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制度修訂計劃
㈠ 如何梳理修訂新的規章制度文檔
在新的管理體系框架下,對已有制度進行重新的審核。主要有以下三類工作:
1、廢止已過時的規章制度。過時的規章制度不僅不能起到有效管理的作用,甚至還阻礙了公司的發展與進步,及時的廢止這些制度,也對制訂新的制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謂「破舊立新」,就是先要「破舊」才能「立新」。
2、確定存在不足的規章制度,納入修訂范圍。隨著公司發展與調整,部分制度或某些制度的部分內容需要重新的修訂,以滿足公司的現狀與要求,所以對這些制度要進行統一登記,納入修訂范圍。
3、對體系中缺乏的規章制度,納入增補范圍。隨著公司發展,現有制度已經不能滿足企業需要,需要增加相應的管理制度,來應對企業發展與進步,促使企業目標的實現。也是對現有制度的補充,需納入增補制訂計劃。
經過以上的重新審視,新的管理體系框架已初步成型,對制度的廢止、修訂、增補也有了具體的目標。
1、員工手冊。
這是HR部門開展員工管理的指導性手冊,目前的員工手冊相對穩定期已經好幾年沒有修訂和更新了,隨著公司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一些與實際情況不相符之處,比如:版面大小、公司簡介、企業文化概述、女職工政策、獎勵處罰規定等,在不少細節上與國家新規定和公司實際情況都有不同之處,需要修訂和完善;另外,由於公司通過了EICC,也應加入相關內容。這項工作會在3月底之前完成。
2、HR相關。
目前來看,由於公司發展較快,各部門對HR工作也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在HR各模塊工作的標准化、細化方面都需要強化,根據我們的計劃,主要提出了招聘、培訓、績效、福利幾個方面較大修訂和完善,當然,員工關系、企業文化、薪酬方面也有一些細節需要完善,比如:考勤打卡、培訓協議、升職加薪等一些細節需要完善。這項工作要求在本月底要結束。
3、行政規章。
去年,通過員工離職面談或滿意度調查發現,部分行政後勤工作呈現一些問題,特別在食堂飯菜質量服務水平、宿舍安全衛生管理、駕駛員服務意識車輛維護保養費、水電氣節約、廠房維修流程等,今年將著手行政規章制度細化、責任化,提升員工對行政後勤服務滿意度。這項工作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
其他模塊。
包括生產、業務、財務、倉庫、研發、銷售等,各部門都擬定了今年將進行哪些制度的完善和修訂,甚至計劃出台哪些新的制度,根據這些計劃,HR部門和行政部將根據這些計劃進行檢查、督促。
㈡ 制定安全規章制度要幾步
需要8步:
第一步、起草
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由負有安全生產管理職能的部門負責起草。應對起草目的、適用范圍、主管部門、解釋部門和施行日期等做出明確的規定。同時做好相關資料的准備工作。規章制度的編制,應做到目的明確,文字表達條理清楚、結構嚴謹、用詞准確、文字簡明、標點符號正確。
第二步、會簽或公開徵求意見
責任部門起草的規章制度草案,應通過正式渠道徵求有關部門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意見不一致時,一般由分管安全的負責人組織討論,取得一致意見。
第三步、審核
安全規章制度在簽發前,應進行審核。一是由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法律事務的部門,對規章制度與相關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及與生產經營單位現行規章制度一致性進行審查;二是專業性較強的規章制度應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審核;三是安全獎懲等涉及全員性的制度,應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進行審核。
第四步、簽發
技術規程規范、安全操作規程等技術性較強的安全規章制度,由生產經營單位主管安全生產的領導或總工程師簽發,涉及全局性的綜合管理類安全規章制度應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發。
第五步、發布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規章制度,應採用固定的發布方式,如通過紅頭文件形式、在生產經營單位內部辦公網路發布等。發布的范圍應覆蓋與制度相關的部門及人員。有些特殊的制度還應正式送達相關人員,並由接收人員簽字。
第六步、培訓
新頒布、修訂的安全規章制度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對安全操作規程類制度,還應組織進行考試。
第七步、反饋
