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

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5-17 04:51:08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

(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或者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三)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

(六)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

(八)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未按備案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九)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十)特殊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建立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報告;

(十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未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或者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處理;

(十二)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十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

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用水,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或者出廠的餐具、飲具未按規定檢驗合格並隨附消毒合格證明,或者未按規定在獨立包裝上標注相關內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未按規定對生產的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監督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本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1)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四)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六)生產經營未按規定注冊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冊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七)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業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生產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

(九)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或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相關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監督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一)提供虛假材料,進口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二)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未提交所執行的標准並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或者進口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

(三)未遵守本法的規定出口食品;

(四)進口商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依照本法規定召回進口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

違反本法規定,進口商未建立並遵守食品、食品添加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境外出口商或者生產企業審核制度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參考資料:中國法院網-《食品安全法》

❷ 工商部門對銷售提早生產日期的食品如何處罰

工商部門對銷售提早生產日期的食品,其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沒收違法所得,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可以沒收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二原材料及其他事項。

非法生產、銷售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價值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價格在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該食品、食品添加劑價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生產、銷售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有缺陷,但不影響食品安全、不誤導消費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2)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七條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商販違法行為的處罰,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具體管理辦法執行。

第128條單位參與事故,違反規定,未能處理和報告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隱瞞、偽造、銷毀有關證據的,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吊銷許可證。

❸ 和食品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有哪些

和食品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有以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2-4-28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年10月27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標准化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由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0年07月08日發布,自1993年09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規。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乙類傳染病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這三種傳染病雖然只被納入乙類,但由於其傳染性強、危害大,如果先要報批、公布才能實施,難免貽誤時機,導致嚴重後果。

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已經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

❹ 銷售超標食品如何處罰

銷售超標食品的處罰包括行政處罰、刑事處罰和民事責任,涉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等,同時可能導致企業聲譽受損和巨額賠償。企業應遵守法律法規,保障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應加強監督和選擇合格產品。
銷售超標食品是一種違法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和相關法規的規定。根據中國的法律法規,對於銷售超標食品的處罰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 行政處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銷售超標食品的企業或個人進行行政處罰,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等。處罰的具體金額和措施將根據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違法所得的金額等因素來確定。
2. 刑事處罰:如果銷售超標食品涉及到嚴重的違法行為,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等,可能會觸犯刑法的相關條款,導致刑事責任。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拘留、有期徒刑等刑罰。
3. 民事責任:受到超標食品影響的消費者可以向銷售者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損失。銷售者可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包括退還購買款、賠償醫療費用、賠償精神損失等。
需要注意的是,銷售超標食品不僅會受到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還會對企業的聲譽和信譽造成嚴重影響,可能導致企業倒閉或面臨巨額賠償。因此,食品生產和銷售企業應該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確保產品符合標准,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同時,消費者也應該加強對食品的監督和自我保護意識,選擇合格的食品產品。
銷售超標食品涉及到嚴重的法律責任和相應的處罰措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銷售超標食品屬於違法行為,可能面臨多種法律責任。一般情況下,銷售超標食品的責任主體包括生產企業、銷售商、經營者等。針對這些責任主體,處罰措施可以包括罰款、吊銷營業執照、責令停產停業、刑事處罰等。具體的處罰力度和措施會根據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社會影響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此外,相關執法機構還會積極採取監管措施,加大對銷售超標食品的監督檢查力度,以確保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章食品生產經營
第三節標簽、說明書和廣告
第六十九條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概述教案 發布:2025-05-17 10:38:44 瀏覽:798
武岡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7 10:36:23 瀏覽:373
司法考試奇葩案例 發布:2025-05-17 10:01:11 瀏覽:304
陳力律師 發布:2025-05-17 10:00:31 瀏覽:258
2017司法考試報名截止時間 發布:2025-05-17 09:56:08 瀏覽:536
勞動法懷孕規定 發布:2025-05-17 09:51:41 瀏覽:409
衛生法律責任方式 發布:2025-05-17 09:32:18 瀏覽:380
行政法規由那個機構制定 發布:2025-05-17 09:27:12 瀏覽:129
行政法律規范易變與生活相關嗎 發布:2025-05-17 09:20:52 瀏覽:711
仲裁法的效力往往高於訴訟法的效力 發布:2025-05-17 09:20:10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