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原拆原建政策法規
這些全部不是法律,而是當地的政策法規。。。
Ⅱ 危房重建原拆原建政策
法律分析:不滿足危房改造,進行危房拆除重建 無論是新房修建還是農村舊房重建,都屬於農村房屋修建的范疇,所以農民朋友必須要滿足農村建房的各項條件,即擁有當地農村集體戶口,經過審批獲得農村建房許可。 1、重建房屋必須要在國家危房改造規定的面積范圍之內;
2、危房重建的選址必須要滿足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在地址債還高發區重建,一般遵循原址重建的原址;
3、危房改造不得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後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後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Ⅲ 原拆原建政策
法律分析:原拆原建即舊房改造,指按原建築面積、原房屋位置翻建新房屋。
舊房改造,另一種叫法舊房翻新。泛指房子因居住時間相對長,或裝修不適應當前的生活需求而對房屋的裝修風格、水電結構、廚衛部局等重新設計加以改造裝修。
對於農村來說,舊房改造是國家保障農民的住房安全的扶貧扶農政策。舊房改造之前必須要拿到相關證件才能進行改造,否則就屬於違法改建房子,相關部門會對房子進行強制拆遷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Ⅳ 農村原拆原建要哪些手續
住房拆遷手續,還有買斷房屋手續!
Ⅳ 農村危房原拆原建不審批依據是什麼
摘要 1、不符合「一戶一宅」原則的房屋
Ⅵ 現在農村不批宅基地,把老房子原拆原建可以嗎需要哪些手續
一般在滿足申請重建的條件下是可以推倒舊房蓋新房的。
農村住房建設依法實行規劃許可制度。在農村集體土地上進行住房建設,應當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確認建房申請人是否符合建房條件,及其項目性質、規模、位置和范圍;建設活動是否符合交通、環保、防災、文物保護等方面的要求。
(6)農村原拆原建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須要完成以下程序:
一、申請
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村委會應當在每一個季度集中申請材料,依法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並張榜公布,在張榜公布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本村村民未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上報給鄉鎮國土資源所初審。
二、現場勘查
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條件,並製作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
三、填申請表
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後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
四、村委會審查
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五、審核上報
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後完成審核並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並報縣國土資源局初審。縣國土資源局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
六、審批
縣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七、放樣
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准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范圍,填寫《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簽字。放樣後,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
八、驗收發證
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Ⅶ 房屋原拆原建要求是什麼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
一般有: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若你的房子建於《土地管理法》頒布之前198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居民建住宅使用土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法不溯及既往,如果是在此標准出台前已建房屋,自然不應作為違法建築處理。如果你的房子建於1988年之前,即便被拆遷部門認定為違法建築,也屬認定錯誤,可通過進行相應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律程序推翻拆遷部門的錯誤認定,進而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沒有辦理批建手續,但符合宅基地使用標準的違法建築,屬於程序違法的建築,在繳納相關費用並補正相關程序後,可以等同於合法建築。「一戶一宅」是農村房屋建築的基本原則及土地利用規劃,但在因繼承及買賣取得多套房屋的往往獲得了批建手續,但沒有辦理房產證。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根據立法精神,對被徵收房屋的補償,應參照就近區位新建商品房的價格,以被徵收人在房屋被徵收後居住條件、生活質量不降低為宜。
(7)農村原拆原建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需要注意
新房與舊房畢竟存在差別,新房的佔地面積可能大於舊房。對於拆建中未超出標准面積部分和超出部分在實踐中應區分對待。《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規定了宅基地的用地限額,一般三人及以下為75平米以內,四人100平米以內,五人110平米以內,六人及以上125平米以內。地方規定對如何確定限額還有進一步規定,由於利用非耕地、舊村改造等需要新建房屋的,面積標准可適當放寬。
農村村民建造住宅一般應當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但「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且拆舊翻新的舊宅基地未超過規定標准面積的,不需要審批」。其中有兩個要點,一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符合規定面積。不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需依法辦理審批手續。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主要涉及到土地類型:農用地抑或集體建設用地,耕地或非耕地,是不是基本農田等問題。符合土地規劃即要求土地原用途不變。二是符合規定面積,規定面積一般當事人可根據土地類型和建房農戶人口估算。在確定的宅基地內僅是變更容積率,也符合原拆原建的概念,不需要審批。
Ⅷ 房屋原拆原建的政策是什麼
拆了你的房子評估你房子的價錢,然後給你一個指標,就地還建給你,有了指標你可以享受政府給你的價格再來用拆遷給你的錢買,相對而言比如1萬每平的房子大概2.3千一平給你,
Ⅸ 農村宅基地原拆原建程序
農村宅基地原拆原建程序:
1、提出書面申請符合翻建條件的村民向村委會提出房屋翻建的書面申請,並附帶個人身份材料以及房屋證件。
2、村委會評估、公示村委會在接到村民的申請後,組織對申請進行評審並將結果公示。對於符合申請條件的在公示期滿後上報鄉鎮政府。
3、鄉鎮政府審核鄉鎮政府在收到材料後進行審查,對於符合條件的上報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並且將審查結果在鄉鎮證公務公開欄進行公示。
4、縣級住房建設部門復核、批准縣級部門對提交上來的材料進行復核,對於符合翻建條件,將允許其進行房屋翻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