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集訓對規章制度
❶ 籃球賽制和規則
一、賽制安排
第一天:「正道天下」之「攻城初戰」
3場挑戰賽 + 1個基本功測試,兩大關卡決出城市決賽64強。
攻城第一關——3+1挑戰賽,三場對戰勝利兩場,晉級第二關。
攻城第二關——基本功測試賽,挑戰運、傳、投3個籃球基本功,前64名球隊成功晉級攻城決戰。(具體晉級球隊數量會以實際報名球隊數量做相應調整)
第二天:「正道天下」之「攻城決戰」
攻城決戰採用抽簽分組,單敗淘汰制,城市冠軍隊晉級全國總決賽。
籃球基本功挑戰賽:所有參賽球員和球迷均可現場報名,爭奪籃球基本功挑戰賽冠軍與技巧挑戰賽冠軍,贏取奧尼爾親筆簽名球衣及更多驚喜大獎!
二、詳細比賽規則
除本規則明確規定外,其他一律按中國籃球協會審定的最新《籃球規則》執行。
第1條 比賽計分及計時
比賽採用「3+1」形式,即全場比賽10分鍾,前8分鍾3對3,以常規方法計分;後2分鍾由比賽雙方各推選1名球員進行1對1單挑,得分翻倍,兩部分得分相加,總分高的球隊獲勝。
1對1比賽所得的分值為應得「3對3」比賽分值的2倍。
最終比賽結果以累積得分高的球隊為勝。
3對3計時:
城市初賽的比賽中均不停表。
城市決賽的比賽在最後2分鍾前,除因球員受傷等特殊原因,犯規、違例、暫停、球員替換均不停表。
城市決賽的比賽最後2分鍾為凈時,中籃、犯規、罰球、違例、暫停、球員受傷(需替換)等均停表。
全國總決賽的各場比賽8分鍾,均為凈時,中籃、犯規、罰球、違例、暫停、球員受傷(需替換)等情況均停表。
1對1計時
城市初賽中,除因球員受傷等特殊原因,導致比賽無法進行外,2分鍾「1對1」比賽計時均不停表。
城市決賽中,一方完成一次進攻後轉換球權的過程中停表,但獲得進攻權的一方必須在10秒內完成攻防轉換。
第2條 比賽開始
雙方以擲硬幣的形式確定擲界外球,猜中一方可選擇先開球或轉讓球權,「1對1」比賽由「3對3」比賽開球時的防守方發球。
某隊以擲硬幣的方式獲得擲界外球權後,在隨後的所有跳球情況都將採用球權交替擁有的規則。
比賽開始,在擲界外球區域(中圈弧線內)擲球入場,球被場上隊員觸及時比賽開始並開動計時表。
「3對3」比賽開球時,防守隊員不得進入中圈弧圈進行防守。
第4條 比賽人數
如果某一球隊在場上准備比賽的隊員不足3名,比賽不能開始。在預定比賽時間開始後5分鍾,球隊不能到場或不能使3名隊員入場開始比賽,則該球隊被判因棄權而告負。
「3對3」比賽進行中,若一方因受傷或罰下且無替補人員更換,導致場上隊員不足3人時,2人仍可繼續比賽且比分有效;而不足2人時,則比賽即時結束,無論當時比分情況如何,人數不足的一方判負。
若參賽一方是由於宣判對方故意犯規所致使的人數不足,而無法繼續比賽的,無論當時比分情況如何,被宣判故意犯規隊判負,4.2.條規定在此條條件成立時不適用。
第4條 攻守轉換、擲球入界
每次投籃命中後,都由對方擲界外球。
所有交換發球權的情況(如違例、界外球及投籃命中後)均在擲界外球區域發球,發球隊員必須將球擲給隊友(不能遞交),不能直接投籃或運球,否則為違例。所有擲界外球的情況都必須在擲界外球的區域(中圈弧線內)由裁判員遞交球。
守方隊員斷球或搶到籃板球後,必須將球運(傳)出3分線外,(持球隊員的雙腳必須踏在3分線外)方可組織反攻,否則判進攻違例。
凡在本條攻守轉換中出現的違例,裁判員的手勢為:兩手前臂交叉於臉前,以示違例,交換擲界外球權。
第5條 違犯
24秒違例的規則改為20秒。
比賽中,隊員個人技術犯規和侵人犯規累計達4次將被罰出場。被罰出場的隊員任何情況下不得再重新替換上場。
每個球隊每場比賽犯規累計達4次,如再發生犯規,則每犯一次規由對方執行一次罰球。
比賽過程中若出現惡意犯規,則可視現場情況將肇事球員直接罰下。
在2分投籃區投籃投中得1分,在3分投籃區投籃投中得2分。如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投中不加罰,不中由被侵犯的隊員依據規則1次或2次罰球。在最末一次或僅有的一次罰球後,無論罰中與否都由對方擲界外球開始比賽。
