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品管理行政規章
① 葯品的儲存管理上都有哪些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相關回的地方法規。答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是由總理朱鎔基於2002年8月4日頒布的第3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現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自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② 葯品管理法屬於行政法規還是法律
屬於法律
《立法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版常務委員會行使國權家立法權。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於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行政規章嗎
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
④ 葯品管理主要有幾個規范
每年都有更新的,主要參考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葯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2001
法規:
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省級以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11.10
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2008) 2008.07.10
3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糾風辦關於開展全國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檢查的通知 2008.06.17
4 國務院關於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情況的報告 2007.12.26
5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安全「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4.17
6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2007.03.31
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06.07.30
8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 2005.08.03
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05年全國食品葯品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5.03.30
10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食品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 2003.07.16
1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3.04.25
12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衛生部、葯品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中醫葯局、中科院關於中葯現代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2002.11.01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2002.08.04
14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施行葯品管理法有關葯品標准延期執行問題的復函 2001.11.30
15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於整頓和規范葯品市場意見的通知 2001.03.10
16 國務院批轉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0.06.07
17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1998.06.11
18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有關問題的復函 1996.10.10
19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整頓和規范葯品生產經營秩序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6.04.16
20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葯品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1994.09.29
21 葯品行政保護條例 1992.12.19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辦法[失效] 1989.02.27
23 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 1989.01.13
24 精神葯品管理辦法[失效] 1988.12.27
25 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1988.12.27
26 麻醉葯品管理辦法[失效] 1987.11.28
27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關於加強葯品管理制止濫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報告的通知 1984.10.25
28 國務院批轉衛生部等單位關於加強葯政管理禁止制售偽劣葯品的報告的通知 1980.09.17
29 麻醉葯品管理條例[失效] 1978.09.13
司法解釋: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沒收財產是否應進行聽證及沒收經營葯品行為等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2004.09.04
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懲處生產銷售偽劣食品、葯品等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的通知 2004.06.21
3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於安定注射液是否屬於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條規定的精神葯品問題的答復 2002.10.24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葯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2.08.16
5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行政保護公告第140號(終止公告)--法國利博福尼制葯公司的非諾貝特(Fenofibrate)微粒化膠囊終止葯品行政保護 2002.01.25
6 最高人民檢察院、衛生部、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關於在醫葯衛生領域職務犯罪系統預防工作中加強聯系配合的通知 2001.08.02
7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人民法院在審理葯品管理行政案件中,涉及行使葯品監督職權時應當適用《葯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的答復 1999.12.08
8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認真查辦葯品回扣犯罪案件的通知[失效] 1996.10.25
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葯品行政案件管轄問題的答復 1992.01.02
另外還有大量的部門規章
⑤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屬於什麼a法律 b行政法規c部門規章 d地方性法規
C部門規章
因為是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制定發布的。
⑥ 我國葯品管理法律分類
一、法的基本概念
(一)法的含義和作用
法的定義: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法律的定義:是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二)法律體系
⑴憲法 ⑹勞動法(社會保障法)
⑵行政法 ⑺婚姻法
⑶刑法 ⑻訴訟法
⑷民法 (9)軍事法
⑸經濟法 (10)仲裁法
二、法律淵源(即法的形式)
(一)我國立法體制和立法程序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行政規章
(5)地方性法規
(6)國際條約
廣義、狹義的法律
廣義上的法律,除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之外,還包括行政法規、行政規章(部門、地方)、地方性法規 。
狹義上的法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刑法》、《行政處罰法》。
(二)法律淵源的效力關系
1.下位法服從上位法
2.一般法服從特別法
3.後法優於前法
三、違法和法律責任
構成違法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違法必須是人的行為。
違法必須是侵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
違法的主體必須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的人。
行為人主觀上出於故意和過失。
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
2、民事責任
3、行政責任
第二章 我國葯品管理立法的發展
1.葯品行政法規管理階段(1949~1983)
2.葯品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建立階段(1984~1997)
3.葯品管理法律體系調整和完善階段(1998年以後)
葯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演變及改革
1953年4月27日衛生部設置葯政司,1957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葯政司改為葯政管理局,1961年1月9日衛生部成立醫療器械工業局。1978年7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醫葯管理總局,1979年1月1日總局成立了中國葯材公司、中國醫葯工業公司、中國醫療器械工業公司和中國醫葯公司。從1978年至1980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建立了醫葯管理局或總公司(行政性公司),一些地縣也相應建立了醫葯管理機構。雖然自此以後,醫葯事業從中央到地方實現了統一管理的體制,結束了長期分散多頭管理的局面,但行政性公司既擔任「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存在很多弊端。其後,又經過了幾次改革,如1985年《葯品管理法》誕生並規定國家衛生部主管全國葯品監督管理工作、1988年5月3日國務院決定在國家中醫管理局的基礎上成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等等,可一直未解決行政執法職能與行業管理職能分離的問題。
⑦ 食品葯品監管行政法律法規有哪些
食品葯品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有如下(共22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2015-04-24)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 (2014-03-07)
《戒毒條例》(國務院令第597號) (2011-06-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主席令第16號) (2011-03-0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主席令第7號) (2011-03-09)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57號) (2009-07-20)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號) (2009-02-28)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36號) (2008-10-09)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25號) (2008-05-25)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2007-07-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499號)) (2007-05-29)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2號) (2005-08-03)
《反興奮劑條例》(國務院令第398號) (2004-01-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360號) (2002-08-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號) (2001-02-28)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6號) (2000-0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主席令第71號) (1993-02-22)
《葯品行政保護條例》 (1992-12-12)
《中葯品種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106號) (1992-10-14)
《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5號) (1989-01-13
《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3號) (1988-12-27)
《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 (1987-10-30)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幾條的規定採取相應的行政處理和風險控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七十八條:
對附條件批準的葯品,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採取相應風險管理措施,並在規定期限內按照要求完成相關研究;逾期未按照要求完成研究或者不能證明其獲益大於風險的,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處理,直至注銷葯品注冊證書。
其他相關規定
第七十九條:對葯品生產過程中的變更,按照其對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的風險和產生影響的程度,實行分類管理。屬於重大變更的,應當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其他變更應當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備案或者報告。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全面評估、驗證變更事項對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的影響。
第八十條: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開展葯品上市後不良反應監測,主動收集、跟蹤分析疑似葯品不良反應信息,對已識別風險的葯品及時採取風險控制措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