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資源的做法條例
『壹』 保護水資源有哪些辦法
廚房
1、使用無毒、不含磷、可由生物降解的洗潔精。
2、把盤碗摞起來,直到裝滿整版個洗碗權機再洗。
3、用手洗碗,用洗碗槽來清洗盤碗。不要把盤碗放在開著的水龍頭下沖洗。把它們放在另一個洗碗槽的水裡面洗掉泡沫。
衛生間
1、使用無毒可由生物降解的肥皂和由蔬菜油脂和天然成分製成的洗漱用品。記住,所有的洗漱油品最後都會進入供水系統。
2、安裝水量小的淋浴噴頭和節水座便器。
3、用淋浴代替泡澡。在上肥皂或沐浴露或洗頭時,把噴頭關掉。沖洗時再開啟噴頭。
4、刷牙時,只在沖洗牙刷時打開水龍頭,刷牙時把水關掉。
5、檢查座便器是否漏水。一種方法是把一點食用色素放到座便器水箱里。如果在沒有沖水的情況下,顏色出現在座便器里,座便器就是漏水的。
花園
1、植物覆蓋有利於保持水土。尤其是本地生植物,它們更加適應當地氣候。
2、盡量少種或避免草皮,這需要更多水分。
3、安裝滴灌系統。
4、不要在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澆水。在一天中較涼快的時候澆水避免蒸發。可以是清晨或者夜晚。
『貳』 請問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什麼
1、根據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功能,確定生產經營活動的規模、強度和生活消費的模式、水平,量力而行。
對於水資源利用來說,量力而行,就要做到「以水四定」,即以水定城、定地、定人、定產。例如,在水資源極度短缺的西北地區早已開始推行退耕還林還草,不再一味追求擴大耕地,特別是灌溉面積,而是把有限的水資源保護起來,用到效益更高的生產用途或需求更加迫切的生態用途。
2、牢固樹立自然資源資產保值、增值的理念,全面、系統、科學、准確地摸清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加強對自然資源資產數量、質量及價值的動態監測,重點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加強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推進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監管。
3、堅持自然資源的系統保護和修復,將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等有機地統籌起來,切實提高自然資源的綜合承載能力。要堅持依法保護自然資源,用最嚴格的耕地、水資源、森林和草原保護制度和法律,切實杜絕資源浪費破壞,注重資源節約保護的良好局面。
4、對資源開發利用明確作出禁止或限制規定,包括列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名錄,如公布瀕危生物物種名錄;劃定各類保護地,如劃定自然保護區、建立國家公園等;規定休漁期,如在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部分海域實施為期3~4個月的休漁期;或在生態脆弱區禁止或限制礦產資源開采等。
5、通過技術、工程、生物、化學等措施,對被污染的土壤、肥力下降的耕地、被污染的水體、被破壞的森林和草場等進行有針對性的修復和改良,如草場圍欄禁牧和人工改良、江河湖泊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
『叄』 我國制定的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96年 1996.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1994.10.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 2000.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 1999.12.25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1998.11.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 1998.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96.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修正) 2009.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0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
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2006.08.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年 2004.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04年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年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2003.01.02
『肆』 保護礦產資源的方法
(1)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礦產資源的最優耗竭;(2)限制或禁止不合理的亂采濫挖, 防止礦產資源的損失, 浪費或破壞;(3)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全過程式控制制, 將環境代價減小到最低限度;(4)保護礦區生態環境, 防止礦山壽命終結時淪為荒蕪不毛之地一、制定有關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監督管理規章;二、監督、檢查礦產資源管理法規的執行情況;三、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考核指標體系及定期報表制度;四、會同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大型礦山企業的非正常儲量報銷的審批工作;五、組織或者參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的調查研究,總結交流經驗。第四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執行本辦法負有下列職責:一、根據本辦法和有關法規,對本地區礦山企業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二、根據需要向重點礦山企業派出礦產督察員,向礦山企業集中的地區派出巡迴礦產督察員;派出督察員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另行規定。第五條國務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有關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本辦法負有下列職責:一、制定本部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的規章、規定,並報同級地保護礦產資源的方法
『伍』 關於保護自然資源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1.1憲法有關規定
《憲法》第26條:「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這一規定是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總政策,說明了環境保護是國家的一項基本職責。
《憲法》第9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憲法》第10條第1、2款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上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第10條第5款規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這些規定強調了對自然資源要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以防止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而導致的環境破壞。
1.2自然保護區
1.2.1專業性立法政策
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1994年10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199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的通知
1.2.2相關法律法規
1)森林類資源保護類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1998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號公布 自1998年7月1日起施行
2000年11月29日國務院278號令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1986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5月10日林業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1985年6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1985年7月6日林業部公布施行《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2)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條例》已經2008年11月19日國務院第36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森林防火條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3)野生動植物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1988年1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公布 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國務院1996年9月30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務院1992年2月12日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1992年3月1日林業部發布實施
『陸』 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做法5條
珍惜資源 保護環境
隨著時代飛快的進步,人類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人們任意的開采、破壞、污染、浪費等現象也越來越多了。
現在,水龍頭不停的流出清澈的自來水,用水人卻不知去向;開著電燈、電視、房間里卻長時間空無一人;筆記本被隨手扔進垃圾桶,卻只用了幾頁……這樣的現象對出可見。
所以,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倡議:珍惜資源 保護環境!
