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12 21:47:57

A.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規定

專項應急預案,綜合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六回條: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分答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綜合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各種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綜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單位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總體工作程序、措施和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專項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種或者多種類型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防止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專項性工作方案。

(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發生重傷事故,首先迅速組織搶救,將傷員送往醫院進行積極治療(急救電話:120),並保護好事故現場,通知項目經理和公司安全處前往事故現場取證調查,詢問目擊證人,做好事故調查工作,做為事故處理的事實依據。

事故現場取證完畢後,立即採取加強防護措施,防止事故的連續發生。

檢查傷者的安全教育檔案資料和項目部對班組、班組長對工人的安全技術交底記錄。明確事故責任。同時確保施工現場的幹部和工人受到這次事故的教育。

B. 山東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辦法


山東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第三條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科學施救、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的領導,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專項規劃,保障資金投入,統籌應急資源,建立統一指揮、協調有序、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的監督檢查,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監督管理職責。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第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責任制,完善應急組織體系,科學編制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事故發生後依法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負責。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應當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事故避險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信息系統,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實現數據整合、動態更新與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管理、指揮和應急救援能力。

C.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應急救援人員經什麼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培訓。其中的具體抄情況襲如下: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有:

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單位或者兼職應急救援人員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應急救援人員經培訓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並定期組織訓練。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應急救援的相關明細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有: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向上級應急管理機構報告的內容、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更新,確保准確有效。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或者實際需要,徵求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

D.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是為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處置生產安全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制定。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於2009年4月1日發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最新版本於2019年7月11日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編制和實施本單位的應急預案,並對應急預案的真實性和實用性負責;各分管負責人應當按照職責分工落實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
法律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第四條 應急管理部負責全國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行業、領域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行業、領域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第九條 編制應急預案應當成立編制工作小組,由本單位有關負責人任組長,吸收與應急預案有關的職能部門和單位的人員,以及有現場處置經驗的人員參加。

E.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什麼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在安全生產事故的處理過程當中,如果確實因為特殊的原因,而涉及到兩個甚至多個行政區域時。此時事故的處理權利應該統一交由它們共同的上一級來負責,或者由各自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來進行處理安排。但在處理具體的細節時,各方要要進行密切的配合。

1、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必須要領導安全生產事故當中相關部門,對各項事務進行妥善的協調處理,各部門針對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相關分工,必須要認真的對待,如果發生推諉現象並由此產生相應的後果,將要由各部門自行去負責並徹底的解決。各部門負責人要帶頭做好相關的事情。
2、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進行處理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協調與此次事故相關的單位,尢其是處理此次事故時具有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以及它們的相關下一級政府的應急工作。涉及到鄉一級以及以下的人民政府和辦事處時,應當積極的協助上級,認真的履行自己在此次安全生產事故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3、在處理安全生產事故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對此次生產事故所產生的所有危害,以及事故處理當中存在的風險請專業人士進行相關的評估,由此制定出可靠科學的應急方案,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向下一級政府及協助單位,以及整個社會進行詳細的公布,而且應急方案最好是制定兩套以上,防止發生突發情況。

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處理方案的同時,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也要對此次事故有深層次的認識,要根據其中的風險以及危害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並且向相關人員公布。所有的應急預案都必須要合法合規,具有科學性和可實施性,並且能保證不再造成二次事故與傷害。

F.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什麼應急工作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回產安答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制定本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以下統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G.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辦法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是為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處置生產安全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制定。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於2009年4月1日發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最新版本於2019年7月11日公布,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一、政策全文
1、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地處理生產安全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國辦發) 2013 ) 101號),制定本辦法。
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 )的編制、審查、發布、備案、實施和監管工作,適用本辦法。
3、應急預案的管理實行屬地中心、分級責任、分類指導、綜合協調、動態管理的原則。
4、應急管理部負責全國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 國務院他具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行業、領域的應急預案的管理。
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定義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是指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進行緊急救援的組織、程序、措施、責任及協調等事先制定的方案和計劃,是特定潛在事件和緊急情況發生時採取的措施的計劃日程表,是應急響應的行動指南。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可能發生的事故,將事故及其危害降到最低而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安全生產檢測是指檢驗生產過程及安全生產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有害和危險因素、缺陷等,確定風險或有害和危險因素、缺陷存在狀態以及它們轉化為事故的條件,以消除風險、有害和危險因素,確保生產安全安全生產檢查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消除風險、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工作條件的重要手段。

H.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頒布時間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已經 2009 年 3 月 20 日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 施行。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