應定期檢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或建立信息反饋渠道,及時掌握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效果。
第八步、持續改進
生產經營單位應每年制訂安全規章制度制定、修訂計劃,並公布現行有效的安全規章制度清單。對安全操作規程類安全規章制度,除每年進行一次修訂外,3至5年應組織進行一次全面修訂,並重新發布。
㈢ 葯品質量管理制度修訂計劃怎麼做
1 一、結構框架 採用了基本要求加附錄的框架。 本次修訂認真研究了GMP 的整體結構設計,決定採用葯品GMP 基本要求加附錄的模式,這既與歐盟GMP 和我國現行的GMP 整體結構相同,也符合我國公眾的遵從習慣。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基本要求相對固定並具有通用性,附錄針對具體葯品的類型和技術管理進行特殊要求且可分步增加,以應對監管的輕重緩急所需,或根據發展和監管的需求,隨時補充或增訂新的附錄。本次修訂的GMP 涉及基本要求以及無菌葯品、中葯制劑、原料葯、生物製品和血液製品五個附錄。 二、主要內容 新版GMP 目前包括基本要求和5 個附錄(無菌葯品、血液製品、生物 製品、中葯制劑、原料葯)。原98 版GMP 中的非無菌葯品附錄要求合並到基本要求中。 98 版GMP 中的中葯飲片、放射性葯品、醫用氣體等附錄繼續使用,暫不修訂,與新版GMP 不適應的依從新版。這樣,供企業執行的葯品GMP 將有一個基本要求、5 個新附錄以及3 個舊附錄。 GMP 基本要求、無菌葯品附錄是本次修訂的重中之重,血液製品附錄是本次修訂新增加的附錄。 1.葯品GMP 基本要求 新版GMP 基本要求共有15 章、335 條,3.5 萬多字,詳細描述了葯品生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條款所涉及的內容基本保留了98 版GMP 的大部分章節和主要內容,涵蓋了歐盟GMP 基本要求和WHO 的GMP 主要原則中的內容,適用於所有葯品的生產。 新版GMP 修訂體現了強調人員和質量體系建設的特點。 2.無菌葯品附錄 為了確保無菌葯品的安全性,本次按照歐盟和WHO 標准進行了修改。 無菌葯品附錄採用了歐盟和最新WHO 的A、B、C、D 分級標准,並對無菌葯品生產的潔凈度級別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 特別對懸浮粒子的靜態、動態監測、對浮游菌、沉降菌和表面微生物的監測都設定了詳細的規定並對監測條件給出了明確的說明。細化了培養基模擬灌裝、滅菌驗證和管理的要求,增加了無菌操作的具體要求,強化了無菌保證的措施,以期為強有力地保證無菌葯品的安全和質量提供法規和科學依據。 3.生物製品附錄 生物製品附錄,根據生物製品生產的特點,重點強調了對生產工藝和中間過程嚴格控制以及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一系列要求,強化了生產管理,特別是對種子批、細胞庫系統的管理要求和生產操作及原輔料的具體要求。 4.血液製品附錄 血液製品附錄是參照歐盟相關的GMP 附錄、我國相關的法規、葯典標准、2007 年血液製品生產整頓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的全新附錄。 重點內容是確保原料血漿、中間產品和血液製品成品的安全性,對原料血漿的復檢、檢疫期設定、供血漿員信息和產品信息追溯、中間產品和成品安全性指標的檢驗、檢驗 2 用體外診斷試劑的管理、投料生產、病毒滅活、不合格血漿處理等各個環節都特別提出了有關確保原料血漿、中間產品和成品安全性的具體要求。 5.中葯制劑附錄 中葯制劑附錄強化了中葯材和中葯飲片質量控制、提取工藝控制、提取物貯存的管理要求。 對中葯材及中葯制劑的質量控制項目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還對提取中的回收溶媒的控制提出了要求。 6.原料葯附錄 原料葯附錄的修訂主要依據ICH 的Q7,同時刪除了Q7 中與基本要求重復的內容,保留了針對原料葯的特殊要求。原料葯附錄強化了軟體要求,增加了經典發酵工藝的控制要求,明確了原料葯回收、返工和重新加工的具體要求。 三、主要特點 重點細化了軟體要求 本次修訂的重點在於細化軟體要求,使我國的GMP 更為系統、科學和全面,並對 98 版GMP 中的一些原則性要求予以細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並盡可能避免歧義。 強化了文件管理 新版GMP 參照歐盟GMP 基本要求和美國GMP 中相關要求,對主要文件(如質量標准、生產工藝規程、批生產和批包裝記錄等)分門別類具體提出了編寫的要求;對批生產和批包裝記錄的復制、發放提出了具體要求,大大增加了違規記錄、不規范記錄的操作難度。 吸納了國際GMP 先進標准 新版GMP 基本要求和5 個附錄在修訂過程中都參照了國際GMP 標准,增加了諸如質量風險管理、供應商的審計和批准、變更控制、偏差處理等章節,以期強化國內企業對於相關環節的控制和管理。 