隊員技術犯規罰則是1次罰球和1次擲界外球;隊員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罰則是1次罰球和1次擲界外球,如果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是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果球未中,依據規則執行1次或2次罰球和1次擲界外球,如果球中籃則得分有效,不判給罰球,判給得分隊1次擲界外球;隊員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罰則是1次罰球和1次擲界外球;教練員技術犯規的罰則是1次罰球和1次擲界外球。
第6條 替換
當球處於死球狀態時雙方隊員方可進行替換。
如有隊員受傷流血,必須立即替換下場,妥善進行包紮後經臨場裁判檢查認為對比賽無妨礙時方可重新替換上場。
被罰出場的隊員任何情況下不得再重新替換上場。
第7條 暫停
「3對3」比賽過程中,每隊可請求暫停1次,暫停時間為45秒。決勝期不允許暫停。暫停時可以更換隊員。
「3對3」比賽初賽階段最後2分鍾暫停請求將不被允許。
「1對1」比賽時沒有暫停。
第8條 「1對1」比賽規則
「1對1」比賽不允許替換,除非參賽隊員在比賽過程中受傷且不能繼續參加比賽,經裁判確認後方可由其它隊員替換上場,當一方替換請求被允許時,另一方有權替換相同數量的隊員進行比賽。
「1對1」比賽,沒有籃板球,一次進攻結束後由防守方在中場弧圈內開球,開球前須交遞給對方驗球,驗球時間不得超過三秒,除犯規、出界外一方進攻無論得分與否都要交換球權,由對方在中圈內發起進攻。
「1對1」比賽開球時,發球隊員完成驗球後不得在弧圈內停留超過5秒,不得在弧圈內投籃,應迅速運球離開弧圈位置。
「1對1」比賽開球時,防守隊員不得進入中圈弧圈進行防守。
「1對1」比賽時,如一方投籃時被犯規,若投中則追加罰球一次,不中則追加罰球兩次,罰球後無論得分與否均交換球權。
「1對1」比賽時,每次交換球權均需由裁判員遞交球,同時適用「5秒」違例規則。
「3對3」個人犯規次數不計入「1對1」比賽。
❷ 籃球的所有規則是什麼
籃球比賽規則最開始有13條。經過多次修改,現在籃球比賽的基本規則是比賽方式、得分類型、進行方式、球員更換、罰球。比賽方式5人一隊,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隊員最多7人,但人數可根據組織者增加。
每位球員有4次機會被允許犯規,第5次犯規,將退出比賽,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次出場。罰球是在無人阻擋或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給另一支球隊的機會,作為對犯規球隊的懲罰。站在罰球線後,接到裁判球後5秒內投籃。投籃後,直到球碰到籃筐,才能跨過罰球線。
❸ 怎樣管理好一個校籃球隊
第一:是組織出一個固定的隊伍,選出一個合適的人當隊長.此人不旦要球技好(可以略好.)關鍵是要有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還有組織活動的熱情. 鑒於是公司組織,還要有一定的級別的人才能擔此重任,你叫一個生產線上的小兵去當隊長,肯定不行的是吧...
第二:固定的活動時間,是個要看單位在這項活動上面的撥款情況了.有條件的搞定隊服定期組織活動也不錯.場地和活動時間最好也能固定.
第三:好的訓練方法.要求一幫已經工作的人在活動的時候在旁邊做什麼基礎訓練肯定是不現實的..最好是由隊長先拉幾個人一起做基礎訓練,然後大家自然會慢慢湊上來一起做好基礎訓練再進行對抗練習.
第四:經常與外界保持聯絡.要與一些有籃球隊的單位保持聯絡,常交流,常進行友誼賽,這個優點就不用說了吧.
第五:要有觀眾基礎.在單位要多做這方面的宣傳,每次活動都要製作精美的海報,最好能夠找幾位美女做助理人員,記記分呀,遞遞毛巾呀什麼的都可以,關鍵是要讓球員有打球的積極性,這個美女很重要哦,比隊長起到的作用還要大.
