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法規習題
Ⅰ 財經法規的第一章練習題,求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會計法》的規定,(B )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A、國務院 B、國務院財政部門 C、商務部 D、國家稅務總局
2、當會計人員違反會計法律有關規定時,應當由( B)作出吊銷起從業資格證書的決定。
A、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 B、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
C、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D、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3、會計憑證按( )不同,可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A、來源 B、填製程序和用途葯廠 C、有無固定格式 D、經辦人員
此題目無正確答案,估計是B,可能樓主打了錯別字,
答案是:會計憑證按照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4、根據《會計法》的規定,(D )為各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部門,對該轄區各單位會計工作行使監督權,對違法會計行業實施行政處罰。
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稅務部門 B、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部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部門 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
5、下列關於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C )
A、經濟業務事項的經辦人員與審批人員可以由一人兼任
B、記賬人員和經濟業務事項的審批人員可以由一人兼任
C、記賬人員和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明確,並相互分離
D、記賬人員和經濟業務的經辦人員可以由一人兼任
6、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出納人員可以兼管的工作為( D)
A、稽核工作 B、會計檔案保管工作 C、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D、固定資產登記工作
7、某單位由出納人員兼管稽核工作。該做法違反了(D )
A、內部稽核制度的規定 B、內部牽制制度的規定
C、會計崗位責任制的規定 D、會計監督制度的規定
8、以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其性質進行歸類、確定會計分錄,並所以登記會計賬簿的憑證是指(B )
A、原始憑證 B、計賬憑證 C、銷貨憑證 D、購貨憑證
9、根據有關規定,會計人員因故離職時應與接替人員辦理工作交接手續。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D)
A、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因故離職,未辦清交接手續的,不得調動或離職
B、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負責監交
C、交接工作結束後,接替人員應當另立賬冊記賬,以便分清各自職責
D、交接工作結束後,原會計人員與接替人員雙方應在移交清冊上簽章
10、《會計法》特指的「會計主管人員」是指(C )
A、單獨設置會計機構的會計機構負責人
B、主辦會計、主管會計
C、未單獨設置會計機構而在有關機構中指定的行使會計機構負責人職權的負責人
D、未設總會計師的單位中分管會計工作的行政副職領導
Ⅱ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習題精選的主要內容
一、試卷分析
二、精讀教材
指定教材是考試命題和答案的來源,歷年考試中大部分命題都可以從教材中獲得答案或根據。所謂精讀是指對指定教材的內容,反復研讀、細讀,深刻理解內容的實質,弄懂弄通、學深學透。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記得住、記得牢、會運用。
三、科學的學習環節
科學的學習環節包括預習、面授、練習、沖刺復習幾個階段。要把這些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各環節盡量不要脫節。有條件的話盡量參加輔導班,有一流的培訓教師面授,既省時、省力,又能解疑答難,能交流各方面的信息,特別是在臨考前能幫助考生把握考核點、重點,使得沖刺復習具有針對性,當然就更需要有一本好的輔導習題,多角度、多層次地練習能使考生從不同側面牢固掌握知識要點熟悉考試題型,強化記憶。我們編寫的《習題精選》習題多樣化,難度多層次化,提供了頗為有效的各方面信息,希望它能成為您的良師益友。
四、全面學習、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歷屆試卷中,會計法律制度的分值較大於其他章節。例如:近幾次的考試中個別章節的考分內容分數的比重在30%以上。可見掌握了重點內容,才能有把握過關。「難點」是相對的,也容易突破,只要考生肯下功夫,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逐步消滅「難點」。況且,難點內容往往與重點內容交織在一起,突破了難點,即掌握了重點!
