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條例徵求意見
㈠ EPC工程總承包中標後可以把施工內容全部發包出去嗎
EPC工程總承包中標後,不可以把施工內容全部發包出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十三條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按照其擁有的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已完成的建築工程業績等資質條件,劃分為不同的資質等級,經資質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第二十八條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轉包給他人,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他人。
第二十九條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施工總承包的,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
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禁止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1)政府投資條例徵求意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六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承包單位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對因轉包工程或者違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與接受轉包或者分包的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㈡ 《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對現有「VIE」架構有影響嗎
《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開始徵求意見(全文附後),該條例預計將於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由於2019年3月15日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僅做了42條簡短且無爭議的原則性規定,此前大家關注的有關VIE等外商投資的重點內容均出現在了本次的《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中。
一、關於返程投資的國民待遇問題
第三十五條規定:中國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中國境外設立的全資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的,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審核並報國務院批准,可以不受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規定的有關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限制。
雷騰律師點評:
1.此條款對於備受關注的VIE架構問題給予了回應,但是「境外設立的全資企業」的限定使得多數的VIE架構問題並不能直接得到解決,因為「境外設立企業」多數是融資或者境外合資目的,以在外設立的全資企業再返回投資的情況相對較少。即便如聯通這樣的國企,其香港上市公司也非聯通全資設立。
2.如果此條通過,雖然限制了「境外設立的全資企業」,但是卻提供了一條「國民待遇」通道,相信很多現有的VIE架構應該很快會進行架構調整,從「境內VIE」向「境外VIE」轉變。
3.該條款規定的「有關部門」的審核標准對於相關VIE企業的走向就非常重要,是否將「境外VIE」納入審核范圍及如何審核監管可能是一個難題。
二、限制投資領域的限制性要求落實
第三十四條規定: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規定限制投資的領域,外國投資者進行投資應當符合負面清單規定的股比、高管人員等方面的限制性要求。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對相關領域外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作出限制性規定,外國投資者以設立合夥企業方式在該領域進行投資的,合夥協議約定的外國投資者的表決權比例應當符合負面清單關於持股比例的限制性規定。
雷騰律師點評:
這是首次對於外資企業表決權進行的法律規定。
此前很多限制投資領域的外方為實現對合資企業的控制,在合資協議里往往會採取表決權與股權不一致的約定,未來這將受到限制。但是一些外國投資者比較關注的經營管理權、財務管理許可權等並在本次徵求意見稿里未有限制性規定。
《實施條例》同樣對外商投資企業涉及政府采購、股票發行及政府承諾事項等進行了規定,這些都將對外商投資企業產生重大影響,需引起相關企業重視。
㈢ 干政府建築工程墊資合法嗎
干政府建築工程墊資不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712號國務院令《政府投資條例》規定內,要求施工單容位對政府投資項目墊資建設、無正當理由不實施或者不按照建設工期實施已批準的政府投資項目,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院關於建設工程的《施工合同糾紛解釋》第六條規定:當事人對墊資和墊資利息有約定,承包人請求按照約定返還墊資及其利息的,應予支持,但是約定的利息計算標准高於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部分除外。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對墊資沒有約定的,按照工程欠款處理。
(3)政府投資條例徵求意見擴展閱讀:
不合理的墊資表現
1、政府投資項目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
2、政府投資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理確定並嚴格執行建設工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項目建成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竣工驗收,並在竣工驗收合格後及時辦理竣工財務決算。
4、投資原則上不得超過經核定的投資概算。
5、政府投資資金應當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服務、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大科技進步、社會管理、國家安全等公共領域的項目,以非經營性項目為主。
㈣ 住建部徵求意見:實行超高層建築決策責任終身制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消息,9月1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官網公布《關於加強超高層建築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提出,從嚴控制建築高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人口以下城市嚴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實行超高層建築決策責任終身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應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713號),作為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報城市黨委政府審定,實行責任終身追究。
強化公共投資管理。各地應嚴格落實政府投資有關規定,一般不得批准使用公共資金投資建設超高層建築,嚴格控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建設1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嚴格控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建設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
據介紹,我國超高層建築的建設使用,在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建築工程技術進步、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近年來,一些城市攀比建設超高層建築,盲目追求高度第一、形式奇特,脫離實際需求,抬高了成本投入、加劇了能源消耗、也加大了安全管理難度。
根據《徵求意見稿》,各地相關部門審批80米以上住宅建築、100米以上公共建築建設項目時,應送當地消防救援機構徵求意見,以確保當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確需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的,應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審查,並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確需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結合抗震、消防等專題嚴格論證審查,並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復核。