❹ 急需籃球拉拉隊規則或規章制度!!!
10、比賽聽從教練及場上隊長指揮,遵守比賽紀律,禁止發脾氣,違者停賽一場!
11、比賽陣容由領隊、教練安排,已注冊隊員安排主力陣容、技戰術打法,一般隊員、新隊員及外援作為替補。
12、在比賽中隊長有權對場上人員進行調換
五、處罰規則
(一)、遲到、缺席處罰
1、比賽時,允許比規定集合時間遲到5分鍾,超過5分鍾後,不允許在該場比賽首發。
累計遲到2次者,球隊內部記大過一次,並視情況停止比賽1-2場。
累計遲到3次者,只允許在球隊跟隨訓練,並停止一切比賽。
累計遲到4次者,開除球隊,並公開對其的懲罰。
2、對任何曠訓、罷訓、曠賽、罷賽隊員,
第一次實行嚴重警告,並停賽3場
第二次開除球隊。
3、無故不正常繳納隊費者,不能夠出場比賽。
(二)其他處罰
1、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球隊規章制度、損害球隊、協會利益者,一律開除。
2、對毆打、謾罵、侮辱他人者,視情況而定,處以停賽3場或以上到開除出隊的處罰。
3、對不聽從教練指揮、擅自行動者,視情況而定,處以警告、停賽、開除出隊處罰。
4、連續3次,累計5次不參加球隊任何活動者,視情況而定處以警告、停賽、開除出隊處罰。
六、特別說明
球場是大家展現自我的地方,杜絕耍大牌,辱罵隊友,不尊重對手隊友的情況。如有上述情況發生,堅決清除出球隊!
2008年5月11日執行
❺ 組建籃球隊的規章制度
籃球隊規章 1 籃球隊旨在鍛煉身體、切磋球技。如出現沖突,無論何種原因,沖突雙方自動永久取消隊員資格。 2 籃球隊活動1-2周組織一次,具體活動時間和地點由管理員通過QQ群或電話通知。 3 籃球隊活動費用由參加該次活動的所有人員分攤,不得拖欠。 4 日常活動,相同位置上參加活動次數多的成員為主力;如遇比賽,有教練(或管理員)確定主力和替補;球隊上限為20人,並定期做出人員調整。 5 不拒絕非球隊人員參加活動,但非球隊人員參加活動需由球隊正式人員帶領,每人限帶1人。 6 若非球隊人員違反球隊規章制度,由帶領其參加活動的球隊成員代受處罰。 7 正式隊員連續兩次無故不參加活動,將被自動取消正式成員資格,不再享有帶朋友參加活動資格;定期整理考勤,缺勤次數過半者,將被取消正式成員資格;凡被取消正式成員資格的球員需等待兩次活動以後方可重新申請加進球隊。 8 只有「追球者群」中的成員才有資格申請加進球隊,如因違反規定被管理員從QQ群中移除,將同時失去球隊成員資格。 9 申請加進球隊的朋友請聯系球隊管理員,前三次活動為待定成員,連續參加三次活動以後批准為正式成員。 10 在日常活動中,所有非球隊人員和球隊待定成員均為替補。 11 目前只在北京組織活動,如有朋友來到北京可以隨時參加任何一次活動。 12 歡迎拉拉隊員以及攝影攝像記者,此類人員不分攤活動費用。 13 如對上述條款有異議,請留言或者聯系球隊管理員及時商討、改正。
❻ 誰能告訴我籃球所有規則……越全面越好……
第十章 一般規定
第56條 基本原則
一、比賽期間,不論是球進入比賽狀態,呈活球或死球狀態,每一位裁判員在任何時候都有犯立作出宣判的權力。
二、對某一隊或雙方隊可能宣判多次犯規。不管其罰則如何,對每一起犯規都要在記錄表上登記犯規隊員一次犯規。
第57條 隊員5次或6次犯規
一、在2 X 20分鍾的比賽中,一名隊員不論侵入犯規或技術犯規共達5次,在得到通知時他必須自動退出比賽。
二、在4 X 12分鍾的比賽中,一名隊員不論侵入犯規或技術犯規共達6次,在得到通知時他必須自動退出比賽。
第58條 全隊犯規--處罰規則
一、2 X 20分鍾的比賽: 每半時(20分鍾)中,一個隊的隊員侵入犯規或技術犯規已共達7次時:
1、所有以後發生的隊員侵入犯規要處以兩次罰球,由那個受到侵犯的隊員罰兩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為嚴重的罰則,則規則中的適當條款將適用。
二、4 X 12分鍾的比賽: 每節(12分鍾)中,一個隊的隊員侵入犯規技術犯規已共達4 次:
1、所有以後發生的隊員侵入犯規要處以兩次罰球,由那個受到侵犯的隊員罰兩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為嚴重的罰則,則規則中的適當條款將適用。
三、如果控制球隊的隊員犯規,第四十七條罰則第三款將適用。
四、在任一決勝期內發生的所有的全隊犯規要看作是下半時或最後一節發生犯規的一部分。
註解 所有發生在比賽休息時間內的球員犯規被看作是緊接著的半時或下一節中發生犯規的一部分。
第59條 特殊情況下的犯規