五、各類題型的特點和應試技巧(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時間為90分鍾)
1.單項選擇題(25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整個試卷中這是比較容易得分的題型,但分值低,題量大。
這類題型有一個題乾和四個被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最佳答案,可採用對比篩選法。總題目合理時間應控制在20分鍾內解答完畢,即使真的不知哪一個是正確答案也絕對不要放棄,合理使用猜測法,不要過分強求成功,浪費寶貴時間。這類題目,題干與答案的關系是相等關系。
2.多項選擇題(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這類題型難度最大,要求凡是正確的答案都應入選,可採用逐項判斷法,但答案至少是兩個,若某小題選出了一個正確答案,仍可採用猜測法。少選、多選都不得分。平均每小題的合理時間應控制在2分鍾左右。這類題目,題干與答案的關系是全包關系。
3.判斷題(25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這類題型迷惑性大,命題時會設置「陷阱」,故意讓你以偏概全出現錯答。由此可見,在學習中對基本概念的掌握一定要准確無誤。總題目合理時間應控制在20分鍾內。這類題目,題干與答案的關系也是相等關系。
4.綜合題題(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這類題在試卷中的分值不大,難度一般性。解答時首先要仔細審題,根據題目中的直接或間接條件,然後按要求簡要分析回答或確定計算。具體做題時要注意按要求回答,切忌答非所問。案例分析要有條理,即有原因,又有結果,有法律依據作為旁證;有計算的一般要寫出計算公式,列出算式,答完後認真核對數據。考生做此類題目要保證有15~20分鍾左右的充足時間才能完成該題目。
六、本書結構簡介
本套叢書是由我院一批長期從事會計從業資格統一考試考前輔導的老師在對新版輔導教材的內容進行研討、並對歷年試題作了詳盡的分析之後精心編寫而成。現將其結構介紹如下:
第一部分 習題精練及參考答案:考慮到考生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在准確、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可通過一定數量的配套習題來強化訓練,把握考試要求,鞏固學習效果。
第二部分 綜合練習及參考答案:根據歷年考試的題量及難度,精心准備了模擬練習,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通過對案例分析和分析計算題的練習,可以使考生把孤立的考點知識融會貫通,以便順利通過考試。
第三部分 歷年試題及參考答案:
上海市2008年(上半年)會計從業資格統一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上海市2008年(下半年)會計從業資格統一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上海市2009年(上半年)會計從業資格統一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上海市2009年(下半年)會計從業資格統一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Ⅲ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習題精選
1、銷項稅=(1000+10+100)*2500*17%=471750元捐贈貨物給他人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行為,應當繳納增值稅。專2、進項稅=340000元增值稅暫行條屬例規定,銷售廢舊物品免徵增值稅,用戶銷售舊冰箱無需繳納增值稅,當然收購舊冰箱就不可以進行進項抵扣。購入一批配件未取得增值說發票註明含稅價117000元,稅款17000元,因未取得增值稅發票,不可以進行進項稅認證,本月不可以抵扣。到取得增值稅票時再去認證,認證不月再進行抵扣。3、當期應納增值稅=銷項-進項=475150-340000=131750元
Ⅳ 財經法規練習題
1、審計報告哪裡來的准確性,本題應是多選題,答案是BD;
2、本題也是多選題,答案是CD
Ⅳ 財經法規習題,求答案
【正確答案】:復B
【制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管理。根據規定,對於偽造學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資歷證明,或者在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的,由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管理機構吊銷其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由發證機關收回其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2年內不得再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Ⅵ 財經法規習題疑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八條 單位應當建立內部稽核、牽制制度。
現金版和有價證券權必須由出納人員經管。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帳簿的登記工作。單位在銀行的預留印鑒不得由同一人員保管。
2.拒絕財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財務會計報告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企業可以處 3000 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 2000 元以上 2 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3.第三題應該是對的。審計機關進行審計時,有權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薄、財務會計報告和運用電子計算機管理財政收支、財務收支電子數據的系統,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
Ⅶ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習題精選里的一題
發生額60%扣除 但不得超過營業收入的5%。。8*60%=4.8 2000*5%。=10 所以是4.8萬
Ⅷ 財經法規2012習題
有答案嗎?
Ⅸ 財經法規習題的問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二十八條 單位應當建立內部稽核、牽制制度。
現金和有內價證券必須由出納人員經容管。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帳簿的登記工作。單位在銀行的預留印鑒不得由同一人員保管。
2.拒絕財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財務會計報告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企業可以處 3000 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 2000 元以上 2 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3.第三題應該是對的。審計機關進行審計時,有權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薄、財務會計報告和運用電子計算機管理財政收支、財務收支電子數據的系統,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