引入或明確了一些概念 這些概念有的在葯品生產企業已得到推行,有的正在我國一些省份試行。 (1)產品放行責任人(Qualified Person) 新版GMP 明確規定了產品放行責任人的資質、職責及獨立性,大大強化了產品放行的要求,增強了質量管理人員的法律地位,使質量管理人員獨立履行職責有了法律保證。 (2)質量風險管理 新版GMP 提出了質量風險管理的基本要求,明確企業必須對葯品整 個生命周期根據科學知識及經驗對質量風險進行評估,並最終與保護患者的目標相關聯。質量風險管理過程中,企業努力的程度、形式和文件應與風險的級別相適應。 (3)設計確認 在新版中予以了明確和強化。在前一時期GMP 實施過程中,葯品生產企業對於廠房的新建或改造、設備的選型缺乏充分論證,從而造成或大或小的投資損失。在總結以往教訓的基礎上,對「設計確認」做出更具體明確的規定,要求企業必須明確自己的需求,並對廠房或設備的設計是否符合需求、符合GMP 的要求予以確認,避免盲目性,增加科學性。 (4)變更控制 3 沒有變更控制的要求,改變處方和生產工藝、改變原輔料和與葯品直接接觸的包裝材料質量標准和來源、改變生產廠房、設施和設備而沒有追述的情況在企業中普遍存在。 新版GMP 在「質量管理」一章中專門增加了變更控制一節,對變更提出了分類管理的要求。這些管理要求的增加,為制止企業的隨意行為提供了管理方法,與最近葯品注冊管理中提出的變更控制要求相協同,有助於葯品生產監管與葯品注冊管理共同形成監管合力。 (5)偏差處理 新版GMP 在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一章中增加了偏差處理一節,參照ICH 的Q7、美國FDA 的GMP 中相關要求,明確了偏差的定義,規定了偏差分類管理的要求,為制止企業不認真嚴格制定文件規定的隨意行為提供了一個有效管理方法。 (6)糾正和預防措施(CAPA) 新版CMP 在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一章中增加了CAPA 的要求,要求企業建立糾正和預防措施系統,對投訴、產品缺陷、召回、偏差、自檢或外部檢查結果、工藝性能和產品質量監測趨勢等進行調查並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調查的深度和形式應與風險的級別相適應。 (7)超標結果調查(OOS) 新版GMP 在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一章中增加了OOS 調查的要求,要求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應建立超標調查的書面規程,對任何超標結果必須按照書面規程進行完整的調查,並有相應的記錄,進一步規范了實驗室的操作行為。 (8)供應商審計和批准 新版GMP 基本要求單獨設立相關章節,明確了在供應商審計和批准方面具體的要求,進一步規范了企業的供應商考核體系。 (9)產品質量回顧分析 新版GMP 基本要求中引入了「產品質量回顧審核」的概念,要求企業必須每年定期對上一年度生產的每一種或每一類產品進行質量回顧和分析,詳細說明所有生產批次的質量情況、不合格產品的批次及其調查、變更和偏差情況、穩定性考察情況、生產廠房、設施或設備確認情況等內容,這種新方法的引入可以有力地推動企業必須長期、時時重視產品質量,必須關注每一種產品的質量和變更情況,特別是與注冊批準的內容或要求不一致的情況,並定期加以匯總和評估,這與實施GMP 的目的,即「確保持續穩定地生產出適用於預定用途、符合注冊批准要求和質量標準的葯品」是一致的。 (10)持續穩定性考察計劃 新版CMP 基本要求,引入了持續穩定性考察計劃,旨在推動葯品生產企業重視對上市後葯品的質量監控,以確保葯品在有效期內的質量。新要求明確規定了通常在哪些情況下需要進行成品或中間產品的穩定性考察,穩定性考察方案需要包含的內容,如何根據穩定性考察結果分析和評估產品質量變化趨勢,並對已上市產品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是強化葯品上市後監管的方法之一。 通過以上這些新增加或更明確的要求,把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理念落到了可操作,可檢查層面,促使葯品生產企業主動防範葯品生產質量引發的葯害事件
㈣ 如何梳理修訂新的規章制度,遇上這樣的情況如何更多的處理
有
詳細計劃如下:
管理制度梳理工作計劃書
目標
一個公司就好比是一台機器,最高管理者就是這部機器的操作員。一台好的機器,只要按一下開關,機器就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工作並達成目標,操作員只需要靜靜的等待。如果機器不能順利運行,需要操作員整天忙於更換零件和維修,那麼,這個機器本身就有問題。