一、在下列時刻可能出現本規則所未預見到的情況:
1、在幾乎同時發生多起犯規;
2、在一起犯規或雙方犯規後的同一個停止比賽計時鍾期間發生多起犯規時。
二、在此情況中運用下述原則進行處理:
1、登記每個犯規隊員一次犯規。
2、
(1)涉及相同罰則的雙方球隊的犯規要互相抵消,即不判給他們罰球或擲界外球的球權。
(2)比賽要在最近的圓圈內以跳球重新開始,除非投中得分,這種情況下要在端線上或端線後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
(3)作為一個犯規罰則的第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一旦球已進入比賽狀態,該犯規罰則就不能再與另一起犯規罰則相抵消。
3、
(1)不涉及相同罰則的雙方球隊的犯規,要按犯規發生的次序判罰和執行。
(2)如果幾乎同時宣判雙方球隊犯規,裁判員必須決定犯規發生的次序。 上述規定不適用於雙方犯規的情況,其罰則要按第四十八條執行。
4、作為犯規判罰的結果而獲得擲界外球的球權,如果在擲界外球進入比賽狀態前宣判了任一隊的另一起犯規,或如果按本條規定抵消罰則後還必須執行後續的罰則,該擲界外球的球權要被取消。
5、本條規則中所包含的原則也適用於任何一個比賽休息時間內。
第60條 罰球 一次罰球是給予一個隊員在罰球線後的半圓內,無爭搶的情況下得1分的機會。
一、當宣判侵入犯規,罰則是判給罰球時:
1、裁判員要指令受到侵犯的隊員執行罰球;
2、如果受到侵犯的隊員被請求替換,他必須執行了罰球後才離場;
3、如果被指定罰球的隊員因受傷或被取消比賽資格而必須離場時,替換他的隊員必須執行罰球。如果沒有有效的替補隊員時要由隊長或隊長指定的任一隊員罰球。
二、當宣判技術犯規時,可由對方球隊隊長指定的任一隊員罰球。
三、該罰球隊員:
1、要在罰球線後半圓內就位;
2、可用任何方式投籃,但他必須將球在被別的隊員觸及前從籃圓豐方投進球籃或投籃觸及籃圈。
3、在裁判員將球置於他可處理時,要在5秒鍾內投球離手;
4、在球觸及籃圈前不得觸及罰球線或罰球線前的地面;
5、不得做假動作罰球;
6、當球正在飛向球籃的途中不得觸及球;
7、罰球中,當球與籃圈接觸時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
8、在最後一次罰球之前的任一罰球中,只要球有機會進進球籃,他不得觸及球或球籃。 違反第三款為違例。
註:如果罰球隊員違例,任何其他隊員在同時或緊接著構成的任何其它違例不究。
罰則 不得分。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罰球線的延長部分擲界外球。
四、在罰球的時候:
1、
(1)最多5名隊員可以占據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區內;
(2)限制區兩側的第一位置區,只有罰球隊員的對方隊員可以去占據;
(3)占據位置區的隊員要交錯站位;
(4)隊員只能占據有權占據的位置。
2、在位置區內的隊員:
(1)不得占據他們無權占據的位置區;
(2)在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之前不可進入限制區、中立區域或離開位置區;
(3)當球正在飛向球籃的途中,不得觸及球,直到球觸及籃圈或球明顯不會觸及籃圈;
(4)罰球中,當球與籃圈接觸時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
(5)在最後一次罰球之前的任一罰球中,只要球有機會進進球籃,他們不得觸及球、球籃或籃板;
(6)罰球隊的對方隊員不得:
a、當球在球籃中時觸及球或球籃;
b、用他的行為去擾亂罰球隊員。 違反第四款為違例。
罰則
1、如果罰球成功並出現下列違反第1項、第2項(1)、(2)或 (6)的違例:
(1)罰球隊員的同隊隊員;
(2)罰球隊員的對方隊員;
(3)雙方隊。 則違例不究,中籃計得分。
2、如果罰球不成功並出現下列違反第1項、第2項(1)、(2) 或(6)a 的違例:
(1)罰球隊員的同隊隊員; 則將球判給對方隊員擲界外球。
(2)罰球隊員的對方隊員; 則判給該罰球隊員重罰一次。
(3)雙方隊。 則在罰球線跳球重新開始比賽。
3、如果出現下列違反第2項(3)、(4)、(5)或(6)a 的違例:
(1)罰球隊員的同隊隊員; 則不能得分,將球判給對方隊員擲界外球。
(2)罰球隊員的對方隊員; 則認為該罰球成功並判得1分。
