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工作條例
Ⅰ 全民健身條例 規定,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 )小時體育活動
第二十一條 學校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學校體育內工作條例》的規定,根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組織實施體育課教學,開展廣播體操、眼保健操等體育活動,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校應當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1小時的體育活動。
Ⅱ 全民健身的條例出台
2009年8月4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全民健身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醞釀已久的《全民健身條例》即將出台,屆時全民健身將有法可依,得以長效化。
自1995年6月20日國務院發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來,中國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但全民健身缺乏法律規范。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與國家有關部委就制定《全民健身條例》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文字部分已經基本成熟。該條例的制定、頒布將為為全民健身長效化機奠定法律、法規基礎。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法制辦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全民健身條例(徵求意見稿)》,廣泛徵求公眾意見。其中第十三條明確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體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全民健身日組織開展健身宣傳、教育和活動,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結合自身條件積極參與。」這一徵求意見稿還表示「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在全民健身日向公眾免費或優惠開放,並免費提供健身指導服務。鼓勵其他體育設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眾免費或優惠開放。」
劉鵬表示,在《條列》的指引下,總局將繼續加大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所;繼續加大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組織工作力度,將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規范管理,將之納入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范疇;將繼續結合各地區特點,加強群眾身邊體育活動的組織。
Ⅲ 全民健身條例的主要思路
在立法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幾點:一是在組織方面,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共同支持、全民積極參與,組織公眾從日常工作中抽出部分時間投身全民健身運動。二是在管理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明確管理責任,擴大現有公共體育設施的開放范圍,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三是在安全方面,加強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活動的監管,加強社會體育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確保公眾參加健身活動的安全。
Ⅳ 浙江省全民健身條例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推動全民健身的開展,保障公民參加健身活動的權利,增強全民體質,促進社會和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和服務,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使用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全民健身應當堅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廣泛參與、注重實效、科學文明的原則。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領導,將全民健身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將全民健身事業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增加對全民健身設施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保障、服務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全民健身規劃,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以下統稱體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全民健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全民健身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體育行政部門應當鼓勵單位和個人組織、參與全民健身活動。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加大對農村體育的支持力度,鼓勵農村基層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鼓勵發掘、整理和開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應當為婦女、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參加全民健身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第七條 體育彩票公益金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范圍和比例用於全民健身事業,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體育彩票公益金用於全民健身事業的情況應當接受審計等部門的監督,並定期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 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大眾傳播媒體應當加強對全民健身的宣傳,普及全民健身知識,增強全民健身意識。
對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人民政府或者體育行政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Ⅳ 有關體育方面的法律耐心解答下把!
法律法規:你是什麼省市的,因為各地的地方法規不是完全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某某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辦法(修正)
某某省人大會常委會關於修改《某某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辦法》的決定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關於進一步加強體育工作,加快發展體育事業的決定
某某市體育現代化發展
希望你能採納!
Ⅵ 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宗旨,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實施《全民健身綱要》,樹立健康第
「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宗旨,推進素質教育」縮略看就是「結合宗旨,推進教育」語句不通吧?
Ⅶ 有關體育方面的法律誰可以告訴我啊!
法律法規:你是什麼省市的,因為各地的地方法規不是完全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回育法》
某某省實施答《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辦法(修正)
某某省人大會常委會關於修改《某某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辦法》的決定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關於進一步加強體育工作,加快發展體育事業的決定
某某市體育現代化發展
希望你能採納!
