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政策法規概要
㈠ 農業政策與法規的內容提要:
本教材抄努力反映我國農業和農襲村發展目前階段的新特點、新問題和新要求,在認真參考吸收同類教材的基礎上,反映出農業政策與法規在近年來的調整和今後發展的取向,以求對實際的發展提供較好的參照作用。本教材適合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公共管理類專業、法學專業、政策學專業學生使用,也方便從事政策研究特別是從事農業政策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查閱使用。
㈡ 農村工作相關政策及法規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
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提高扶貧開發水平。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創新,改革集體林權制度。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
㈢ 農業政策法規
農業政策法規是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實現,為了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業生產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維護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合法權益。
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制定本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農業政策法規概要擴展閱讀:
國家堅持科教興農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國家採取措施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農業科技、教育事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機械化和信息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方式、期限、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和流轉等。
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依法管理集體資產,為其成員提供生產、技術、信息等服務,組織合理開發、利用集體資源,壯大經濟實力。
㈣ 中國的農業政策是什麼
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就做好2018-2019年國家國家鼓勵哪些項目發展?農業扶持政策有哪些?現在為大家整理對扶持重點、補貼項目、申報條件等內容做出了具體的要求。
六大類可申請的項目
一、蔬菜種植、水果產業、茶葉產業等
可申報:農業部的園藝作物標准園建設項目
項目補貼:每個項目補貼50-100萬元
要求:設施200畝以上,陸地1000畝以上
二、林業產業
可申報:林業局的名優經濟林示範項目
項目補貼:每個項目200萬元以上
可申報:林業局林下經濟項目
項目補貼:一般補貼在10-30萬
可申報: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國家綠色特色產業示範基地
三、觀光類農庄
觀光類農庄:向旅遊局申請旅遊專項資金、旅遊扶貧資金等;
貧困村建設項目:申請旅遊局貧困村旅遊扶貧項目資金;
自由基地發展餐飲的農庄:申請三品一標的認證及相關補貼,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四、運動體驗類農庄
可申請:教育部的教育基地、學生課外實踐基地、兒童以及青少年見學基地等。
特色:優雅環境、運動拓展、活動體驗、親子教育等。
適合人群:都市白領等高收入人群自身與孩子參與體驗,或公司活動組織進行團隊訓練。
選址:這類農庄多設置於市郊。
五、特色文化類農庄
可申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申報單位:縣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等單位
定位:休閑農庄
發展依託:當地的特色文化、特色飲食、少數民族文化、服飾等特有的產品和文化。
六、科教類農庄
可申請:科技局的相關項目,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星火計劃項目、科技推廣與集成技術示範項目等。
主要目的:農庄內利用現有的現代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並逐步將自主研發的技術進行試驗示範與推廣,並將現代農業技術進行展示、展覽與體驗,讓人們認識並體驗現代農業的進步與技術發展。
其實,無論是何種類型的農庄都會有相互的融合,都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資金的申請,例如科技類農庄同時可以發展農業產業,運動體驗類農庄可以發展觀光餐飲。關鍵是莊主們要學會將自己的農庄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解,既可以享受產業類,又可以向科技類、旅遊類和特色類靠攏,爭取從多個部門申請到更多的資金。
31項可申報的補助項目
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
申請補助數額:項目總投資10%左右
申請申報時間:6月
2、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示範項目
受理部門:發改委
申請補助數額:項目總投資的10%左右
申請申報時間:6月
3、現代農業園區試點申報立項目
受理部門:農業部
申請補助數額:省級1000-2000萬元、國家級1-2億元
申請申報時間:6月
4、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
受理部門:農業部(各縣農委、農業局)
扶持范圍:重點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種類);適當兼顧果、茶,每個設施基地200畝以上(設施內面積,資金補助數額:5000元/畝,不超過300萬元);每個露地基地1000畝以上。
申請補助數額:5000元/畝,300萬以內。
申請申報時間:7-8月
5、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專項(良種繁育、優勢特色種植項目
受理部門:財務部
申請補助數額:100-500萬
申請申報時間:12月之前
6、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種植機械)
申請補助數額:項目總投資30%左右
申請申報時間:12月
7、農產品促銷項目資金
支持范圍:主要用於組織農產品海外市場促銷、開展國內市場產銷對接、網路促銷、市場開拓等方面。
資金補助數額:10-80萬
申報時間:6月
8、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農作物種子項目
申請補助數額:800-1500萬元
申請申報時間:2月
9、種子工程植保工程儲備項目
受理部門:農業部
支持范圍:從事蔬菜集約化育苗3年以上;已有年培育蔬菜優質適齡壯苗500萬株以上能力;近3年內未出現假劣種苗問題。
申請補助數額:中央資金500萬元以內
申請申報時間:5-6月
㈤ 農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2009-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2009-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09-05-04)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8-09-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0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08-0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2008-0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7-10-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7-10-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07-09-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07-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7-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2006-1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2006-04-30)
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2005-12-30)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05-12-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2005-07-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05-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5-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01-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09-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04-09-01)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09-0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2004-08-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08-28)
㈥ 農業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農業法律法規較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這些:
農業法律部分:
1、《農業法》
2、《種子法》
3、《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4、《土地管理法》
5、《農村土地承包法》
6、《林業法》
7、《漁業法》
8、《畜牧法》
9、《農業技術推廣法》
1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農業法規:
1、《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辦法》
4、《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5、《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
6、《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7、《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8、《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9、《農葯管理條例》
10、《土地復墾條例》
㈦ 農業農村的政策及法規
按照農業法的規定:狹義農業, 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產業,包括與其直接相關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農業農村政策法規 --- -- ...
㈧ 目前我國農業法律法規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農業法規
種子法 [2009.4.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08.9.26] 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 [2008.9.26] 植物檢疫條例 [2008.9.26] 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 [2008.9.26]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2008.9.26] 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2008.9.26] 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 [2008.9.26] 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 [2008.9.26] 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 [2008.9.26] 聯合收割機及駕駛人安全監理規定 [2008.9.26]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2008.9.26] 肥料登記管理辦法 [2008.9.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8.9.26] 拖拉機駕駛培訓管理辦法 [2008.9.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8.9.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008.9.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2008.9.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㈨ 農業政策法規名詞解釋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專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屬值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可按 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徵印花稅。
(9)農業政策法規概要擴展閱讀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領域不斷拓寬,質量不斷提升,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規范、引領和推動「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制度保障,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要求,要求強化鄉村振興法治保障,發揮法治在鄉村振興中的保障和推動作用。
㈩ 農業循環經濟的內容簡介
結合生產實踐,從區域社會層面、產業層面、農村層面、農田層面等對循環農業模式及其關鍵技術、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生產與產品標准體系、政策與法律法規保障體系以及相應的管理手段等進行了總結,並對國內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做法與經驗進行了介紹。《農業循環經濟》適合於農業生態學、農學、農業經濟學、政策管理、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等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