(3)雙方隊。 則不能得分,在罰球線跳球重新開始比賽。
註:在執行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中,如果罰球隊員的對方隊員在球觸及籃圈(和明顯地將會觸及籃圈)之前觸及了球,則認為該罰球成功,並登記構成該違例的隊員一次技術犯規。
註解 在執行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中,球已觸及了籃圈並被進攻隊員或防守隊員在球進進球籃之前合法地觸及後就改變了它的狀態,成為2分投籃。
五、所有不在罰球位置區的隊員:
1、要位於罰球線的延長部分和3分投籃線之後,直到球撞擊籃圓或罰球結束時(見第六十一條註解)。
2、不得用他們的行為去擾亂罰球隊員。 違反第五款為違例。 罰則 見以上第四款罰則。
六、在一次或多次犯規後,按照規則第五十九條還有罰球,或按照規則第三十三條第二款執行罰球,或在邊線的中點處擲界外球,
該罰球中:
1、隊員們不得占據任一位置區;
2、所有隊員要位於罰球線的延長部分和3分投籃線的後面;
3、隊員們不得用他們的行為去擾亂罰球隊員。
罰則
一、見以上第四款罰則。
二、如果出現一次以上的罰球,判給擲界外球或跳球的罰則僅適合在最後一次罰球中發生的違例。
第61條 能糾正的失誤
一、如果裁判員無意地忽略了某條規則並僅僅是導致了下列的情況時,允許裁判員糾正這個失誤:
1、判給不應得的罰球;
2、允許不該罰球的隊員執行罰球;
3、在錯誤的球籃執行罰球;
4、沒有判給應得的罰球;
5、裁判員不正確地判給了得分或取消得分。
二、要糾正上述五條失誤,必須在失誤後,比賽計時鍾開始計時的第一次死球後球成活球前被裁判員或他的助理人員發現。 那就是: 發生失誤--所有失誤(1至5)都發生在一個死球期間; 球進入比賽狀態--失誤可以糾正; 球成活球--失誤可以糾正; 計時鍾開始啟動或繼續運行--失誤可以糾正; 死球--失誤不再可糾正。
三、失誤被發現後並仍可以糾正時:
1、如果涉及糾正失誤的隊員已被合法地替換後坐在球隊度上(不是已被取消比賽資格或已達到他的第5次或第6次犯規),他必須重新進入比賽場地去糾正失誤(此時他成了隊員)。 糾正失誤完畢後他可以留場繼續參加比賽,除非教練員請求一次合法的替換,在此情況下他可以離開比賽場地。
2、如果隊員是由於他的第5次或第6次犯規,或被取消比賽資格已被替換,他的合法替換者必須替他去糾正失誤。
四、如果失誤是「不應得的罰球」,「不該罰球的隊員罰球」 或「在錯誤的球籃執行罰球」:
1、作為失誤的結果而罰球和伴隨罰球過程中的所有行為(見註解)均取消,除非出現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或技術犯規。
2、在失誤發現之前已發生的得分,消耗的時間和發生的行為不得被取消。
3、要取消罰球和伴隨罰球過程中的行為,該失誤必須是在上述第二款中闡明的時間范圍內被發現。
五、當裁判員發現了能糾正的失誤時,他可以立即停止比賽,只要不使任何一隊處於不利的地位。
六、糾正失誤後比賽要從糾正失誤的中斷處重新開始。 將球判給發現失誤時擁有球權的隊。
七、在主裁判員對比賽結果已認可並在記錄表上簽字後,可糾正的失誤(第一款中1至5項)不能被糾正。
八、對記錄員記入記錄表的任一失誤或錯誤(包括比分、犯規次數或暫停次數),裁判員可以在主裁判員在記錄表上簽字之前的任何時候對其糾正。
註解 一次罰球和伴隨罰球過程中的行為在下列情況時被認為已經結束:
一、當球直接從上面進進球籃、停留其中,或穿過球籃時;
二、當球不再可能進進球籃時;
三、在球已觸及籃圈後被任一隊的隊員合法地觸及時;
四、當球沒有被合法地觸及而接觸地面時;
五、當球成死球時。
第七章 違例
第36條 違例
一、違例是違反規則。
二、罰則是發生違例的隊失去球(例外:第四十四條和第六十條)。
三、將球判給對方隊在最靠近發生違例的地點擲界外球,直接位於籃板後面的地方除外(例外:第三十一條註解第一款,第四十四條和第六十條)。
第37條 隊員出界和球出界
一、當隊員身體的任何部分與界線上、界線上方或界線外的地面,或除隊員以外的任何物體接觸時,即是隊員出界。
二、當球觸及:
1、界外的隊員或任何其他人員;
2、界線上、界線上方或界線外的地面或人物體;
3、籃板的支柱或背面; 即為球出界。
三、球出界或甚至球觸及了除隊員以外的其它物體出界,最後去觸球或被球觸到的隊員是使球出界的隊員。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第38條 運球規則