Ⅷ 試分析《全民健身條例》的頒布實施對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
《全民健身條例》的頒布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認為應該重視高校體育物質文化、人力資源、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設,使《全民健身條例》在高校得以全面的實施。
一、《全民健身條例》對高校體育文化的要求
《全民健身條例》的頒發與實施,就是要從制度上規范全民健身的開展,保障全民健身的基本權利。全民健身的重點實施對象是青少年,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體育和健康水平,並引導其將來參加體育活動是《全民健身條例》賦予高校體育工作的新的歷史使命。高校體育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協調,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教會他們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體育能力,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在體育鍛煉的熱潮中,為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礎。從而有力地促進《全民健身條例》的全面實施,達到全民健身,構建和諧社會的最終目的。
二、高校體育文化在《全民健身條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校體育是社區體育、家庭體育的基礎。社區體育的發展,是與社會經濟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隨的,人們自身對體育功能和作用認識的深化,是社區體育、家庭體育廣泛普及的重要原因。在高校里,大家看到的是充滿活力的青年人,對體育知識的渴望和對體育活動的需求,使得學校體育以促進青年身心發展,增強體質為目的,其教育性、階段性較為突出。因此加快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順應《全民健身條例》的發展勢在必行。大學生掌握體育知識的多少,對體育愛好程度的高低和體育能力的強弱等,對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參加體育活動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在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的過程中,人們要鍛煉,就需要掌握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時間。只有學校體育才能使人們接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人們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態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熱愛體育運動,自主、自發地參加體育運動,在促進身心發育的同時,自然地享受運動的快樂和運動的本質,使體育文化成為將來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全民健身條例》促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建議
1、加強高校體育物質文化建設,建立適用的體育場館
體育場館屬於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實施校園體育文化的物質保障。它直接影響學生參加運動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致使現有的體育設施滿足不了廣大學生的體育需求。所以,加快高校體育物質文化建設,建立高效、合理的體育場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迎合《全民健身條例》的頒發與實施,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必須結合高校學生規模龐大的實際,要體現以人為本的高校辦學宗旨,建立起能夠滿足多種層次要求的舒適、安全、現代、充足的運動場館和器械, 以激發學生的運動慾望, 並對社會體育活動起到吸引和推動的作用。
2、注重高校體育人力資源開發
人力資源開發是高校體育文化發展的關鍵,我們必須重視以體育教師為核心的高校體育人力資源的培養與開發。因為,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對學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全民健身條例》對高校體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對體育教師的要求,無論是教育觀念的更新,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取決於教師的素質。所以,加大高校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使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觀念與時俱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高校領導要重視體育教師職後培訓工作,通過職後培訓使體育教師樹立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其次,體育教師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職後培訓,嚴格要求自己,本著通過培訓來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培訓中來。體育教師職後培訓要堅持校本培訓和院校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學歷教育和素質提高並舉的原則。校本培訓可以解決青年教師的提高,以及同事之間的相互學習和提高。院校培訓相對更具系統性和完善性,可以開闊視野,引進先進的思想和觀念。在體育教師的職後培訓過程中,既要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也要以提高教師素質為根本。
3、加強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所有學生都能自覺、主動地參與體育文化活動,是《全民健身條例》實施的根本要求和目的,也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通過調查發現,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還是一個較為嚴峻的問題。所以,建立校園體育文化的組織機制,加強各部門的組織管理,保障學校的體育文化活動在學校宏觀調控下進行勢在必行。首先,學校各級單位應該成立專門的體育領導小組與相應的基層組織,層層抓落實,積極組織、開展、管理本單位的體育文化活動,保證體育文化活動順利、富有成效地開展。其次,要出台有關體育文化活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實現體育文化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學生會體育幹部、學生體育積極分子是一支強大的主力軍,在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通過各種形式的體育基層組織,吸引廣大學生參與進來,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實行學生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促進體育文化活動的民主化管理,為《全民健身條例》在高校的深入實施起到保障。
4、體育精神文化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
《全民健身條例》的實施需要把人們的體育精神意識放在首位,高校體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大學生的體育精神、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等方面,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在為《全民健身條例》的目標實現中擔負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園體育文化中可產生各種新的觀念和新的思想。在大學校園里,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廣播電台及校報等媒體,宣傳運動健兒奮力拚搏、挑戰自我的精神,有助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風尚。
四、結語
《全民健身條例》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也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高校體育文化作為社會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因此,在《全民健身條例》頒發與實施的今天,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尤為重要。
Ⅸ 有關體育方面的法律謝謝!
法律法規:你是什麼省市的,因為各地的地方法規不是完全相同。
《中華人回民共答和國體育法》
某某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辦法(修正)
某某省人大會常委會關於修改《某某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辦法》的決定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關於進一步加強體育工作,加快發展體育事業的決定
某某市體育現代化發展
要是覺得我的回答滿意,請採納!