中高層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不是解決不斷出現的異常或者緊急的問題,其主要工作應該是預防異常和緊急問題的發生。這就需要建立完整、科學的體系和制度,並運行之。
受韓偉副總經理委託,對山東吉威醫療製品有限公司管理制度進行梳理,最終形成一套可以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我們此次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為「機器」編寫基礎的「自動化程序」。
行動計劃
將按照下列時間表完成此項工作:
管理制度
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分為三級文件:管理通則、管理規定和管理條例。
第一級 管理通則。
該通則根據公司章程制定將包括下列內容:
1) 總則
2) 管理規定的內容和范圍
3) 管理規定與質量管理體系的關系
4) 管理規定的制定許可權(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5) 管理規定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6) 管理規定的解釋
7) 管理條例的制定許可權(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8) 管理條例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審核、批准和公布)
9) 管理條例的解釋
總經辦負責編寫初稿。
第二級 管理規定。
這是管理制度的主體部分,按照全面、統一、簡潔的原則編寫。這些文件將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每年進行評價並修改。管理規定應該包括下列具體的內容:
1. 授權管理規定
1) 授權的目的;
2) 授權的范圍和程度;
3) 授權人與被授權人的職責;
4) 授權程序;
5) 許可權明細表(銷售費用、銷售政策、差旅、固定資產、研發、臨床、人力資源、合同、接待、付款、預算);
6) 中止或終止授權。
總經辦負責編寫初稿。
2. 晉升管理規定
1) 級別分類:管理級別、技術級別、業務級別
2) 管理級別的設置和對應的要求;
3) 技術級別的設置和對應的要求;
4) 業務級別的設置和對應的要求;
5) 各級別對應的分數,對於工資;
6) 根據績效確定表現,同時評價潛能,花旗銀行人才九方格;
7) 級別調整的情形,包括升級和降級;
8) 級別調整的程序;
9) 破格晉升的程序與條件;
10) 級別調整的後果。
人力資源部負責編寫初稿。
3. 薪酬管理規定
1) 工資的結構;
2) 級別與工資的關系,根據級別得分×基準分數;
3) 工資的計算與發放;
4) 補貼的確定與發放;
5) 加班工資的計算與發放;
6) 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計算與發放;
7) 年終獎的計算與發放;
8) 薪資調整的情形和程序;
9) 其它的福利待遇,勞保用品等。
特別說明:應在工資確定和調整過程中體現直接主管的權重,只有樹立一線主管的權威才能確保執行力,確保下級的服從。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4. 出勤和休假管理規定
1) 工時制;
2) 打卡和考勤記錄;
3) 遲到、早退、曠工的定義;
4) 外出登記;
5) 請假的程序;
6) 年休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7) 事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8) 病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9) 婚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0) 產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1) 護理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2) 哺乳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3) 計劃生育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4) 喪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5) 考試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6) 工傷假的計算,對工資的影響;
17) 加班的申請和批准。
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5. 人力資源管理規定
1) 招聘,申請、公開招聘和內部招聘;