一、當已獲得控制球的隊員將球擲、拍或滾在地面上,並在球觸及另一隊員之前再接觸球為運球開始。
二、隊員用雙手同時觸球,或使球在一手或兩手中停留的瞬間運球即完畢。
三、隊員的手不和球接觸時,運球隊員的步數不受限制。
四、下列情況不是運球:
1、連續投籃;
2、在運球開始或結束時,隊員偶然地失掉球,然後恢復控制球(漏接);
3、與附近的其他隊員搶球中用挑拍以圖控制球;
4、拍擊另一隊員控制的球;
5、攔截傳球並獲得該球;
6、只要不出現帶球走違例,球在觸及地面前在手中拋接和停留(見第三十九條)。
五、隊員第一次運球結束後不得再次運球,除非因為下列情況,他失去了對球的控制以後:
1、投籃;
2、球被對方隊員拍擊;或
3、傳球或漏接,然後球觸及了另一隊員或被另一隊員接觸。
六、隊員不得擲球打籃板,並在球觸及另一隊員之前去觸及球,除非裁判員認為是投籃則除外。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註解 隊員沒有控制活球就沒有這條規則的違例。
第39條 帶球走規則
一、定義
1、當持活球的隊員用同一腳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數次,另一腳(稱為中樞腳)不離開與地面的接觸點時出現了旋轉。
2、帶球走或持球行進(在場地內)是持球隊員一腳或雙腳 向任何一方向移動超出了本條規則所述的限制。
二、確定中樞腳
1、隊員雙腳著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腳作中樞腳。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2、隊員在移動或運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況停步並確定中樞腳:
(1)如果一腳正接觸地面:
a、雙腳同時著地,則任一腳都可以是中樞腳。一腳抬起的一剎那,另一腳就成為中樞腳。
b、兩腳分先後著地,則先觸地的腳是中樞腳。
c、一腳著地,隊員可以跳起那隻腳並雙腳同時著地,則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
三、持球移動
1、確定了中樞腳後:
(1)在傳球或投籃中,中樞腳可以抬起,但在球離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2)運球開始時,在球離手前中樞腳不可以抬起。
2、停步後,當哪只腳都不是中樞腳時
(1)在傳球或投籃中,一腳或雙腳都可以抬起,但在球離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2)運球開始時,在球離手前哪只腳都不可以抬起。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註解 隊員沒有控制活球就沒有這條規則的違例。
第40條 「3秒鍾」規則
一、某隊控制球時,該隊隊員在對方的限制區內停留不得超過持續的3秒鍾。
二、限制區的各線都屬於限制區的一部分,隊員觸及任何一線都算位於限制區內。
三、3秒鍾的限制在所有擲界外球情況下均有效。它的計算要從擲界外球隊員在界外可處理球(球進入比賽狀態)的一剎那開始。
四、3秒鍾的限制不適用於:
1、當投籃的球正在空中。
2、搶籃板球時。
3、死球進。
五、隊員在限制區內停留接近3秒鍾時,可默許他運球投籃。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註解 球隊沒有控制球就沒有這條規則的違例。
第41條 被嚴密防守的隊員 被嚴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內)的持球隊員要在5秒鍾內傳、投、滾或運球。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第42條 10秒鍾規則
一、對方球籃、籃板的界內部分以及對方球籃後面的端線、邊線和距對方球籃最近的中線邊緣圍成的場區構成了某隊的前場。 球場的另一部分,包括中線和本方球籃,包括籃板的界內部分是該隊的後場。
二、當一名隊員在後場控制活球時,該隊必須在10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
三、當球觸及前場或觸及有部分身體接觸前場的隊員時,球即進入前場。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第43條 球回後場