《徵求意見稿》還要求,合理確定建築布局。不在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世界文化遺產及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有影響的地方新建高層建築,不在老城舊城的開發強度較高、人口密集、交通擁堵地段,新建超高層建築。要深化細化評估論證。強化超高層建築人員疏散和應急處置預案評估,超高層建築防災避難場地應集中就近布置,人均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加強超高層建築節能管理,標准層平面利用率不得低於80%,綠色建築水平不得低於3星級標准。
對於既有超高層建築,《徵求意見稿》提出了全面排查安全隱患、系統推進隱患整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運行管理機制等舉措。
據了解,有關單位和公眾可於2021年9月23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請註明「關於加強超高層建築規劃建設管理公開徵求意見」。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郵編100835),並請在信封上註明「關於加強超高層建築規劃建設管理公開徵求意見」字樣。
傳真:010-58933437
㈤ 國家發改委對基建項目審批有關規定
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多年以來都是這么做的。今年政府投資條例徵求意見稿中,明文規定了這一內容,可誰知道這個條例什麼出來呢?!
㈥ 政府應採取哪些措施防範爛尾樓的形成
與四川省採取了同樣思路的是同月湖南省住建廳聯合省人社廳和銀保監會湖南監管局兩部門發布的《關於在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領域開展建設工程保證保險試點的通知》,通知也提出要試點發包人合同款支付保證保險,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這也與各地政府運用行政手段、金融手段防範「爛尾樓」思路一致,都旨在遵循政府與市場、政治運作與社會運行的內在邏輯,把握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治理邊界。
防範「爛尾樓」問題發生,建立長效機制並實施常態化管理才是長遠之計。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主體,用其「無形的手」在預防和復活爛尾樓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方式和主要手段,也應充分發揮信貸和保險的力量,為工程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轉移爛尾風險。
㈦ 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通過了發改委的批復之後,就可以直接建設了嗎如果可以,大概開工時間有沒有期限
(一)關於項目前期工作階段的基本建設程序管理
1.項目立項批復:項目單位編制項目建議書,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擬建地點、擬建規模、投資估算、資金籌措以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初步分析,並附相關文件資料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立項批復。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按許可權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做出立項批復。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項目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況,項目審批部門可以簡化項目立項批復程序,對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合並審批。
2.項目可研批復:項目建議書批准後,項目單位應委託相應資質的工程咨詢機構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附相關文件資料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可研批復。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按許可權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做出可研批復。經批準的可研報告是確定建設項目、進行初步設計的依據。
3.項目初設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經批准後,項目單位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依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初步設計,並附相關文件資料向各行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初設批復。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發展改革部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按許可權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做出初設批復。需要注意的是:項目初設審查包括初步設計概算審查,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在初步設計審查中的重點就是負責項目概算審查。同時,按照國家《政府投資條例》(徵求意見稿),概算總投資超過可行性研究報告審定的估算總投資百分之十的,或者建設單位、建設性質、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工藝技術方案發生重大變更的,應當按規定報原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部門批准。
4.項目選址與規劃許可手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城鄉規劃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0】25號)、《<城市規劃法>實施辦法》(1995.6)等規定,由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
5.項目用地批准手續:根據國土資源部令第27號《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等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項目用地預審手續由該人民政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同時,建設項目還應依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書(或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有權機關批準的建設用地批准文件)。
6.項目環評批復手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辦法、《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辦法>的通知》等規定,由各級環保部門受理。
7.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手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基本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意見》規定,由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受理。
8.項目施工許可手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建築管理條例》規定,由項目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建設部門受理。
政府投資項目在履行上述基本建設程序時,項目單位應首先向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報送項目建議書,依據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分別向城鄉規劃、國土資源和環境保護部門申請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完成相關手續後,項目單位根據項目論證情況向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報送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附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項目單位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向城鄉規劃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辦理正式用地手續。最後向建設部門申請辦理施工許可手續。
㈧ 審批局出了環評批復,可以直接可證嗎
摘要 各項手續都齊全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