2) 錄用,筆試程序、面試程序、面試人選、批准;
3) 入職;
4) 體檢;
5) 試用期,期限、考核和轉正;
6) 員工檔案管理,勞動合同;
7) 崗位調動;
8) 待崗、晉升、降級、辭職和開除,引用晉升管理規定;
9) 培訓;
10) 績效考核,引用SOP-01-068-02。
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6. 預算管理規定
1) 預算管理的基本任務;
2) 預算主要項目和定義;
3) 預算管理職責分工,由總經理、各分管副總經理、各部門負責人;
4) 預算編報,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編制時間和程序;
5) 審批程序,審批流程、責任人和時間;
6) 預算管理的原則;
7) 利潤表預算,銷售預算、生產預算、供應預算、成本費用預算以及利潤預算;
8) 投資預算,突出董事會的審批;
9) 固定資產預算;
10) 資金需求及現金流量預算;
11) 預算執行分析,月報、季度總結、流程;
12) 預算調整,時間、幅度和流程。
由財務部編寫初稿。
7. 報銷管理規定
1) 程序,流程和時間限制;
2) 銷售部門報銷流程;
3) 原始憑證的要求;
4) 如何填寫表單;
5) 現金結算的注意事項;
6) 差旅費報銷;
7) 虛假報銷,調查、處罰和執行。
由財務部編寫初稿。
8. 合同管理規定
1) 適用范圍;
2) 職責;
3) 合同分類管理,1類是與勞動和勞務有關的合同、2類是與產品銷售有關的合同、3類是與采購有關的合同、4類是重大合同、5類是其他合同。
4) 合同起草,啟動程序、時間和其他要求;
5) 合同審核,啟動程序、時間和具體要求;
6) 合同批准,批准人、用章;
7) 違約事件處理,調查、處理和處罰;
8) 合同資料的管理和存檔。
由總經辦編寫初稿。
9. 出差管理規定
1) 出差的定義;
2) 出差的申請與批准;
3) 境內出差城市類別的劃分;
4) 境內出差不同級別對應的交通和食宿標准;
5) 境外出差城市類別的劃分;
6) 境外出差不同級別對應的交通和食宿標准;
7) 差旅費用的報銷,應按照報銷管理規定辦理;
8) 出差期間的紀律。
人力資源部編寫初稿。
10. 計算機和網路管理規定
將質量管理體系中有關《電子郵箱使用管理規程》、《計算機網路維修維護管理規程》、《吉威公司網站管理規程》進行合並簡化,將有關電腦、網路和軟體使用、維護、維修的基本要求進行清晰的描述。
綜合信息部編寫初稿。
11. 消防管理規定
法規有關消防要求的全部內容,可參照《消防應急救援、疏散管理規程SOP-01-107-02》編寫。行政部編寫初稿。
12. 日常管理規定:
1) 著裝,儀表、染發、化妝,日常行為;
2) 禁煙;
3) 車輛使用;
4) 辦公設備(包括電腦)和耗材使用;
5) 會議;
6) 酒店和訂票;
7) 接待、參觀;
8) 郵件包裹收發;
9) 餐廳;
10) 宿舍;
11) 鑰匙,包括電子鑰匙;
12) 衛生;
13) 綠化;
14) 保衛;
15) 外來人員登記。
行政部編寫初稿。
13. 保密管理規定
1) 職責許可權;
2) 保密范圍;
3) 密級劃分;
4) 保密措施,對內對外;
5) 泄密事件處理,調查和處罰;
總經辦編寫初稿。
14. 獎懲管理規定
1) 獎勵的分級和具體獎勵措施
a) 表揚
b) 嘉獎
c) 記功
d) 記大功
2) 獎勵的情形
3) 獎勵的程序,發起、調查、批准、公告和執行。
4) 獎勵的分級和具體處罰措施
a) 警告
b) 嚴重警告
c) 記過
d) 記大過
e) 降薪降級
f)除名
g)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5) 處罰的情形,舉報、調查、申訴、批准、公告和執行。處罰程序更嚴格。
6)
處罰的程序。
總經辦編寫初稿。
第三級 管理條例
根據通則的規定,在不違反管理規定的前提下,由各部門制定經審批後公布執行。該部分文件數量較多,變動頻繁。此次制度梳理不創制此類文件。
廢止文件
組織機構管理制度開始實施後,下列文件將從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廢止,為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瘦身。
。在和三茅hr網站的hr大牛們討論總結來的,分享了!
㈤ 急求工作規章制度和年度計劃!
這個有點專業 化學玩的不好 幫不上你了
㈥ 安全修訂計劃就是制度裡面的還是需要重新訂計劃
國家規定的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包括: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完備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四)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考核合格;
