,能確保相關人員了解和掌握;�
(五)以正式文件發布,並確保其能夠約束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
五、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內容的具體要求。�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按照崗位、職能、權利和責任相統一的原則,明確各級負責人、職能機構和各崗位人員承擔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要將企業、部門或單位的全部安全生產責任逐項分解,逐級落實到各崗位和人員。�
(二)安全辦公會議制度。要明確安全辦公會議的召開周期、內容、主持人和參加人員。安全辦公會議必須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主持。會議應當有完整的記錄,載明議定的事項、決定以及落實的人員、措施和期限。會議記錄、紀要應納入檔案管理。�
(三)安全目標管理制度。應依據上級下達的安全指標,結合實際制定年度或階段安全生產目標,並將指標逐級分解,明確責任、保證措施、考核和獎懲辦法。�
(四)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建立穩定的安全投入資金渠道,保證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統、設備、設施,消除事故隱患,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安全獎勵,推廣應用先進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方法,搶險救災等均有可靠的資金來源;安全投入應能充分保證安全生產需要,安全投入資金要專款專用;煤礦企業應當編制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確定項目,落實資金、完成時間和責任人。�
(五)安全質量標准化管理制度。明確檢查標准、檢查周期、考核評級獎懲辦法、組織檢查的部門和人員。�
(六)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應保證煤礦企業職工掌握本職工作應具備的法律法規知識、安全知識、專業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明確企業職工教育與培訓的周期、內容、方式、標准和考核辦法;明確相關部門安全教育與培訓的職責和考核辦法;明確年度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計劃,確定任務,落實費用。�
(七)事故隱患排查制度。應保證及時發現和消除礦井在通風、瓦斯、煤塵、火災、頂板、機電、運輸、放炮、水害和其它方面存在的隱患;明確事故隱患的識別、評估、報告、監控和治理標准;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明確隱患治理的責任和義務。�
(八)安全監督檢查制度。應保證有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配備足額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有效地監督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程、標准、規范等執行情況;重點檢查礦井「一通三防」的裝備、管理情況;明確安全檢查的周期、內容、檢查標准、檢查方式、負責組織檢查的部門和人員、對檢查結果的處理辦法。
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應按「四定」原則(定項目、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間)落實處理,並將結果進行通報及存檔備案。�
(九)安全技術審批制度。要確定各類工程設計、作業規程、安全措施和方案等安全技術審批的內容、程序、標准、時限、審批級別;審批人員職別和資格,編制、審核、審批人員的職責、許可權和義務。安全技術審批應保證依據充分、正確、內容全面、具體、安全措施可靠,能夠有效指導生產施工、作業和操作。�
(十)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應保證在用設備、器材符合相關標准,保持完好狀態;明確礦用設備、器材使用前的檢測標准、程序、方法和檢驗單位、人員的資質;明確使用過程中的檢驗標准、周期、方法和校驗單位、人員的資質;明確維修、更新和報廢的標准、程序和方法。�
(十一)礦井主要災害預防管理制度。要明確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一通三防」、防治水、沖擊地壓、職業危害等主要危險,有針對性地分別制定專門制度,強化管理,加強監控,制定預防措施。�
(十二)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制度。要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明確發生事故後的上報時限、上報部門、上報內容、應採取的應急救援措施等。�
(十三)安全獎罰制度。必須兼顧責任、權利、義務,規定明確,獎罰對應;明確獎罰的項目、標准和考核辦法。�
(十四)入井檢身與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明確入井人員禁止帶入井下的物品和檢查方法;明確人員入井、升井登記、清點和統計、報告辦法,保證准確掌握井下作業人數和人員名單,及時發現未能正常升井的人員並查明原因。�
(十五)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要涵蓋從進入操作現場、操作準備到操作結束和離開操作現場全過程的各個操作環節。要分別制定各工種的崗位操作規程,明確各工種、崗位對操作人員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標准,明確違反操作程序和標准可能導致的危險和危害。�
六、煤礦企業及其所屬單位、部門應制定相關配套的制度,並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其他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七、負有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加強對煤礦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工作的監督管理,指導企業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煤礦安全監察人員實施安全監察時,發現煤礦企業未按本規定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或制度內容未達到本規定要求的,應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實施處罰。�
八、本規定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負責解釋。�
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