一、位於前場的控制球隊的隊員不得使球回後場。
二、當控制球隊的隊員出現了下列情況,就認為球已進入後場:
1、在球進入後場前最後觸球;並
2、在下列情況後,他的同隊隊員首先觸及球;
(1)球已觸及後場;或
(2)如果該隊員觸及後場。
三、該限制適用於在某隊前場的所有情況,包括擲界外球。
四、該限制不適用於依照規則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或第五十三條中的罰則:執行在邊線中點處擲界外球的情況。 違反本條規則是違例。
註解 被防守隊員斷回後場的球可以被雙方任一球隊重新獲得。
第44條 攻、防中的干擾球 在比賽時間內:
一、在投籃的時候,當球在飛行中下落,並完全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時,進攻或防守隊員不可以觸及球。 此限制僅適用到出現下列情況為止:
1、球觸及籃圈;
2、球明顯不會觸及籃圈。
二、當球在球籃中時,防守隊員不得觸及球或球籃。
三、當投籃的球接觸籃圈時,進攻或防守隊員都不得觸及球籃或籃板。
罰則
一、當裁判員宣判違例時球成死球。
1、如是攻方違例: 不得分,並將球判給對方隊員在罰球線的延長部分擲界外球。
2、如是守方違例: 判給投籃隊員得2分,如在3分投籃區投籃則判得3分。 如同投籃成功一樣,在端線後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
3、對於在罰球時出現攻、防中的干擾球情況,見第六十條。
二、當投籃出現在比賽時間(一節或半時)臨近結束時,在時間終了前球已離開了投籃隊員的手並在空中:
1、如果球直接進進球籃,要計得分。
2、如果球碰籃圈彈起,然後進進球籃,要計得分。
3、如果球觸及籃圈後,任一隊的隊員觸及球、球籃或籃板是違例。
(1)如果防守隊員構成違例,算中籃得分,要判給2分或3分。
(2)如果進攻隊員構成違例,則球成死球;如果球進籃不判得分。
4、這些規定適用於投籃明顯不會成功之前。
❼ 籃球的所有基本規則是什麼
國際籃聯規則如下:
第1條定義
1.1籃球比賽
籃球比賽由兩個隊參加,每隊出場5名隊員。每隊目標是在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隊得分。
籃球比賽由裁判員、記錄台人員和技術代表(如到場)管理。
1.2球籃:本方/對方
被某隊進攻的球籃是對方的球籃,由某隊防守的球籃是本方的球籃。
1.3比賽的勝者
在比賽時間結束時得分較多的隊,將是比賽的勝者。
第13條如何打球
13.1定義
在比賽中,球只能用手來打,並且球可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但受本規則的限制。
13.2規定
隊員不能帶球跑,故意踢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阻擋球或用拳擊球。
然而,球意外地接觸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意外地觸及球,不是違例。
違反第13.2是違例。
第14條控制球
14.1定義
14.1.1當某隊一名隊員在控制活球中正拿著或運著一個活球,或可處理一個活球時,球隊控制球開始。
14.1.2當:
·某隊一名隊員控制一個活球時。
·球在同隊隊員之間傳遞時。
是球隊繼續控制球。
14.1.3當:
·一名對方隊員獲得控制球時。
·球成死球時。
·在投籃或罰球中,球已經離開隊員的手時。
是球隊控制球結束。
第15條隊員正在做投籃動作
15.1定義
15.1.1投(投籃或罰球):隊員手中持球,然後朝對方球籃將球擲入空中。
拍:用手直接把球打向對方球籃。
扣:用一手或雙手迫使球向下進入對方球籃。
拍和扣也認為是投籃。
15.1.2投籃動作:
·開始於:隊員通常在離手前開始做投籃連貫動作,根據裁判員的判斷,他已經向對方的球籃投、拍或扣球,開始得分嘗試時。
·結束於:球已離開隊員的手時,如果是跳起在空中的投籃隊員,他還須雙腳落回地面。
雖然投籃隊員被認為是在做得分嘗試,但他的手臂可能被對方隊員抓住,以此來阻礙他得分。在這種情況下,球是否離開隊員的手不是關鍵因素。
在跑動的合法步數和投籃動作之間沒有聯系。
15.1.3投籃動作中的連續運動:
·開始於:球在隊員手中停留,並開始投籃動作(通常是向上)時。
·在投籃嘗試中須包括隊員的手臂和/或身體運動。
·結束於:球己離開隊員的手時,或者,做了一個全新的投籃動作時。