(五)特種作業人員經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六)從業人員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
(七)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八)廠房、作業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工藝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和規程的要求;
(九)有職業危害防治措施,並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十)依法進行安全評價;
(十一)有重大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十二)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組織或者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十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㈦ 成本管理制度修訂要點有哪些
為了規范集團公司所屬企業的成本和費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據財政部頒布的《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准則》、《工業企業財務制度》,結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於集團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企事業)和集團公司控股的工業企業(含股份制企業),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質的分支機構。 第三條 企業的成本和費用管理工作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核心內容,必須貫穿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其基本任務是:通過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潛力,努力降低產品成本。成本和費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點是遵守財經紀律,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加強和完善成本和費用管理的基礎工作;正確掌握成本和費用開支范圍和標准,合理劃分產品成本界限;進行成本預測,參予生產經營決策,實行主要產品的目標成本管理;編制先進可行的成本計劃和增產節約計劃,組織制訂降低成本的措施;分解成本和費用指標,控制生產耗費,落實成本管理責任,實行分級歸口管理;准確、及時核算產品成本,控制和監督成本計劃和費用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成本和費用分析; 運用現代化管理方法,不斷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企業要結合經營責任,貫徹成本管理責任制。企業負責人要組織總會計師、總經濟師、總工程師等各級領導,依靠全體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和財務會計人員,組成成本管理體系。同時也要注意學習借鑒國內外成本管理的先進經驗,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距,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提高。
㈧ 根據報告書中查找出的現行環境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修訂管理制度和環境監測計劃,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報告書里已經對目前正在使用的環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存在的問題,需要對此問題進行整改並修訂管理制度,環境檢測計劃是根據污染源及其特性來制訂的。熱電廠主要污染源是機組排放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還有外排水、雜訊,最主要是還需要監測周邊環境空氣的TSP、PM10、SO2、NO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