我們能做的很多,例如:
1.節約用水。為珍惜水資源,不讓水龍頭空流,縮短淋浴時間;安裝節水龍頭;用節水型抽水馬桶。
2. 節約用電, 盡量少使用電器,隨手關燈。隨時關緊電冰箱的門;使用節能燈具;購
買高效低能耗電器。
3. 節約用紙用過一面的紙可以翻過來做草稿紙、便條紙,或自製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可以包書皮。
4. 廢物利用,如:糖紙可折成燈飾或門簾,舊衣服可做成拖把等等。支持和參與廢紙、
廢玻璃、廢塑料和廢金屬的回收利用。
5. 減少生活垃圾,自覺將垃圾分類。
『柒』 為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國家應採取哪些保護性措施
《森林法》第八條規定,國家對森林資源實行以下保護性措施:①對森林實行限額採伐,鼓勵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擴大森林覆蓋面積;②根據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對集體和個人造林、育林給予經濟扶持或者長期貸款;③提倡木材綜合利用和節約使用木材,鼓勵開發、利用木材代用品;④徵收育林費,專門用於造林育林;⑤煤炭、造紙等部門,按照煤炭和木漿紙張等產品的產量提取一定數額的資金,專門用於營造坑木、造紙等用材林;⑥建立林業基金制度。國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於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捌』 各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措施有哪些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車採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目前,採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於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衛局、工商局、衛生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將此通告在《杭州日報》上連續刊登三天。管理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個體流動商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第35條規定:禁止銷售、使用泡沫塑料製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5000元罰款。該《條例》將於1997年9月15日起實施。武漢、哈爾濱、福州、廣州、廈門、寧波、汕頭等城市也頒布了有關政策、法規,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但回收利用應該在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垃圾之前。從垃圾場里重新分揀廢舊塑料包裝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廢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因分揀出來的廢塑料製品太臟,也難以按材質分類,質量無法保障。北京市環保局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回收利用為主,替代為輔,區別對待,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與市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對廢棄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須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產、經銷一次性塑質餐具(包括托盤、碗、杯等)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廢棄餐具,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回收利用。《通知》還規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須達到30%,1999年達到50%,2000年達到60%。《通告》發布後,生產、經銷單位和個人立即到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計劃和具體保證措施。這是北京市解決「白色污染」的一個突破口。在取得實效後,將逐步增加強制回收利用的廢塑料製品的種類和比例,最終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調研報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確定通過回收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計劃書」、「試點工作運行圖」、「試點工作進度大綱」,並在籌備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產業協會」。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桿、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二是採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塑料被認為是20世紀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發明之一,但隨著塑料袋在全球泛濫成災,塑料又被批評為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之一。歐盟國家近年來採取多項積極措施治理「白色污染」,成效顯著。
免費塑料袋要取締
免費刺激需求,免費塑料袋造成更多污染。許多歐盟國家的大型零售商場因此開始停止提供免費塑料袋,通過經濟杠桿控制塑料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辦法。
