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反間諜法規定公民

反間諜法規定公民

發布時間: 2022-04-12 15:21:16

⑴ 反間諜法規定公民有維護國家的什麼義務

肯定是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規定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及時向什麼報告。

應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向公安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報告內的,相關國家機關容、組織應當立即移送國家安全機關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二十條 公民和組織應當為反間諜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協助。因協助反間諜工作,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國家安全機關請求予以保護。國家安全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採取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 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向公安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報告的,相關國家機關、組織應當立即移送國家安全機關處理。

(2)反間諜法規定公民擴展閱讀:

間諜行為是指下列行為:

1、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外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

2、參加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

3、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竊取、刺探、收買或者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或者策動、引誘、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叛變的活動;

4、為敵人指示攻擊目標的;

5、進行其他間諜活動的。

⑶ 反間諜法具體規定了幾項公民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三章規定,公民和組織的義務和權利。

第二十條、公民和組織應當為反間諜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協助。

因協助反間諜工作,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國家安全機關請求予以保護。國家安全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採取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向公安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報告的,相關國家機關、組織應當立即移送國家安全機關處理。

第二十二條、在國家安全機關調查了解有關間諜行為的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不得拒絕。

第二十三條、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

第二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第二十五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專用間諜器材。專用間諜器材由國務院國家安全主管部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確認。

第二十六條、任何個人和組織對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和其他違法行為,都有權向上級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檢舉、控告。受理檢舉、控告的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檢舉人、控告人。

對協助國家安全機關工作或者依法檢舉、控告的個人和組織,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⑷ 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時應該怎麼辦

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向公安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報告的,相關國家機關、組織應當立即移送國家安全機關處理。

在國家安全機關調查了解有關間諜行為的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不得拒絕。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

(4)反間諜法規定公民擴展閱讀:

公民和組織反間諜要求:

1、任何個人和組織對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和其他違法行為,都有權向上級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檢舉、控告。受理檢舉、控告的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檢舉人、控告人。

2、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機構、組織、個人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間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實施間諜行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給予獎勵。

⑸ 中國的反間諜法是什麼原則

《反間諜法》的立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規定,為了防範、制止和懲治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根據憲法,制定《反間諜法》法。國家安全機關在反間諜工作中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動員、組織人民防範、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
【法律依據】
《反間諜法》第一條
為了防範、制止和懲治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及各企業事業組織,都有防範、制止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國家安全機關在反間諜工作中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動員、組織人民防範、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

⑹ 反間諜法中公民必須行使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三章規定,公民和組織的義務和權利。

第二十條、公民和組織應當為反間諜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協助。

因協助反間諜工作,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國家安全機關請求予以保護。國家安全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採取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向公安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報告的,相關國家機關、組織應當立即移送國家安全機關處理。

第二十二條、在國家安全機關調查了解有關間諜行為的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不得拒絕。

第二十三條、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

第二十四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第二十五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專用間諜器材。專用間諜器材由國務院國家安全主管部門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確認。

第二十六條、任何個人和組織對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和其他違法行為,都有權向上級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檢舉、控告。受理檢舉、控告的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檢舉人、控告人。

對協助國家安全機關工作或者依法檢舉、控告的個人和組織,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6)反間諜法規定公民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機構、組織、個人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間諜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實施間諜行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給予獎勵。

第二十八條、在境外受脅迫或者受誘騙參加敵對組織、間諜組織,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及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如實說明情況,或者入境後直接或者通過所在單位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如實說明情況,並有悔改表現的,可以不予追究。

第二十九條、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拒絕提供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處分,或者由國家安全機關處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執行任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執行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由國家安全機關處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第三十一條、泄露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的,由國家安全機關處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對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國家安全機關可以依法對其人身、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

對其非法持有的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專用間諜器材予以沒收。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國家安全機關予以警告或者處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第三十三條、隱藏、轉移、變賣、損毀國家安全機關依法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或者明知是間諜活動的涉案財物而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由國家安全機關追回。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境外人員違反本法的,可以限期離境或者驅逐出境。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決定書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作出決定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六條、國家安全機關對依照本法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應當妥善保管,並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涉嫌犯罪的,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處理;

(二)尚不構成犯罪,有違法事實的,對依法應當沒收的予以沒收,依法應當銷毀的予以銷毀;

(三)沒有違法事實的,或者與案件無關的,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並及時返還相關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國家安全機關沒收的財物,一律上繳國庫。

第三十七條、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或者有非法拘禁、刑訊逼供、暴力取證、違反規定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⑺ 反間諜法可以依照規定什麼有關組織和個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國家安全機關因反間諜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驗)有關組織和個人的電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設備、設施。

反間諜法對現行國家安全法從名稱到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突出了反間諜工作特點,將間諜組織招募人員等六類行為確定為間諜行為,首次對具體間諜行為進行法律認定。 作為我國反間諜工作領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對防範、制止和懲治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將起到基礎性法律保障作用,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反間諜工作。

(7)反間諜法規定公民擴展閱讀

為了使反間諜法既有利於專門機關行使職權,又能規范權力運行。草案二審稿充實了規范權力行使和保障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規定。

如:草案在關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要求中,增加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反間諜工作職責獲取的組織和個人的信息、材料,「只能用於反間諜工作。對屬於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應當保密」。

又如,在關於國家安全機關因反間諜工作需要,查驗和查封、扣押相關設備、設施的程序中,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在危害國家安全的情形消除後,國家安全機關應當及時解除查封、扣押」。

⑻ 我國反間諜法是什麼

《反間諜法》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制定的。法律規定,為了防範、制止和懲治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根據憲法,制定《反間諜法》法。國家安全機關在反間諜工作中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動員、組織人民防範、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
【法律依據】
《反間諜法》第一條
為了防範、制止和懲治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及各企業事業組織,都有防範、制止間諜行為,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國家安全機關在反間諜工作中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動員、組織人民防範、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

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什麼報告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間諜行為是危害國家安全,加入間諜組織並接受其任務,叛變,為敵人提供情報等行為。指被間諜情報機構秘密派遣到對象國(地區)從事以竊密為主的各種非法諜報活動的特工人員,從敵對方或競爭對手那裡刺探機密情報或是進行破壞活動,以此來使其所效力的一方有利。間諜活動主要包括採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過秘密或公開途徑竊取情報。根據工作目的地不同,間諜大致分為 軍事間諜和工業間諜(或稱 商業間諜)。有時間諜為敵對雙方同時服務,稱為「雙料間諜」,又稱「 雙面間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第二十一條 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向公安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報告的,相關國家機關、組織應當立即移送國家安全機關處理。
第三十八條 本法所稱間諜行為,是指下列行為:(一)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外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二)參加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三)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竊取、刺探、收買或者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或者策動、引誘、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叛變的活動;(四)為敵人指示攻擊目標的;(五)進行其他間諜活動的。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