Ⅹ 全民健身條列的具體內容
《全民健身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提高公民身體素質,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計劃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加大對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國家支持、鼓勵、推動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相適應的體育消費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
第三條 國家推動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建設,鼓勵體育類社會團體、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群眾性體育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第四條 公民有依法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的權利。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保障公民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的權利。
第五條 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全民健身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全民健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體育工作的部門(以下簡稱體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全民健身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全民健身工作。
第六條 國家鼓勵對全民健身事業提供捐贈和贊助。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全民健身事業提供捐贈的,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第七條 對在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全民健身計劃
第八條 國務院制定全民健身計劃,明確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標、任務、措施、保障等內容。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制定全民健身計劃和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應當充分考慮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和農村居民的特殊需求。
第九條 國家定期開展公民體質監測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
公民體質監測由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其中,對學生的體質監測由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由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條 國務院根據公民體質監測結果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結果,修訂全民健身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公民體質監測結果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結果,修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第十一條 全民健身計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組織和協調,對本行政區域全民健身計劃實施情況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在本級人民政府任期屆滿時會同有關部門對全民健身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
第三章 全民健身活動
第十二條 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在全民健身日加強全民健身宣傳。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在全民健身日結合自身條件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在全民健身日組織開展免費健身指導服務。
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在全民健身日向公眾免費開放;國家鼓勵其他各類體育設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第十三條 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定期舉辦全國性群眾體育比賽活動;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全國性社會團體等,可以根據需要舉辦相應的全國性群眾體育比賽活動。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定期舉辦本行政區域的群眾體育比賽活動。
第十四條 縣級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組織開展與農村生產勞動和文化生活相適應的全民健身活動。
第十五條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工間(前)操和業余健身活動;有條件的,可以舉辦運動會,開展體育鍛煉測驗、體質測定等活動。
第十六條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自身特點,組織成員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單項體育協會應當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和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列入工作計劃,並對全民健身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
第十七條 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協助政府做好相關工作。
第十八條 鼓勵全民健身活動站點、體育俱樂部等群眾性體育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給予支持。
第十九條 對於依法舉辦的群眾體育比賽等全民健身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設置審批和收取審批費用。
第二十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和互聯網站等應當加強對全民健身活動的宣傳報道,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增強公民健身意識。
第二十一條 學校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規定,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組織實施體育課教學,開展廣播體操、眼保健操等體育活動,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校應當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1小時的體育活動。
第二十二條 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全校性的運動會;有條件的,還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遠足、野營、體育夏(冬)令營等活動。
第二十三條 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學校、家庭應當加強合作,支持和引導學生參加校外體育活動。
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婦女兒童中心等應當為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提供便利。
第二十四條 組織大型全民健身活動,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的規定,做好安全工作。
第二十五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健身活動從事宣揚封建迷信、違背社會公德、擾亂公共秩序、損害公民身心健康的行為。
第四章 全民健身保障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
按照國家有關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體育主管部門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於全民健身事業。
第二十七條 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使用、管理、保護和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提供服務,應當遵守《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的規定。
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應當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方便群眾就近參加健身活動;農村地區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還應當考慮農村生產勞動和文化生活習慣。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當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向學生開放體育設施。公辦學校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國家鼓勵民辦學校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
縣級人民政府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給予支持,為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辦理有關責任保險。
學校可以根據維持設施運營的需要向使用體育設施的公眾收取必要的費用。
第二十九條 公園、綠地等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根據自身條件安排全民健身活動場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免費提供健身器材。
居民住宅區的設計應當安排健身活動場地。
第三十條 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場所和居民住宅區的管理單位,應當對該公共場所和居民住宅區配置的全民健身器材明確管理和維護責任人。
第三十一條 國家加強社會體育指導人員隊伍建設,對全民健身活動進行科學指導。
國家對不以收取報酬為目的向公眾提供傳授健身技能、組織健身活動、宣傳科學健身知識等服務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行技術等級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當免費為其提供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並建立檔案。
國家對以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以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進行健身指導為職業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第三十二條 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一)相關體育設施符合國家標准;
(二)具有達到規定數量的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和救助人員;
(三)具有相應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進行實地核查,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批準的,應當發給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申請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應當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調整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目錄,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
第三十三條 國家鼓勵全民健身活動組織者和健身場所管理者依法投保有關責任保險。
國家鼓勵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的公民依法投保意外傷害保險。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活動,應當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學校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六條 未經批准,擅自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足3萬元或者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3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者取得許可證後,不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仍經營該體育項目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不足3萬元或者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3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三十八條 利用健身活動從事宣揚封建迷信、違背社會公德、擾亂公共秩序、損害公民身心健康的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