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繼大型連鎖超市家樂福去年停止提供免費塑料袋之後,德爾海茲和GB超市也從今年7月1日開始,除冷凍食品和無包裝的蔬菜水果外,不再為其他商品提供免費塑料袋。對索要一次性塑料袋的顧客,這些超市收取每個塑料袋0.3歐元(1美元約合0.67歐元)的費用。
比利時零售商聯合會還出台新計劃,要求其會員家樂福、德爾海茲等大型超市到2009年時,將各自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量再減少60%。到2010年,位於比利時瓦隆大區的所有超市將停止向顧客提供一次性塑料袋。
統計顯示,歐盟主要國家大型零售商場2006年的一次性塑料袋使用總量比2003年減少了20%到25%,相當於少使用1900噸塑料原料,而可多次使用的購物袋的銷售量超過2400萬個。
收費塑料袋要征稅
在歐盟國家,越來越多的大型超市不但不再提供一次性免費塑料袋,而且還向索要一次性塑料袋的顧客收取增值稅。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的許多大型超市為每個一次性塑料袋向顧客收取0.3歐元(1美元約合0.67歐元)的費用,其中0.1歐元為成本費,0.2歐元為環保稅。
在歐盟一些國家,針對塑料袋徵收增值稅後,塑料袋消費量大幅減少,這在愛爾蘭尤為明顯。2002年以前,愛爾蘭塑料袋消費量驚人,人均每年消費328個塑料袋。2002年3月起,愛爾蘭開征塑料袋增值稅,購物者需要為每個塑料袋交納0.15歐元的稅款。之後,愛爾蘭人均每年塑料袋的消費量降至21個,減少約94%。
愛爾蘭一位前環境部長指出,向塑料袋征稅,能讓公眾改變行為方式,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位前部長說:「征稅的目標是建立一種規則,培養一種意識,即人們將為不恰當的行為付出代價……事先警醒了,事後補救的代價就小。」
不可降解塑料袋要禁用
據歐洲生物塑料協會預測,到2010年,歐盟國家傳統聚合物的使用量將達到5500萬噸,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量將達到50萬噸至100萬噸。
歐盟現已出台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意向法案,歐盟部分國家甚至已立法確定具體的禁用日期。例如,法國將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法國首都巴黎從今年就開始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
歐盟還高度重視塑料製品的回收再利用,原因是提高包裝垃圾再利用率不僅可以減少包裝材料對能源的消耗,節約建設垃圾焚燒處理場的費用,還可以減輕生產包裝材料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切實有效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最近,歐盟委員會通過指導性法律,要求歐盟成員國在2008年至2015年間,將本國包裝垃圾再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其中塑料包裝材料的再利用率要提高到22.5%,以進一步減少「白色污染」。
『玖』 請問:水資源保護法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水資源保護法的法律規定有以下九條:
一、水資源保護的基本原則
二、水資源保內護的主要管理制度
三、關於容保護水資源的綜合措施的規定
四、禁止一些嚴重破壞、浪費、污染水資源的行為
五、水資源保護管理體系的規定
六、各級人民政府在水資源保護方面的職責
七、水資源開發利用者在保護水資源方面應盡的義務
八、關於水事糾紛的處理規定
九、關於違法責任的規定
『拾』 生物資源的條例保護
印度的生物資源保護法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生物多樣性法案》,規定了生物資源保護的基本法律制度;一是《專利法》關於來源披露的規定,是實現生物資源保護的重要法律措施。兩部分相互配合,協同作用。
2003年2月5日通過的《生物多樣性法案》(the Biodiversity Act)對生物資源的概念作出明確界定。所謂「生物資源」是指「有實際或潛在用途與價值的植物、動物、微生物或者其組成部分、基因、附屬物。包括了農業生物多樣性,但不包括人類基因和價值增值產品。」
該法案所稱價值增值產品(value-added proct), 指包含了無法識別,物理上無法分離的植物、動物組分或提取物的產品。這一規定使該法案不能適用於印度豐富的中草葯資源,導致與草葯相關的生物資源和傳統知識不能依據該法案得到有效保護。這是明顯的立法漏洞。 中國植物種類繁多。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約有2.5萬種,其中裸子植物約有200多種,佔世界的1/4,被子植物近3000個屬。木本植物有7000多種, 其中喬木2800多種。水杉、銀杏、金錢松等保存下來的中國特有的古生物種屬,為舉世矚目的「活化石」。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乾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干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
中國有5000年的農業史,中華民族先民培育更新了很多植物品種,如谷稷、水稻、高粱、豆類、桃、梨、李、棗、柚、荔枝、茶等,為人類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多種栽培植物同繁多的原始天然植物一脈相承,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按經濟用途劃分,中國用材林木約有1000種,澱粉植物30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90餘種,葯用植物4000多種,果品植物300多種,纖維植物500多種,還有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梅、蘭、菊、牡丹 等。中國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世界植物最豐富的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