第16條球中籃和它的得分值
16.1定義:
16.1.1當活球從上方進進球籃並停留在球籃內或穿過球籃,是球中籃。
16.1.2當有極少部分的球體在籃圈中並在籃圈水平面以下時,就認為球在球籃中。
16.2規定
16.2.1球已進進球籃,對投籃的隊按以下方式計得分:
·一次罰球中籃計1分。
·從2分投籃區域中籃計2分。
·從3分投籃區域中籃計3分。
·在最後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中,在球已觸及籃圈後,在球進進球籃之前被一名進攻隊員或防守隊員合法觸及,中籃計2分。
16.2.2如果隊員意外地將球投入本方球籃,中籃計2分,登記為對方隊的場上隊長名下。
16.2.3如果隊員故意地將球投入本方球籃,這是違例,中籃不計得分。
16.2.4如果隊員使整個球從下方穿過球籃,這是違例。
16.2.5為了使隊員在擲球入界獲得球權時,或者最後1次,或者僅有1次罰球後搶籃板球時可以嘗試投籃,比賽計時種必須顯示0:00.3(3/10秒)或者更多。如果計時鍾顯示0:00.2或者0:00.1,唯一的投籃方式就是拍球或者直接扣籃得分。
其他詳細規則可參照網路,網址如下:
http://ke..com/link?url=bcAnRWw9qQUVobUK
❽ 籃球隊的規章制度,應如何制定
一、e通社籃球隊規章制度
(1) 隊員具備一定籃球基礎和身體條件;
(2) 熱愛E通球迷協會;
(3) 熱愛E通籃球隊;
(4) 對球隊以及E通負責;
(5) 能完成球隊的訓練比賽以及其他正式的社會性活動。
二、訓練紀律:(保證一定額度的訓練,保證訓練的統一性和訓練的管理,會定時集中個隊員,認真訓練)
(1) 訓練態度認真可得獎勵;
(2) 得到對友和教練一致認可可得獎勵(包括訓練質量和訓練協助工作等);
(3) 凡遲到早退酌情處理;
(4) 可正當理由請假;
(5) 凡不到者強退球隊;
(6) 不聽從負責人指揮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7) 訓練時與隊友發生矛盾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三、比賽紀律:(服從教練和負責人的安排)
(1) 比賽態度認真可得獎勵;
(2) 比賽表現突出可得獎勵;
(3) 不服從比賽安排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4) 破壞團結氛圍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5) 入選陣容而因故不到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6) 無故不到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7) 場上嚴重犯規或損壞球隊形象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四、組織紀律:(服從,協商,自我批評)
(1) 不服從E通理事會組織管理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2) 不服從教練和隊長安排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3) 不服從組織決定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4) 不執行組織決定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五、其它紀律:(維護e通社形象,維護球隊形象)
(1) 個人行為幫助E通提高美譽度可得獎勵;
(2) 個人行為幫助球隊提高美譽度可得獎勵;
(3) 個人行為牽涉到E通並破壞了E通形象將進行處罰;
(4) 個人行為牽涉到球隊並破壞了球隊形象將進行處罰。
·任何嚴重違反球隊紀律者直接清除出隊,並公告批評;
·任何被停訓觀察期間表現良好,並積極申請歸隊者,給予允許歸隊;
·紀律條款的增減(內部和標准幅度)以隊長提出由經理人批准形式完成;
·隊長和領地有正當理由下合理的隨時處分權;
·理事會對球隊紀律隨時監控,有最高處分權(在原有紀律以外);
·只要對球隊本著負責態度,一般都好商量,紀律是用來約束和協調的,不是不講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